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分析

2016-02-04 12:46:35王湘敏湖南省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岳阳414000
山西青年 2016年4期
关键词:和谐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王湘敏湖南省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岳阳414000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分析

王湘敏
湖南省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岳阳414000

摘要:高职,顾名思义,以“职业素养教育”为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实施过程中,常常忽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引领作用,为此,在高职教育理念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对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有何意义?为促成融合有哪些可采取的措施?融合的结果怎样?笔者在长期思考的基础上,做出一些浅显分析。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融合;和谐发展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发展高职教育,倡导培养一批创新型、实用型人才,于是,全国各地的高职学校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那么,何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意义、措施和影响何在?

一、关于高职职业素养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已经有大量学者针对高职学校的职业素养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也取得了初步的进展,其内容主要集中在职业素养意义、内容与实施方案几个方面:

在职业素养的教育内容上,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就是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的基础培养层次;第二是以职业身心素质教育为主的身心和谐发展层次;第三是以职业情感与职业技能培养的创业发展层次。三个层次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三者共同组成职业素质教育理论体系。从模块化角度而言,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可以分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念教育、职业规范教育、职业情感教育几个模块;还有学者将其分为职业道德、职业心理素质、职业态度、文化修养、思想品德几个方面。

在职业素养的实践方式上,有学者提出,需要将职业指导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并从职业生涯与职业观念启蒙方面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还有学者从全程化角度来分析职业素养的实践模式,提出,职业素养需要贯穿在整个大学教学阶段,从学生入学伊始到毕业,要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专业技能培养等角度开展多方位的职业素养教育。

在职业素养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则需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强化教育活动的发展性、感受性、实践性、教育性与主动性,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

(二)国外研究现状

在二战爆发之后,西方国家工业化速度越来越快,技术型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为此,各个西方国家开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包括德国双元制模式,英国BTEC模式,北美CBE模式,这几种教育模式都是以职业素养为核心开展的模式,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

德国双元制模式是一种校企合作和工学交替的办学体系,在该种体系下,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在企业中接受技能和实践训练,这一培训模式不仅减少了培训费用,也提升了学生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英国BTEC模式(Business and Techndogy Education Coucil)在国际上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该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作为教学中心,实现了跨领域、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倡导学习主动性和通用能力的培养,并应用了独特的考评方式,实现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目的。

北美CBE模式(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能力由知识、技能、态度以及反馈四个层面构成,该种教育模式的核心就是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职业分析为学生绘制出职业能力图谱,再以此来开展针对性的职业素养教育活动,实现了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现实意义

高职,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它是在中等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的是使学生既获得一定的更高层次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相比“普高”,它更突出和强调实用性,这是由它的特点和使命决定的。既然“实用性”是高职的亮点和特色,毫无疑问,许多学校将“职业素养教育”放在了头等重要的位置,可谓目标明确,有的放矢,结果呢,培养了一批人品低下,道德滑坡,个人中心主义横行,集体意识淡薄的“技术性”人才,再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高职的前途堪忧,毕业生的将来不堪设想。

五育并重,德育为首。宋代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具谓之圣人,才德皆失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寥寥数语,科学辩证了“才”和“德”之间的关系,引人深思。思想教育课程,从小学开始,直到高等教育还不算终结,就是明证,一是证明道德的引领示范不可或缺,二是证明修身养德是一个长期的行为,不可能一蹴而就。把品德教育放在首位,而后相互融合,和谐发展乃是康庄大道,这是一个普遍适用的规律,高职教育尤为明显。长期以来,在高职教育中,由于没有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关系问题,顾此失彼,喧宾夺主,其一系列恶果已经显现,再不及时采取措施,扭转局面,高职教育的成果将大打折扣,高职培养出的技术性人才,令人担忧。一个人没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他的技术会应用到哪些方面,会制造出怎样的成果,发人深省。

与其他的高校相比而言,高职院校的教育活动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培养兼具专业技能与理论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了将素质教育理念落实下来,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亟待将职业素养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在校园内部形成教育合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这并不是空想,下面就针对高职思想教育与职业素养融合的策略进行分析。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具体举措

