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粵东有关宋末民间传说及其信仰习俗*

2016-02-04 08:33连心豪
海交史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闽南泉州

连心豪

闽南粵东有关宋末民间传说及其信仰习俗*

连心豪

〔摘要〕在闽南粤东,宋末历史遗迹广泛分布,其传说流传甚广。闽南粵东人民深切景仰怀念宋末忠臣烈士的崇高气节,由此形成了种种纪念宋末忠臣烈士的特殊民间信仰和民俗活动,留传至今。其中包含着闽南粤东“海上丝绸之路”信息的蛛丝马迹。

〔关键词〕闽南粵东宋末民间信仰信仰习俗

宋末元初,赵宋王朝孤儿寡母、忠臣烈士自福州取道闽南,经粤东南逃,最终亡于粤西崖山之役。因此,在闽南粤东各地留下不少赵宋遗孤的踪迹。

(一)“生吴卒赵”

南宋王朝在泉州设有南外宗正司,安置宗室。至宋末,宗室在泉州者有数千人。“宋季,益、广二王从福州行都航海幸泉州,驻跸港口。守臣蒲寿庚拒城不纳。”*(明)黄仲昭修纂,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旧志整理组、福建省图书馆特藏部整理:《八闽通志》卷86,《拾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22页。蒲寿庚降元,于泉州滥杀赵宋宗室,赵宋宗室四下逃亡藏匿。据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重修的《温陵安平星塔天潢赵氏族谱》记载,本村始祖系宋太祖次子燕懿王十七世孙赵仕道,因避元祸,由晋江青阳卯浦逃匿晋江安海,投靠外祖,遂随外祖姓吴。先居黄墩(谐音“皇恩”),后迁星塔(谐音闽南话“坑岬”)。此事亦载星塔中乡吴氏宗祠大厅内的《重修宗祠碑记》:“温陵安平星塔吴氏者,乃宋太祖第十七世孙仕道公之裔也。元末间,仕道公为避元祸害,赘居黄墩,转宅星塔里,遂从外祖姓吴。……”就这样,形成了“生吴卒赵”的习俗。*吴志明:《晋江安海古村一个延续700多年的奇异习俗:男丁生时吴姓 死后改赵姓》,载《泉州晚报》2012年10月19日;《晋江安海星塔村“生吴卒赵”》,http://vod.fjtv.net/folder1/folder88/showcontent.php?2012/10/2012-10-11101699.html。仕道第四子昌元迁居南安华封,《华封延陵吴氏旧谱序》载:“均与安海星塔吴同”,“赵与吴同宗”。*参见沐风:《考晋江安海星塔“生吴卒赵”与南安水头下店吴氏系同祖同宗说》,华夏吴氏网:http://www.worldwu.com/Article/news/Archaeological/201304/15412.html。

(二)“完璧”赵家楼

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湖西乡硕高山下有座方圆0.5公里的赵家堡,这是赵宋皇族后裔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建造并世代聚族而居的城堡。赵家堡内现住有100户、600多名赵氏后裔。1985年,列为福建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祥兴二年(1279),宋朝亡于广东崖山之役。侍臣张世杰、许达甫与黄天从、黄材父子等人奉杨太后懿旨,护卫闽冲郡王赵若和。黄材等人以16艘战船夺港而出,途中遇陈宜中丞相船,谋往福州,再图恢复赵宋基业。不料中途遇飓风,船沉12艘,张世杰殉难。剩余4舟,漂至漳浦浯屿岛前,船失杠具,不能行驶,不得已折回南太武北面港对岸的浦东(今店地村“象鼻山”下)登岸。因元军搜查甚紧,遂“匿赵为黄”。之后,又从浦东向西越过一小山丘拓展,是为浦西黄氏与浦西堡。黄材于19年后的元大德二年(1298)作《始祖浦东登岸谱叙》记载此事。浦西黄氏大宗祠故有楹联:“保王存赵祀敛迹韬光当时干济更难张陆,奉父启黄基立规置谱此日箕裘克绍汴杭。”清初,黄氏后人又于湖西建立诒安堡。赵家堡与黄氏的浦西堡、诒安堡合称漳浦“五里三堡”。

