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对浙江海洋气象业务发展的思考*

2016-02-05 04:32杨诗芳
浙江气象 2016年1期
关键词:发展历程互联网创新

杨诗芳 黄 辉 王 喆 沈 翊

(1.浙江省气象台, 浙江 杭州 310017;2.舟山市气象局, 浙江 舟山 316021;3.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81)



新形势下对浙江海洋气象业务发展的思考*

杨诗芳1黄辉2王喆3沈翊1

(1.浙江省气象台, 浙江 杭州 310017;2.舟山市气象局, 浙江 舟山 316021;3.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81)

摘要:随着我国海洋战略进一步深化,浙江作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特别是2011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舟山群岛新区,浙江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更好地保障海洋经济发展,给浙江气象部门提出新的课题。文章从浙江海洋气象业务发展历程、全国海洋气象业务发展现状、浙江目前海洋气象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就浙江今后一段时期如何加强海洋气象业务发展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一是创新海洋气象业务发展方式,开展“云平台”、“大数据”的应用研究,探索浙江海洋气象业务信息化发展之路;二是业务重心下移,充分发挥舟山区位优势,做强做大舟山海洋气象;三是进一步加强海洋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通畅的信息反馈交流渠道、完善部门内、部门间信息资源合作共享机制。

关键词:海洋气象;发展历程;创新;互联网+;开放合作

0引言

浙江虽是一个陆域资源小省,但是却一个海洋资源大省。浙江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全省海岸线6696 km,规划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506 km,占全国30.7%;面积500 m2以上海岛2878个,数量居全国首位;近海渔场22.27 万km2,可捕捞量居全国第一;海洋能源蕴藏丰富,可开发潮汐能装机容量占全国40%。同时从地理位置分析,又处于内外开放扇面和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的两个交叉点上,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无与伦比。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简称: “一带一路”);发展海洋经济成为国家重要战略。浙江作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我国发展海洋战略的前沿阵地,在新的历史时期,担当着重要历史使命。

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目标的提出,在海洋防灾减灾、国防安全、海上重大活动安全、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都需要加强海洋气象预报服务能力建设[1]。随着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的建立,浙江省气象局实施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带气象保障工程建设,旨在提高海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能力,保障浙江沿海及海岛交通、海上搜救、国防、资源开发等活动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浙江在海洋气象业务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开拓性工作,但是与服务需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1浙江海洋气象业务发展历程

1953年开始,杭州、舟山、温州气象台先后通过广播,对外发布台风、寒潮警报及沿海大风警报,加强气象为海洋渔业服务的工作。但因海洋资料缺乏,海上气象服务经验不多,海上大风预报准确率不够高,海损事件多次发生,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吕泗洋海难”。1959年4月11日凌晨2时,一个东海气旋强烈爆发,从海底翻起来的“兜底浪”,酿成全国渔业发展史上罕见的海难。《浙江当代渔业史》中对这次吕泗海难作了具体统计:“在这次风灾中,死亡渔民1479人,占出海渔民总数的4.5%,沉没渔船278条,占出海渔船的8.39%,损坏渔船2000条,渔具损失难以计数。损失最严重、渔民死亡最多的是舟山地区。”

通过这次事件,周恩来总理直接关切指示,要加强浙江沿海渔业气象保障。1959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下文,决定成立舟山流动气象台。1960年集中苏、浙、闽、沪三省一市气象预报人员,对低压形成大风的预报方法进行技术攻关,海上安全保障能力有新的提高。1960—1980年,由于天气原因海上死亡人数下降到平均每年20人左右。

20世纪80年代,舟山、温州相继建成或改善了气象雷达探测,配备了同步卫星接收设备,并建成了海洋气象预报业务系统,海洋渔业服务初步实现了装备现代化,并开展了远海渔业生产的气象服务。自成立舟山流动气象台,在冬、春季渔汛期间,由苏、浙、闽、沪省市抽调预报员集中在海岛进行现场服务,有效保障了渔业生产安全。80年代末,海洋渔业生产的形势发生变化,从1989年起不再派出流动台服务。

