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乐派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曲式特征

2016-02-03 17:11
北方音乐 2016年20期
关键词:奏鸣曲式海顿曲式

孙 丽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古典乐派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曲式特征

孙 丽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在音乐史上所讨论的“古典”是指在18世纪下半叶直至19世纪20年代在维也纳形成的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这一时期,奏鸣曲概念一般指钢琴独奏曲,钢琴代替巴洛克时期的古钢琴,成为主角。奏鸣曲式则指某一乐章或某一作品的典型曲式结构,奏鸣曲式是从古典主义时期开始,直至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结构之一。本文就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线索,通过分析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在古典主义时期的特征,进行分析与论述,从而更好地去掌握奏鸣曲式在古典主义时期的发展及内在的区别与联系。

奏鸣曲;奏鸣曲式;海顿

前言

古典主义时期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经常采用奏鸣曲式的结构,奏鸣曲式在古典主义时期被广泛应用,并随着各位音乐家的革新而不断受到作曲家的喜爱,奏鸣曲式主要应用于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等多乐章体裁。本文简单介绍奏鸣曲式,然后通过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的奏鸣曲式进行对比,从而了解到奏鸣曲式在古典主义时期的演化与发展,更深刻的认识到古典主义时期奏鸣曲式的主要特点,作者创作的初衷会更显而易见。

一、奏鸣曲式

(一)奏鸣曲式含义

奏鸣曲式是以在调性上和材料上既对比矛盾、同时又统一的两个主题之间的特殊关系以及它们在整个乐曲发展中所表现的积极展开为基础的一种复杂的复合曲式。一般认为,奏鸣曲式在漫漫发展过程中与古二部曲式和古奏鸣曲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在维也纳古典主义作家的手中发展到了高峰。它与循环曲式或复三部曲式有着共同点和不同特征,奏鸣曲式是一种再现曲式,它的整体结构具有三部性质,也属于一种复合曲式。但是,存在着的最大的不同即奏鸣曲式区别于其他曲式的重点就在于呈示部主题在不同的调性中相继陈述两个矛盾对比的主题,再现时需要调性服从,靠拢附和起来。

(二)奏鸣曲与奏鸣曲式

“奏鸣曲式”与“奏鸣曲”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想要正确认识奏鸣曲式,我们必须要正确区分奏鸣曲与奏鸣曲式,它们之间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奏鸣曲式指某一乐章或某一作品的典型曲式结构,奏鸣曲指某种多乐章的器乐作品的体裁,由于第一乐章或连同末乐章通常都采用奏鸣曲式结构,所以称多乐章的器乐套曲称作奏鸣曲。

二、古典乐派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一)海顿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海顿钢琴奏鸣曲具有阶段性特征,早期奏鸣曲大部分有三个乐章,带有组曲的特征,风格不是很成熟。本阶段作品第一乐章篇幅较小,主要还是采用古奏鸣曲式,结构简单,风格质朴。海顿中期作品较之早期作品,风格有所变化,规模上也有所扩大,音乐表现形式有所增加,但第一乐章呈示部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采用单一调性,对比依然不是很大。海顿晚期共创作了五首钢琴奏鸣曲,受当时莫扎特影响,第一乐章逐渐采用奏鸣曲式,作品逐渐走向成熟,和声色彩更加丰富,主题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但是这一时期他的作曲原则经常是奏鸣曲的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使用单一主题材料,两个主题的对比不鲜明,全曲内容统一的效果大大强于对比。

(二)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莫扎特在沿袭古典传统的基础上,做出了进一步的创新。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大部分采用奏鸣曲式,这时期的奏鸣曲式符合古典主义时期的特色即对称均衡,重视音乐自身发展的逻辑性,根据音乐自身发展的逻辑性去组织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扩充了奏鸣曲式的表现能力,在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的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莫扎特开始强调主题的对比性,采用两个截然不同的主题,有时还采用多个不同性质的动机组成,对两个主题之间的连接部进行了扩展,这一部分的表现力加强,并且在规模上与之前的相比也得到了相应的扩大。莫扎特奏鸣曲第一乐章奏鸣曲式主部主题富于歌唱性,歌唱性的主题贯穿于作品的始终,从而将奏鸣曲式的表现范围大大拓宽,在他的奏鸣曲中,奏鸣曲式乐章明亮典雅,主部主题形象生动。莫扎特出生在海顿之后,在海顿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一步,在长度、和声以及复杂性和调性的变化等方面超越了海顿。

