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得霞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乐记》中音乐情感论的局限性浅析
侯得霞*1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乐记》是我国封建社会早期最重要、最系统的一部音乐理论著作,其中涉及了音乐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内容极其丰富,地位相当重要,对后世音乐美学思想有着极大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乐记》中的音乐情感论方面的内容,即音乐表现情感;音乐影响情感;音乐的情感本质三个方面的内容的叙述,尝试着对《乐记》中的情感论思想的局限性给予客观的评价,以期达到对《乐记》的全面认识。
关键词:《乐记》;表现情感;影响情感;情感本质
先秦是我国哲学思想史上最辉煌的年代,同时也是音乐美学的滥觞期,因此,先秦时的音乐美学问题一直是中外音乐学家最关注的课题。而《乐记》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思想直接影响了两千多年来中国音乐美学理论的发展。《乐记》对我国古代美学理论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但是它的产生由于特定历史的限制,在音乐的情感论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
一、《乐记》中的音乐表现情感:从人心出发,具有唯心倾向
三国时代的嵇康对乐论的主要观点是:第一,音乐对人的心情的影响不是直接单一的,而是复杂多变的。同一支曲子,对不同的观众,或在不同的情景下同样的听众,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效果。音乐之所以感人,根本的原因不是音乐本身包含或表现了某种感情,而是听众自己心中本来有这种感情,音乐的作用就是将这种情感激发出来。
蔡仲德先生同样认为“《乐记》的音乐本源论与黑格尔思想在唯心论的本质上是一致的。”《乐记》所说的不是“乐心生”、“哀心生”,而是“乐心感”、“哀心感”。他在《乐情篇》中说音乐的本质在于探索人的天赋本性及其变化,在《乐象篇》中说音乐是内心生活的表现,作乐应以心为本源。
总的看来《乐记》的根本观点是“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德者,性之端也”,认为音乐是天赋善性的外观,固有情感的外发。因此它的唯物论的因素只是偶尔在一些个别的论述中出现,其基本思想还是倾向唯心的。
二、《乐记》中的音乐渗透心灵:对人的控制,泯灭音乐主体性
柏拉图认为,音乐不但影响人的情感,而且比别的事物更容易渗入到人的心灵深处。
与柏拉图一样,孔子也主张排斥缠绵伤感的音乐,推广庄严和穆的音乐。儒家的思想体系是以人性本善为出发点的。“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乐记》)优美和谐的音乐是人心和谐静穆的本性的表现,而哀伤淫逸的音乐则是人心受到外物感染而起欲望杂念的表现。所以提倡“返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记》),即用真正以人心中和谐静穆的本性为基础的音乐来教化民众,使他们的心灵摆脱欲望的骚动,复归本真的仁义和谐。
秦汉大一统局面后,《乐记》正是适应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防范农民起义的社会需要,提出了“动静”说、“理欲”说,企图用“天理”去节制人们的物质欲望。先王“为可奉之礼,制可导之乐”,目的是陶冶人的性情,但由于情不可纵,“故抑其所遁”;欲不可绝,“故因其所自”,这种音乐强调的正是主体的自由。音乐作为情感的艺术,统治者不想让情感泛滥不受节制,在《乐记》中强调情感与封建礼教相结合,这是合理的。然而其过分强调音乐的教化功能而忽视音乐本质的自由的呈现,从维护统治者的统治需要出发来过分的约束且忽视人的情感需要,那就泯灭了音乐的主体性,遮蔽了音乐的自由的本质,从根本上忽略了人性,它抹杀了人的主体性的存在,成为抑制主体内在诉求的枷锁,成为统治者治国的工具。
三、《乐记》中的音乐情感本质:音乐的阶级论,礼教的捆绑
《乐记》作为一部音乐专著,更多地从艺术和审美的角度分析了音乐各方面的问题,但作为奴隶社会的产物,《乐记》带有深刻而鲜明的封建地主阶级的烙印,其音乐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和阶级论的特点。《乐记》认为音乐对统治者和人民都是有用的,它对统治者来说,音乐可以宣扬他们的功业,表彰他们的德行,可以用来赏赐有功之臣,使他们爱好善行,具备美德。可见,它要求音乐与礼、刑、政配合,既发挥刽子手的职能、又发挥牧师的职能,音乐被礼教捆绑,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乐记》的音乐阶级论虽然适应了维护大一统局面、巩固新兴政权统治的历史需要,但是这种阶级论对后世的影响是消极的,它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贬低和否定了人民的音乐。其实《乐记》的主张就是要使“贵贱、亲疏、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于乐”,通过音乐使“官序贵贱各得其宜”,“示后世有尊卑长幼之序”。
《乐记》作为一部独立的著作,经过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它把儒家的“礼乐”思想,加以系统化和丰富,成为先秦儒家“礼乐”思想的总结和集大成者,它是封建大一统局面在思想领域的必然反映,虽然《乐记》在音乐的本质上是对人的控制,在哲学思想体系上基本是唯心的范畴,是统治阶级实现统治的工具,但它对于音乐问题的论述还有不少的真知灼见,至今仍未失去灿烂的光辉。我们应该全面而具体的分析《乐记》,为发展人民的音乐文化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吉联抗译注,阴法鲁校订.《乐记》.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
[2]吉联抗译注,阴法鲁校订.《乐记》.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
[3]邱琼荪.《<乐记>论辩》.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4]《嵇康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5]王光照,倪永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主体意识.安徽大学学报,2009.
*作者简介:侯得霞(1989-),女,汉族,本科,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美学。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2-00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