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术获取型OFDI战略选择分析

2016-02-07 01:21陈倩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跨国企业

陈倩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9)

中国技术获取型OFDI战略选择分析

陈倩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9)

为适应经济转型以及提高自身竞争力,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逐渐兴起,而其中,技术获取型OFDI占据主要地位。本文依循产业选择—区位选择—进入模式选择路径,归纳总结了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OFDI的特点与现状,分析其在上述三个环节中的策略选择,最后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技术获取型OFDI;跨国企业;核心竞争力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先进技术成为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R&D资源以保持竞争优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并不具备绝对的竞争优势,中国企业作为“无优势企业”如何形成核心竞争力,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市场换技术”战略实施以来的实践中可以发现,单纯地依靠吸引外资,被动获取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是远远不够的;中国企业必须主动采取“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技术获取型OFDI,整合利用全球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国外先进技术对我国的反向技术溢出效应,才能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进而提升竞争力并改善国际地位。

一、文献研究与述评

国内外学者对于传统OFDI的理论研究已经较为深入,但是对于技术获取型OFDI的研究尚不充分。垄断优势理论(Hymer,1960)、产品生命周期理论(Vernon,1966)以及内部化理论(Buckley&Casson,1976)等经典理论无法对发展中国家的逆向对外投资行为进行合理解释。随着发展中国家OFDI行为的不断增加,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应运而生,例如技术地方化理论(Lall,1983)以及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Cantwell&Tolentino,1990),但并没有提及技术获取型OFDI的问题。

Kogut&Chang(1991)利用日本企业对美国的对外投资数据第一次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技术获取型OFDI的存在,验证了日本企业的投资动机是获得美国的先进技术[1]。英国里丁大学教授Dunning(1993)首先提出了战略性资产的概念以及后来的“战略性资产获取动机学说”,定义战略性资产是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经过后天加工而创造出来的知识性资产,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并且于2001年在《国际生产的折中范式:过去、现在和未来》一文中提出观点:以寻求创造性资产为目标的OFDI已经成为公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从而开创了技术获取型OFDI研究的先河,并奠定了技术获取型OFDI研究的理论基础。

中国对于技术获取型OFDI的研究起步较晚,我国学者杜群阳(2004)首先给出了技术获取型OFDI的定义,是指以获取东道国的智力要素、研发机构和信息等R&D资源为目标,以新建或并购海外研发机构为手段,以提升企业技术竞争力为宗旨的跨境资本输出行为[3]。近年来,学术界对技术获取型OFDI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加,Deng(2007)通过分析海尔、华为和联想的跨国兼并和收购,总结出中国企业投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获得国内市场上得不到且暂缺的战略性资产[4]。我国学者王辉(2007)高度肯定了企业“走出去”技术寻求战略的重要地位,从微观、产业和宏观三个层面总结了技术获取型OFDI对我国的积极效应。从微观层面看,是我国企业获取先进技术,提高自身创新能力,营造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经之途;从产业层面看,是改善我国产业结构的重要方式;从宏观层面看,是改变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5]刘宏(2014)则运用研究外国研发资本存量溢出效应的B-K模型,证明了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对我国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6]

国内外学者通过规范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发展中国家逆向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动机是获得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同时从技术溢出、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等多个角度实证研究了技术获取型OFDI对技术提升的促进作用,充分肯定了我国实施技术获取型OFDI的重要性。

二、中国技术获取型OFDI战略选择分析

(一)技术获取型OFDI产业选择

Cantwell&Tolentino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为发展中国家进行OFDI产业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持,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进行逆向投资时可以不具备比较优势,而是通过外部资源联系和“干中学”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促进本国产业结构升级。[7]图1主要描述了技术获取型OFDI促进产业升级的过程。

图1 技术获取型OFDI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流程图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相对弱势”企业通过技术获取来实现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是切实可行的途径。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行业属于中国的薄弱环节,中国的制造业处于国际制造产业链的低端位置,主要扮演着“世界加工厂”的角色,缺乏价值链上游的研发优势、品牌优势以及销售渠道优势。而这些往往是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特色,若基于垄断优势理论,中国的高技术行业并不具备向发达国家投资的条件。但是,中国的“弱势”行业向发达国家投资并不是资本过剩型的对外投资,而是中国企业为获取先进技术所采取的主动战略决策,是中国对接世界R&D资源和先进技术的有效途径。

我国学者马坤(2011)指出:应当大力发展一些竞争力较弱但是在发达国家具有明显产业集聚趋势的产业,如信息传输、科研技术、软件等高科技行业,逐渐营造产业的竞争优势,从而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顺应国际分工趋势,提升产业链位置。[8]