1995年11月,舟山海洋气象广播电台作为全国第一家海洋气象专用电台正式开播,定时和随时广播海洋天气预报。2009年,在中国气象局支持下,对广播业务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使海洋气象广播电台工作更加稳定、可靠,传播距离更远,辐射半径达1000km,能覆盖东海、黄海广大海域。收听舟山海洋气象广播已经成为东海渔民的一种习惯,随着监测手段和预报预警技术的提高,预报准确率也逐渐提高,舟山海洋气象广播在广大渔民中口碑极好。

1997年开始,根据海洋气象业务服务发展需求,温州、台州、宁波、舟山、浙江省先后成立海洋气象台。

2009年,根据业务需求,浙江省气象台专门成立科室负责台风与海洋气象服务。

2010年浙江作为中国气象局海洋气象业务建设试点省份,重在加强省级近海海区精细化海洋气象预报和适应于服务需求的海洋渔业气象预报服务,开展上下结合的海洋气象业务试验。

2海洋气象业务发展现状

限于篇幅,这里只简单介绍国家级业务单位、上海区域气象中心及浙江近年来海洋气象业务的主要进展及工作亮点,以期探讨在我国这种上下联动的业务流程体制下,在国家级业务单位、上海区域气象中心大的发展背景下,浙江如何依托国家级业务单位、上海区域气象中心提供的支撑,如何发挥自己的区位特色和业务优势,更好地发展浙江海洋气象业务。

2.1国家级业务单位海洋气象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海洋气象业务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初步建立了海洋气象业务体系[2]。

基本建立了以沿岸海域为主的海洋气象观测系统。包括海岛自动气象站、强风观测站、船舶自动气象站、浮标气象站、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气象观测(GNSS/MET)站、雷电监测站、地波雷达、风暴潮站约十余类海洋气象观测种类。通过气象卫星、海洋卫星等工程的持续建设,初步具有覆盖我国近、远海的卫星遥感探测能力。国家海洋局和地方海洋部门也建立了自己的海洋气象观测系统,包括地波雷达、大中型浮(潜)标、漂流浮标、海上观测平台、志愿船舶海洋气象观测等。通过以上观测网的建设,初步具有对我国近海和部分大洋的海洋关键天气和气候要素的观测能力。

逐步发展了以台风、海上大风预报为主的海洋气象预报预警业务。建立了国家、区域中心(上海、广州和天津)、省、地(市)4级海洋气象预报业务体系,预报范围涵盖了我国18个近海责任海区和世界气象组织(WMO)规定的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中的中国责任海区。发布中国近海海洋天气预报、台风强度路径预报、责任海区海上大风预警、GMDSS海事天气公报。海洋气候的监测、预测得到初步发展,开展了太平洋区域海表面温度和次表层温度等要素的监测和海洋气候事件ENSO的监测、预测。

初步构建了海洋气象专业数值预报模式体系框架[3]。建成全球和区域台风数值预报模式体系、黄渤海海雾数值预报模式、全球海浪预报模式、西北太平洋区域海浪模式、黄渤海精细化风浪数值预报模式、黄海和东海风暴潮数值模式。

依托现有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开展了以沿海、近海为重点的海洋气象服务。先后建成了舟山、石岛、茂名3个国家级海洋气象广播电台,在此基础上沿海各省结合实际,利用广播电台、海事电台等发布海洋气象信息。部分地区依托我国北斗导航系统试验性开展了北斗终端预警信息发布。国家气象中心于1989年正式开展海洋气象导航业务,形成了以全球数值预报为基础、海洋环境数值预报为辅、结合船舶航行技术的一套完整的海洋气象导航业务系统。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包括业务系统的平台建设及风、浪、流对船舶航行速度影响的失速计算方法等,对客户的需求也不能快速做出反应[2]。

根据我国目前海洋气象的发展情况,中国气象局联合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制定海洋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从综合观测、预报预测、信息发布、专业服务、灾害风险管理、通信网络、装备保障、共建共享协作机制建立等多方面进行总体布局和规划。

2.2上海区域气象中心海洋气象业务发展现状

上海气象事业的发展与海洋气象不可分割。1872年徐家汇观象台建站之初就开始为贸易和商船提供海洋气象预报服务;1879年准确预警袭击上海台风;1945年发布黄海、东海海域的天气预报;1959年“吕泗洋海难”后,以上海为首,由沿海省市台站成立了渔汛气象预报指挥部直到20世纪末;1988年率先开始做海洋气象导航业务;2009年底成立上海海洋气象台;2013年海洋台迁入位于南汇新城的新业务大楼,毗邻上海临港产业区和洋山保税港区,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逐渐形成了上海海洋气象业务体系。

