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供血机构核酸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及监控指标的建立

2016-02-05 04:59周晓泉刘玉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1期
关键词:质量控制

周晓泉  钟 江 刘玉娇

采供血机构核酸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及监控指标的建立

周晓泉钟江刘玉娇

【摘要】本文阐述了采供血机构血液核酸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的过程,以及主要关键环节,包括人员和培训、质量体系文件、检测信息系统、环境和设施、仪器设备、试剂耗材、室内质控、环境监控等的质量控制要点,实验室核酸检测前、检测中、检测后过程中质量监控指标的应用。为各级采供血机构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采供血机构;核酸检测;质量控制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the found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for nucleic acid based testing laboratory and some key chains,such as personnel and training,guidelines for quality,detection information system,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consumable material,internal quality control,environmental monitoring,the application for quality control before testing,while-testing and after testing.The article gives standards for blood transfusion services in the foundation of nucleic acid based testing laboratory.

【Key words】Blood transfusion services,Nucleic acid testing,Quality control

不安全的血液会危害患者的生命与健康,而经血传播传染标志物的检测是血液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随着血液检测技术的发展、采供血机构血液筛查方法从抗体(抗原)检测,发展到病毒抗原检测,再到病毒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技术(NAT)可以有效地缩短病毒特异性抗原和抗体检测的“窗口期”,减少输血风险、提高血液的安全性[1]。2010年,原卫生部开始在全国15家采供血机构进行核酸检测的试点。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又下发了《全面推进血站核酸检测工作实施方案(2013-2015年)》,对血液核酸检测覆盖率和实验室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目标。核酸检测技术有灵敏度高、对检测标本的质量控制要求高、容易产生污染、对实验室环境和设施要求严格等特点[2],因此在采供血机构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和质量管理过程中,检测的质量控制和生物安全是重中之重。依据《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相关要求,结合贵州省血液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和质量控制体系建立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对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主要是人员和培训、质量体系文件、检测信息系统、环境和设施、仪器设备、试剂耗材、室内质控、环境监控等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具体做法进行阐述。

1 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1.1人员和培训

实验室人员配备应满足核酸检测工作量的要求,人员岗位的设置要根据选择的检测系统、检测策略决定。实验室人员资质应满足血站相关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同时经过核酸检测技术培训合格。贵州省血液中心先后派出9人参加了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核酸检测培训,并先后多次由设备厂家对实验室人员进行不少于1周的核酸理论和实践操作专项培训。

1.2质量体系文件

实验室应采用经过审核的标准操作规程(SOP)进行操作。因此,在实验室启动之前,应将质量体系覆盖全过程的各项要求文件化。SOP应以仪器设备、试剂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作为依据,应易于理解、易于操作。在工作场所设置受控的节略文字或图片,便于工作人员操作中查阅和参考。

1.3检测信息系统

检测信息系统应覆盖标本采集、接收、报告发布等全过程。在实验室检测报告发布之前,应对实验室核酸检测设备与原有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数据交换、备份、检测结果的判定规程等进行确认,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1.4实验室环境和设施

实验室设计要基于生物安全防护二级(BSL-2)的标准“因地制宜、分区独立”,原则上设置4个相对独立区域:试剂耗材存放和准备区、标本接收和处理区、核酸提取纯化区、核酸扩增区。非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授权许可才能进入实验室。实验室不应安装中央空调,各区域应配备通风设施,以压力递减的方式,实施空气流向控制,防止气溶胶、核酸扩增区产物随空气流向扩增前的区域。扩增检测区按照检测设备的要求控制在室温15℃~25℃,相对湿度20%~85%;其它区域控制在室温18℃~27℃,湿度30% ~70%;应监控并记录各区域的温度和湿度。贵州省血液中心配备核酸提取纯化和扩增一体化的检测系统,在实际建设时相应的功能区域(核酸提取纯化区和核酸扩增区)合并。此外,实验室建设时还应考虑标本传递窗、更衣区、淋浴设施等。总之,实验室的设计、环境控制和设施配备应以防止实验室交叉污染为目的。

1.5仪器和设备

实验室应配备满足检测工作需要的核酸检测系统、混样仪、生物安全柜、离心机、样品开盖机、冷藏冷冻、UPS、消毒等设备。目前国内的核酸检测设备多基于聚合酶联反应(PCR)和转录介导的扩增(TMA)原理设计,基本可分为实时荧光PCR仪、TMA一体化设备两类。实验室在检测系统安装、运行过程中应对其检测效能、交叉污染、稳定性等进行确认。并基于操作说明书要求,制定满足检测过程要求的日维护、周维护、月维护和校准验证计划。

1.6试剂耗材

核酸检测试剂较酶免试剂而言,种类较多,温控要求严格。分别要求-20℃、-4℃~8℃及常温25℃以下,因此对试剂接收时的质量检查尤为重要。接收试剂耗材时要确认不同种类试剂在运输过程的温控是否满足要求、有无破损、标识和条码是否完整。为避免耗材中的干扰物对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尽量使用与检测试剂配套的耗材。

1.7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

实验室应建立室内质控的标准操作规程。室内质控应根据检测模式选择不同的质控方法和质控规则。质控品应参与从样本处理到报告发放的全过程。在核酸TMA联检中,每一批检测(每个工作列表)至少有一组质控品,并包含至少一个弱阳性室内质控品。在混检、拆分或联检、鉴别检测中,最基本的判定规则为弱阳性室内质控品为阳性。在PCR检测中,可选择2~5倍浓度的弱阳性质控品,根据质控品CT值做质控图[3]。

