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礼
贵州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81
对“双效图书”的理解和思考
杨礼
贵州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81
摘要:本文从出版业日趋激烈的竞争入手,初步探讨了对“双效书”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的图书的认识,并结合当前出版业的现状、困境和途径分析了如何做双效书。
关键词:阅读体验;同类化;文化优先;实用性
而对于一名图书编辑来说,我们的“中国梦”里更应该是文化梦,我们应该有更高端、更富有文化含量和学术含量的出版物对出版社来说,要冒成本与效益失衡的风险。图书编辑作为生产图书的出版业的从业者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既需要策划和编辑好书,为出版企业在市场上创造更多的利润,同时也肩负着传播思想、守护文明的重任。然而图书因为天然具有商业和文化的双重属性,既是在市场上被用来交易的商品,又具有传播知识与思想的功能。所以如何平衡文化传播与商业利益是当代出版界的一个难题。
没有文化,出版就失去了灵魂,出版是一份文化人必须承担的责任。但是商业理性也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文化理想和商业理性就像两个引擎,共同推动出版的发展。
因此,现在的编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思考问题和物色选题。而是应该在文化优先的基础上,带着市场化原则去寻求和开发新的选题,寻找和占领新的市场。
所以,我认为双效图书将是出版社今后生存与发展的命脉。
那怎么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双效书呢?
1.从广义上说双效图书就是具备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图书。
具体来说:社会效益即是反映时代主旋律、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有利于提高人民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经济效益则是创造利润的最大化。
2.双效图书的经济取向与社会文化取向既对立又统一。
寻找两个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实现起来比较困难。因为,双效图书既不等于是豪华本、获奖书,也不完全是学术著作。而应该是图书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应该是精品内容多少与价格高低的完美结合。应该既包括有重大文化积累价值的项目,也包括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通俗普及读物。
当然,出版社不可能做到所出版的每一本书都是双效书、都是精品,也不能贪多求全,应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培养文化品牌,并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吸收、经营自己的信仰读者,因为“没有一个出版社是无所不能的”。一方面,当商业矛盾和文化价值观冲突时,要坚持自己的价值判断,沉下心来摒弃掉过多的利益诱惑,做出流传下去并对其他人产生影响的书,这是检验一个编辑是否真正拥有文化理想的过程;另一方面,一个好的编辑需要好眼光,知道哪些作者能够提供好的内容并说服他们付诸实践,最终在自己的专属领域建立一支稳定的作者队伍。遇到需要耗时较长的作品也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
虽然现在出版业的竞争对手已经是整个Cyberspace,也就是网络空间。在线上,有无数个人免费提供内容,内容品质都不错,付费体验价格也不高。但是纸张书依然有它无可取代的价值。我认为原因有两个:
(1)可提供沉浸型内容的阅读体验,可让读者慢慢鉴赏;
(2)阅读效能。人们通过纸质书能看到、能记得、能理解的内容比数字屏幕要多。
这也就延伸出另一个话题——双效图书的选题类型。
我认为应该具备实用性,有价值、有意思三个方面。
例如由当代世界出版社在2005年出版的《可不可以不要上班》这本书,首先它很有意思,很有趣,因为它是一本幽默、搞笑的涂鸦书,让你读起来很轻松。
其次它也是一本有价值的书。两周内即疯卖五万册,至今全球销量已超过两千万册,取得了极佳的经济效益,价值显而易见。
第三,它还有很用。因为这样一本在喧嚣都市生活中痛并快乐着的、灵性十足的小书反应小市民心声的情节,一页页地告诉了你,什么是生活,怎么样释放压力,这也就是良好的社会效益了。
当然,把双效图书分成这三类,并不是说每个成功的双效图书都要具备三种特征,而是可能只具一种或兼具两类,只是有所侧重罢了。
例如以社会“弱势群体”的18个孤儿挣扎于贫困生活中的感人故事为题材的《不哭》这本书。它及时抓住了当今的社会热点,传达了那种面对困难的倔强和有梦想就有希望的执着,在让人动容中收获了广泛的社会价值。
同时,整本书以粗糙而富有质感的廉价包装纸做书,书脊纱布的使用,不同色质纸张的长短处理都透着伤痛沉郁的悲情色彩。这种独特的设计成为了此书提升价值的催化剂,在2008年被评为了中国最美的书之一。
要做到这三个方面,就必须创新。营销中的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全、人全我特、人特我廉其实同样适用于选题策划。
因此:
1.编辑应该在开发新的选题领域或者在原有的选题领域中拾遗补缺、书籍的内容、形式、写作角度和编撰体例等方面进一步创新。每一个选题都应该有鲜明的个性特色、避免和已经出版的书籍重复雷同。
2.编辑要考虑本出版社的特长,要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出书思路、出书重点和出书风格,不能一味模仿别人。
同时,我们也要重新定义出版业,出版业不再是传统的出版业,而要转型成服务业。
出版者不是内容供应商,而是服务者。用服务供应商的角色和角度重新检视自己提供的核心服务是什么,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定位。但读者不是上帝,出版也绝对不是一场迎合读者的比赛,而是掌握并运用读者心理从而在读者心中创造感受并引导其接受的过程。
当然,一个好编辑首先必须要有坚定的文化立场,不仅要了解自己领域国内外的思想风潮,更应该凭借自己的立场选择自己要做什么书,而做出的选择本身就是自己的文化理想。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1-016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