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妮妮
山西警察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1
“微时代”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范妮妮
山西警察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1
“微时代”的来临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了冲击,也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创了新的局面。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本文通过分析“微时代”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冲击,主要阐释了如何提升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
“微时代”;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微时代中,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凭借着快捷、灵活性、虚拟性与匿名性等特点,成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并且微时代环境是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通过微信、微博等微技术平台,能够营造出一种“无身份”的环境、宽松的环境。
(一)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了冲击
微技术具有便捷性和虚拟性特点,具有超载的信息量。公安院校的学生还没有走出校园,与他人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能力不强。在微时代中,大学生容易陷入自我约束弱化的境地,在面临超载的信息时,往往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容易造成道德自律缺失,有些学生甚至每天浏览数千条微信、微博信息,有的甚至会患上“网络孤独症”和“网络成瘾症”,学生更加沉迷于虚拟世界中走不出来。当其走出校园,踏入社会之后,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和人格异常,出现社交恐惧症。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导向造成了冲击
公安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与普通高校相比,公安院校更重视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和舆论引导。但是目前,在微时代中,许多亚文化大行其道,信息所具有的大众化特点,引发了信息发布的去中心化,形成了一场与主导价值之间争夺信息主导权的舆权博弈。这种舆权博弈对主流舆论导向形成了一种干扰、抗衡的作用,个人化的舆权博弈汇合成了一支最为汹涌的力量。公安学院有些学生受其诱惑,盲目的追求新鲜、刺激的亚文化,缺少辨识能力,从而导致其思想、价值观等远离了主流价值轨道。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造成了冲击
微时代中,微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各类信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的是自身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以及道德素质,通过自身的信息优势,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而微时代中,微技术的运用实现了对学生思想动态的及时跟踪,并且大大地削弱了公安院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备网络筛选信息的素质能力。如果公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只注重过去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那么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思想产生严重的脱节,从而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四)对学生道德法律观念造成了冲击
公安院校的学生群体存在着非均衡性,而微技术能够造成空间距离感的模糊消失,其具有的匿名性和虚拟性特点,使时间化为破碎、间断的“永恒的当下”,使得“现实转化为影像”,并且其碎片化、即时性等特点,使学生懒于思考,能够消解学生的理性思维。另外,微时代中,网上充斥着大量虚假与不良的信息,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一些主流的法律与伦理道德观念被弱化,加之缺乏严格的网络监管机制,那些缺乏独立思考、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学生容易产生非理性行为,从而对学生道德法律观念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一)以校园官方微博为载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公安院校的官方微博具有传播的及时性、话语权的平等性以及便捷性互动等特点。在微时代中,公安院校的官方微博成了高校形象宣传、校内外交流、师生之间互动的有效平台,是学生喜爱的官方微博平台。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公安院校官方微博的舆论引导功能、教育指导功能等,公安院校要以校园官方微博为载体,坚持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捕捉适合热点,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忠诚意识、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等,加强学生“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牢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话语权,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加强与学生交流,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微时代”意识,与时俱进,通过微博等形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培养一支微博教师队伍,使其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较强政治敏感性,才能实现用微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沟通引导。因此公安院校应积极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者集中进行培训与学习,提升教师的政治素质与微技术应用素质,提高其微博自我建设能力。在大学生所关心和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上,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并运用有效的方法,以一个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牢固树立微时代观念,及时对学生进行疏导,强化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建设,提高教育效果。
(三)转变思维、完善校园网络舆情监控机制
微时代中,学生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能够表达自身的情感和对问题的看法。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渗透到公安院校学生的业余生活中,能够真正深入学生的生活当中去了解其内心世界。因此,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通过微博、微信平台主动融入到学生群体中,转变思维方式,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互信的关系,以一种朋友式的平等身份积极主动加入到学生的“朋友圈”中,从而真正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同时,要加强校园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建立一支网络舆情监测队伍,针对微平台上的热点和敏感问题,完善网络舆情实时监控与分析研判机制,防止一些虚假不实的言论进一步扩散,建立并完善立体式、全方位快速干预机制,保障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
(四)改变传统教学形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公安院校要建立“微媒体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中心”,充分利用微技术资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如:在学习方法上,任课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构建微媒体学习平台,根据学生普遍使用的微媒体技术特点,使学生获得课程相关的资料、知识与最新资讯,适时“点击”关注、收听微媒体教育资源。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微平台来构建“微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以一种最直观的形式,将微博、微信等优质微媒体资源呈现给学生。为了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教师可以利用微技术平台及时发布热点新闻和咨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辨明是非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
[1]李华琼.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5).
[2]李梅,孙丽娜.“微时代”中国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应对之策[J].河北学刊,2012(2).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