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研究

2016-02-08 08:55张喜琰侯雪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6期
关键词:效能缺血性康复

张喜琰 侯雪艳*

(沈阳医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3)

认知行为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研究

张喜琰 侯雪艳*

(沈阳医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CBT)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CBT模式,比较两组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均有提高,以实验组增加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CBT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认知行为干预;脑卒中;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

随着医疗器械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近年来,缺血性脑卒中诊疗不断得到提高,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使的患者病死率呈下降趋势[1]。但因患者预后效果不佳,患者自信心受挫,致残率仍不断增加,影响其生活质量。认知行为干预(CBT)是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不良认知的心理治疗方法[2]。本研究将其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探讨有效的康复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沈阳市某医院治疗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2例,女68例。根据入院时间分成实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入选对象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②意识清楚;③病程4~10周,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④知情同意。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实验组CBT护理。①认知重建:运用认知识别-认知转换-认知替代的方法。研究者以开展知识课堂、护患讨论等形式对实验组进行干预。在沟通交流中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从而修正患者的不良认知及不利的应对方式,指导患者与不合理信念进行对抗[3]。②行为疗法:运用知-信-行模式。研究者通过知识讲解,唤起患者对康复的信心,并指导其对进行肢体系统的行为锻炼,使患者建立正确的恢复期行为方式。同时要求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在生活上和精神上给予患者照顾和支持。③放松训练:指导患者在每日午睡和夜晚睡前,仰卧呈舒适姿势,轻闭双眼,肌肉放松。嘱患者按指导语进行,同时配合舒缓背景音乐,从前臂开始,然后分别练习放松:面部、颈部、肩部、背部、胸部、腹部和下肢等肌群。上述方法每次20 min。④意象性想象:指导患者结合自己的经历,想象美好的自然景观。例如在海边晒太阳的情景,同时配合舒缓的音乐为衬托,使其达到身心愉悦的目的。

1.2.2 对照组: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包括护患沟通、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宣教、康复知识手册的发放等。

1.3 效果评价:①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共1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评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1~10分自信心低,甚至自卑;11~20分自信心偏低;21~30分,自信心较高;31~40分自信心非常高。②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共3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得分越高功能越好;得分越高症状越明显;得分越高整体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0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比较:实验前,对照组自我效能感评分(23.47±5.36)分,实验组为(22.58±4.15)分,两组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评分(26.88±5.26)分,实验组为(30.76±4.05)分,两组自我效能感均有增加,以实验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结果:对照组教育前后各项维度的得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实验组各功能维度得分均明显提高,各症状维度得分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常规教育前后各维度的比较

3 讨 论

3.1 认知行为干预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CBT帮助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改善对自身状况的认识能力,更重视改变被干预者对事物的认知方式,使认知、情感及行为三者之间达到和谐,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自我效能感影响着人们的选择、行动及持续时间时间,所以本研究通过CBT的综合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3.2 认知行为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CBT使患者对疾病、不良情绪和行为等问题有了科学正确的认识,促使他们以积极的认知方式看待生活,增强了患者应对压力挫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干预过程中,研究者坚持每天对患者及家属予以强化指导,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康复效果和患者总体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以常规护理健康教育为基础,将认知行为疗法加以综合运用,可以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因此,可以在临床中开展这一理论的学习,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指导。

[1] McCormack J,Reay H.Acute stroke research:challenges andopportunities for nurses[J].Nurs Stand,2013,27(32):39-45.

[2] 陈屹,石惠,唐平.积极认知行为治疗的基本方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1):65-70.

[3] 张敏,李慧,朱美婕,等.早期康复训练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6):1594-1596.

R743.3

B

1671-8194(2016)36-0133-02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效能缺血性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