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地区明代的三教融合研究

2016-02-05 12:57
山西青年 2016年12期
关键词:高平明代

田 园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高平地区明代的三教融合研究

田园*1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摘要:高平地处太行山区,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的故乡,这片土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三教合一之说起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于隋唐时期逐渐发展,至宋代三教合一的思想成为一种思潮,明代到了高峰。本文旨在有效统计高平地区明代的金石、碑碣资料,从而分析高平地区明代三教融合的表现和特点以及三教融合对当时整个社会环境产生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高平;明代;三教融合

一、三教融合的表现和特点

高平市地处太行山区,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流传着大量关于炎帝的传说故事,保存着历朝历代涉及到炎帝的宗祠、碑碣金铭。同时,受儒家传统礼教的渗透影响,这里宗祠遍及城镇乡野。据方志统计和田野调查,高平地区明代三教融合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点:

(一)炎帝神农庙中有佛教僧人、道士住持管理

《重修炎帝神农庙碑记》记述了古庙新迁,村民焦姓重修炎帝神农庙之事,碑文中有“住持僧人始池、兴楚”的字样;三甲北村炎帝庙内的《重修炎帝庙碑记》碑文中载有“住持道士李通雲等”字样;焦河村炎帝庙内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重修炎帝神农庙碑记》记载有:“住持僧人始池、央楚”;《重修炎帝中庙壁记》碑文载:“本庙住持经理僧人普修”,碑文叙述了炎帝为农事之先圣,炎帝庙创始已不可考,重修于至正年间,于今三百余年,因年久失修,有本庙主持僧普修多方筹资。

(二)佛、道两教人士参与到对方教派的寺庙修缮中

《重修吴天玉帝神庙碑记》中捐资人有“募缘僧,顺天为”的字样,是释道共同发展,相互维系的重要体现。

现存高平市北城街道办事处南王庄村玉皇庙内明万历十七年(1589)的《玉皇庙祖师各殿角门补修记》碣文记录了王良余等人捐资补修祖师各殿角门以及捐施者、管饭者等情况。碣文中有“金峯寺僧人净桂”的字样,可见道教的玉皇庙内也有佛教徒参与捐资的情况。

另有现存于高平市河西镇新庄村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的《新庄重修佛堂记》的碑文记载有:“佛堂内佛堂榱栋虽存,瓴甓多毁,佛象因之敝垢,几不可观。辛酉春,道士德通、德玄、原能、台旨会辈,率乡人李文臣、焦奉秋,异力鸠工,图惟新造……”通过这段碑文也可看出,道士也积极参与到佛堂的修缮中。

(三)士大夫与释道人士交往密切

在高平市很多明代碑刻资料中都会看到高官士大夫或在寺院题词或出资捐助寺院的建设,当时的社会风气就是士人以与释、道人士交往为雅。在很多寺庙都存有文人墨客的墨笔,其主要是士大夫游览古庙后对佛理的禅语,借此情此景抒发自己的感想,借宗教来感悟人生。高平市西山金峰寺内墙壁上有一碑碣上记载着一首五言诗记,内容为明嘉靖三十年(1551)赐进士出身奉直大夫知泽州事前尚宝司少卿翰林院庶吉士工科给事中任丘贞谷边优与友人在金峰寺醉酒后抒发对人生的感悟:

今朝风日好,郭外礼空王。

口辙怜沧海,口口忆颉顽。

无生可解脱,有适兹相将。

五马漫驰骋,一尊已滥觞。

绮罗惊去鸟,弦管震高岗。

衲子煨银杏,卢儿竞粉妆。

习池山简迹,禅褐赞公房。

谏议征书近,仙见向阙忙。

藻纵任去住,此会勒琳琅。

明隆庆六年(1572),赐进士高平令北地李桢来到金峰寺也在此题诗一首,歌颂这里的美景:

偶到此峰游,偶到此峯赏。

终日步此峯,熏风口骀荡。

槐花滴金钱,荆口舞绣幌。

口燕向南飞,敷雉呜草莽。

突出千袄栈,虬龙延而口。

四际尽口围,朱岁流天壤。

在纷繁复杂的尘杂中想要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远离喧哗的幽僻古寺就是儒生士大夫最好的归宿。

二、三教融合的社会功能

(一)道德教化、净化人心的功能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里写道:“一切实相性情净故,一身清净;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这也就是说一切真实的形态本身都是清净自然的,所以一个人的自身也是清净自然的;一个人的自身是清净自然的,那么许多人的自身同样也会清净自然。这种把主观和客观结合在一起的性空论其立论是广博而精深的。海阔凭雨跃,天高任鸟飞,这种对于世间万物的描述虽虚却不乏实情。与此不同,在儒家看来,世界是现实存在的,立论的基础是现实的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每一步都是有明确的目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论语·学而》篇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种用修身待人接物的准则自传承开来就被广大文人墨客所歌颂,改造自身,改造他人,直至改造社会,造就了中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意识。《明李村重修佛堂记》碑文中提到“惟佛教之与,儒道邪正是非之辩,无所容议。佛之言以尘劳为苦海,以解脱为道岸,大皆归于玄。寂清净使人洗涤宿垢,淑其身弗罹于祸,于世教未为无补……今夫儒者之言,曰:福善祸淫。其旨亦畧与佛氏同,而学之者乃或饰誉奸政,黩货陨节,随时碌碌,恬不畏祸而知止。则诵法孔氏者,亦与孔氏不相类,其不为佛氏所窃笑者几希。余方病漓俗狂驰而返之未能也,故因纪迹佛氏,而并以语夫学孔氏者……”此碑文着重论述了儒释皆为正道,都可以起到净化人心的积极作用。