赵氏以黄姓先后匿居银坑、积美等地,辗转流徙漳浦湖西,隐居避难。明洪武十八年(1385),御史朱鉴处理赵若和孙子黄明官同姓通婚案,查阅族谱后,奏报朝廷,恢复赵姓。至明代,赵若和第十世孙赵范以进士历任磁州知州、浙东按察司兵备道副使。隆庆五年(1571)致仕,衣锦还乡。适逢闽南沿海一带倭患猖獗,于是按北宋故都布局立意,修建城堡防御,并以此寄托对祖先帝业的思慕。万历四十七年(1619),参考开封、杭州宋代两京建筑布局,又扩建了外城,增加不少仿宋建筑和怀宋题刻。赵家堡内外两道城墙,外城是条石砌基的三合土墙,高6米,宽2米,周长1082米,筑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东门匾“东方钜障”,南门匾“丹鼎钟祥”,西门匾“硕高居胜”。城中部有5座并列的府第,俗称“官厅”。按南宋临安凤凰山下的皇宫仿建,每座5落,后落双层,共有150间房。府第前是石板广场,场上有“修竹”、“父子大夫”石坊。广场前有内外鱼池。池中石桥横跨,名曰“汴派桥”,按“清明上河图”仿制。桥上建有六角凉亭。园中还有一座高6米的实心石砌7级聚佛宝塔,塔壁上刻有20尊浮雕佛像。还有三堂、辑卿小院、武庙及“悟石”、“墨池”、“云巢”、“禹碑”、“咫尺玄门”等石刻多处。“墨池”碑高1.56米,宽0.68米,字高0.5米,宽0.45米,乃宋代四大书法家米芾的手迹;“松竹村”为明代著名书法家张瑞图所书;禹碑又称“岣嵝碑”,篆书高古难识,全文77字,记载大禹治水功绩。内城矗立着赵家堡的主体建筑三层生土方楼,取“完璧归赵”之意命名为完璧楼。楼用花岗岩条石砌成台基,以三合土为墙,高20米,周长88米,占地400多平方米。第一层有10间房,第二层有9间房,第三层为四合大通廊。楼底天井右角边有地道通往城外,楼前有一座二层楼相对。完璧楼现辟为宋史陈列馆,陈列着赵宋18位皇帝肖像及有关宋史的文物资料。

(三)南澳“宋井”

传说宋端宗赵昰君臣南逃路上,在闽粤交界的南澳岛(现为南澳县)留下了蜚声中外的宋井、景亭、太子楼*所谓太子,是指宋端宗赵昰病死后继位的弟弟、7岁的广王赵昺。等遗址,还有丞相陆秀夫墓。据载,南宋景炎元年(元至元十三年,1276)五月,因元兵进逼,礼部侍郎陆秀夫和大将张世杰等护宋少帝退经南澳,驻跸澳前村。当时为饮用水之需,在澳前村东南海滩挖有供皇帝、大臣和将士兵马饮用的“龙井”、“虎井”、“马井”三口。龙井专供皇帝饮用,虎井供大臣饮用,马井供随从人员和士兵饮用。天长日久,三口井都被潮水和沙子掩盖。现在所见的这口是马井,清光绪十五年(1889),此井复出,历年来时隐时现。该宋井的神奇之处,在于其虽身处海滩,却是一口永不枯绝的淡水井。其水甘淡,久存不败,为南澳一大奇迹。虎井于1969年“7·28”台风时露出,离马井西南约20米。龙井则从未露面,无踪无影。

(四)陆秀夫墓

陆秀夫(1236-1279),字君实,江苏盐城人。宋宝祐四年(1256)文天祥榜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因与丞相陈宜中议政不合而贬官潮州,举家迁居潮州辟望港(今属澄海港口村)。后来,陆秀夫之母及其次子九郎不幸连丧,知潮州军事周梅叟为营葬青澳山。

宋德祐二年(1276)三月,元军攻下临安,恭宗赵显被俘。陆秀夫奉旨回朝任枢密院事,留下二子居潮,自携妾倪同幼子、家僮端儿、正儿赴召。行至温州,与南逃宋室汇合。五月,至福州,和陈宜中、张世杰等立赵昰为帝,是为端宗。十一月,退至南澳岛。越年正月,赴惠州甲子,沿海南逃达吴川碙洲(今湛江硇洲岛),继转谢女峡(今琼州海峡)至七里洋(今北部湾)。祥兴二年(1279)二月初六日,宋军兵败崖山,陆秀夫负少帝昺投海殉国。相传陆秀夫幼子及家僮端儿、正儿寻得丞相遗骸,贮尸归葬南澳。墓在南澳岛青澳山北青径口南山坡,背南朝北,正对青澳乡青澳湾,占地约150平方米,今存有墓首、墓手、墓埕。