一是注重海洋气象观测合作共享。在观测系统建设方面,上海海洋气象台不仅注重自建,还十分注重与海事、大学、科研院所等部门的合作共享。目前初步建成了长三角海域海洋气象观测网,管理80余个各类涉海观测站,规模为全国之最。观测站点类型包括浮标站、波浪站、潮位站、海岛自动站、船舶站、海岛自动探空、梯度铁塔以及边界层风廓线仪、X波段测波雷达探测设备等,观测内容不仅包括全套气象要素,还包括波浪、潮位、海面温度、盐度、剖面流,叶绿素、溶解氧以及PM10颗粒物、大气和海水二氧化碳等。

二是强化海洋气象业务技术支撑。上海海洋气象台十分注重以数值模式为基础的核心技术支撑,发展高分辨率海洋模式(FVCOM),污染物扩散模式等,注重对数值模式产品的解释应用技术研究。深入研究海洋气象机理,基于海流、波浪、风等要素开发了船舶风险指数、沉船指数、谐摇指数等产品并进行了业务化试验,为海上航行舒适度与安全性提供针对性服务。另外,基于数值预报系统,并结合船舶脆弱性分析和暴露度分析,开展海洋气象影响预报。

三是创新海洋气象服务方式。推进预报服务一体化,确立预报员是面向涉海单位及用户的服务主体,强调对内对外都要“业务接地气”。构建互为反馈的业务体系,由观测、同化、模式、预报、服务的单向业务,转变为观测与同化、同化与模式、模式与预报、预报与服务之间相互反馈的多向业务。由单纯提供模式要素预报转变为基于用户需求、经过“包装”的个性化服务产品。

四是探索气象服务市场化改革。气象服务市场逐步走向开放,这是历史趋势。上海海洋气象台的定位主要是为国内海洋气象服务市场提供基础业务支撑。目前,上海海洋气象台承担着所有海洋气象服务项目,由于缺少人力物力,业务成本较高,服务还不能做深做细,不能满足服务需求,在海洋气象服务市场改革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

在未来发展规划中,上海海洋气象台将进一步增强海洋气象服务功能,融入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配套建设,以长三角海域及沿海港区、航道保障、远洋气象导航为重点,增强航运气象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远洋航运、石油平台、造船基地、港务工程、渔港等海洋经济集聚区气象服务体系。

2.3浙江海洋气象业务发展现状

通过近几年发展,浙江逐步加强海洋气象监测体系建设,开展海上大风,风浪、海浪、港口等天气预报警报业务,并通过舟山海洋广播电台、气象网站等开展海上航运、渔业、旅游等海洋气象服务,不断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得到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海洋气象监测网不断完善。温州、舟山、宁波、台州沿海地市相继建立了新一代天气雷达站。沿海与海岛自动气象站、能见度自动观测站等延伸到了浙江海域外缘无人岛礁及中国领海基线。建立了2个海洋浮标站、10艘船舶移动气象站,使海洋气象监测向近外海延伸;在沿海地区布置了13座风塔,开展风能资源和大气垂直变化观测;建立了3个海水养殖气象观测站、1个旅游气象观测站。通过海洋气象综合监测系统建设,增加了海洋气象监测要素,扩大了海洋气象监测区域,提高了对海洋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

海洋气象预报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加强国内外气象数值预报模式产品的解释应用,建立了海上大风、海雾精细化预报业务系统,形成了一套有指导意义的海洋气象预报技术方法。近几年来,依托海洋气象监测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不断拓展海洋气象服务领域,基本建立了海洋气象专业专项服务体系。针对海洋经济发展各行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分行业建立海洋气象专业专项业务平台,积极开展海洋气象专业专项预报服务。为方便海岛居民出行、保障海上交通安全,开展了27条航线的针对性岛际航线气象预报服务;为保障渔业捕捞生产安全,制作发布国内主要渔场7天气象、海浪预报,受众面覆盖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福建等省市的百万渔民;为提高临港产业相关企业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开展了港口气象预报服务;为促进渔民转产增收,提高水产养殖效益和防灾能力,开展了海水养殖气象保障服务;为促进海岛旅游,开展了旅游气象服务,发布景点预报、蓝天指数预报、空气质量预报及各类海洋旅游气象指数预报等。

