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装备制造企业标准化工作改革措施

2016-02-06 03:54:17苏雷
装备制造技术 2016年4期
关键词:改革措施标准化企业

苏雷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213025)



电力装备制造企业标准化工作改革措施

苏雷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213025)

摘要: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因其多品种、小批量、按订单定制化生产的特点,面临着产品研发成本、产能、标准执行监管等各方面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鼓励企业参加行业团体、标准制定与运用、部门间合作、企业间合作、标准化工作习惯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希望通过不断实践各类改革方案,企业能够在应对市场需求上占据主动,获得利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电力装备制造;企业;标准化;改革措施

1 电力装备制造企业标准化工作模式与难点

目前电力装备制造业具有产品性能需求差异大、定制化要求高、生产周期短、投产时间要求严格等特点。为了适应市场,制造型企业面临着产品开发周期越来越短,新产品开发成本压力大,产品需求变化快导致产能难以提前预测扩充等问题。虽然在研发过程中也会大力提倡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思路,但是容易受限于定制化开发的需求、设备制造产能、生产周期等因素影响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传统的标准化工作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1.1标准更新周期滞后

目前市场经济催动技术迅速发展,为了赢得持续的竞争力,部分行业一项新产品需要在几周到半年内开发、生产、测试完成,并面向市场。企业产品标准更新年限要求一般为三年,这就使得产品标准与设计、制造过程脱节,标准起不到严格约束、提升产品质量的作用,催生了两层皮的现象。

1.2产品开发、生产成本压力大

装配制造业成本主要由原材料采购、机械加工、产品装配等基础成本,及产品质量风险、采购库存风险、售后服务等管理环节的附加成本构成。其中,基础成本在产品设计之初就会经过各方权衡,逐步降到最低;附加成本因为风险的不可控,逐步上升为很多企业成本压力的更大威胁。

1.3产品设计、生产周期要求短

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步加剧,为了赢得订单、满足市场需求,产品从设计、生产、试验到出厂的周期要求越来越短。企业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快速消化,对标准产品进行定制化修正或重新开发,快速完成采购、计划、生产、试验等多道环节,并有效控制质量,对企业的整体能力要求越发提升。

1.4标准执行过程监管环节的困惑

电力装备产品具有成本高,体积大,安全、可靠性要求严格等特点,不合格品的返工、返修、报废造成的质量沉没成本高昂,所以为了从源头避免人为因素造成质量不统一情况,制造过程操作标准化、规范化尤为重要。为此,一方面企业要投入更多资源加强过程检验,另一方面为了满足有限的交货期,员工不自觉遵守规范、走“捷径”、拼绩效的行为又与企业的质量要求背离,给质量监管增加了无形的难度。

2 企标准化工作改革措施

2.1标准的制定、运用需与时俱进

(1)灵活策划标准编制指标。依据编制标准的数量来进行考核的指标设定方式被企业广为使用,但是却因为过于死板无法适应企业随时变化的需求,容易催生为了“编制标准”而编制标准的现象。企业应鼓励标准制定以满足阶段性产品技术发展要求为目的,受企业需求驱动,编制对产品和企业发展有实际推动意义的标准。

(2)带着质疑的态度运用标准。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有一种观点认为:众所周知的东西往往是错误的,未经分析论证就接受众所周知的东西,往往会导致错误决策。如果把这种管理学观点运用在标准化管理上,不难发现少部分国标、行标更新速度远远滞后于技术的发展。在运用这类标准时,不能盲目采用,而需确认标准要求的来源依据、基于何种方案进行论证,以确保该标准在企业目前的设备、技术条件下仍然适用。

2.2促进多专业多层次人才队伍融合

建设一支高效精干的人才队伍,强化多专业多层次融合,推动技术与生产等部门“双向渗透”。

(1)从以往的工作实践中总结,部门内部工作资源调配、问题沟通处理、员工配合难度较低;部门间沟通和配合的难度相比明显提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部门间工作模式相互了解不足、部门间沟通。产品设计到生产环节效率拉低的主要原因便在于跨部门间成套文件交换、信息传递过程。

