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大力发展后续产业

2016-02-07 03:13李江玲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2期
关键词:退耕还林水土流失

李江玲

(舟曲县城关镇林业站,甘肃甘南 746300)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大力发展后续产业

李江玲

(舟曲县城关镇林业站,甘肃甘南 746300)

摘 要:退耕还林工程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改进生产方式及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对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促进林业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退耕还林 水土流失 后续产业

退耕还林是国家高度重视,密切关系着人民生活环境质量的大事,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其可以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的生态环境,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但这需要退耕还林后有后续优势产业的支撑才能实现。可以说,发展后续产业既能巩固退耕还林的生态成果,又能解决人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1 退耕还林工程的进展情况

1999年,退耕还林工程以陕西、四川、甘肃等3省为试点展开工作;2000年已扩展到西部174个县;2002年从西部地区的20个省市扩展到全国25个省市的1 897个县,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展开,到2003年年底退耕还林工程已覆盖了全国2万多个乡镇。从开始试点到2009年,全国退耕还林任务累计完成0.28亿hm2,其中退耕造林0.09亿hm2,封山育林和荒山造林0.18亿hm2,造林合格率在90%以上,工程范围涉及全国25个省市。

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根据当前的退耕还林政策和完成任务情况推算,中央总投入达4 300亿元左右,其中到2009年底已投入2 332亿元,从2015年到2021年,中央还将投入2 000多亿元用于退耕还林工程。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在改善生态环境和应对全球变暖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为了实现总目标,必须巩固现有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该工程的建设。

2 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成效

2.1 生态经济模式的形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撑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以造林绿化为切入点,综合开发了退耕还林、扶贫开发、生态家园富民等工程。抓住国家级和省级退耕还林试点区的机遇,以有机结合整乡、整村、整流域为原则,综合运用生物措施和科技措施,成功建设三北防护林、重点公益林等工程。乔灌木的科学运用,提高了水、热、光等资源的利用,并加快了造林的步伐,有效控制住水土流失。封山禁牧、沼气池和改厕、改厨、改圈(即“一池三改”)等的运用,巩固了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果,拓宽了农民致富的路子。

2.2 农业主导产业的形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

多年来,林业生态建设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条件的一项基础工程,大力发展畜牧、绿色加工业等二、三产业,以退耕还林等工程建设为依托,开发出畜草、劳务、现代高效农业等支柱产业。1999~2015年,农民收入实现了翻翻,成为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最快的阶段。

2.3 农民增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支撑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收入,并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就近输出的形式,用于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建设中。其中,一些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还为乡村修建了四通八达的公路,有效节约了农产品的运输成本,也带动了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

另外,退耕还林工程开拓了生态项目的融资渠道,为生态建设争取了更多支持。比如,金华林项目等就是在退耕还林的基础上通过社会资金建设而成。

3 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对策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要加强宣传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建设发展,提高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对后续产业重要性的认识,改变农民的保守观念和对国家的依赖思想,让他们深刻了解到退耕还林不仅仅是国家的一个生态建设项目,更是对思想观念和生产经营模式的一次变革。农民只有参与到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建设中来,才会获得最大效益。

3.2 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高度来认识后续产业的发展

“十八大”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我国在农民增收、改善生态、农村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政策方针,科学规划、完善政策、改进措施,积极解决后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扎实推进后续产业的发展。

4 后续产业发展的探索

4.1 确立新的发展思路

退耕还林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把生态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有效结合起来,立足当下,并从长远处着眼。生态效益是退耕还林工程的方向和最终目标,但从实践经验得知,生态效益要建立在经济效益的基础之上,脱离经济效益的生态效益是无法持久的。因此,在后续产业发展的建设上,要处理好“国家生态—地方发展—农民增收”的关系,不断探索在不同经济社会条件下退耕还林有哪些种植和配置模式,从而在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产业,继而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4.2 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模式

积极推广林果、林草、林药立体种植模式,并以此带动林下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发展,实现农户增收。需要注意的是,后续产业的发展要根据各地区的优势,探索多种产业发展模式,促使农业经济结构朝着多元化结构发展。目前来说,养殖业、林副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特色种植业等后续产业都有了较快发展。

4.3 制定新的产业发展机制和措施

各相关产业要以“个体承包”为基础,以股份合作、业主承包、联合经营的形式创新产业发展机制。后续产业的巩固和发展要建立在生态效益基础上,遵循自然规律和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并结合重要后续产业的重要企业在布局上的特点,建立一批大规模、高效益的原料产地。

参考文献

[1] 杨绍芝,莫显平.推动后续产业发展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中国林业,2012,(11)

[2] 彭玉祥.关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大力发展后续产业的思考.乌蒙论坛,2013,(04)

猜你喜欢
退耕还林水土流失
小流域综合治理方法
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研究
大姚县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威宁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
水土保持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
吉林省土地整治规划效益分析与评价
北方农田土壤有机农药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综述
桐柏县小流域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