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模式创新分析
赵德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基本上得到了全面的推广,使得农村整体的医疗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这种合作医疗制度系统比较复杂,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改进,尤其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以及文化环境上的不同,应该对其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制定符合自身具体条件的执行方案,加强管理监督,这样才能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挥更大的成效,更好的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持续前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模式;创新
1.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面对的难点分析
一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保障水平低的难题。政府对其投入有限,再加上农民的实际收入不高以及医疗需求的迅速增加,使这些方面产生了很大的不平衡与差距,减少农民看病的缴费金额,降低医疗费用以及“保大病”等实施目标在一部分地区实现起来有较大的难度,在一些地区实行的合作医疗其封顶线不高,只有1 000~2 000元,在农民生大病时并不能满足其在医疗方面的需求[2]。另一方面,管理成本比较高。在地方卫生部门进行主管的新型合作医疗工作中,其中管理费用的应用通常占总经费的10%以上,使相关资源成为了部门管理人员消耗的费用,阻碍了这部分经费实际作用的发挥[3]。
1.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存在的误区
一方面,在对合作医疗的定位上存在误区,原有的农村合作医疗的定位在基本的医疗制度基础,而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进行基本医疗的定位就是一个误区[4]。现阶段,农民最需要的就是疫病预防以及大额医疗等方面的保障,其中存在的小额基本医疗需求由于保险成本高,则不能很好的通过合作医疗中的相关制度去进行保障与满足。另一方面,存在财政补贴使用上的误区,中央财政提供的补助能够对落后地区的医疗工作提供保障,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一部分地区将争取这些资金当做了自己的主要任务,忽视了资金所发挥的真正的保障及鼓励作用,而且这是以农民真正获得这部分补助为基础的,但是这笔费用并不能由农民自主支配。此外,还有合作医疗的管理方面的误区[5]。不应将新型合作医疗看作是原有的合作医疗的一种简单的恢复,而是需要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相结合,一些地区利用政府提供的医疗资金去建设已无优势的乡镇卫生院,还有的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这些都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2.1转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的目标与性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传统的合作医疗相比,在性质上发生了很大改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的,农民自愿参加,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6]。从其具体的概念中就可以得出,政府需要在其中担负起主要的筹资责任,使得农民抵抗大病风险的能力得到增强,并且让农民具备的互助共济水平得到切实的提升,这也是新农合制度的一大发展。当前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仍属于“互助共济制度”,没有实现到“社会保险制度”的转变,从国外一些医疗保障的管理模式中和我国现有的几种医疗保障模式来看,只是依靠这种互助共济的模式,合作医疗的长久发展是难以实现的。虽然在一定的时期之内这种制度的实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具体的成效不足,再加上现阶段经济体制的革新以及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制度模式最终将被淘汰。而社会保险制度这种保障模式,则属于一种新生的制度,与当前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比较适合。
所以说,新农合的性质应首先实现向社会保险制度的性质进行转变,然后再对新农合的保障目标进行相应的转变,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进步,筹资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农民所产生的基本医疗方面的需求可以得到更好的满足,当农民出现医疗需要时,就可以走出原有的只分担“大病”风险的局限,使合作医疗制度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去进行风险的分散,将一些常见病、传染病等都可以加入到医疗保障制度之中,使得农村医疗保障具备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2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需要循序渐进,制度本身处于一个不断探索与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在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组织机构上有所变化是必然的[7-8]。另外,信息化建设的实施需要管理者对管理目标从无到有、逐渐清晰的过程进行较好的适应,在其建设及应用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磨合,实现管理者、管理、技术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信息化管理的前进,在信息化建设中应该注重其管理的纵向发展。在发展中,首先,应该建设成立全省范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的联网平台,达到信息的跨区域交换;其次,对其管理业务程序进行调整,实现信息管理系统及业务流程的共同优化发展;再次,农村卫生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既可以实现卫生资源的共享以及信息的充分利用,还可以为政府的卫生决策提供相应的管理参考;最后,社区卫生服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增强了,才会促进报销机制的联网建设,简化农民的报销流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属于一项复杂的制度体系,需要一个长期的实施过程,需要对其实际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才能更好的为农民服务,为农民造福。让农村地区的基础卫生建设得到一定的发展,解决存在的缺医少药的问题,这也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的一部分重要内容,相关财政部门还应该积极的提供经费支持,确保合作医疗的日常工作得到顺利的开展。
[1] 赵方靓.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 湘潭:湘潭大学,2012.
[2] 李小花.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3] 杨惠芳. 浙北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模式研究[D]. 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4.
[4] 李美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15(29):221-222.
[5] 李芳凡. 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J]. 农业经济,2012(5):32-34.
[6] 胡敏.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政策研究[D]. 西安:西北大学,2014.
[7] 代涛,朱坤,张小娟.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3,6(6):1-8.
[8] 孙淑云. 社会保险理念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2):65-70.
Innovation Management Mode of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ZHAO Defu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Management Office of Tongshan District, Xuzhou Jiangsu 221000,China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care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since implementation,and has got a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basically in the vast rural areas,the rural overall medical environment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but the system of cooperative medical care system is complex,it need to be constantly improved in the actual implementation process,and the management mode need to be innovated especially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different regions and different cultural environment,implementation plan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specific conditions need to be developed,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need to be strengthened,so as to make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play a more effective,better services for the broad masses of peasants,and to advance the pace of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care,Management mode,Innovation
R197
A
1674-9316(2016)21-0017-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1.011
徐州市铜山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江苏 徐州22100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是新农合,它由政府组织并提供支持,农民自愿参加,这一制度在全国范围推行以来,是对原有的医疗合作模式的替代,农民能够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不再“害怕”生病,有了更为强大的医疗保障支持,为农民的就医减轻了经济负担,在这一制度的发展中,需要将目光放长远,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及时的调整完善,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找到更加优质的管理模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