(二)传承与弘扬文化的功能

高平市三甲镇赤祥村嘉祥寺内有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的《嘉祥寺补修后墙记》上有这样的记载:“有本村太医院吏目张汝恩,慨然无吝,独

俗资财,置买砖石,匠作工食,应用等物,将墙砖包,创修三佛大士,中墙照壁。通绩修整;有汝恩父医官张,号双楼,讳云路,见得工程浩大,独立难成……切思住持僧人缺乏衣鉢养膳,难以存身,愿将寺后增置上等地肆亩伍分,价银叁拾两,喜舍寺内,永马膳寺之产,养育僧人,烧香打扫,皆因住持长久之计。自舍之后,果蒙佛光注照,普赐洪恩。至庚辰年福降孙嗣,绵远吉昌,皆因功德利益善果之感也……”碑文主要记录了本村太医院吏目张汝恩独捐己财创修三佛大士,其父张云路纠同本村善士各捐资财维修七佛殿、施地于寺养僧之事。如碑文中所言,张汝恩捐资修缮佛殿的行为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提高自己社会声望,积福积德的过程。民间士大夫的信仰追求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求吉避凶,祈福神灵能够为自己、为家人带来平安。在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科学技术落后的情况下,这种功利性质的信仰是可以被理解的。上至官吏、下至普通民众,不论他们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但出资置地、修缮佛寺的行为都对传承与弘扬三教文化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士大夫自小接受的都是传统的儒家教育,是儒学最忠实的维护者。但发展至明代,儒家士大夫早已深受儒释合流的影响,无论是高官大臣还是乡间小吏都把修缮佛寺为己任。在他们看来,宗派教义的不同已绝非一道栅栏,更应该成为一扇通往其他领域的大门,门里门外的区别是促进自身进步发展的必经之路。富贵满盈、高朋满座想必是很多高官显赫世代追寻的目标,而佛教教义中倡导的“善恶因果论”也为他们找到了一个情感寄托点。故此,修缮佛寺,普蒙佛光的行为就变得很好解释了。

(三)祭祀神明的功能

庙宇于民众而言是奉祀神明所在,于神明而言便是栖息的场所。祭祀活动发展至明代已更多的与民间信仰活动相结合。建国之初,朱元璋便下令“中书、省下、郡县访求应祀神祇,名山大川、圣帝明王、忠臣烈士

,凡有功于社稷及惠爱在民者,据实以闻,著于祀典,令有司岁时致祭”,因此民间的祭祀行为较之前代变得尤为兴盛。城隍庙、炎帝神农庙、成汤庙、关帝庙等大批民间神祠都得到官方支持,香火不断。只要能够实现祈福祛灾的目的,三教及其他各种民间神灵都可以成为祭祀的对象。这样一来,三教之间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孔子、释迦、老子并立于一堂的现象开始大量出现。民间宗祠的种类繁多,在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地域性,故在高平就有很多的炎帝庙。

在高平市邢村炎帝庙内有一座碑题为《刑村炎帝庙壁记》,明宣德二年(1426)立石,碑文叙述了邢村人郭钦为父在炎帝神农祠焚香祷祝病痊之事。原文如下:

高平县邢村居人郭钦,伊父景昭,遘疾日沉,朝不保夕,钦思罔极之恩,何以补报,仰天叩地,无所控告。父寿七十馀岁而天年考终,皆神之保祐之惠也。今建祠既完,恭酬前愿。如此则神有所栖,人有所瞻也。

通过这篇碑文可大概看到当时民众对于祭祀神明的热忱。民众把一些上至国泰民安、祈福祛灾,下至求儿求女、祈雨求晴等一切人力、物力无法解决的问题都寄托于神灵的庇护。

明中叶由于西方思想的大量传入,封建专制主义儒家本位思想有所动摇,所以佛教也扭转了之前对儒学的从属地位。而作为中国本土产生的道教发展至明代,在依靠于禅宗的思想而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儒家的支持,故三教间的相互融合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必然产物。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民族,任何外来文化在传入中国内陆之后都会不自觉地受到本土民族思想的影响。在高平地区,除了儒释道三教之间的融合之外,还有对炎帝信仰文化的推崇也渐次融入到与其他三教的信仰体系中,使得高平地区明代三教融合更增添有别样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常书铭.三晋石刻大全(高平卷)[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田园(1991-),女,山西晋城人,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中国史专业,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

中图分类号:J8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2-0125-02

猜你喜欢
高平明代
上党梅花共五朵高平独占“四朵半”
高平古建 四个全国第一
千年古建看高平
高平夜景
五“地”五“乡”圣地高平
仰望高平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东南亚香药与明代饮食风尚
明代休宁隆阜戴氏荆墩门的派分、建构及生活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