海洋气象预警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将沿海、海岛地方各级政府领导、职能部门领导及学校、重点企业、社区(村)、乡镇船舶管理站等负责人、安全管理员纳入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服务体系,使之能够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接收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充分发挥舟山海洋气象广播电台的服务功能,向广播覆盖范围的全国各大渔场作业的渔民播放海浪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信息、预警信号。

海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得到加强。近些年强化为沿海、海岛及海上大中型工程项目提供气象设计参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等服务,使一些工程提高了安全系数,降低了投资成本。如沿海及海上大型建设工程需要合理利用各种气候资源,并尽量避开气象灾害;沿海及海上高等级公路需要进行大雾气候背景研究;大型桥梁需要进行抗风气候参数设计;电厂和化工厂需要研究有害气体大气扩散条件;临港产业需要开展灾害风险评估等。

3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海洋气象特别是舟山气象,在海洋气象预报及专业服务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保障渔民生产、海上经济活动安全等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新形势下,我们更应该看到与服务需求的差距和不足。同时随着近年来沿海省份不断重视海洋气象业务,当地海洋气象业务不断深入,浙江在海洋气象业务上的相对优势不再显现。

3.1海洋气象业务水平与需求相比相对滞后

除了海上气象防灾减灾业务的需求,还有专业海洋气象服务领域的需求,如海上运输、港口作业、海上作业、海岸工程、海滩养殖、海上救生、海岛旅游等,预报的针对性、个性化、精细化水平和准确率都有待提高。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信息获取方式的快捷性和方便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我们的体制机制、业务布局限制了我们的行动能力,即使知道有这种需求,也很难做出快速反应并形成业务能力[4]。由于用户信息的缺乏,对新需求也缺少定量化分析。

3.2海洋气象人才缺乏

近年来,各级单位对海洋气象业务建设持续投入,包括浮标站、沿海梯度风塔、海水养殖气象观测站等的建设,但是对新资料的应用研究不足;对海上气旋、海上大风、海雾等海洋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发展机理研究不足;缺乏对海洋数值模式产品的解释应用;也缺乏有针对性的海洋水文及海洋灾害预警产品。技术支撑的缺乏,归根结底在于海洋气象人才的缺乏。一方面值班任务重,另一方面海洋气象业务人员多为从事天气预报出身,海洋气象业务人员从数量和技术储备上均显不足。文献[5]也提到了我国海洋气象业务人员数量不足,海洋气象人才缺乏的问题。

3.3海洋气象业务重叠

海洋气象业务不断受到重视,各地都在发展自己的海洋气象业务,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重叠。国家台风海洋气象中心有海洋天气公报,省台有海洋天气预报,舟山、台州、温州都有自己的渔场预报或海洋预报,而预报区域和预报内容大抵相同。“上下一般粗”的业务现状不仅体现在天气业务领域,也体现在新兴海洋气象业务领域。

3.4海洋气象业务发展规划、规范缺位

一方面是海洋气象人才的缺乏,一方面是重复劳动的存在,导致人力、物力的浪费,反映出海洋气象业务顶层设计的缺位。

中国气象局在发展海洋气象业务之初,也意识到加强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分别于2010年10月印发《海洋气象预报业务规定(试行)》(中气函〔2010〕262号,以下简称“262号文”)、2011年11月印发《全国海洋气象服务业务规范(试行)》(气减函〔2011〕131号,以下简称“131号文”)。但是可能存在以下原因,导致省级海洋气象业务发展过程中并不能完全遵照规范执行。一是规范的有些内容不完全符合省级的实际情况。如262号文规定省级海洋气象台的业务职责为“制作发布本省沿岸海域预报区内各海区海洋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产品。”而随着服务范围的扩大,只负责本省沿岸责任海域的预报已经不能满足服务的需求。二是上级对下指导能力不足。文件规定国家级、区域中心级、省级制作下发预报、服务指导产品,但是指导产品以文字、图片形式为主,不能满足基层服务需要,基层需要根据指导产品重新制作发布,这对于业务繁重的基层来说,无疑又增加了工作量。对于基层业务单位来说更希望得到的是精细化数字产品,以方便分析、处理。所以全国海洋气象业务发展规划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修改完善,以更符合我国海洋气象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