元至元十七年(1280)三月,即陆秀夫负帝投海13个月后,元世祖派枢密副使、潮州路总管丁聚于南澳择地为陆秀夫及其母建墓立碑。秀夫墓碑书:“宋忠臣左丞相陆公之墓”,末书“元枢密副使兼潮州路总管丁聚题”。其母墓碑记曰:“陆君实甲于文天祥榜,与陈宜中议不合,谪潮数载。母夫人卒于潮,不能归葬,聚为择地,封其墓,坐北向东,五峰前秀。次子九郎,俊雅能文,予甚爱之,不幸继卒,附于大母之侧。聚知君实颠沛流离,随龙没波,遂给官田五顷,以赠遗孤。”

明天顺《大明一统志》载,陆秀夫墓在潮州府城南八十里海岛上。丞相墓在潮州境,其说始著。弘治十四年(1501),渔人伐丞相墓,毁石碑。陆季子孙讼之官。弘治十六年(1503),知府南海张诩(字廷实)修《崖山志》,与潮州太守叶元玉(字古崖)互通书信,考证陆丞相墓于潮州南澳事。叶太守与陆丞相孙往求之,终无所得,乃立新祠于韩山之傍,而张廷实为之记。正德十四年(1519),潮州同知林廷谟慨忠骸遗于海岛,遂迁墓于负郭山废庵桂林官地,知府张景旸等具牲酌奠,按府署题名碑,张郡守书陆公迁葬祭文。万历十二年(1584),潮州知府郭子章闻知南澳陆丞相墓“址石仅存,碑表失落”后,深为感慨,便大兴土木,重建陆丞相墓,并在墓旁竖立了一块高2米、宽0.8米的碑石。墓前右侧碑石刻文为:“明万历十二年甲申春……有宋丞相君实陆公之墓 潮州知府郭子章奠基,守备陈经翰书石。”此碑石不幸于20世纪60年代失落,现南澳县博物馆仅存照片。

清乾隆十六年(1751),南澳同知印光任与总兵倪鸿范重修陆丞相墓,在陵墓正后方十多米处矗立的巨石上刻“丞相石”三个一米见方大字,下刻“印光任题”。乾隆二十六年(1761),潮州知府周硕勋修《潮州府志》,作《潮州陆丞相墓辨》。光绪十八年(1892),南澳同知黄镇南在丞相石下方题刻三首七言律诗,追思陆秀夫的忠君爱国、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高尚精神。由于年代久远,字体较小,石质风化,字迹漫漶。民国年间,南澳知事陈之英曾发布“禁陆丞相墓樵采示”文告,以护古迹。1981年,陆秀夫墓被列为南澳县文物保护单位。

清康熙《澄海县志》载:“潮守叶元玉书曰:……崖山事变,丞相负主沉海,七日尸浮,端儿、正儿贮丞相尸,归葬南澳山。”又载:“陆丞相母墓,传在南澳,考陆氏家故未载太母姓,赵氏乃秀夫妻,府志误载,兹改正。”*(清)康熙《澄海县志》卷17,《流寓·附录陵墓》。在赵宋沦丧,兵荒马乱的岁月,作为孤儿寡母的陆夫人赵氏及儿子,实难直奔崖门,在广阔海域中辨认十万游动于急流之尸体。当年端儿、正儿不过是六七岁的孩童,太后怜其年幼,又系忠臣后裔,突发慈悲之心,才命将士带端儿、正儿上岸托民众抚养,这么小的孩子怎能去大海寻捞尸体、贮运归葬南澳?*参见蔡英豪:《陆秀夫谪迁考》,http://www.chaorenwang.com/channel/cxyj/showdontai.asp?nos=1952。光绪《新宁县志》载:“陆秀夫墓在都斛二城村”,即今台山都斛镇义城村。并加注:“按,黄醇《崖山志》云,(陆秀夫墓)在新会二城村。盖未分县时,地属新会。又邑西南马山,亦有丞相墓。”陆秀夫墓应在台山都斛义城。所谓南澳陆秀夫墓,其实是陆秀夫母亲墓之误。

