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迪
(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 耳鼻喉科,辽宁 本溪 117000)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孙小迪
(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 耳鼻喉科,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接收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均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8,P=0.003 <0.05)。结论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辨证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需要及早给予治疗,预防其随病程增加而引发其他合并症状[1]。临床治疗中,常规西医治疗主要采取抗菌、脱敏等方法治疗,不能有效清除病灶,影响疗效。中医辨证治疗则可依照辨证论治对患者进行病情的整体了解,并采取对应性方法进行治疗,可有效地将病灶清除,提高疗效。为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下面就我院接收的58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与中医辨证治疗的对比和分析,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接收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13~72岁,平均(42.56±7.37)岁,病史4个月~1年,平均(0.67±0.19)年;观察组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14~72岁,平均(43.01±7.82)岁,病史3个月~1年,平均(0.63±0.17)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口服用药取罗红霉素胶囊联合强的松片治疗,罗红霉素胶囊用法用量为,餐前30 min口服,2次/天,150毫克/次;强的松片用法用量为3次/天,5毫克/次;同时再结合呋麻滴鼻剂进行鼻腔滴液治疗,每日滴鼻治疗3次。
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根据辨证法将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不同病症类型,伴有鼻塞、流涕、舌苔淡黄等症状者,辨证分析为风邪之痰型;伴有耳内胀闷堵塞、听力下降、渗液混浊、鼓膜凹陷等症状者,辨证分析为湿浊之痰型;伴有耳内胀闷堵塞、听力下降、呆滞、乏力、倦怠等症状者,辨证分析为脾虚之痰型;伴有耳内胀闷堵塞、听力下降、气血不足等症状者,辨证分析为肾虚之痰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析,患者治疗的重点应该是清热化痰、疏风、通窍、活血通络,所以对观察组患者均采用通窍活血汤加柴胡、升麻治疗,中药方剂为:半夏、茯苓、白僵蚕、枳壳、浙贝母各10 g,陈皮、石菖蒲、生甘草、白芥子、桔梗各6 g,红花、桃仁各9 g,老葱3根,赤芍、川芎各3 g,红枣7颗去核,加柴胡9 g,升麻6 g,添水煎熬,每日口服1剂。对偏风寒者配合荆防败毒散加减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治疗效果评价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听力恢复情况进行判定,分为治愈、好转和无效。治愈指患者渗液、耳内胀闷堵塞感等症状完全消失,鼓膜检查恢复正常,咽鼓管通畅,听力恢复正常;好转指患者渗液、耳内胀闷堵塞感等症状大有好转,鼓膜检查趋近于正常,咽鼓管基本通畅,听力恢复至15 dBHL以上;无效指患者渗液、耳内胀闷堵塞感等症状毫无改善,鼓膜检查也无好转变化,听力无恢复迹象[2]。(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1%,2组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8,P=0.003 <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比较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咽鼓管堵塞有关,具有较高复发率[3],发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听力下降、耳痛、耳鸣、渗液或伴有耳内胀闷堵塞感等。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发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不彻底及随病程的发展有关,治疗的重点是需要改善耳内通气情况,同时对病变原因进行对症治疗,将耳内溢液进行消除。其病发诱因很多,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细菌感染或受压迫等。而有学者认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病发与免疫功能下降、咽鼓管发育不良、变态反应或病毒感染等原因有关,其中以咽鼓管发育功能不良为主要病发因素,咽鼓管堵塞可引起鼓室积液至渗液症状发生。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方法治疗,否则会随病程增加、病情加重,导致患者出现听力障碍、听力丧失或语言障碍、言语发育不良等状况。临床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除观察其临床症状外,还需结合鼓膜检查、听力检查或CT检查等进行综合评估。鼓膜检查对病情确诊很重要,它可以有效观察患者鼓膜内陷情况,是否发生积液或伴有气泡等症状,而CT检查则可以对中耳乳突内的相关组织进行密度情况呈现,最终为病情判定提供依据。
临床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包括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西医治疗则主要以抗炎、抗感染治疗为主,常用的药物有罗红霉素胶囊、强的松片等,分别属于抗生素类药物和激素类药物,用药治疗后不仅会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同时其不能从病源上进行对症治疗,激素类药物易引发不良反应,进而影响整体治疗效率[4]。中医讲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属“耳胀”、“耳闭”范畴,对患者病情的判断需依照中医辨证论治进行分型判定,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来对患者具体病症进行综合分析。辨证分析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属于痰浊、血瘀、脾肾两虚病症,因而将其分成风邪之痰、湿浊之痰、脾虚之痰、肾虚之痰等辨证分型。根据患者的病情,中医辨证治疗关键在于清热化痰、疏风散寒、活血通络、祛湿、化瘀、补肾健脾、通窍。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西医治疗,说明中医辨证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研究中医治疗方剂选用了通窍活血汤加柴胡、升麻治疗,其中柴胡、石菖蒲具有通窍、开耳、醒神、化湿、行气等作用;桔梗具有清热解毒、消除咽喉肿痛、化痰等作用;茯苓具有利水消肿、活血、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半夏有化湿、散瘀、消肿等作用;白僵蚕有通喉、去痹、散结等作用;枳壳有祛湿、祛风、化痰作用;川芎有养心、活血祛瘀、促进经络疏通等作用;红枣有行气活血、抗炎、增强免疫力、促进代谢、增加维生素C等作用;白芥子有化痰、润肺、利气、散寒、通经络、止痛镇痛等作用;生甘草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化痰、止痛、改善倦怠乏力等作用;浙贝母主要归肺经,有清热化痰、行气、散结等作用;红花具有活血通络、散瘀止痛、温和经脉等作用;桃仁有通窍、破血行瘀、润燥等作用;赤芍具有活血通络、化瘀止痛、增强心肌供氧、养血等作用;老葱有能发表和里、通阳、活血、散邪等作用;陈皮具有健脾化痰、通气、燥湿、降逆止呕等作用;升麻有清热解毒,增强脾胃、升举阳气等作用,各种中药合用具有通窍、行气活血、通经活络、润肺止咳、止痛化瘀、抗炎消肿、增强免疫力等功效[5]。同时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其具有较高安全性,中药无不良反应,进而避免了西医西药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率,改善患者听力,消除不良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马世明.辨证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6):138-139.
[2] 陈敏芬,潘兆虎,王海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21(4):465-466.
[3] 蔡美平.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分泌性中耳炎40例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7):76-77.
[4] 赵永志.辨证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75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13-14.
[5] 王皓,郭琳.中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0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 2011,29(4):107-108.
R276.1
B
1671-8194(2016)36-01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