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总目录
聚焦新课程
基于知识转化 成于问题驱动
——对勾股定理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刘华为1(1)
基于翻转课堂下的数学实验教学初探
——“5.1物体位置的确定”课堂教学实录与思考
潘正标1(4)
高考对高中数学新教材“拓展性课程资源”的考查
王永生2(1)
论数学教学设计的心理取向
张 昆2(5)
在探究中学习新知 在活动中收获成功
——以《勾股定理》教学为例
胡志杰 程海兰2(11)
实现数学课程目标的四个关键问题
木 玉 史可富3(1)
三角形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条件探究
陶兴高 何军成3(6)
形成性评价的螺旋模式:内涵、脉路及特征
——以奇偶函数的教学为例
孙成成 胡典顺3(10)
数学教学伦理刍议
邱亦欣3(14)
从核心素养角度思考立体几何的教与学
林国夫4(1)
“畅言”与初中数学有效融合案例举隅
卫德彬 陈方勇 许寅生 唐 松4(5)
等一等 “等”在何处
刘家良4(9)
正确解读教材文本 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对“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听课中的几点思考
黄 之4(13)
旧调重弹——“用教材教”的新思考
——基于《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尝试
宋在馥4(17)
对一次函数图象教学难点突破的尝试与思考
余利英 刘华为5(1)
“兰州拉面”模型引起的研究性学习
张小娟 余继光5(5)
从感性到理性 体现数学的实验味
——以数学实验 “数格点 算面积”教学设计为例
杨丽娟5(9)
中学数学核心内容"思维断档处"的教学解构与建构
徐茂炳5(12)
回归自然 领悟本质
——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教学过程的思考
黄严生6(1)
基于MPCK视角下的解题反思
——以“一道月考试题”为例
王淼生6(5)
同课两改渐美味 复习效果逐高效
——以概率初步一节复习课为例
陈慧华 高晓兵6(8)
整体把握 精巧设问 教授方法 培养能力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王康帅6(11)
教学参考
直面全国卷的“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黄太强 马 林1(9)
由2015年高考浙江卷理科第18题引发的思考
黄建锋 苏茂鸣1(12)
函数零点与参数耦合
章礼抗1(14)
一道赛题引出三角形的一组优美结论
武增明1(17)
双曲线中一个性质的探究和应用
苏艺伟1(19)
关于平面截圆锥的体积比的探索
刘坤成1(21)
柯西不等式证明的注记
杨若诗 杨 靖 孙晓莉1(23)
设计多重问题 激活多向思维
曹宏卓1(24)
横看成岭侧成峰
——2015年高考数学安徽卷理科第9题赏析
马浩翔1(28)
2015年高考数学浙江卷理科第18题的探究
许雪芬 李建潮2(15)
一道绝对值不等式试题的解法剖析及背景探究
蒋亚军 魏定波2(17)
双曲线一个优美性质的发现
赵忠华2(20)
对一道圆锥曲线试题的思考
苏艺伟2(21)
高考数学应试话“运算”
——2015年浙江高考数学文科压轴题的阅卷反思
朱旭苑2(24)
抛物线切弦的比例性质探究
龚新平2(26)
一道模拟题的失分原因分析及教学思考
辛 民2(29)
一道圆锥曲线联考题的思考及变式探究
朱建军2(32)
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巧练"中实现增效减负
汪洪潮3(17)
利用几何画板探索圆锥曲线试题题根的教学案例
黄卫平3(20)
绝处逢生——一堂习题课的尴尬与重生
江保兵3(23)
着眼数学建模 提升核心素养
——记一节《组合数模型的应用》复习课
江志杰3(26)
一道解析几何试题的探究与推广
李 晟 古 杨3(29)
复合函数零点个数的探究
王 跃3(31)
研磨教学设计 光大课堂生成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傅香平 范世祥4(20)
误读教材成“规范” 实际应用无定则
马 俊 李青林4(24)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理科数学第21题的研究与反思
冯克永4(27)
崇理 求实 创新
——《等差数列》情境引入的教学与反思
王 勇4(29)
简约而不简单
——《分式方程的应用》的教学案例及反思
桂 娟4(31)
找不到20题不得分的理由
杜继渠4(34)
用好“三个一” 讲好一道题
俞 凯4(36)
数学课的美:层层递进
刘昌福5(17)
别让“函数压轴题”成为学生的“无米之炊”
刘亚平5(19)
圆锥曲线双切线一个等角性质的探究历程
邹生书5(24)
溯本清源 精耕细作
——由同课异构反思新课教学的着力点
李启梅5(27)
有心圆锥曲线的一个动弦性质
张国坤5(30)
双曲线一个优美性质的简证与推广
陈良骥5(32)
通过过程教学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点尝试
——由一道例题教学引起的思考
郑汉洲6(16)
对一个数学模型的思考
——从2016年淄博市中考第24题说起
张 俊6(18)
视角有异 素养有别
——由两年平面向量高考题引发的思考