在福建莆田秀屿区东庄镇大象村嵩山(俗称象山),有所谓陆秀夫墓道碑及衣冠冢。衣冠冢占地面积260平方米,坐西向东。现仅存一神道碑,高1.19米,宽0.56米,碑身苔痕斑剥,上刻“有宋檀越陆公墓道”。相传宋祥兴二年(1279),元军占领都城杭州后步步紧逼,南宋丞相陆秀夫与张世杰一起护卫帝昰路经莆田、仙游,华亭民女蔡荔娘敬重陆秀夫,在父亲的支持下,与陆秀夫缔结良缘,并怀下遗腹子。陆秀夫带着帝昰流亡至莆田嵩山寺,元军随后追抵象山,与嵩山寺武僧发生冲突。武僧不敌,陆秀夫率众从小路逃离象山。陆秀夫在崖山负幼帝投海殉国后,荔娘感念不已,将陆秀夫衣冠葬于陆秀夫生前兵马驻扎过的嵩山东坡榕树林底下,以此缅怀。该衣冠冢文物保护碑即为陆氏后裔所立。碑铭“有宋檀越陆公墓道”,并没有说是陆秀夫之墓,应当只是嵩山寺一位宋代姓陆的檀越而已,恐系当地陆氏将此墓道附会为陆秀夫衣冠冢。

数百年来,人们纪念宋末忠臣烈士,在闽南粵东形成了种种与宋末忠臣烈士相关的民间信仰,流传至今。

(一)宋末三忠

泉州“文相庙,在溪亭铺,祀宋文丞相天祥。天祥从幼主避难,茫然失次,信宿于此,血泪透入石髓。里人陶少溪慕其芳踪,将亭改为庙宇,塑像崇祀之。今俗称为文相宫。”*(清)道光《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内寺观》,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660页。泉州“睢阳庙,郡中多有。有与许远同祀为双忠者,有与汉关羽、宋文天祥并祀为三忠者。……”*(清)乾隆《泉州府志》卷16,《坛庙寺观》。如泉郡“忠义庙,在府治东凤山麓。南宋绍兴间,宗室赵汝锡建。旧祀汉关公羽、唐张公巡、许公远,后复增祀宋岳公飞、文公天祥、陆公秀夫、张公世杰、苏公缄、赵公昂发。”*《晋江县志》卷69,《寺观志·城外寺观》,第1667页。原来奉祀关羽、张巡、许远的忠义庙、睢阳庙、双忠庙,逐渐演变为奉祀宋末忠臣烈士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的三忠宫、三公庙。这在闽南粵东是普遍的现象,并由闽南移民传入台湾。如同安洪塘镇三忠宫碑记载:“有宋三忠,当年辅幼主南奔。同心戮力,正气溢乎两间;殉难捐躯,馨香留诸万古。里人就所经之地,大道之冲,构祠祀之。……行人过客到此停骖,未尝不欷歔凭吊,谓宋之三忠与殷之三仁,千秋鼎峙。遂以三忠颜其宫,并以三忠宫名其社……”*(清)陈贯中:《重修三忠宫碑记》(咸丰十年),见何丙仲编纂:《厦门碑志汇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第344页。“三忠者何?宋文丞相天祥、陆丞相秀夫、越国公张世杰也。里人筑宫而祀之,且以名保,钦其忠也。”*(清)万友正:《重修马巷厅三忠宫记》,见光绪《马巷厅志》卷17,《艺文》。

(二)法石三翁

在闽南的泉州、漳州,另有不同的三忠宫。泉州有三翁宫,遗址在涂门外法石附近云麓村东面山腰间,至今尚存。柱联:“主溺崖山千古恨,魂依云麓四方知。”清道光《晋江县志·寺观志·城外寺观》载:“三翁宫,在三十七都,旧创建莫考。祀神四:一衣青,一衣黄,一衣黑,傍一人衣红。相传宋末时有三老随少帝至此,少帝遇害,俱触石而死。里人拾其遗骸收葬之。其傍衣红者,里人也。”“宋帝端宗(赵昰)遭元兵之难南迁,欲作都泉州,招抚使蒲寿庚闭城不纳。帝乃趣驾,由通淮门外取道直之东南……维时复有三孝臣扈从,不及寻踪到此,帝已航海入粤,遂触石死焉。里人殡而葬之,亦即以身殉,姓名皆不及传。而其忠魂义气,足以感动人心,乡人塑像而祠祀之。”*(清)曾式冕撰:《云麓禅寺暨三翁宫记》(乾隆三十四年),见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90页。

