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16-02-05 16:31:19
魅力中国 2016年18期
关键词:动脑数学课堂教学

刘 蕾

(山西省霍州鼓楼办中心校 031400)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刘 蕾

(山西省霍州鼓楼办中心校 031400)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提倡“有效教学”的今天,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无效、低效”的课堂为“有效、高效”的课堂,就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兴趣;培养

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所学知识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怎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一、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例如,我在教学《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一文时,我结合文中歌手大赛的具体情景指定班里一名学生当5号选手,另一名当9号选手,通过计算他俩的比赛成绩来教学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在教学“试一试”和“练一练”时,我把学生分成了两组,分别由5号选手和9号选手带队进行比赛,看哪队学生全体做得又好又快,哪队就赢了,并给获胜的同学要贴星表示祝贺。这样宣布以后,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就连平时不爱学习的几名学生也认真的计算起来,惟恐自己这一队输了。这样在课堂上引入竞争,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引发出来了。

二、在教学中设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经验和能力水平,巧妙地设置适当的悬念,创设思维情境,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学习应是儿童自己的实践活动。小学数学教育应真正地回归到儿童的生活中去,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发现、探究、认知和掌握数学知识。充分利用活动课和课余时间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调整等过程,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后,提出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如果不等底等高是否存在“2倍”与“一半”的关系呢?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同学们经过充分讨论后得出:若等底不等高或等高不等底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不可能存在“2倍”与“一半”的关系。但如果它们的面积和底一定时,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的几倍或他们的面积和高一定时,那么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底的几倍。这样引导和讨论,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面积的掌握。

三、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举一些贴近生活的例子、找一些名人学习的一些小故事来激起学生习产生兴趣,使他们更好地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前的教学由教师灌输,学生就像一部接受知识的机器,到最后就制约了学生、动口、动脑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主动的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去获取知识,主动去学习。如在教《四边形》知识时,我让学生充分准备各种四边形的纸片,在课堂上通过自己动手折叠、测量、得出结论。然后,引导学生学通过实践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在解决一些例题或习题时,先让学生自己思考解题的方法,要求他们口述集体思路,最后让他们写出解题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训练,学生形成了一套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教学。要让学生们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眼、耳、口、脑、心利用起来。努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真正地喜欢学习,主动去学习。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什么事情喜欢都要问个“为什么?”。因此,教师们要在教学时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宽松、快乐的学习环境,教师亲切的话语,信任的目光,平等的角色让学生乐于和教师交往,并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中来。老师要用鼓励、启发、诱导、呵护他们的好奇心,尽量找出每个孩子们的闪光点,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鼓励孩子大胆的想勇敢的说,鼓励孩子在课堂上大胆发表意见,不怕说错。对胆小、内向的孩子,我们要允许他们说错,说不完整的还可以补充,允许孩子提出质疑。教师对学生的新发现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孩子尝到了“成功”的乐趣和喜悦,就会充分发挥孩子的学习兴趣。这样孩子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就会提出更赋有创造性的观点。大胆放手,展开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有些课堂只要老师帮助学生分析、比较、点拨后让孩子遐思畅想,独立思考,使其获得知识,分享“自主”的快乐,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这样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就被激发出来了,课堂的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四、生活引导,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由此可见,我们要教学生学会学习,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并将数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的研究已成为小学数学教研的当务之急。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动手操作,从中得出对称的概念,再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通过观察,找出教室内黑板、课桌、粉笔盒,以及生活中的树叶纹理、楼房设计等是否是对称图形,通过实际比较,从中发现身边的对称图形,加深对概念的认识。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得到了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相互借鉴,相互比较,切实加强了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并从中认识到了数学就在身边,真正明白了生活处处皆学问的道理。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多方面的,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优化教学过程,全面考虑教学过程的各种因素,使每节课安排的程序成为一个科学有序的组合,每一个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动脑数学课堂教学
动脑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肯动脑就会成功
小主人报(2016年3期)2016-02-28 20:47:00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动手动脑多快乐
动脑填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