道德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既然理念上已经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到重要位置,“怎么做?”就显得尤为关键了。我以为,有以下几点措施,可以尝试。其一,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体现在,招聘专门的政治教师,在课程表中增加思想政治课程的比例,给学生形成一种意识,即高职教育,仅有娴熟的操作水平是远远不够的,想成事,先做人。其二,与第一点紧密结合,形成配套的考核机制,只讲授,不考核,流于形式,效果为零,还白白浪费了师资,经费,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在考核过程中,一是用积分的形式加以衡量,二是在就业推荐中,可以适当发挥德育成绩的导向引领作用,健全考核和分配推荐机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热情。其三,课程之外,“润物细无声”地滋润,利用生活细节,比如,“雷锋日”,清明“扫墓”,回家帮父母做家务,升国旗仪式,等等,德育教育的课堂无所不在,这里无形的教育,对孩子们的影响,比课堂灌输那点知识要重要得多。其四,言传身教。教师,包括家长,在学生面前,要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示范作用优于言谈。最后,结合形势,形成品德至上,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

计划制定是表面的功夫,落实和检查才是关键。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东风,让学生自己体会24字的丰富内涵,并发表个人感想,形成文字,给自己制定标杆,让自己攀登道德的制高点。

此外,任何一个人的内在素养,都包括知、情、意、行等多个要素构成,凭借课程、正式性的培养模式,是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必要形式。各个高职院校,很有必要将素养课程纳入人才培养结构中,遵照“诚信”、“责任”、“爱心”、“创新”的模式重新构建课程教学内容。将每一个学期的课程纳为理性认识阶段、自我行动阶段以及总结交流阶段,在理性认识阶段,可以遵照相应的教学主题采用专题性教学模式,让学生理解相关的文化内涵与社会意义;在自我行动阶段,可以依托班级与宿舍建设开展活动,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品德与行为习惯。在整个过程中,需注重隐性课程的意义,定期邀请社会上的知名成功人士开展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职业素养的理解,将职业伦理、职业精神渗透至专业技能的培养中,让学生可以树立起“先做人后做事”、“正确的价值观重于职业技能”的意识。此外,在现有的评价模式中,多是关注学生学习成绩方面,很少针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评价,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之间的有机融合,必须要改革现有的评价机制,将职业素养与思想政治素养纳入到评价体系中,也可以将职业素养评价纳入到结业标准中,根据学生的表现对他们进行综合性的评估,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优势资源。

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融合的背景,必须要将高职院校中从事素质教育与教学活动的师资力量整合起来,对其进行系统的培训与教育,让每一个教师都可以同时兼具两项教育能力,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既要帮助学生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又可以对他们实际工作中的专业素养进行提升,为学生日后的工作提供全面指导。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深远影响

资料和现实都表明,如果缺乏必备的道德引领,是不利于高职学生发展的,由于不良之风的侵入,给尚在学校学习的高职学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逃学、沉迷于网络的问题屡见不鲜,给他们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希望源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段时间教育的偏颇和缺失,影响的是一个人的一生,后果不堪设想。一个人,首先要有健康的体魄,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是成才的基础,也是保证。在这个基础和前提之下,为社会做多大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才有意义。作为教师,需要深刻的意识到高职职业素养教育问题的严峻性,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重视专业课程的教育,也不能忽视职业素养的教育,一味追求职业技能的提升让教育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持久。由此可见,只有把两者紧密融合,才能够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总结

对于高职教学活动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只有将两者有机配合起来,才能够提升高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只重视专业课不重视职业素养教育无异于舍本逐末,只有放弃眼前利益,专注长远利益,高屋建瓴,结合国家形势和要求,面对当今现实的挑战,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高职的学生才会和谐发展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杨勇华,齐祖晟.外部环境变化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05).

[2]祝爱芳.职业素养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路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26).

[3]王司娟.当代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2).

[4]谭柳青.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2).

[5]Yvonne Hillier.Higher level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the candidates’experience[J].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Training,1999(2).

[6]Barron P E.Providing a more successful education experience for Asian hospitality management students studying in Australia: A focus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yles.Journal of Teaching in Travel&Tourism,2002.

[7]张素娟.基于企业工作岗位分工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及建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8]Jennifer Churchward,Michael Riley.Tourism occupations and education: anexploration stud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02.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4-0190-02

猜你喜欢
和谐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慢生活:快节奏时代的减压良方
人民论坛(2016年29期)2016-12-22 22:25:25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相互关系及其协调研究
依法维护职工权益 推进企业和谐发展
加强校园人本管理 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45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