在进行质控结果分析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导致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包括内源性抑制因素(如溶血样本的干扰)和外源性抑制因素(如采血管中抗凝剂的抑制、核酸靶标捕获、扩增等过程中一些有机溶剂的抑制)。采用内标(ІC)与样本一同提取扩增,在结果报告前分析ІC的结果是及时发现假阳性结果的最好方法。二是导致假阳性结果的原因,主要包括样本间的交叉污染、扩增产物的污染和非特异性扩增三方面原因。

1.8实验室的内部监控和审核

实验室应建立内部质量监控制度,通过对血液核酸检测过程关键控制点的监控,量化评估检测前、中、后过程的运行情况,为质量改进提供方向,后文将对质量监控的具体措施进行阐述。此外,实验室应参与或组织定期的内审。

1.9实验室的防污染及清洁消毒

不同于一般实验室,核酸实验室的防止交叉污染管理较为严格,各区域的实验用品如实验器材、办公用品和清洁用具要分区使用,不可混用。为了便于鉴别,不用区域应使用不同颜色区别标志(如试剂准备区为绿色、标本准备区为黄色、核酸检测区为红色)。每天检测后需对实验室各区域进行消毒。实验室闲置3 d以上,需在检测前对实验室各区域进行消毒,各区域清洁、消毒工具只可专用。

2 质量监控指标的建立及关键控制点的检查

为提高和改进核酸检测实验室的检测质量,量化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通过对检测前、中、后关键控制点的监控和记录,可以直观和及时的了解实验室的问题所在。

2.1总体监控指标

总体监控指标包括不合格标本率、检测结果阳性率、无效结果率、无效列表率、室内质控失控率、设备故障次数及原因[4]。分别按月或按年统计同比增长率或环比整长率。建立这些监控指标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分析产生不合格标本、无效结果、室内质控失控、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如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率还应与酶联免疫检测(ELІSA)阳性率同步分析。

2.2检测前关键控制点的检查

确认并记录实验室温湿度,确保其在有效范围内;检查试剂是否按照规定温度范围进行保存,确认试剂没有超过其贮存稳定期,是否按规定的温度、时间进行进行孵育制备;若试剂批号发生更改,则应该只能同时运行属于相同主批号的试剂;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标本的采集、运输不是实验室管理,故实验室对标本质量的检测尤为重要,要求检查标本满足质量要求,按规定的要求进行保存和离心,分离胶界限清晰平整,条码清晰,且在室温平衡30 min以上。

2.3检测中关键控制点的检查

检查实验室状态是否按要求的频度进行日维护、周维护和月维护;实验的每个检测批次是否有一个阴性室内质控和弱阳性室内质控组合;加载样本架时,标本管在样本架中放置规整,不倾斜,校准品和质控品放置在正确的位置;如设备出现故障,应记录故障原因并进行分析。

2.4检测后关键控制点的检查

检查是否按照规定的判断条件对工作列表有效性、样本有效性、室内质控品组合进行标记和判读;对检测报告进行核对,包括打印报告与检测系统读取结果中标本数量、反应性结果的核对;是否所有样本已在规定的72 h时限内按时发放。是否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实验室的清洁和消毒。

2.5实验室的环境监控

每月监控实验室关键区域,如设备表面、标本准备区工作台面是否存在污染,清洁消毒是否良好,同时与当月核酸检测阳性率有无趋势变化进行分析,评价是否发生污染及相关清洁消毒效果。采样方法可用空气沉降法和擦拭法[5]。空气沉降法用于检测实验室空气中气溶胶及沉降物,将装有5 ml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每个点3支试管)放置在采样点,放置时间30 min。擦拭法用于监测关键区域台面、表面采样点,不宜绝对固定,用浸有生理盐水的无菌棉拭子擦拭采样点5 cm×5 cm的区域5次。在实验室进行日常清洁消毒后采样,采样管按常规标本方式进行检测,检测时需设一个阴性对照。

3 小结

采供血机构血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每一袋血液的安全性,关系到输注血液的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准确、有效,必须实施实验室的全面质量管理、加强过程的监控[5]。文中笔者结合本实验室的具体情况,从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质量关键控制点监控指标的选择,实验室过程的量化监控和回顾性分析的应用几方面,总结具体的做法和经验,以期为各级采供血机构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蔡丽娜,陈宝安.核酸扩增技术(NAT)在献血者血液初筛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4,22(4):1171-1177.

[2]冷婵,王中梅,于磊,等.血站核酸检测实验室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方法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7):547-550.

[3]李金明.实时荧光PCR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88.

[4]张妍,唐建华,李英莲,等.核酸检测实验室常用质量监控指标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6):620-622.

[5]王瑞,吴硕,高峰,等.血站实验室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8):713-715.

【中图分类号】R4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11-0195-03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11.133

作者单位:贵州省血液中心办公室,贵州贵阳550002

The Found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of Nucleic Acid Based Testing Laboratory for the Blood Transfusion Services

ZHOU Xiaoquan ZHONG Jiang LIU Yujiao The Office of Blood Center of Guizhou Province,Guiyang Guizhou 550002,China

【Abstract】

猜你喜欢
质量控制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探究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关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以及质量控制的思考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