从2015年发布的《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中可以看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投资有较明显增长,而第二产业同比下降14.4%;其中在第二产业的行业构成中,流向采矿业的投资同比下降33.3%,但流向制造业的投资实现了32.6%的大幅增长,同时在第三产业中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126.4%。同时,在2013年交易金额高于1亿美元的主要跨国并购案中,生物技术及医疗行业的并购数量仅次于能源与矿产行业。这与中国生物技术及医疗健康行业研发不足、缺乏竞争优势的局面有关,通过对发达国家企业的逆向并购,中国企业可以快速获得发达国家的研发资源以及核心技术。

综合我国长期的发展现状,制造业和高科技行业是我国技术获取型OFDI的主力军,并且有望通过逆向投资,不断学习先进国家的技术和管理方式,提升全球价值链位置,实现企业发展的跨越式提升,同时助力实现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以及国家经济的转型。

(二)技术获取型OFDI区位选择

根据《2015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数据显示,中国的海外投资呈现多元布局,发达国家渐成投资乐土。2014年,中国的投资者足迹遍布全球156个国家(不计中国香港、开曼群岛和维京群岛),欧盟、东盟、澳大利亚成为中国企业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中国经济的转型、中国企业实力的壮大以及经济危机后发达国家经济增速缓慢的良好时机,均为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投资提供了优势条件。

表1 世界几大发达国家或地区技术集群

明显具有产业聚集趋势的行业较易操作技术获取型OFDI,在发达国家或地区通常存在符合条件的产业聚集区,比如美国的硅谷。表1为世界几大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技术集群,该地区以其所拥有的研发、设计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吸引着中国的跨国公司。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华为,截至2015年已在美国、德国和瑞士等发达国家建立了16家研发机构,并与领先运营商成立了28个联合创新中心,这些研发中心大多建立在相关领域的技术集群内。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跨国公司在进行OFDI区位选择时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企业会在综合考虑科技、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情况下做出合适的选择。

资料来源:2012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及经营状况调查报告》。

从2012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及经营状况调查报告》中海外投资企业对海外分支机构各种职能重要性的评价分布图可以看出,中国在进行技术获取型OFDI区位选择时的目的性分布。在获取资源动机方面,欧美海外分支机构对于利用当地技术优势进行研发活动的评价远远高于非洲地区,缘于欧美经济发达、政治稳定、法律制度健全并且已形成颇具规模的技术创新集群。因此,我国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通常会结合自身情况以及外部影响因素,以技术获取为宗旨,选择技术外溢效应最大的技术集聚地。

(三)技术获取型OFDI进入模式选择

进入模式选择是企业进行OFDI的重要战略环节,进入模式选择的合适与否关系到投资的成败以及投资成效的高低,技术获取型OFDI进入模式的选择更关系到企业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获得先进国的技术外溢。

对于进入模式的分类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最为常见的分类方式为独资和合资、新建和并购[9]。本文在总结中国技术获取型OFDI特点的基础上,主要讨论三种模式:新建投资、跨国并购以及跨国技术联盟。

新建投资,是指在东道国境内设立全部或部分股权归属于投资者的企业或R&D机构,新建投资从战略意义上看有两层含义:第一,在国外创新集群内起技术监听作用,搜寻和收集先进技术,判断行业的发展趋势并为企业的创新活动起到指引作用;第二,海外研发中心,这类研发中心主要集中于电子通讯、高端制造业等高科技领域,在技术集群内接受国外前沿研究成果的技术外溢,从事技术创新活动。

跨国并购,是指利用收购或兼并的方式来取得东道国企业的控制权。跨国并购是获取先进技术最快捷有效的方式,直接获取被并购方的专利技术并将其内部化,或进行再创新。

跨国技术联盟,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跨国企业以提升核心技术为目标,结成的资源共享或进行联合技术开发、创新等活动的组织形式,这种模式在电子、家电等高科技行业应用较多。通常跨国技术联盟是具有过硬实力的跨国公司所采取的投资方式,中国企业虽不具备绝对优势,但是可以另辟蹊径,寻求拥有特定技术优势的小公司进行合作研发。

每种进入模式均有自身的特点,但上述三种进入模式均是企业主动自发而进行的技术获取行为,其主要不同点主要表现在控制程度、建设周期和投资程度等方面。

表2 不同进入模式内在特性

在中国进行技术获取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具体实践中,新建投资较为典型的是海尔集团,海尔在海外共建立了10多个信息中心,构成全球信息网,以期获得最新的技术和市场信息,并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建立多个技术研发中心,进行研发活动;而联想则在跨国技术联盟方面做得较为突出,联想集团与众多行业巨头Intel、微软、东芝、IBM等都有合作,与美国CA公司合作进行软件开发,与飞利浦公司进行技术开发等,这些跨国技术联盟都为联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新建投资仍在中国的海外投资方式中占据主要地位,但是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跨国公司实力的不断壮大,以中国企业为并购方的逆向并购不断兴起,在国际并购市场上表现活跃。根据《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的数据显示,在2013年中国跨国并购数额创下了历史最高值。在并购市场上,虽然能源和矿产行业仍占据主要地位,但是除此之外,中国企业在其他多个领域的并购市场上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表3为2013年并购金额1亿美元以上主要技术获取类并购案例,可以看出有较高技术含量的生物技术和健康医疗行业成为并购热门行业。

