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程
(内蒙古满洲里市南区幼儿园 021400)
更新育人观念 改进课堂教学
赵成程
(内蒙古满洲里市南区幼儿园 021400)
音乐是幼儿教育的最主要的内容之一,优秀的音乐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灵营养液。引导孩子们在音乐的海洋里遨游,是他们认知世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我们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现在有些地方仍然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音乐教学质量偏低,这对孩子们的快速成长是不利的。必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运用现代手段改进目前的音乐教学。本文提出了改进的基本手段与方法。
幼儿音乐;教学;改进;方法
优秀的音乐是人们向往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灵之音,是陶冶高尚情感的春风雨露。音乐教育是启发儿童好奇心,引导他们在愉快、活泼、富有艺术的美感中接受熏陶的重要渠道。其特征是寓欢乐于活动之中,所以,快乐对幼儿健康成长十分关键。音乐美育对促进幼儿性格开朗、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精神丰富、情感优良具有独特的作用,能充分促进幼儿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因此,我们必须立足现代化教育的制高点,努力改进与优化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具体方法如下:
乐器是幼儿表达节奏的最自然、最直接的工具,演奏乐器也是令孩子感到快乐的活动。在各种乐器中,打击乐器是孩子最容易掌握的乐器之一,因此,幼儿园也为幼儿提供了各种不同的打击乐器 ,有碰铃、大鼓、三角铁、沙球等等。这些乐器演奏方法简单,音响效果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选择几种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打击乐器进行教学。这些乐器固然对孩子的节奏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我们也不能丢弃生活中的“乐器”。其实,孩子对所有能发出声音的东西都充满着强烈的兴趣,穆希德、桑德威克和威特所说:“当给幼儿一个简单的乐器时,他们使用它就像玩积木和画笔那样自然......孩子们听到的声音和他们用身边的东西创造出来的声响成为他们音乐经历的一部分。”这个“简单的乐器”,可以是铃鼓,当然也可以是锅、碗、瓢、盆,甚至是身体的一部分。教师和孩子共同收集了各种各样的锅,并用它们拼搭组合来代替爵士鼓,把许多不同的盆子吊起来组成云锣,用大小不一的小瓶子做成编钟,旁边还有许多装满水的玻璃瓶等等,这样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音乐区域谁都会想要进去尽情地敲打一番。
尽管这些自制乐器的音色并不如专门乐器来的动听,但是这种来源于生活的创意一定能够受到孩子们的欢迎,事实也证明了一点。每一次开展区域活动时,这个小小的音乐天地的人气也总是最旺的。生活总会给我们带来惊喜,成人也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忽视掉,但是天真的孩子们一定能发现生活的秘密并热情地投入其中。那么,我们就不该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乐器演奏了。和孩子一起共同寻找生活中美妙的声音,你会发现生活本身就是一个节奏天堂。
在音乐活动中,不能只强调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该去表现美,更应该去创造美。因为音乐活动包括感受、想象、理解、创造等思维阶段,它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幼儿音乐教育不同于成人音乐教育,这是由幼儿的个性特点所决定的。大家知道,幼儿的基本个性特点就是好奇,爱听、爱看、爱动是这一个性特点的基本特征。幼儿认识了解事物与成人不同,他们往往是在随意中通过听、看、触摸等动作认识了解新事物、增强兴趣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为一名幼儿音乐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幼儿的这一个性特点,在幼儿音乐教育工作中,要坚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全方位、多层次、灵活多样地开展音乐教学。教育现代儿童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教育,而不是千篇一律、如出一辙的教育。现在的儿童思维灵敏度高,吸收知识的能力强,单一的老师教什么幼儿学什么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是行不通的,是满足不了幼儿的欲望和要求的。幼儿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从幼儿的个性特点出发,创造一种完全没有束缚、极为宽松的气氛,让幼儿参与其中,去动脑筋、去思考、去探索、去尝试,最大程度地调动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让他们在音乐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增长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到位地创设与教授内容相符的意境,能更好地提高音乐作品的表现力,从而使幼儿更加喜欢音乐作品。歌词,也可以称作是音乐作品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虽然歌词本身的字数不多,且篇幅较为短小,但是幼儿必须要通过接触歌词,进而接触到整个音乐作品。因此,音乐作品中,歌词所描绘出的包括人物、情节、动作以及所运用的语言,都对幼儿有着直接的印象和影响。但是在这一年龄阶段中,幼儿对歌词本身没有抽象理解的能力,若采用单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努力将歌词内容改编成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幼儿容易接受的故事讲给他们听,这样使幼儿能更清晰、明确地理解歌词内容,而且,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解,幼儿对音乐作品也更加有了兴趣,可谓“一举两得”。如在教授《春天来了》这首歌时,我会声情并茂地向幼儿勾勒出一幅春天绿意盎然的画面:“春天来了,外面的世界真美啊!瞧……听……美丽的花儿、嫩绿的草儿、可爱的布谷鸟……春天的脚步近了,世界都变得不一样了!”幼儿在认真听我讲故事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对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学习音乐作品的积极性随之高涨起来。如在教学《找朋友》的音乐游戏,通过一段游戏的培训,孩子们不仅对此游戏乐此不疲,而且在半个学期里记住了所有的音节、字母,并能熟练地拼出各种不同的汉字读音,基本达到了小学二年级的拼音水平。
总之,音乐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以幼儿的发展成长为中心,优化他们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应注重幼儿对游戏的自主设计、自主探索、自主决策、自主交流,让幼儿在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中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以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本质与特征,因为寓教于乐十分有利于幼儿的智力开发。让他们迅速了解音乐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关系,就会增强其多方面的思维敏捷能力,为其今后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