(2)优化风险管理、车间现场巡查、事故处理的人员配合制度。邀请产品生命周期各个环节提前介入到产品开发过程,提前交互各环节信息、发掘风险,从设计之初就有意识的规避、转移后续可能的风险,降低因各环节的风险成本,提升产品的综合效益;鼓励技术人员多到生产现场考察工作进展,多到问题现场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一方面可以促进技术人员设计的全面性,另一方面可以加强车间人员对设计方案的理解度、提升现场问题处理人员的技术专业度等。技术与生产部门的双向互动,可更好的促进设计、生产的一体化,促进各层次人才能力的交流提升。

(3)提升员工“整体优化”意识,通过有意识增加跨部门岗位轮换、跨部门评审、交流培训等活动,鼓励员工注意了解其他的部门业务模式、工作思路,熟悉公司整体运营思路;引导员工处理问题时从全局出发,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2.3加强模块化设计、促进智能化生产线建设

模块化设计是智能化生产线建设的基础。依据公司产品的市场开拓情况,具备系列化生产的产品需要侧重考虑产品的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提升通用件、模块化组件的比例,提升产品的模块化程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企业其他环节逐步开展智能化生产线建设,引入智能化生产线、逐步优化车间工艺布局、开展高级排产计划(进一步精确到每一工序、每一设备、每一分钟)、实时同步看板管理、机床数据自动采集、智能物料仓储管理等优化内容,智能化车间生产管理思路全面覆盖各个生产管理过程。以此提升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降低人力投入,降低生产工序交接时间,提升产品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一致性,降低产品综合成本,提升企业效益。

2.4让标准化工作成为一种习惯

标准要“落地”,离不开员工对标准的正确理解与积极地认可,用标准条款自觉约束自身行为,让标准成为提升产品一致性、保障产品质量的制胜法宝。要实现上述过程,企业可从下述方向上进行改进:

(1)企业应加大标准化培训,如新标准要求、标准化工作意识的全员宣贯等,灌输给员工“全员标准化”的工作理念。

(2)鼓励员工在实践标准要求的同时,参与标准的改进过程,主动思考标准的利弊,提供改进标准条款建议;建立畅通的问题、意见反馈通道,力求问题、反馈全部闭环处理;让全员参与的标准改进过程成为员工自我工作要求、产品品质提升的通道。

(3)逐步将标准与设计、生产、检验等过程规范融合,让标准形成一种习惯,从源头实现标准化工作的“落地”。

3 结束语

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电力装备制造业因其行业特点在标准化工作上难点重重。企业应结合市场环境因素,切实的提出自身应对问题的改革方案,可考虑在提倡质量、制造、运输等环节提前介入产品设计,供应链上企业模块化分工制造,企业规范化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改进,逐步增强自己应对变化市场需求的能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TH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45X(2016)04-0244-02

收稿日期:2016-01-23

作者简介:苏雷(1988-),女,吉林德惠人,助理工程师,学士,从事标准化管理、技术中心综合管理工作。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Standardization Reform Measures

SU Lei
(NR Electric Power Electronic Co.,Ltd,Changzhou Jiangsu 213025,China)

Abstract:Power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y,faced with the cost of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production capacity,standard of supervision and other issues.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this paper to encourage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industry groups and standards formulation and application,inter sectoral cooperation,inter firm cooperation,standardization work habits put forward reform measures,hope that through continuous practice of reform,the enterprise can occupy the initiative and benefit maximization in response to market demand.

Key words: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manufacturing;enterprise;standard;reform measures

猜你喜欢
改革措施标准化企业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标准化简述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高职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现存问题及改革措施探讨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的探析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8:39:30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19:46:05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程现状与改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