(三)九龙三公

漳州市华安县嘉应庙奉祀的神祇是南宋抵御外族而慷慨捐躯的魏了翁、魏廷龄、魏天忠祖孙三代忠臣。宋嘉熙元年(1237),蒲江进士魏了翁,字华父、号鹤山先生,以校书郎出知嘉定府,后徙工部侍郎、礼部尚书,右迁端明殿学士、知枢密院事,因与金人大战于江西,于淳祐十年(1250)为国捐躯。延龄之子魏天忠,德祐年间官至御史,景炎元年(1276)随端宗南逃至泉州,泉州招抚使蒲寿庚关闭城门不纳。魏天忠随驾怆惶南逃,至漳州九龙岭下被元兵围困,元将阿刺罕遣使献毒酒,胁迫宋主自杀。魏天忠身披龙袍,头戴皇冠,挺身而出,痛骂元使,代宋主饮鸠殉节,死后怒目圆睁,立而不仆。明太祖念魏家三代忠臣,特赐封魏府三公尊号。当地百姓为纪念魏府三代忠臣,在九龙江畔的华崶营造“三公墓”供百姓瞻拜。

晋江东石镇沙崛村有一座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的九龙三公宫,或称“嘉应庙”。九龙三公宫供奉为抗元兵保护宋端宗,着皇帝九龙袍代饮毒酒殉国的魏天忠。三公宫中有一座明万历年间本境东苏户敬献的石香炉,高1.5米左右,直径1米,重1 600多斤。东石三翁宫尚存一明万历甲寅年(1614)石碑。*《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第163页。传说“三公墓”营筑在龙山“虎眼穴”,有一年山洪爆发,“虎眼”被毁,化作卵石随波逐流浮游到晋江东石海边,漂入一渔民罾网中,渔民拾起抛出,但卵石去而复来,一连三次,渔人奇之,遂带回。当晚三公托梦,乡人于是建庙塑像,并将卵石藏于神像腹中。因自建庙以来香火不断,有求必应,应而必灵,故名“嘉应庙”。

(四)日月太保英烈侯

泉州还有供奉日月太保英烈侯帝昰、帝昺兄弟的泉郡日月太保宫,约始建于元初元贞年间(1295-1297)。泉郡日月太保宫背靠宋福建路市舶司遗址,雄踞一堡溪,威镇刺桐港内河古码头。相传一堡浦东一带有帆船穴之美称,皆因该地处于宋元时代繁华码头,帆船日夜穿梭如织,商贾庶民不忘君国,敬修坛庙以慰英烈,期盼天降祥瑞,希冀赵宋王师再度千帆挥戈驱虏复国。在泉州,主祀日月太保英烈侯的宫庙遍布古刺桐港各个角落,至今尚有惠存巷“辅德宫”、广平仓“广平宫”、东海后厝“金瓯宫”、法石坂头“元帅宫”、浮桥“前后浦宫”以及新街船肚“联墀宫”。晋江市深沪镇颜厝村蔡王府奉祀的“孩童佛”就是帝昰、帝昺兄弟。广东陆丰县甲子镇有宋帝庙,又名进食亭,祭宋末二帝。

(五)慈元杨太后

广东新会宋元崖门海战遗址建有崖山祠,即大忠祠(亦称三忠祠)、慈元庙(亦称全节庙、国母殿)、义士祠(亦称忠义坛)和寝宫、正气亭、白鹇冢等祠庙群。在福建晋江东石塔头刘厝,也有主祀殉节崖山的杨太后暨宋帝昺的慈元行宫,与崖山“慈元庙”遥相呼应。晋江东石镇塔头刘厝开基祖是南宋时护驾慈元杨太后和宋幼主南行的朝散大夫、行军令史刘拓。清咸丰三年(1853),晋江东石塔头刘氏十六世孙刘云路撰《塔江刘氏宗祠碑刻》:“溯吾祖之发祥,本福清之城东。有宋行军令史,聚族塔江之中。厓门随扈,尽瘁鞠躬。……”*粘良图、陈聪艺编注:《晋江碑刻集》,九州出版社,2012年,第349页。清同治六年(1867),举人、教谕刘云路撰《塔江新修慈元行宫碑记》*(清)同治六年刘云路:《塔江新修慈元行宫碑记》,见粘良图选注:《晋江碑刻选》,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53-255页;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92-393页。二书所载略有不同,择善而从。:

塔江慈元行宫者,祀宋殉节厓山慈元杨太后者也。太后以柔雍之德、贞正之风,礼备六宫,入充九嫔,侍紫宸而齐体,诞圣嗣而表祥。度宗之朝未隆徽号;德祐之世才进淑妃。嗣以羯虏鸱张,鼎湖龙去,贾似道专权误国,陈宜中继相无才,立信之计不行,伯颜之师愈逼,叛臣相继,尺土日亡,而元人遂入临安矣。太后痛三宫之北狩,随二邸以南迁。身匿山中,从惟亮节,帆扬海上,退驻福州,奉端宗以嗣基。立方三载,间卫王而践祚,时才八龄。太后垂帘,陆丞辅政。用天祥以开府,任世杰而治兵。母寡儿孤,冀赵家尚能存祀;言惧名礼,对臣下犹自称奴。播越频年,间关万里。是宜一成一旅,继复后而中兴;一德一心,却元兵之气焰矣。胡乃天心难挽,国祚已终。兴泉之地复亡,吉赣之师不捷。遂迁居于沙浦,寻退保于厓山。岛屿孤悬,形势纵云天险,资粮待办。兵民又复舟居,恐士卒之心离,舳舻环结。奈汲樵之道绝,尸血流波。弘范分军,乘潮冲击;秀夫扶帝,殉国波涛。嗟乎!一块肉寸发千钧,背城难借;三百年丰功盛烈,余火竟灰。而太后空忍死而播迁,徒抚膺而痛哭:“前九主,后九主,嗟南北之相符;亡一君,立一君,尽心力而后已。今无复望,甘填精卫之冤;义感全师,尽守屈原之节。”问历朝之国母,孰比行芳?增两粤之山川,更因人重。所以山名“古老”,争传抔土疑陵;泪洒遗民,莫不瓣香圣像也。而其独祀于泉之塔江者,何也?盖吾祖令史公,沐宋恩,生逢宋季,参军督府,扈跸粤东。斗北枢翻,弃福清之故籍;泉南地僻,卜塔里而移家。社稷坵墟,莫展擎天之手;涧槃寤寐,犹怀奉日之心。爰塑主母之神,少效臣职;用示继绳之后,共尽忠心。至今日盖六百余年,而吾宗已二十余世。夙著灵异,庥荫生民。自前建立行宫,墙壁倾颓,丹青剥落。念不修之恐坏,宜及时而理新。路于是告我族人,倡兹义举。再仍旧贯,更拓前规。则有迪钗、兹莱、兹扱等,出而募捐,董兹重任。输金麇至,执事凫趋。刻日庀材,鸠工奏技。以同治甲子经始,丁卯讫工。栋宇聿新,纵异璇宫之丽;茅茨不剪,犹存太古之风。前添泊暑之亭,中建燮阴之殿。将使海滨一撮,俨然神灵偃息之乡;庶几血食千秋,无负吾家宗祖之训。不亚黄陵之庙,享湘水之馨香也;教如灵泽之祠,增蟂矶于名胜也哉!是为记。

刘云路撰文,刘克新录书。

宋德祐二年,元兵南进,临安失守,恭宗被掳北去,益王赵昰即位于福州,改元景炎,封杨淑妃为慈元杨太后。尔后,杨太后孤儿寡母南下泉州,招抚使蒲寿庚闭关拒驾。刘拓之父勤王兵败自杀,杨太后随二少帝再南逃广东。刘拓由福清东北故里潜逃将入漳,道经泉州,遂止于晋江围头湾印山西麓,隐居塔头村。当他获悉杨太后和少帝兵败广东崖山,跳海身亡,悲愤欲绝,于是设杨太后与帝昺神位供奉,后来又在塔头村建起“慈元行宫”。塔头村中刘拓当年所建的“慈元行宫”,俗称“皇妈宫”,奉皇妈为该村挡境保护神,而“行军令史”铜印至今尚存。*参见晋江市谱牒研究会理事会编:《晋江市谱牒研究会成立10周年纪念特刊》,2007年,第125-126页;刘浩然:《泉州中秋习俗拾零》,http://home.51.com/lwqily/diary/item/10017030.html,2007年。