(三)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第一乐章采用的奏鸣曲式与海顿、莫扎特作品中的奏鸣曲式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贝多芬突破传统,对奏鸣曲式进行革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a.在规模方面,他扩大了作品的规模,包括作品的引子部分,使引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引子作为后面内容的一种预先呈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b.他扩大了呈示部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之间的对比程度,使矛盾更加激烈,并且还通过裁截、扩充等手法扩大了呈示部的篇幅规模,使两个主题对比程度加强;c.在力度方面,贝多芬奏鸣曲比较注重力度,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是关系密切的,在作品中,力度变化比较多,大量使用八度颤音琶音的写作手法,还经常使用强音或突强突弱,这更加强了作品的强弱程度对比;d.在调性和声方面,古典传统的奏鸣曲式主副部之间调性关系一般是四五度或者平行关系大小调,贝多芬在他的晚期作品中打破了这一固定模式,调性朝大小三度关系转变,这种手法也深深的影响了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e.贝多芬认为内容应该决定形式,音乐应该为内容服务。贝多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打破了只有第一乐章才可以用奏鸣曲式的传统,有的作品每个乐章都可以用奏鸣曲式。奏鸣曲式在贝多芬的作品中成为典型,也为浪漫乐派做了铺垫,发展到顶峰。

三、典型奏鸣曲式的特征

贝多芬作品中的奏鸣曲式与海顿、莫扎特的奏鸣曲式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在继承海顿莫扎特的基础上,贝多芬对奏鸣曲式进行了革新,在调性布局方面,贝多芬扩大了奏鸣曲主部主题的内部结构,丰富并发展了奏鸣曲主部主题的深刻形象,打破主题的单一调性陈述并在终止方面使用了转调模进的手法,丰富了主部的调性,将展开的手法逐渐引入主部主题中去。

贝多芬的作品都表现了他顽强的意志和超人的力量与命运在搏斗,致力于追求光明,内心的激烈矛盾全都毫不掩饰的表现了出来,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结构、风格、体裁、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在海顿、莫扎特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与创造。贝多芬早期的奏鸣曲继承海顿、莫扎特质朴严谨的古典传统特征,又表现了他朝气蓬勃、勇敢自信的大无畏精神,形成了独特的个性。

总结下来维也纳古典乐派典型的奏鸣曲式有如下特点:①奏鸣曲式的大体形态与有再现的三部曲式相当接近,所不同的是奏鸣曲式的第一部分——呈示部包含着两个性格不同的对比主题,这两个主题又建立在主部和副部两个不同的调上,充满矛盾。作为一种结构复杂庞大、能够表现深刻思想内涵的曲式结构。②它的第二部分——展开部以对呈示部素材的发展、变化来展开乐思。素材的零碎、调性的不稳定是动荡不安的展开部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当然也有不以呈示部作为发展蓝本的展开部,这种引入全新对比主题的中间部分被称为插部,这时整个奏鸣曲式的结构就与三部曲式更为相似了。③它的再现部的结构虽然与呈示部相像,但其中的主部、副部主题需要统一到主调上去,以体现统一性的原则。这种调性的回归统一是奏鸣曲式与三部曲式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与呈示部相比,再现部永远是有变化的,它既是音乐中矛盾冲突的延续,又是内容发展合乎逻辑的最终结果。作为一种结构复杂庞大、能够表现深刻思想内涵的曲式结构,奏鸣曲式是大型器乐作品常常采用的,它不仅是大多数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室内乐第一乐章的典型结构形式,也是许多独立器乐曲,如序曲、交响诗、幻想曲等经常采用的一种曲式。

四、结语

通过本文了解了古典乐派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的风格特征,也了解了奏鸣曲式在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作品中的不断演化,在贝多芬手中逐渐具备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们如何去分析判断奏鸣曲式,如何更好地去把握奏鸣曲式,更好地去理解古典乐派钢琴奏鸣曲的特征?在上述要求之外,要想好好把握一首乐曲,我们还要把握住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与旋律,发展音乐的基本手法,音乐的陈述结构等,分析作品的陈述结构可以使我们按照一个具体的内容发展的线索,不同的陈述结构形式是怎样好好连贯在一起的,从而更深入的了解音乐陈述和发展中的思维方式。

[1]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4]李吉提.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5]伊·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3

[6]高秦平.论古典主义时期海顿和莫扎特的音乐比较[J].大众文艺,2011,(12).

[7]邹彦.论古典奏鸣曲式的形成[D].上海音乐学院,2006.

[8]马晨.论音乐的文学品性[J].大舞台,2011,(08).

孙丽(1991—),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4级曲式与作品分析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曲式与作品分析。

猜你喜欢
奏鸣曲式海顿曲式
恰到好处的温柔和真诚
奏鸣曲式再现的多种可能性
变体曲式的“再变”及结构范畴的结合
演说艺术在海顿钢琴奏鸣曲中的演奏运用
善是养生
音乐家收学生
贝多芬《悲怆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结构的分析与研究
节奏型在普罗科菲耶夫中期奏鸣曲式乐章中的应用
论并列曲式的审美特征
贝多芬《第十六钢琴奏鸣曲(Allegro vivace)》音乐风格与演奏艺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