海域名称长期以来全国没有统一规定[6],各地依然沿袭传统的说法,造成海域名称不一致。比方说在海洋天气预报中,国家台风海洋中心称为东海北部的这部分海域,上海海洋气象台称为长江口外海域,舟山气象台称为舟山渔场、舟外渔场,宁波市气象台称为宁波北部海面、宁波南部海面、宁波外部海面。不一而足,海域叫法不规范、不统一,有重叠,但又不完全覆盖。这必然导致预报的不一致性和不可协调性,也会给用户造成混乱。对于海洋气象业务常用标准,需要从全国层面进行统一。

3.5上级对基层海洋气象业务支撑相对欠缺

一方面省级海洋气象业务缺少核心技术能力,对下指导不强。例如舟山市气象台,因为其始终直接面对用户,又地处海岛,其业务优势明显,某些方面比省台做得还好。

另一方面是国家级业务单位、区域气象中心对下指导不强。发展海洋数值模式的职责定位在国家级业务单位、区域气象中心,但是,目前可获得的海洋气象数值预报指导产品少,有些产品也仅是以文字、图片的形式提供参考,只能做定性分析,没有达到真正的数据共享,对开展海洋气象精细化预报造成很大困难。

“一带一路”促进海洋气象业务国际化拓展,基层核心技术能力发展显不足,迫切需要得到上级部门的技术支持。

4思考与建议

4.1创新海洋气象业务发展方式

何晓春[7]提到《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的七大亮点,其中之一就是“体制机制创新”,浙江海洋气象业务发展也要紧跟国家政策发展形势,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方式。文献[7]提到,“一些在陆域经济不能尝试的新机制,可以在海洋经济发展中试验。为此,浙江省将围绕海洋开发,探索建立一系列新的体制机制优势。从国际经验来看,海洋综合管理是海洋开发的大势所趋。”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刘亭也提到:“浙江经济以往“小、低、散”的现状,将通过建立海洋产业集聚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大平台得以改变,从而推进有利于海洋综合开发的体制机制改革。其中的重点是发挥浙江港航资源的优势,打破港口的行政分割,推进宁波——舟山港规划、管理和服务体系一体化体制改革。”

海洋“开放、联通、无分割”的特性要求发展海洋经济需要综合管理,海洋气象业务也需要打破海域的行政分割,集约统筹发展。同样,一些在天气业务领域不能尝试的新机制,可以在海洋气象业务领域中尝试。我们要抓住历史的机遇,与时代接轨、与国际接轨,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力争浙江海洋气象业务发展优势,促进浙江海洋气象业务由“小、低、散”向“高、精、优”发展。

4.2利用“互联网+”思维发展海洋气象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传统行业和传统经营模式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在对舟山海洋气象业务的调研中发现,经过多年发展,其在海洋气象服务方面已经有相当的基础,如岛际航线气象预报服务、渔场七天天气海浪预报、港口气象预报、海水养殖气象保障服务、海岛旅游气象指数预报等。在前述已经提及,随着海洋经济热潮的到来,海洋气象服务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将与多产业发生融合[8]。同时,用户也更注重消费体验感受、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和服务内容的针对性,如果我们的海洋气象业务不能根据服务需求做出快速响应,就会在服务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互联网精神核心是“开放、平等、协作、分享”,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需要有开放合作的理念,单打独斗不仅拒绝了外面的先进技术,还封闭了自己的思维。需要搭建“互联网+”平台,将海洋气象观测、预报、用户信息、定位信息等都通过互联网“+”进来,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形成信息化生态,借助创新力量,拓展海洋气象服务领域,为提供更优质的海洋气象服务做准备。

4.3业务重心下移,做强做大舟山海洋气象

随着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区位优势明显。2012年9月,中国﹙舟山﹚海洋气象研究中心项目正式落户舟山市科创园*浙江率先实施“科教兴海”战略,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在发展海洋经济中的作用,在舟山成立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中国(舟山)海洋科学城,舟山市科创园是其核心组成部分。。舟山根据其自身优势,有条件重点发展其海洋气象业务,省气象局可给予其政策、项目、人才上的支持,成立海洋气象研究团队,进一步促进中国(舟山)海洋气象研究中心建设。