(六)正顺尊王谢枋得

明清以来,在福建省安溪县和德化县,建立了约20座正顺尊王庙,奉祀拒不事元、绝食自尽的南宋诗人谢枋得。*参见凌文斌主编:《安溪姓氏志》,方志出版社,2006年,第221-259页;1995年版《安山庙史略》。后又辗转分香分炉闽南的南安、惠安、晋江和闽西明溪,闽南华侨还将正顺尊王谢枋得信仰传播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惠安县小岞镇(今属泉州市泉港区)后内村正顺王宫亦主祀正顺尊王,附祀玄天上帝、妈祖和告海公等神明。传说南宋末年,后内出了一个豪杰,名叫李雄,曾是文天祥抗元义军的将佐,和谢枋得是至交。南宋灭亡后,李雄返回家乡,在沿海一带继续组织抗元斗争。谢枋得抗元兵败,逃匿闽北武夷山区,曾经来到后内寻找挚友李雄,此时李雄恰在金门岛组织训练船队准备抗元。谢枋得找不到李雄,暂居后内,在小岞净峰一带卖卜度日。据说这些灵验的占卜卦辞正是正顺王宫签诗的前身。谢枋得离开后内后,李雄从金门岛回来听说此事。谢枋得被强行押送北京,绝食身亡,为纪念这位挚友,李雄画谢枋得像于家中以示纪念。明嘉靖年间,倭寇窜犯小岞,后内乡民一致公推李雄后裔家中所奉谢枋得神像为抗倭主神,取得胜利。后内村民由是奉谢枋得为后内境主,兴建正顺王宫供奉谢枋得。*参见《正顺尊王谢枋得的传说》,http://www.huian888.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36365。俗话说,靠山吃山,近海吃海。惠安小岞后内村民将谢枋得建阳卖卜度日的故事移植到后内,并因奉谢枋得为抗倭主神而尊其为境主,成为海神。谢枋得流徙武夷山,著有《觅茶》诗:“茂绿林中三五家,短墙半露小桃花。客行马上多春日,特叩柴门觅一茶。”享有中国茶叶第一镇盛名的安溪感德,更尊谢枋得为茶神,奉为“茶王公”*参见《南宋诗人谢枋得被尊为“茶王公”》,http://www.anxinews.com/content/2013-03/20/content_4344638.htm。。

在纪念宋末忠臣烈士而形成一些闽南粤东民间信仰的同时,闽南粤东一带也流传着一些与宋末忠臣烈士相关的独特民间信仰习俗活动。

(一)晋南“相摃”

在晋江永宁、深沪、东石一带,每到夏天,流行夜间“相摃”(或称“摃火”)习俗,最为惊险者莫过东石塔头刘厝。人们在海边沙滩划分界线,两边列队对擂。青少年事先收集准备好一些硬木块,特别是旧式妇女弓鞋的硬木高跟,入夜在火中烧红,拿到沙滩上去“相摃”。一道道红色的弧光,在海边沙滩的夜空中飞动,场面十分壮观。“摃火”活动中,有一种“暗火摃”十分厉害。所谓“暗火摃”,是把木头略为炙着,只有极暗的火苗,在夜间扔过去,不像火红的木块容易躲闪,所以双方常常被暗火“摃”伤。“相摃”即使头破血流,活动照常进行,也不追究责任,但却从未因此而出过人命。到了次日,村民却又相好如故。八月十五中秋夜,“相摃”、“摃火”达到最高潮,俗称“八月十五暝大打拼”。中秋夜“相摃”者空拳对打,“摃火”者互掷带明火或暗火的木头。最后还有一场比较大型的对打,连成年人也参加。青少年齐集海滨沙滩上,互相对打,就是平时相好的邻居,一上阵各事其主。双方都十分凶狠,巴不得把对方打倒在沙滩上。双方拿出竹篙和渔竿,到沙滩上来对阵。俗例规定,只能打不能槊,两边均有啦啦队在海边放鞭炮吆喝鼓动。旧俗此夜打得越热烈凶猛,乡里才会越发达。此俗一直延续至20世纪40年代末。

据说,“相摃”习俗乃东石塔头刘姓开基祖宋季朝散大夫、行军令史刘拓发明。刘拓当年僻居海隅东石塔头,心怀忠义,日夜教习子弟操练武艺,发明此俗,令青壮习武练胆,以图再起。相沿数百年,传衍不衰。*参见刘浩然:《泉州中秋习俗拾零》,http://home.51.com/lwqily/diary/item/10017030.html。

(二)长泰珪塘“下水操”

漳州市长泰县岩溪镇珪塘社普济岩始建于唐代,原为佛寺,址在珪后村附近的福金山(塔寨山)。历经唐末五代、宋、元,庙宇因年久失修而倾圯。明弘治末年(约1499-1505),由珪塘人曾任广西桂平县令的叶玭和曾任广西恭城县令的叶仪等名士聚族公议,重建普济岩。为了方便信徒参拜,将普济岩迁建今址,特奉“九龙三公”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入庙崇祀。

长泰县岩溪镇珪塘社为叶氏聚居地,珪塘叶氏开基祖为宋代名臣,为抗元督办粮饷殉职,其子献身于威海卫抗元之役。因此,列祖列宗及宋末“三公”的忠臣气节倍受叶氏族人崇拜,普济岩西厅供奉九龙三公。每年农历正月十七日,普济岩都举办一场独具特色的“下水操”。村中青年用神辇抬“三公”神像绕境,连人带轿抬“三公”游淌过村中的池塘。人游水中,轿浮水面,场面极为惊险壮观,别具一格,全村族人都争至池塘边观看边助威。俗称“下水操”,是纪念模仿陆秀夫当年负帝昺投海殉国的民俗活动。

