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俊芳
(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福建 三明 366000)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88例临床分析
袁俊芳
(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福建 三明 366000)
目的对布洛芬混悬液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讨。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接收的167例动脉导管未闭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探究组和参照组,分别为88例和79例。参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探究组应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7 d、10 d时的动脉导管闭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分析,两组7 d、10 d两组闭合率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意义(P>0.05);探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和参照组的32.4%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对于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应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的效果确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安全性,有重要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布洛芬混悬液;新生儿;疗效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临床新生儿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有关研究报道,PDA占新生儿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的20%左右[1]。通常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如体质量增长慢、肺水肿、喂养不耐受、心力衰竭及小肠结肠炎等,对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当前,临床上一般选用消炎痛片(吲哚美辛片)溶水口服,有一定疗效,但报道称有较大不良反应[2]。近年来,布洛芬混悬液在临床上逐步应用开来,取得了一定效果。为进一步掌握布洛芬混悬液的应用效果,本文对167例动脉导管未闭新生儿的用药治疗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报道正文如下。
1.1 一般资料: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接收的167例动脉导管未闭新生儿纳入本次研究中,均通过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等确诊,符合动脉导管未闭诊断标准[3]。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成探究组(88例)和参照组(79例),探究组:男47例,女41例;日龄1~6 d,平均(3.4 ±1.1)d;体质量1250~2600 g,平均(1835.1±402.5)g;足月儿52例,早产儿36例。参照组:男51例,女28例;日龄1~7 d,平均(3.5 ±1.0)d;体质量1230~2550 g,平均(1814.1±385.8)g;足月儿50例,早产儿29例。在日龄、病情、病程等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探究组患儿均应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011)治疗,首次用量为0.5 mL/kg,口服,后续改为0.25 mL/kg,每次间隔24 h用药,连续用药3 d为1个疗程。在用药完成后第1天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如果未能闭合的则继续药用1个疗程,具体如第1个疗程,在第2个疗程完成后行心脏彩超仍未闭合的则判定为无效。参照组则应用消炎痛片(临汾奇林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0549)治疗,首次用量为0.2 mg/kg,之后12 h和24 h再给予相同量药物。
1.3 疗效观察:在治疗后应用彩超心动图掌握两组动脉导管闭合情况,并观察和记录两组用药中尿常规、血肌酐和尿素等情况,并掌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喂养不耐受、小肠结肠炎等。
1.4 统计处理:本组研究资料均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用卡方检验计数数据,P<0.05表示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在治疗7 d和10 d后,两组动脉导管闭合率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3 d、7 d的临床效果对比(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治疗中,探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参照组为16.4%,两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新生儿PDA是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尚在胎儿阶段的动脉导管是主动脉和肺动相连接的重要血管通道,是保证胎儿有效循环的必要组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出生之后,伴随呼吸的创建和肺膨胀出现,动脉血氧分压大幅提升,能够让动脉导管壁肌有效收缩,与此同时因激肽酶原-缓激肽系统被顺利激活,有些血管活性物质会合成会受到一定的抑制,如前列腺素,这会导致动脉导管关闭[4]。此外,在呼吸创建后,肺脏充分膨胀,肺部血管阻力降低,而体循环阻力显著变大,使得动脉导管输血量明显降低减少。通常在生后第1天,大部分动脉导管会有功能层面的关闭。而解剖层面的关闭大多数是在出生后生后1~3个月实现。如果动脉导管处于持续开放状态,那么在主、肺动脉间构会出现一个不应存在的通道,也就是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主要发病群,通常发生率和胎龄、日龄、出生体质量等存在密切关系。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干预,有可能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肺疾病、坏死性小肠炎等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留下后遗症的主要因素[5]。
前列腺素主要包括前列腺素E2(PGE2)与前列环素I2(PGI2),这些都是维持胎儿动脉导管持续开放最为重要的血管活性物。通常宫内PGE2和PGI2较高时,胎儿的动脉导管是持续性开放的。从理论层面看,会造成足月和早产儿PDA的发生机制上的差异。PDA发病的外部因素就是缺氧造成PGE2代谢降低,血PGE2增高。足月儿出现PDA的内部因素,也就是动脉导管壁内膜缺乏必要的黏乏、中膜平滑肌尚未发育健全;早产儿出现PDA,一般动脉导管解剖结构是正常,而内因则是因早产造成动脉导管未能发育正常,主要为管径变大、管壁变薄,收缩状态下管腔无法有效关闭[6-7]。所以,足月儿在出生2~3 d后,如果动脉导管持续开放,那么很难实现自发性关闭或药物治疗关闭;而早产儿在一般情况下会自行性关闭。
消炎痛片,即吲哚美辛是一种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临床研究证实该药物有助于促进动脉导管的关闭。对早产儿有良好效果,疗效会伴随时间发展而降低。在生后3~4周后药效是有限,即便是对早产儿同样如此。以往临床上应用消炎痛片治疗早产儿PDA,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因不良反应较明显,会导致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血糖降低、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布洛芬也属于环氧化酶抑制剂,其药理作用和消炎痛片相类似,对PDA有较好效果。近年来,应用该药物治疗新生儿PDA 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对肝肾功能、脑血管物严重影响,安全性较高[8]。
本研究中,探究组均应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7 d和10 d的闭合率分别为89.8%和95.4%,和应用消痛炎片治疗参照组的88.6%和93.7%无显著差异(P>0.05)。而探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低于参照组的16.4%,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这与国内外研究报道数据基本一致。
综上而言,应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适用范围较广,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张磊,唐建平.布洛芬混悬液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9):2014-2015.
[2] 郭明,王亚楠,许家科,等.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关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6,16(4):415-426.
[3] 周兴美.口服布洛芬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护理[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9):109-111.
[4] 穆春.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84-85.
[5] 李慧.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药物安全性护理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9):154-155.
[6] 李晓英,王金秀,张琳,等.31例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218-219.
[7] 吴海霞,李明霞.布洛芬混悬液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2,31(21):8.
[8] 付艳.布洛芬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7):59.
R722
B
1671-8194(2016)36-00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