4.4加强海洋气象人才队伍建设

海洋气象作为一个新兴业务领域,又是一门交叉学科,既涉及大气又涉及海洋,设置海洋气象相关专业的海洋院校极少,从事海洋气象预报服务的人员多为大气科学专业出身或由从事天气预报工作的人员转岗而来。所以要确立自我培养海洋气象人才队伍的发展道路。一是加强海洋气象创新团队建设。根据业务、科研、服务等需求,凝练科学问题,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如新型观测资料的应用研究、卫星遥感反演海洋气象产品业务化研究、数值模式产品解释应用和海上大风、海雾、风暴潮等灾害性天气及海洋气象灾害的预报工具和预报方法研究等,提高核心技术能力,为海洋气象业务发展提供科技支撑[5]。二是注重培养海洋气象预报员综合素质。不仅包括对海洋天气和海况分析能力,对模式订正能力,非常规资料的应用能力,还包括对国际前沿知识理念的接受、交叉学科的学习及创新能力。通过调研、业务工作、项目开发、论文撰写、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提高海洋气象预报员综合素质。三是建立良好的海洋气象业务人员发展机制。在以气象占绝对优势的部门里,海洋气象人才的未来发展方向定位不明确。需要明确发展目标,让年轻人自觉将职业生涯与海洋气象事业紧密结合,积极为浙江海洋气象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4.5建立通畅的信息反馈交流渠道

在一个业务系统中,建立良性反馈机制十分重要。无论是观测与预报、预报与服务、上级与下级、服务与用户之间,都需要建立多种信息反馈交流渠道,以了解存在的问题,反馈信息传递越通畅改进的效率越高。优化沟通环境,加大信息对流量,利用现代化交流沟通手段,及时反馈跟踪,力争获取全面、准确、真实的信息。随着海洋气象业务不断发展,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方说在上文中提到的一些问题,如果能通过合适的渠道进行沟通反馈,必然能更好地促进业务健康发展。同样,气象部门与社会的沟通也需要加强。在海洋气象服务领域,预报服务存在哪些不完善的地方?用户有哪些新需求?不仅可以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而且通过现代化交流方式,可以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以帮助做出科学决策。

4.6加强开放合作,完善共享机制

一是部门内信息资源共享。满足全省对国家、区域中心精细化数值预报产品的需求,优化省级数据中心职能,不断弱化市、县级数据处理和机房功能。开展“云计算”、“大数据”在气象中的应用研究,利用“云平台”建设分布式气象信息存储和省级共享存储系统,实现全省资料和数据产品的统一存储、集约管理,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二是完善部门间数据资料共享机制。按照“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服务海洋”的原则,进一步加强与海洋、海事、渔政、水文等部门的横向联系[9]。在过去,众多涉海部门从自身需求出发,建设了一定数量的海洋气象水文观测站,在新形势下,需要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服务浙江海洋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健.气象工作要全面融入和服务海洋经济发展[J].今日浙江,2011(24):41

[2]尹尽勇,徐晶,曹越男,等.我国海洋气象预报业务现状与发展,气象科技进展[J].2012,2(6):17-26.

[3]黄彬,阎丽凤,杨超,等.我国海洋气象数值预报业务发展与思考[J].气象科技进展,2014,4(3):57-61

[4]沈文海.对气象信息化的理解和再认识[J].气象科技进展,2013,3(5):56-61.

[5]阎丽凤.关于发展现代海洋气象业务的思考[J].气象软科学,2011(4):39-46.

[6]梁忠,林乔木,姚忠山.GIS在海洋气象服务中的应用[J].海洋技术.2007,26(4):102-105.

[7]何晓春.海洋,让浙江成为资源大省——《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的七大亮点[J].浙商,2011(8):55-57.

[8]徐东亮. 基于“互联网+”的气象发展问题探讨[J].气象软科学,2015(1):48-54.

[9]黎惠金,黄海洪,黄嘉宏,等.广西海洋气象服务调查评估报告[J].气象软科学,2010(2):69-74.

气 象 科 技 动 态

收稿日期:2015-07-17

*资助项目:浙江省气象科技计划项目2012YB09

猜你喜欢
发展历程互联网创新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