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华**2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68
试论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的文化建设
刘敬华**2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168
摘要: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中也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依据、理念、内容、措施等,就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实验基地的管理者对于基地的使用、管理等一系列相关的活动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解读。它是由实验基地全体工作人员、实验教师和学生共同塑造和形成的以理想追求、敬业精神、群体意识、团结协作为核心的文化氛围,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灵魂。
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其实是一种新兴起来的综合性文化,它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具有校园化以及企业化的双重特征。一方面,它有着浓浓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得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将理论知识更好地进行实践得一个机遇;而另一方面,它作为高职学生教育所独特的培养方案之一,又能够将学生更进一步推进社会实践活动中来,从而使得实训基地的文化建设显得更为有意义、有效果。
一、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依据
首先,从高职教育的教育类型上看,高等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因此,它就起到了一个推进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桥梁作用。而学校应该做好的一件事就是将这个桥梁与枢纽的作用发挥好。这就必然要求高等教育的理念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尤其是加强企业文化教育,在学生素质培养上不能只重技能培养,而忽视文化素质培养。然而校内实训基地则是凸显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这个渠道既可以使得我们能够了解到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同时又能够使得高职院的学生更加有能力去接触社会、适应社会并且逐步地融入这个大家庭中。
其次,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能够适应社会、拥有高技能的综合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尽可能地做到在平时的课堂管理、学业规划以及实习锻炼等方面真正地将学术与技能有效地衔接起来,从而为社会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技能高的精英队伍。而我们所倡导的实训基地文化则是一个很好的建设体现,能够使得文化素质与科学技能综合地连接起来,从而使得高职院的学生不仅仅拥有高技能,同时自身的文化素质也达到了社会的认可与接受。
二、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理念
实训室的文化建设应该树立先进、科学的理念。首先应该是以人为主,以生为本。在实训基地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时刻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将教师这一角色放在参与者与引导者的位置上来,真实地将社会职场上的工作氛围等主动而真实地还原,不能够把学生放在不平等的地位上来大谈实训基地文化的建设,这样做只能够收到相反的效果。另外,还应该在这个过程中注重作品以及成果的展示,使得这些成果能够间接地区鼓舞其他的学生,从而起到一个榜样示范的效果。最后,还应该注意积极地鼓励高职院的学生,给予他们某些作品或者行为上的肯定,在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中还应体现整体设计和分步实施相结合,高标准和标准化相结合的理念。这个理念能够更好地区训练学生团体协作与互帮互助的精神,从而更方便于自己步入社会这个大舞台中。
三、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实训基地的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和载体。物质文化是实训基地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更是奠定高职实训基地文化逐渐建设的物质基础。它主要包括实训基地的整体建筑、装饰和布置等内容,这些不仅仅是外在的物质展现,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我们实训基地的独特魅力之所在。如果实训基地的室内外设施布置合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我们高职院校在学校的目标定位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更加地规范化、制度化。相反,如果室内外的设施布置不够合理的话,则很容易使得外来人士以及社会大众不能够很好地把握本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职业特色。
那么,在实训基地的室外布置上应该有一套与高职院的教育理念相匹配的系列空间展示,在这个图片或者是宣传展板的映衬下,突出强调出实训基地的团队的专业度以及发展的时代前沿,同时在这个展示的过程中应该有相应地标志性建设成果来更好地进行说明,如企业的文化口号、标语暗示、活动展示图片,在外表上直接营造出一个专业化、正规化的学习氛围与教学环境,从而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培养以及教书育人的间接效果。各专业实训室外部空间除以上内容外,在实训室外墙等地方也应该有配套的系列说明。
另外,在各专业实训室内部还应该突出“职业”的特点,体现规范、严谨、安全、敬业、尽责的职业精神,营造真实的企业化教学环境。我们应该精心布局仪器设备、企业标准等,张贴标语口号、生产流程、安全操作规程、各种警示标识;开设的实训项目,重要仪器设备介绍等;悬挂有关规章制度约束、规范师生操作流程,保证实训室管理和教学的开展,如《实训指导教师职责》、《学生实验实训守则》、《实训室安全、卫生、消防管理规定》等;安排布置学生的作品展示区、图片展板,展示实验实训效果。
(二)实训基地的精神文化
实训基地的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它是实训基地全体工作人员在学习、工作、教学、科研和建设与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师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学习风尚、创新精神和治学态度等方面的形成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因此学校应该在实训基地的文化建设方面引起高度的重视与关注。实训基地精神文化建设的内涵主要有思想道德素质、学习工作态度、开拓创新精神等。实验基地的精神文化还是一种严谨求实的文化。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崇真务实、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才能实现实验、实训、教学和科研的创新和发展。
