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建军
汉画档案中的孝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文/周建军
汉代以孝立国,导民以孝是社会教化的重要内容。汉画像石艺术是汉代孝道教化的重要载体,其中有许多孝行图,蕴含着丰富的孝文化,对此进行分析和诠释,对当今弘扬孝道美德,形成敬老孝亲的良好社会风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汉画;档案;孝文化
汉画是汉代人刻于墓室、祠堂上的装饰石刻画,从档案学角度看,汉画是金石档案的一种。汉画题材多样,内容极其丰富,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华夏文化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辉煌的艺术成就令世人瞩目。汉代以孝立国,汉画中孝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对此进行分析和诠释,古为今用,对当今弘扬孝道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汉代以孝治天下,敬老孝亲成为社会教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孝行题材成为汉画像石艺术的主题,汉画中众多的孝行图便说明了这一点。全国各地的汉画中都有孝行图,尤以孔子故里山东嘉祥武氏墓群最多,且都有榜题,内容明确。东墙壁自右向左为曾母投杼、闵子骞御车失棰、老莱子娱亲、丁兰刻木;后墙壁上的孝子图从右到左依次是伯榆伤亲、邢渠哺父、董永佣耕、孝义朱明、李善抚孤、休屠孝母;西墙壁右起刻有三州孝人、义浆羊公、魏汤孝父、赵狥哺父、孝孙原谷等。这些故事中,尤以邢渠哺父、老莱子娱亲、丁兰刻木出现的频率较高。武梁石室第三石第二层、前石室第七石及左石室第八石第一层,三处刻有“邢渠哺父” 的故事;武氏石室第一室第三层和前石室第七石第二层两处刻有“老莱子娱亲”的故事;武梁石室第一石第三层及右石室第八石第一层,两处刻有“丁兰刻木”故事。武氏祠汉画孝文化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是我们了解汉代孝文化的珍贵文献资料。
泰安大汶口镇出土的汉画像石“赵狥哺父”图,赵狥以口喂食老父,画中有一对乌鸦作相对哺食状,以“乌鸦反哺”喻其孝。赵狥因其孝行于汉安帝时官至侍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孝行教化的风尚。《太平御览》引师觉授《孝子传》记载:“赵狥幼有孝行,年五六岁时得甘美之物,未尝敢独食,必先以哺父。父出,辄待还而后食。过时不还,则倚门啼以候父。父殁,狥思慕羸悴,不异成人。哭泣哀号,居于冢侧。”[1](p450)其孝行感人至深。
山东、四川等地的汉画像石、画像砖中也有“董永事父”的故事,画面内容近似。田野里,一老者持鸠杖坐在独轮车上,即董父;另有一年轻的农夫,或手里拄锄,或向老者递送物品,此年轻农夫即孝子董永。董永幼年丧母,独自养老父,家贫困苦。至于农日,则以辘车推父于田头树荫下,与人客作,供养不缺。其父亡殁,无物葬父,遂从主人家典田,贷钱十万文。并告诉主人,将来如果没有钱还给主人,就卖身于主人,用自己的劳动偿还债务。董永的孝行感动了上天,仙女为其织锦还债赎身。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 “天仙配”讲的就是董永卖身葬父感动七仙女以身相许的故事。
河南、四川等地的汉画像石、画像砖中,多有老人拄鸠杖的画面。河南荥阳二十里铺出土的画像砖,左面有两棵常青树,树中间有一翱翔的鸠鸟,右边有一童子和一老人。老人手持一杖,杖首装饰有鸠鸟的图案。童子双手高举,似向老人致意。四川成都市博物馆陈列的汉画像石中也有老人持鸠杖的画面。鸠杖在先秦时期是长者地位的象征,汉代更是以拥有皇帝所赐鸠杖为荣。传说鸠为不噎之鸟,刻鸠纹于杖头,可望老者食时防噎。这些画面充分体现了汉代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
儒家提倡“养生尽爱,送死尽哀”的孝道观,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正是这一观念的反映。在选官“举孝廉”的社会背景下,为博得孝名以利仕途,厚葬之风盛行,世俗以“厚葬为德,薄终为鄙”,厚葬成为孝行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也是汉人“显明立于世,光荣着于俗”的重要手段,从汉画像石墓在全国各地大量出土的现象可以窥见汉人厚葬致孝的风气。南阳唐河电厂汉墓出土的丧葬出行图生动地再现了汉人丧礼的场面。画面上,左侧是一列送葬的队伍,一人骑马肩扛铭旌作前导,其后六辆轺车正在行进中;画面右面有一人执锸,旁边有一棵柏树。
灵魂不灭的思想也影响着汉代人的丧葬观念。汉代人事死如生,因此,汉画中有很多反映奢华生活的场景。南阳汉画砖中的《庖厨图》:两个奴婢在一个大瓮前,一人执棒,一人执勺正在劳作,右面有一执鸠杖的老人。大瓮旁边有一横架,架上挂着猪腿、鸡鸭等,一人正伸手取肉,另两个奴婢端盘行走。这幅图反映了生者的美好愿望:希望死者在另一个世界里衣食无忧,尽享富贵。各地汉画中大量的舞乐百戏图,也同样反映了生者对死者的美好祝愿。
“丧毕则祭”,祭祀亲人是表达孝心的一种方式。山东台儿庄、河南南阳、江苏徐州等地出土的汉画中有不少祠堂祭祀的画面。如山东台儿庄区邳庄村一块汉画像石,画面中间是一香炉,香炉中插三炷香,香炉两边各有一盘,盘中放鱼。南阳东汉墓出土的一幅祭祀图分两层[2](图26),上层刻有墓祀,中立一柱,下施柱础,上施一斗二升拱,大庑顶;下层刻堂内所放祭品,左置五盘,右置六耳杯,中间一樽,两侧各有一提梁壶,下则放肴馔,左置以叠案,中置两圆盒,右置三碗,最下拴一狗,看护祭品。徐州青山泉发现的的汉画像石,画面中间有一个十字穿环的祭台桌面,桌面上置三个盘子,各盛一鱼。这些画面显然都是祭祀的场景,再现了汉代人事死如生的孝亲观念。
