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颖
儿童近视防、控三板斧
文/梅颖
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称:我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患病率都超过70%,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位。研究显示,2012年我国5岁以上总人口中,近视和远视的患病人数大约5亿,其中近视的总患病人数在4.5亿左右,患有高度近视的总人口高达3000万。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患病率都超过70%,并逐年增加,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位。保守估计,各类视力缺陷导致的社会经济成本将高达5600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高达1.1%左右。算上视觉健康对生命质量的损失,占GDP的比例将达到2.93%。若没有有效的政策干预,到2020年,我国5岁以上人口的近视患病率将增长到51%左右,患病人口将达7亿。所以,近视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当代和未来人口素质的“国病”。
近视是指眼的屈光系统发育“不匹配”,光线通过眼球屈光系统后成像于视网膜前,简单地说就如同照相机的镜头不聚焦了。中低度近视眼本身并不可怕,只是需要戴眼镜矫正即可。但高度近视时眼轴过度延长则带来很多潜在的眼科疾病风险,按既往的研究,400度(-4.00D)以上近视并发视网膜病变风险较正视眼增高(5%),800度(-8.00D)以上近视并发视网膜病变风险则大幅增高(40%)。高度近视的并发症主要是眼底病变如: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脉络膜萎缩、黄斑出血、黄斑裂孔等,这些病变会严重影响视力和视觉质量。高度近视已成为我国盲和低视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未发生近视的儿童积极预防近视发生;对于已经近视的儿童控制近视进展以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对于已经是高度近视的群体则需密切观察,对其用眼和生活方式做正确的指导是视光学从业人员的重要任务。
对于未发生近视的儿童应积极预防近视发生。方法和措施可总结为“三板斧”。
3.1 足量的户外活动
越来越多的研究和证据表明,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而户外活动能获得很好的近视预防效果的原因在于户外的光照度非常大,是室内光照度的几百倍。光照度,而非光谱,是近视预防的核心要素。所以预防近视的关键在于足够的照度,而非使用什么样的照明工具(光谱不同)。这里说的不是“户外运动”而是“活动“,即是说,只要呆在户外,而不一定需要运动,哪怕是在户外阅读、写字、上课等都可以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
如果要使户外活动发挥预防近视的作用,每天至少要有累计2小时的时间呆在户外才能预防近视眼的发生,但现在的孩子功课时间长,学习任务重,可能很难保持每天2小时的户外时间,怎么办呢?最新的研究认为,间歇暴露在户外的近视预防效果是优于连续2小时户外暴露的。所以,孩子可以增加户外活动的频率,如增加课外活动,在户外做作业,在户外上课,课间休息呆在户外,上学和放学步行,增加户外运动等方式。
所以,户外活动是非常有效、完全免费的近视预防方法。关键在于家长和学校是否安排给儿童更多的户外活动机会。但要注意的是,研究发现,户外活动仅对未发生近视的儿童有效,而对已经近视的孩子则作用非常有限。所以户外活动是有近视预防作用,而无控制作用的。近视应防范于未然,在未发生近视前(如学龄前)多给孩子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吧。
3.2 减少近距离用眼
近视其实是一种生物进化的表现。现代社会人们对近距离用眼的需求大幅增加,事实上很多孩子看近的时间比看远的时间还多,而过多的近距离工作会被身体认为“看近是主要的用眼状态”,眼球在发育的过程中就变成了更适用于看近的近视眼了。所以减少近距离工作,尤其减少连续的近距离工作是预防近视的方法。老师和家长应该注意给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张弛有度,避免连续近距离作业。一般说来,每连续近距离阅读40分钟,应休息远眺10分钟。
3.3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家长最关心的就是怎样发现儿童“近视的苗头”。传统的做法是,当发现孩子出现视物喜近、头位异常(偏斜)、看电视眯眼现象时就怀疑近视了。然而当上述情况发生时,常常近视已经发生,甚至是高度近视了。临床上首次验光发现近视在-6.00D(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屡见不鲜。而给儿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则是最好的近视预警方法,应该从3岁开始就到正规机构为孩子建立眼屈光发育档案。
什么是屈光发育档案?就是对眼球的发育过程做一记录,即定期记录角膜曲率、眼轴、睫状肌麻痹与小瞳验光结果、眼压、身高等指标,连续跟踪儿童眼球和身体的发育情况,当这些指标异常向近视化发展时,能及时发出“预警”,以引起家长重视采取措施,避免或延后近视的发生。
对于已经近视的儿童又怎么办呢?在预防近视三板斧的基础上还要加上近视控制的“三板斧”,以期能延缓近视发展,尤其是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眼。
4.1 验配合适的眼镜
不同儿童的近视发生和近视状态是不同的,验配眼镜也不能“一刀切”。需要结合双眼的眼位(有无内、外隐斜)、调节力、屈光状态(有无屈光参差,有无过高的散光)等多种因素来考虑给配镜处方的。可能验光同样是300度(-3.0D)近视的两个儿童,300度是准确的屈光检查结果;但其配镜处方却不同,一个孩子需要用275度(-2.75D)的眼镜而另外一个孩子需要用325度(-3.25D)的眼镜——这是合适的处方。配镜处方不但需要“准确”的验光(获得单眼的屈光状态参数),更需要视功能、双眼视检查(双眼的协调配合状态)等多种视光学检查结果的参考,所以需要到专业的机构检查获得合适的眼镜处方。此外,除了配镜处方外,还要根据孩子的检查情况选择不同的功能性镜片(如渐变镜、双光镜、周边离焦控制镜等),不同的戴镜方式等以达到最佳近视控制效果。——配镜“合适“比”准确“更重要。
4.2 角膜塑形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明角膜塑形对儿童近视进展有明确的、有效的控制作用,但角膜塑形镜的验配有较严格的适应证和指针,并且价格相对较贵。有条件的家长应带孩子到有资质的验配机构接收检查和验配。同时要注意,角膜塑形镜有较强的医学属性,配戴的孩子一定要遵医嘱,并按期复诊。
4.3低浓度阿托品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低浓度阿托品(0.01%)可以有效延缓儿童近视的发展,是最有前景的药物近视控制方法。阿托品抑制近视进展的机制并非是早期认为的解除睫状肌调节的作用,而是直接拮抗视网膜、脉络膜或巩膜上的特殊受体而发挥作用的,所以托吡卡胺(如双星明、美多丽)等散瞳药物(没有相应的受体拮抗剂)是没有近视控制作用的。长期使用阿托品可能会出现畏光、看近困难、接触性结膜炎、口干等不良反应,虽然0.01%的低浓度阿托品副作用极少,但仍有部分人群有不良反应表现。目前我国还没有现成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希望能早日看到该药能被批准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