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古文课

2016-02-05 16:31:19
魅力中国 2016年18期
关键词:念佛愚公古文

伍 丹

(云阳县黄龙初级中学)

如何上好古文课

伍 丹

(云阳县黄龙初级中学)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学好语文对其它科目的学习也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在语文学习中,古文学习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初中古文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因为学生初次接触古文,对古文的语言的形式还很陌生,更多的是因为和现代语言的差距感觉又别扭,又有抵触情绪。因为学生缺乏兴趣,使得初中语文课堂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对我国璀璨的古代文学丝毫感觉不出其魅力。因此,让初中古文教学焕发光彩,是势在必行的,是传承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根本。

一、让学生由苦学古文到乐学古文。

古文的乐趣是需要穿透语言的外壳细细品味的。但穿透的过程是痛苦的,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有动力穿透语言的外壳,感受经典文言文的魅力。而这个引导就要讲艺术。引导其实就是兴趣的激发和方法的培养。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努力。先从容量小的古文入手,从根本上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并且还要让学生在阅读古文中得到前所有的快乐。我先将《笑林广记》中的小笑话拿给学生分享,例如:里面有这样一篇《心狠》:一人戏将数珠挂猫项间,群鼠私相贺曰:“猫老官已持斋念佛,定然不吃我们的了。”遂欢跃于庭。猫一见,连捕数个,众鼠奔走,背地语曰:“吾等以他念佛慈心了,原来是假意修行。”一答曰:“你不知。于今世上修行念佛的,最更狠十倍。”这篇古文文字极浅显,学生略加注意,大意是一个人开玩笑将一串珠子挂到猫的脖子上,众老鼠高兴地互相庆贺,说:猫老官已经吃斋念佛了,一定不吃我们了,于是就在院子里欢跳,猫一见,连逮了几个老鼠,众老鼠四下奔逃,背地里说:“我们以为他念佛心变得善良了,远来是假意修行。”一个人说,你不知道,在现在这个世界上,修行念佛的,心地要比常人狠十几倍啊。

学生读一遍,文中大意早就懂个七七八八,且乐趣恒生,学生真是看得不亦乐乎,浑然忘了这是在上古文课,有的学生翻译时要闹出不少笑话,这也是大家快乐非常的一个原因。通过这样的兴趣引导,慢慢的,学生开始接受古文,开始发现原先令人讨厌的古文原来可以这样有趣,同时,不知不觉的,习惯并接受了古文的语言习惯,对古文的语感越来越强。这正达到了由苦学到乐学的转变。

二、精讲语法,重抓规律。

学生最讨厌教师讲古文语法,因为古文语法的确是很枯燥,必须结合相应的古文故事穿插着讲,否则学生不是被讲的昏昏欲睡,就是心烦气躁,恨不得逃离课堂。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内容设置上,每节课渗透一点古文语法常识,少讲,精讲,用最简练的语言把知识讲透,力求不拖拖拉拉。在设置语法教学内容时,要讲最关键最典型的内容,讲了就要让学生运用到新课内容中去,这样就会学以致用。我注重给学生讲古文语法规律性的东西,这有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从容。学生运用起来也会觉得很自信。比如在讲之字的用法中,有一种叫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我就教给学生去识别之字前面和后面的词性。前面一般是名词或代词,后面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而这个用了之字之后的句子,做整个句子的一个成分,不再独立成句,这就叫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学生顺着这个规律,易识别,易理解,很有成就感。这样的知识点讲了之后,要多强调,一接触新课文时,给学生做个游戏,将句子中有这样语法现象的句子,教师先做到心中有数,然后限定段落,让学生像找宝贝一样找,谁找到了有奖励,学生们觉得很新鲜,也很刺激,主要是不甘落后。有的学生领悟力强,很快就发现了,于是先于别人说出了句子,那个得意劲儿就别提了。

三、补充经典名文,让学生感受经典古文的大气和魅力

在积累了一定的古文修养、古文常识、古文语感之后,教师要敢于补充经典古文,但不要面面俱到的细讲,只要求学生在熟读经典之后,对里面最精彩的语段熟背成诵,教师只略作点拨,学生从中感受经典古文的音韵美、意境美、哲理美等。相信学生在接受了古文言这种语言形式之后,是会品味经典古文的韵味的。比如,我给学生补充了苏东坡的《赤壁赋》,虽然这是高中该学到的课文,但初中生一样能感受到这篇文章的华彩之美,音韵之美。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我认为,我们可以在“随文解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在解释某一个字词的时候,分析其在文章内容上的作用,如此,我们便可由字义到达文学,字词教学和内容教学完美统一。例如,甲乙两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谓愚公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观之,则愚公实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应。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若我十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

总之,在学完新课的迁移阶段,教师写一段贴近学生生活的新文言文,在这段文言文中融入本课所学的文言词语、句式等,以便让学生在新的语境里巩固、运用所学知识。由于是一段新文言文,且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多会感到新鲜,他们定会热情高涨,一扫文言文学习中的萎靡状态。只要教师肯下工夫,一定能够提高古文教学的效果。

猜你喜欢
念佛愚公古文
现代愚公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26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国学(2021年0期)2022-01-18 05:58:20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学生天地(2020年6期)2020-08-25 09:10:42
称象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敦煌莫高窟第390窟绘塑题材初探
敦煌研究(2017年1期)2017-03-24 22:29:42
谁更应当“愚公”
阿弥陀佛
爱你(2015年3期)2015-11-17 13:05:56
阿弥陀佛
爱你(2015年6期)2015-11-17 08:41:19
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