(三)澄海港口“打秋千”

景炎元年(1276)五月,陆秀夫因主张抗元与丞相陈宜中相左而被贬潮州,任辟望司之职,安置于辟望港口(今澄海),居家陆厝围。陆老夫人诣随陆秀夫、蔡盘溪及潮州府军事一起勘山察势,布防抗元,遽逝澳山,使陆秀夫次子九郎极为悲痛,更加发愤苦读、拼命练兵,勇于攀荡,结果在剧烈的苦练与攀荡中吐血亡故。今澄海港口乡(古辟望之地)至今每年正月举行荡秋千活动,以纪念陆秀夫谪潮时组织学士馆生员及青壮年打秋千、练武习艺、保家卫国的壮举,也纪念陆九郎为救国难勇于攀荡而早逝的崇高精神。*参见蔡英豪:《陆秀夫谪迁考》,http://www.chaorenwang.com/channel/cxyj/showdontai.asp?nos=1952。

宋末史迹在闽南粤东的分布及其传说流传之广,在印证了赵宋孤儿寡母、忠臣烈士自福州取道莆田、泉州、晋江沿海,经南澳而趋广东崖山的史实。闽南粵东种种纪念宋末忠臣烈士的特殊民间信仰习俗,饱含着闽南粵东人民对宋末忠臣烈士节义的深切景仰怀念之情。闽南粵东是宋元兴替历史的重要转折节点,南宋对外贸易中心港泉州尤其关键。赵宋君臣原拟据守南宋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泉州,宋元双方曾经围绕泉州展开一场争夺。《八闽通志》与《宋史》、《闽书》及清乾隆《泉州府志·拾遗》等史书对此记载大体一致:

德祐二年十一月,元兵寇闽,陈宜中、张世杰奉帝航海至泉州。招抚使蒲寿庚来谒,请驻跸,世杰不可。初,寿庚提举泉州舶司,擅蕃舶利者三十年。或劝世杰留寿庚,凡海舶不令自随。世杰不从,纵之归。继而舟不足,乃掠其舟,并没其资,寿庚乃怒,杀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帝移潮州。十二月,寿庚及知州田贞子以城降于元。七月,张世杰以元军既退,自将淮兵讨寿庚。……九月,唆都来援,世杰遂解围还。*《八闽通志》卷86,《拾遗》,第1421-1422页。

由于泉州设有南外宗正司,因此在国破家亡之际,赵宋宗室及遗孤纷纷藏匿泉州周边的闽南各地。燕懿王后裔逃匿晋江安海,随外祖姓吴,形成“生吴卒赵”习俗。赵宋君臣丧失了泉州这个重要的据点,撤退到同为对外贸易港的南澳岛而不守。赵宋遗臣南逃崖山,及其败退藏匿漳州浦西,则反映了南宋军民对东南海道与航海技术之娴熟。

生前并未到过闽南的南宋江西诗人谢枋得,却被闽南人尊为海神,缘于明代福建沿海人民抵御倭寇祸害的需要;至于谢枋得被闽南茶乡茶农奉为茶神,与其说是明清以降茶叶成为对外贸易大宗商品的时代产物,不如说是当今闽南与“海上丝绸之路”独特的另一种新缘分。*参见拙稿:《茶王公暨正顺尊王考辨》,首届海峡两岸茶王公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福建安溪,2015年10月)。

作者连心豪: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厦门:361005)

Abstract:In Southern Fujian (Minnan) and Eastern Guangdong (Yuedong) there were many cultural heritages that can be dated to the late Song Dynasty, certain folklores are common in this region. Admiring the lofty spirit and nobility of the heroes in the late Song Dynasty, the local people offered sacrifices and conducted rituals to commemorate the heroes, thus producing the popular beliefsfolk and customs that are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se folk beliefs and customs provide us with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Maritime Silk Road” in Southern Fujian and Eastern Guangdong.

Keywords:Southern Fujian (Minnan) and Eastern Guangdong (Yuedong);the Late Song Dynasty;Folk Beliefs;Folk Customs

*本文为2015年“宋元交替时期东南沿海的海上交通”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

猜你喜欢
闽南泉州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闽南文化传承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吴其萃作品选
闽南,闽南
闽南渔村妈祖巡香蟳埔女盛装亮相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