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有效发挥大学校园文化教育载体的作用

2016-02-04 12:16
山西青年 2016年10期
关键词:感受性校园文化

梁 鹏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探讨如何有效发挥大学校园文化教育载体的作用

梁鹏*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教育是日常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作为硬件载体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室内教室板报、标语、雕塑、景观墙等。这些载体是否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了呢?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就其中一项,如室内标语、板报和雕塑等发挥的作用就十分有限,本文就如何有效发挥这些校园文化教育载体的作用做一探讨。

关键词:校园文化;感觉;感受性

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等院校内涵建设的有力推手,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成为了高等院校提升办学实力的核心内容。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

高等院校特别是高等职业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关怀,力求校园环境优美、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学习氛围浓厚,具有优良的学风、校风,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品位高雅;注重学生政治素养和道德规范教育,呈现教学气氛严谨,科研学术氛围浓厚,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二、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要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坚持“教学化、特色化、开放化、职业化”的建设思路,要形成“管为基础、引为主导、践为核心”的德育工作模式,不断夯实学生职业文化素质,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校园文化教育载体投入最多的是硬件设施,比如:文化墙、雕塑群等。其中室内最多以标语、板报为主,也就是说以视感为基础。视觉感受作为人的感觉,它是由刺激物(注:这里概指色光)直接作用于视觉感官引起的。校园文化硬件设施建设尤其要注重人的感觉,或者说其信息表达一定要符合人与信息之间沟通的和谐性。

根据调查,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公共教学区域集中了雕塑墙、海报、招聘就业展板、伟人雕塑,主、副教学楼教室内四周贴有宣传标语等,内容丰富,色彩各异。但是,在对178名学生的调查反馈来看,并没有让学生的思想内容丰富起来。比如:以公共区域的伟人雕塑来说,新生中只有29%的学生注意到了雕塑基座上的文字说明;室外雕塑没有认真阅读或注意到雕塑基座上的文字的学生人数高达76%,也就是说学生只知道有雕塑,而没有仔细的去看。或者说设立雕塑所要达到的育人效果甚微;全校200多个教室,室内张贴的标语包括伟人名言警句,有34%长时间无更换甚至缺损,70%以上的学生记不全标语内容(注:同一教学班同一个理论教学教室)。同样内容,笔者对区内两所同类院校的调查反馈也是大同小异。

从心理学角度考量,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做出反应,也就是说只在这个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的感觉。感觉是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我们设立伟人雕塑、张贴标语、板报首先要引起人的注意,也就是要刺激到学生的感官。根据韦伯定律,人判断某种感觉的敏锐程度可以量化为韦伯分数,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学生群体的感觉敏锐度是最高的,按道理校园文化教育载体信息都能让其感受到,但为什么起不到应有的育人效果呢?关键在于没有运用好建筑和设置单体间的配合以及人为的引导作用。

通常两个同类刺激物,只有其强度达到一定差异时才能引起差别感觉,人才能把它们区分开来。比如:一百人同时发音时,减少一两个人,一般是听不出来的,但人数减少一半,区别就比较明显了。同样,一百张同样内容的红色标语,减少一两张,一般看不出来,但是加入一张绿色的标语,那看起来就非常明显了,这就是差别感受。根据韦伯定律,为了引起差别感觉,刺激的增量与原刺激量之间存在着量变关系:

K=△I/I[其中K为常数,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获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

最后得出不同感觉的最小韦伯分数,我们这里只研究视觉明度(在100光量子时),韦伯分数表示为:K=1/63,这就是人能感受到的中等强度的光的差异感。

除此之外,还有美国心理学家斯蒂文斯的乘方定律:

P=KIn[其中P指知觉到的大小或感觉大小,I指刺激的物理量,K和n是被评定地某类经验的常定特征。],得出对亮度(对灰色纸的反射)的指数结果:P=1.2,对比班级墙标语颜色搭配(以灰色纸张对比),经过比算,一般情况红色和绿色色差是很大的,我们按韦伯定律得出韦伯分数K>0.016;如果我们用标准红底色标语和浅绿为底色的标语,按间隔一到两张单位张贴,则会对学生的视觉刺激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同样,如果将标准红底色标语集中排列,利用色差较为明显的黑色、绿色或黄色为底色的标语对称对应排列,根据斯蒂文斯定律:知觉到的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例的。所以,随着色差成比例的增强,室内标语宣传在以视感为基础的心理反应方面将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思想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学生是校园文化受教育者同时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传承者和创造者,校园文化建设尤其要注重人本主义关怀。

校园文化建设载体要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这就要求在内容方面要突出重点,不能太过繁冗,也不能寥寥几笔或过于抽象,一切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从课堂开始,不光是思想政治理论可要讲,专业课也要讲,理论课要讲,实验实训实践课也要讲,老师要讲,学生要讲,校园里的每个人都要讲,要形成一个全员参与的氛围,要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要身受感染,心受洗礼,达到育人目的。

校园文化是以大学校园为主要空间,以青年学生为主体,集中反映大学生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体现高校特色文化氛围和精神状态,可以促进教科研、管等各方面工作,核心是能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所以,通过上述提及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大学校园文件建设任重道远,挑战与机遇并存。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郑慎德,张军等.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研究[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3]张双会.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

** 作者简介:梁鹏(1978-),男,汉族,陕西合阳人,硕士研究生,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0-0209-01

猜你喜欢
感受性校园文化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 硕果飘香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学校美育的启示
走进生活,贴近乡土,感受思想政治课魅力
一道初中数学情景题的剖析与探究
感受性问题的生物学解释途径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