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利新 刘 双
1.河北师范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24;2.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六中学,天津 300450
哈尔滨市高校篮球课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宁利新1*刘双2*1
1.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24;2.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六中学,天津300450
摘要:本文以哈尔滨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校园内大学生篮球课开展现状为调查依据,使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查阅大量有关体育教学以及有关篮球方面的著作和研究成果,同时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对所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校篮球;运动现状;影响因素
一、前言
(一)选题背景
篮球运动不论是在技术、战术还是竞赛组织方面都有着比较大的相同之处,哈尔滨高校篮球课的开展会对体育运动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其主要表现在:首先篮球课的开展,能够丰富高校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调节学生的身心压力。其次篮球课的开展能够为高校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打下良好基础,篮球运动的大规模发展能够为高校体育运动的开展作良好的铺垫。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刘浩在论著《湖北黄冈地区高校学生篮球运动现状与发展对策》中对大学生的篮球运动发展现状作为调查依据,提出影响高校大学生篮球运动发展中所存在着课堂人数较多,而训练的器材不足;针对不同大学生人群所开展的篮球活动不是很多,而且参赛的运动员以及裁判员的水平都相对较低。
2.国外研究现状
Brian T.McCormick和James C.Hannon 在论著《Comparison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Small-Sided Basketball Games Versus Full-Sided Games》中提出要组织篮球运动,能够满足参与者的愿望,提供优质的学习经验,并发展为持续参与所需要的能力。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为哈尔滨市高校篮球课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中国知网查阅有关篮球运动的文献资料,以及翻阅校图书管有关篮球运动的书籍,进行分析和归纳。
2.问卷调查法
此次问卷调查是针对哈尔滨各高校学生中篮球爱好者随机发放300份问卷,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方式。其回收问卷294份,回收率达98%。其中有效回收问卷为275份,其中男性150份,女性125份,针对回收问卷进行整理、分析。
3.数理统计法
通过问卷发放与回收,整理相关资料,得出相应的数据与信息,对所有学生进行统计,同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哈尔滨市高校篮球课发展现状
1.开设篮球课的情况
在30所高校中只有13所高校针对大学生开设有篮球课,其他的17所高校都没有开设相关的篮球课,而且就连在学生的课余训练中都没有开设篮球运动这一项目,由此能够看出在哈尔滨开设篮球课的高校较少。
2.篮球课的师资情况
哈尔滨高校中从事篮球课教学以及训练专业的教师比较少,大部分任教篮球课的教师都是从其他项目改专业来教篮球的教师。从篮球课的教师职称上来看,具有篮球专业的教师有1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占到33.33%,助教占到38.89%。从事篮球教学的教师人员较少,而且其职称较低。
3.学生发展情况
从参加篮球运动学生的情况来看,哈尔滨县级以及市地级城市以下的学生参与较少是因为在进入大学之前能够接触到篮球运动的机会相对较少,在哈尔滨高校中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态度非常热情,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篮球活动以及在课外进行篮球运动锻炼的态度非常积极。
(二)影响哈尔滨市高校篮球课开展的因素
1.校领导对篮球课的开展重视程度不高
高校的领导对篮球课的重视会直接影响到篮球课的发展。调查中发现教师的学历结构偏低,有半数以上是本科毕业学历,担任篮球课教学的专业教师比例不足,大多数教师没有进行过外出进修。
2.器材和场地的因素
在哈尔滨高校中,有超出72%的高校学生以及教师认为篮球运动的器材、场地设置直接影响到篮球运动的发展。但是从哈尔滨各高校的具体情况来看,当前各高校的篮球课器材、场地同国家所要求的标准以及高校师生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这就严重地影响到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
3.篮球运动的整体氛围尚有待加强
高校也是社会的构成部分,高校的篮球氛围也会受到社会因素等各个方面的影响。社会中各种篮球赛事积极的举办,势必会营造出一种良好的篮球运动氛围。高校的学生在校外也会受到这样的氛围所影响,由此能够提升高校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热情。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在30所高校中只有13所高校针对大学生开设有篮球课,其他的17所高校都没有开设相关的篮球运动课程,而且就连在学生的课余训练中都没有开设篮球运动这一项目。
2.哈尔滨高校中从事篮球课教学以及训练专业的教师比较少,大部分任教篮球课的教师都是从其他项目改专业来的教师。
3.从参加篮球运动的学生情况来看,哈尔滨县级以及市地级城市以下的学生参与较少是因为在进入大学之前能够接触到篮球运动的机会相对较少。
(二)建议
1.高校需要加大篮球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巩固并完善提升篮球教师队伍的知识能力结构,从学校的人员配置上,从人力资源的分配上能够尽快地改变一些不合理的学历职称的组成。
2.为保证高校学生课外的篮球活动空间,高校的校领导需要切实改变自身的观念,逐步加强对篮球场地、器材的建设,还要保障其场地设施的建设同学生的人数规模相互匹配。
[参考文献]
[1]张利超.广东省高职院校篮球师资情况研究分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4).
[2]冯世超,明辉.河南省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6).
[3]赵茜,李俊涛,孔祥新.普通高校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调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02).
[4]岳冀阳,王玉瑾.影响我国高校篮球运动开展的主客观因素分析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5):79.
[5]宋海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的问题与分析[J].文教资料,2006,7(中):176-177.
*作者简介:宁利新(1989-),女,汉族,河北邯郸人,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刘双(1987-),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教二级职称,现工作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六中学,研究方向:田径运动。
中图分类号:G8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2-00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