李学军6(21)
一类分式型函数图象的对称中心探究
武增明6(25)
从一道习题谈起
支 军6(26)
对一道直线方程试题的探究
陈晓明6(27)
例谈中考题在教学中的应用
张小川 邢春林6(30)
倾听有收获 沿途真精彩
刘亚平6(32)
解题方法
例谈配方法巧证一类二次齐次不等式
徐彦辉1(29)
评注雅各布·伯努利关于掷骰点数问题的评注
甘大旺1(30)
例析构造可导抽象函数解题
虞 懿1(32)
双系连接 迎刃而解
任良天 于海新1(34)
缩小参数范围,优化“恒成立问题”的处理
夏炳文1(35)
“圆”来如此
——2015年湖北省理科第14题的探究
胡云浩1(38)
用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张建虎1(41)
一类绝对值函数的最值问题
——2015年重庆卷理科第16题解析
张 生 苏 猛1(42)
构造“直线隔板” 巧解导数题中的不等式问题
陆 勇2(34)
一道竞赛题引发的探究
蓝云波2(36)
简解两道高考全国卷I理科小题
甘志国2(39)
双曲线化圆的两个视角及其应用
王志豪 苏凡文2(41)
2015年上海一道高考题的解法赏析与拓展应用
黄旭东2(43)
法之不同 品有所异
吕振杰3(33)
近年高考数列题中不等式放缩的几个常用模型
虞关寿 陈少春3(36)
如何成就必要条件
——绝对值不等式在函数最值中的应用
朱月华 李连方3(40)
一道高考题解法的源头、反思与推广
刁海宝 侯立刚3(42)
由一道高三质检题看两类数学题的探究
吕顺宁3(45)
一道习题的思考
程晓烨3(48)
求导函数零点受阻怎么办
宋胜良4(38)
将构造函数进行到底
杨维维4(40)
含根式递推数列的求解策略
廖宇辉4(43)
从法向量看二元一次式值的变化
马开庆4(46)
借“直”之妙境 顺势而为
——对一类解析几何问题的解法探究
洪新华4(47)
一道2015年安徽高考题的背景分析与深入探究
黄海波4(50)
2016年高考四川卷解析几何压轴题的五种求解视角
蔡勇全5(35)
2016年高考山东卷文科第12题的解法探究及引申
徐 青5(38)
对2016年高考四川卷第15题的研究
甘志国5(41)
一道“异题”的求解与变式
李玉荣5(43)
一道平面几何题的探究历程
李涵秋5(45)
斜率等积 面积定值
——几道同源高考试题的探究
卫小国 韩长峰5(47)
消参思想在导数综合解答题中的应用探索
蓝云波 何标宏6(36)
不能这样“巧用对称求最值”
甘志国(40)
一类复合函数问题的图象解题法及启示
张 生 苏 猛6(43)
巧妙换元 奇妙简证一类无理型不等式
李建潮6(45)
复习考试
比较特点,关注变化,把握方向
——全国卷、安徽卷比较分析及备考建议
樊兴安 徐道奎1(44)
注重能力培养 优化二轮专题复习课教学
——以“三角形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为例
万国全1(48)
分类讨论——中考命题的注目点
——基于分类讨论的2015年中考题综述
邢成云1(53)
深度研究考题 有效应对高考
——近年来新课标全国卷Ⅰ(理科)的考题分析及
2016年高考命题展望
余树宝2(53)
新课标全国卷立体几何考题分析及2016备考建议
胡 浩 马 林2(57)
新课标全国卷与安徽卷文科数学的比较分析
陶 敏2(61)
2016年安徽省数学学科调研性试题分析与备考建议
李院德3(53)
返璞归真去铅华 以生为本求实效
——我的试卷讲评策略
刘海东 杨 磊3(57)
立足数学素养教学 提升学生应变能力
——对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科数学的评析
王 峰4(56)
闯过导数解题误区
李昭平4(60)
执本究源研高考 务实高效话复习
——例析高考复习回归课本的必要性和基本任务
张永超 胡善俊5(51)
思解 思源 思教
——一道高考模拟试题的探究及反思
胡容锁 许成荣5(55)
一道中考压轴题的实验探究与推广
郑观宝5(58)
旧题赋新意 老树开新花
史承灼 魏大付6(46)
2016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总体评价及复习建议
——基于芜湖市区11377名考生数据的统计分析
董建功6(49)
提高试题难度的一种命题方法:换元
杨苍洲6(56)
初数研究
一个代数不等式猜想的证明
姜卫东1(59)
关于对数平均和Heron平均的一点注记
杨 晋1(61)
一个分式不等式的类比推广
尹池江1(62)
关于Nesbitt不等式的上、下界
李建潮2(46)
一个数学问题的等价形式及应用
梁昌金2(49)
两个数学问题的共同背景
邹守文 陈建兵2(51)
一个猜想的再推广及其拓展的简证
邹生书2(52)
一道数学奥林匹克训练题的推广
陶兴红3(50)
董 林 张振培3(51)
涉及三角形高与中线的欧拉不等式的加强
宿晓阳3(52)
圆锥曲线相交切线性质再探
邹生书4(52)
数学通报2283号问题的指数推广
黄兆麟4(55)
Young不等式的两种新证法
张本春5(62)
欧拉不等式又两则简证
吕爱生5(63)
各边长均为定值的四边形面积何时最大
周祎明 庄志宏6(58)
由一道竞赛题引发的思考
董 林 赵桂霞6(59)
数学园地
两个根式的沟通
谭建容1(64)
错在哪里
查正开1(封三)
错在哪里
冯善状 祁居攀2(封三)
阅读或引用文献时要有质疑精神
甘志国3(61)
错在哪里
何业亮 张国治 宋彦伯3(封三)
错在哪里
刘希栋 张国坤4(64)
错在哪里
杨续亮 冯善状5(61)
错在哪里
王荣峰 冯善状6(61)
2016年总目录
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