表3 2013年并购金额1亿美元以上主要技术获取类并购案

每种进入模式各有特点,中国企业在进行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选择时,应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研发能力、技术差距、文化距离、东道国政策管制等方面因素,选择最有益于技术溢出的模式。

三、优化我国技术获取型OFDI的对策建议

上文分析了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主要战略决策,根据以上分析,从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企业层面

1.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

企业进行技术获取型OFDI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发达国家的先进战略性资产,但如果自身不具备过硬的技术,很难对获取的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以及再利用。进行技术获取型OFDI,获取技术只是第一步,企业必须增强在获得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再创新的能力。有研究数据表明我国技术引进经费与消化吸收创新经费比例为11:1,而日本的数据为1:10,存在巨大差距,这也是中国技术获取往往达不到预期目标的重要原因。因此,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企业自身技术水平势在必行。

2.设定明确的技术获取目标,选择合适的进入模式

企业应立足于自身实际,以技术缺口为导向进行区位选择,在综合所选东道国国家和企业自身的具体因素基础上,选择正确的进入方式。在选择新建投资方式时,注意东道国的政策管制,增强与当地政府的联系;在选择跨国并购方式时,应注意文化整合,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以及被收购企业的状况,采取不同程度的整合方式来应对各整合阶段的风险;选择跨国技术联盟方式时,应当选择合适的伙伴,与大型跨国公司存在较大技术差距不能实现目标时,可以积极寻找研发创新能力较强的小公司,与这些高新技术小公司合作同样可以形成优势互补,达到获取技术的目的。

(二)政府层面

1.发挥政府在双边外交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中国已经与100多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我国政府应该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与其他国家“双边及多边投资保护协议”的签订,为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活动提供官方保护。同时政府可以出面与其他发达国家或地区建立联系与合作,为一些前沿技术领域的项目合作创造机会。

2.提供政策支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政府应该为企业的技术获取型OFDI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要支持中国企业通过国际化发展的途径来获取技术来促进技术进步,并且,目前很多省市政府已经出台政策为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提供优惠政策。政府应该进一步推动相关政策的实施,对企业开展技术获取型OFDI给予适当的优惠,例如在企业开发高风险项目时给予一定的减免税政策,帮助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能有效地开展研发以其他投资活动,弥补国际竞争力的不足。

[1]KogutB,ChangS.TechnologicalCapabilitiesand Japa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1,73(3):401-413.

[2]Dunning J H.The Theor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M].London:Rout ledge,1993.

[3]杜群阳.R&D全球化、反向外溢与技术获取型FDI[J].国际贸易问题,2006(12):88-91.

[4]Deng P.Investing for strategic resources and its rationale:The case of outward FDI from Chinese companies[J]. Business Horizons,2007,50(1):71-81.

[5]王辉.刍议我国企业的“走出去”技术寻求战略[J].科技管理研究,2007(8):164-165.

[6]刘宏,薛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及其技术获取路径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11):109-114.

[7]Cantwell John,Tolentino P.Technological Accumulation and Third World Multinationals[M].Reading:University of Reading,1990,30-32.

[8]马坤.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2011(9):68-71.

[9]王菲.企业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

[10]黄颖.论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FDI的模式选择[J].管理学研究,2011(9):108-112.

[11]吴先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逆向知识转移[J].经济管理,2013(1):57-68.

Analysis on the strategic choice of China’s technology acquisition OFDI

CHEN Qian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Northeastern College University,Shenyang 110169,China)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improve competitiveness,Chinese enterprise investment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s rising.As the main purpose is to acquire technology,so it is called technology-acquired OFDI.According to the path of“industry choice-location choice-entry mode choice”,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technology acquisition OFDI,analyzes the strategic choices,and puts forward relativ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two perspectives of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at the last.

technology-acquired OFDI;multinational companies;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F831.6

A

1673-5609(2016)06-0049-07

[责任编辑:唐秋凤][英文编辑:秋虹][责任校对:雯子]

2016-09-27

陈倩(1991—),女,河北沧州人,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学、国际投资。

猜你喜欢
跨国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绛县输送80名农民跨国务工
陈秋梅 跨国共谱抗疫曲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丹麦女王的跨国爱情
跨国执业的安全人沈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