共享经济:绿色、法制、善意

2016-02-08 02:14张旭辉
中华环境 2016年6期
关键词:绿色资源经济

张旭辉

言论

共享经济:绿色、法制、善意

张旭辉

说起近来很热的概念——共享经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大型国有企业工作的职工和家属们应该还记得,那时候自己的住房都是国家的。里面的家具——床铺衣柜储物箱,桌椅板凳写字台,也都是国家的,坏了公家管修,烂了公家给换。搬家就像今天的租客,一卷被褥,再打几个包袱就走。到了新家,继续用国家的。

没错,那时候,共享就曾在我们国家非常广泛地存在。只不过在长期计划经济的背景下,中国老百姓绝大多数并没有太多产权意识,全民所有、共同使用是普遍认识,对共享这个词没有什么特别感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产权、物权的理念被提出和不断强化,国家用产权激励辛勤的劳动,用物权保护合法的私产,创造了经济奇迹,也让私有财产的概念深入人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共享”的概念一经提出,就令人耳目一新。

共享经济的初衷可能不是“绿色环保”,至少不全是。但是对闲置资源的利用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共享经济实现了化“闲”为“宝”,物尽其用,客观上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总部位于荷兰的租车平台SnappCar明确提出将“减少欧洲的汽车数量”作为自己的使命;旨在让全球民众上网买卖物品的线上拍卖及购物的共享平台eBay,则宣称自己“本质上就是绿色环保企业”。对旅行者来说,当他们网约目的地居民,住进其在当地闲置的房间并驾驶他们的汽车,就等于从源头上减少了新产品消费量,减少了资源和能源损耗,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在不影响经济收益和旅行体验质量的情况下,这种方式确实很容易被旅游地居民和消费者双方接受。

我更愿意相信,是人类对大量生产、过度消费、能源危机、生态质量下降等现象进行反思并探索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生活方式,催生了共享经济,至少它应该是原因之一。就如环保短片《物品的故事》中的人强调的那样:由于资源日益匮乏,可替代选择越来越为人接受,共享消费是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可持续发展、减少浪费和降低环境破坏的选择方案。

旧时的共享建立在“全民所用、全民共用”的制度基础上;新时代共享经济的核心是私产使用权的共享,是出于公益或互惠的自发自愿行为。如果缺乏适用于这种“新共享”的法律规制,共享经济对现有经济模式及社会体系都具有潜在的破坏性,双方都可能基于自我利益伤害对方。如果法律不能提供周全保护,必然有人无辜埋单。不仅是安全问题,还有服务的专业尽职程度及其评判、兼职者的权利义务、劳动关系、报税、社会保险,等等。法律和政策的界限模糊是共享经济的最大隐患,至少从现有情况看,配套法规是严重滞后的。如果正常的社会秩序因这个新事物屡屡受到挑战,无疑是比环境污染更可怕的问题。

在文化方面,共享经济的初衷毫无疑问是充满善意和协作愿望的,但并不能排除恶意对共享经济的利用,而且在我们的社会中,陌生人之间的亲密感和信任并不充足。好在新一代的年轻人正越来越表现出对社会和他人更多的信任,这非常令人欣慰。

事在人为。像汽车诞生之初完全跑不赢马车却终究统治了“马路”一样,共享经济对推动绿色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意义是划时代的,眼前的微瑕绝不可能掩蔽其璀璨光芒于万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相关制度体系、善意的文化逐渐发展成熟,共享经济必将把人类带入一个令人向往的时代。

猜你喜欢
绿色资源经济
绿色低碳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资源回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