(三)实训基地的制度文化
由于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围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进行相关活动,因此实训基地的制度文化主要体现这些方面的结构和规范。实训基地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实训室的教学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人员以及设备的管理制度等。实训基地的制度文化是以一种有形的、正式的、强制的行为准则,来规范和约束全体实训的人员的实验操作行为。
四、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证实训基地文化建设规划和建设方案的实施
高职院校的党政领导要认识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管理机构,可以由一位校级领导作为组长,教务处、实训处、资产处、学生工作处等部门负责人任组员组成领导小组,各二级院系和实训基地的有关人员参加该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工作,制定实训基地文化建设内容规划和实施方案,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经费保障,并定期检查建设规划和方案的贯彻落实情况。
(二)高度重视实训基地人员队伍建设
实训基地文化建设归根到底要依靠一支高素质的实训队伍,所以加强实训基地队伍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应有之意。实训基地人员主要包括:基地负责人、实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实训指导教师等。一方面要对实训基地全体人员分批分岗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进修,使他们不断充实理论教学知识,在理论知识逐渐充实之下提高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使得理论与实践能够有效地衔接起来。而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地将那些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逐渐地引入这个行业,从而使得这支实训的人才队伍能够更加地专业化、精英化、规范化、技能化,逐步建设一支理论基础好,综合素质优,技术水平高,事业心强,年龄结构合理的实训基地人才队伍。
(三)优化实训体系,更新实训项目
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优化职业岗位群设置。制订可操作性强,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灵活操作并合理安排,把实训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情况不断更新实训项目,经常对开设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训项目进行专题研讨,明确实训项目内容、流程、目标、规范等。始终坚持将综合实训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放在首位。
(四)完善质量评估体系,发挥实训基地功能
建立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质量评估体系,是保证高质量完成实验实训教学和科研任务的重要保证,实训基地的质量评估体系应包括:实训环境评估,教师实训教学评估,实训课程与项目评估,专业实训室建设评估,学生实训效果评估。实训基地环境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实训场地、设备、工位等,教师实训教学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实训项目设计、内容、组织、教学方法等,实训课程与项目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实训课程与项目设置、实训教材与教辅资料等;专业实训室建设评估指标包括实训功能开发与拓展,设备使用率,专业发展定位等;学生实训效果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学习兴趣,实践能力,专业考级。考证通过率,优秀率等。通过建立完整的、可量化的、操作性强的质量评估体系,真正发挥实训基地的综合育人功能。
总之,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建设中必须紧密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依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将文化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相结合,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结合,在建设理念、培养目标、运行机制和运行措施的建立与完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实践与创新。既着眼长远,又脚踏实地,积极围绕国家发展和社会对人才和科技创新的需求,通过实训基地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营造良好育人成才环境,打造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为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原,李鑫,杜兴号.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建设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3,28(3):16-17.
[2]庄三舵,路军方.高职实训文化建设的现实依据[J].江苏技术师范学报,2008,12(23):14-15.
[3]王耀先,赵晓军,曹可生.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示例[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12(6):218-219.
[4]武芳.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创新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8):245-247.
[5]束羽,徐铮,丁寅.论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8):198-200.
[6]田再宁.促进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8):215.
**作者简介:刘敬华(1971-),男,汉族,江苏沛县人,硕士,副高,主要研究方向: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8-01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