“汉画像石艺术乃汉代孝道文化本质的隐喻形式,是特定时代文化在汉代坟墓艺术上的宣言和告白。”[3]汉画孝行图蕴含着丰富的孝文化,反映了汉代社会养老的基本活动和基本观念。
《孝经》是汉代广为流传的儒家经典,“孝亲之事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伤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4](p45)孝子侍奉父母,平时要尽力做到恭敬,供养衣食尽力使父母乐意,父母生病要极尽忧虑,为父母治丧极尽悲哀,祭祀父母应严肃庄重。同时也强调了孝道的普适性:“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赡养父母是孝文化最基本的要求,上至皇帝,下至贫民都应该做到,也是必须履行的义务。
汉画中,对于赡养父母的画面有着浓厚的一笔。前面提到山东武氏祠中刻有“邢渠哺父”的画面,河南偃师也曾出土“邢渠哺父”的画像。邢渠哺父讲述的是孝子邢渠因其老父牙齿脱落不能直接进食故而需哺之,因邢渠的悉心照顾,其父至百余岁而终。此事在中国古典文献中也有详细的描述,如《太平御览》引《孝子传》载:“邢渠失母,与父仲居。性至孝,贫无子,佣以给父。父老齿落不能食,渠常自哺之,专专然,代其喘息。仲遂康休,齿落更生,百余岁乃卒也。”[1](p427)
汉代以孝治天下,统治者为了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也极力宣扬孝道,汉宣帝地节四年(前66)诏曰:“导民以孝,则天下顺。”[5](p250)在汉代,大臣的选拔也以“孝”为主要考核标准,故而对皇帝的忠与对父母的孝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共同内涵。从汉画中,那些忠臣也被与孝子放在同一个画面上,大概也是这个目的。如山东嘉祥的东汉武氏石室画像上出现一幅这样耐人寻味的图画,龛外东侧是舜的孝子故事,与之平行是邢渠、丁兰及季扎挂剑的故事,龛内西侧为管仲射小白的故事。管仲射小白的故事发生于春秋时期,说的是管仲为了帮助公子纠继承君位,射杀公子小白,小白佯装射中,倒下装死,骗过了管仲。之后,小白轻车别道先入国,当上了国君。齐桓公并不记一箭之仇,为图霸业重用了管仲。这个故事,一则是说齐桓公的胸襟,二则道出了管仲的忠君色彩。故而,不仅在汉代被统治者作为忠孝的典型代表广为传播,千百年来,仍然是忠孝的楷模。汉画图像也生动地诉说着管仲的忠君思想。
汉代提倡以孝治天下,故而“孝”便成为汉代选拔官员的一个重要标准。然而举孝廉亦有诸多弊端,很多人用“孝悌”沽名钓誉以扩大在社会上的影响,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以致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荒谬现象。
因此,对于古代文化的传承需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汉代的孝文化有精华,譬如敬老孝亲;也有糟粕,譬如假孝、厚葬之风等。对此,我们应该合理扬弃,赋予孝以当代内涵,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敬老孝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思潮正影响着年轻一代。人们为了追求自身的发展和更多的物质利益,抛家弃子,远离父母工作或求学,留下年迈的老人独自生活。不少老人,不仅自己无人照顾,还要替儿女看孩子,做家务,生活十分艰难。现在的部分年轻人没有感恩的心,不懂孝,不行孝,结婚大操大办,留下外债父母还,生下孩子父母看,挣下钱自己花。当务之急,家庭、学校、社会应形成合力,加强教育和宣传,大力弘扬孝文化,让年轻人懂得什么是孝,如何行孝,使全社会形成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共同担负起养老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战略目标,使我们的老人安享晚年。
党的十六大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简单地讲,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孝是道德的根基,大力弘扬孝文化,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杨秋梅)
[1] (宋)李昉等编纂,夏剑钦校点.太平御览(第4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2] 王建中,闪休山.南阳两汉画像石[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3] 刘克.汉画像石艺术的审美美文化意义[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4]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The Culture of Filial Piety in the Archives of Han Dynasty and Its Modern Significance
Zhou Jian-jun
G275.9
A
1005-9652(2016)02-0162-03
周建军(1971—),男,河南南阳人, 南阳师范学院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