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新态势

2016-02-03 01:49曹文译CaoWenyi
山西档案 2016年3期
关键词:微博

文/曹文译 Cao Wen-yi



微博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新态势

文/曹文译 Cao Wen-yi

摘要: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微博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各个领域中,并对他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档案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如何将微博与档案工作实践相结合,并运用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中去的有效途径。在微博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的开发主体、开发内容、服务对象与影响效果也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新改变。

关键词:档案信息开发;新态势;微博

一、微博引导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的社会化

(一)传统环境下开发主体的单一性

长期以来,对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主体认定,都存在一定的思维定势。“毫无疑问, 开发的主体是档案人员……主体(档案人员)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将客体(档案信息资源)更加系统化、有序化,以满足不同利用者的需求并从利用者对客体的利用中获得收益的过程就是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1]这一思维模式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顺理成章的。档案工作者作为档案的管理者,在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开发时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开发,使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利用,亦是档案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限于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主体一直以档案工作者为主。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的这种单一性,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合理性,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想要获取来自不同主体的信息,故而这一开发主体相对单一的开发模式也被期许以新的变革。

(二)微博传播的去中心化与社会化开发

微博平台对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的影响,来自于其传播的去中心化特点。“在微博世界里,每个人都是信息源,每个人都是发布者,信息以滚雪球的方式迅速传播。……微博正在以其强大的功能实现一件件不可思议的事。微博传播的去中心化,把网络圈中志同道合的人组织起来,一起为公共事务发力”。[2](p39)微博的去中心化使大众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了主动的信息发布者,这意味着社会力量可以参与到各种各样的事务中去,当然也包括过去长期为档案机构和档案工作者所“垄断”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在微博平台去中心化的传播世界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也不再是档案工作者与档案机构的专利,任何人都能参与到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中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而促使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最大化。

二、微博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内容的微观化

(一)传统环境下开发内容的宏观性

在传统开发环境下,由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客体一般局限于馆藏资源,而馆藏资源又是源于社会上各组织机构中归档文件,因此传统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内容不可避免的带有一种宏观性与主流性。相对于微观的边缘历史,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更关注于宏观的、重大的历史事件,更倾向于宏大叙述,反映主流社会的声音,这种“将边缘的声音排除在历史记录之外的做法,根据Mitra的形容,导致了一种系统性的权利被剥夺:‘底层民众往往是被发声而不是主动发声,因为现存的表达体系毫无疑问是通过构建来反映边缘历史的。’”[3]

另一方面,在传统环境下,档案馆和其他档案机构想要征集来自普通大众的档案进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反映微观历史,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微观的历史分散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各个层面。以传统走访、调查的形式进行收集,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且相对被动,效果不佳。这也导致档案馆更愿意基于已有的馆藏资源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而疏于关注非主流的社会之声。

(二)微博用户的草根性与微观叙事

微博平台用户的加入门槛很低。这种低准入门槛意味着在微博平台上汇聚来自社会各个层面各种各样的声音,不同身份和背景的人都在微博平台获得发声的机会,拥有属于自己的话语权,讲述属于自己的故事。这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内容的微观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美国国会图书馆于2 0 1 0年4月接受了来自Twitter的1700亿条微博作为长期保存的对象,将其作为馆藏资源的一部分,并计划在未来向公众开放利用,为学术研究提供帮助[4]。通过对微博记录的保存,将人们透过微博这一媒体平台所要记录下的微观历史保存下来。在此基础上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区别于传统宏观叙事的微观叙事下的历史。

三、微博推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对象的多元化

(一)传统环境下服务对象的局限性

传统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成果服务对象相对比较狭窄。一方面,传统档案学范式下,档案资源服务群体本身就倾向于以历史学家为代表的社会精英阶层。“受过学术史训练的档案工作者在挑选作为档案永久保存的文件时,试图关照学术研究,主要是历史学者的学术研究对档案的实际或预想之利用,被视为‘历史学者型的档案员’或‘历史学者的助手’”。这使得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开发时,优先关注了这部分人的需求,导致了服务对象的局限性。

另一方面,在传统环境下,特别是在我国,由于公众对档案信息资源的认识不足,普通人对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关注度也相对较低。普通公众在查阅文献和获取信息时,或许更倾向于图书馆而非档案馆。这也间接导致了档案馆信息服务的对象有所局限。

(二)微博受众的多样性与对象多元化

微博平台上汇集着各种各样的用户,他们拥有不同的身份与背景,对信息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爱好和习惯,或在微博上获取新闻资讯,或借助微博与同行进行专业交流,或在微博上寻求帮助,或学习或娱乐。微博是一个开放的世界,通过点击“关注”,人们并不需要付出太大的成本就可以便捷地将自己与感兴趣的信息源相连接,从而获取源源不断的信息。另一方面,无论何种类型的信息,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受众群体。因此在微博平台上,档案信息资源所要面对的,不再是传统情况下相对固定的服务群体,而是开放的、多样性的受众。

美国国家档案馆在创建twitter账号时,就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受众的需求,除主账号以外,还特别推出了国会档案、内战发现、档案里的今天等一系列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受众的,基于某一专题档案开发成果的微博账号,以满足各种各样的信息需求和覆盖更广泛的用户人群。特别是“档案里的今天”这一账号,以每天一件与历史上的今天相关的档案文件为主要内容,是专门针对想要通过了解历史作为消遣但又没有太多时间的普通民众设计的。其一经上线就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为此,美国国家档案馆还专门开发了同名的手机移动应用供用户下载。受众多样的微博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也提供了针对多元化对象进行服务的可能性。

四、微博助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影响范围深远化

(一)传统环境下影响范围的有限性

传统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成果的传播手段总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档案展览必须要参观者在某一固定地点进行参观;档案电视节目需要观众在某一具体时间进行收看;而档案文献编纂材料又受限于出版数量、发行渠道等因素的影响,也无法惠及更多人群。概而言之,这些传统手段都无法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无法最大限度的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成果进行传播。

另一方面传统环境下的传播往往是一种单向的,存在传播终点的传播。档案展览举行完毕后,电视节目播放结束后,档案信息资源的传播就结束了。展览的参观者,电视节目的收看者,虽然能在日后将所看到和听到的内容转述给其他人听,但是效果却大打折扣。被编纂成册的档案文献材料,也在转载和复制上受限于版权。

(二)微博影响的无限性与影响范围深远化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与传播平台,拥有强有力的信息传播能力。微博信息可以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信息的传播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热门话题在微博上的影响范围是惊人的。美国国家档案馆充分利用了微博平台的这一广泛影响力,推出了一系列官方微博账号,根据美国国家档案馆社交媒体统计报告,截止2015年4月美国国家档案馆的twitter平台粉丝总数量已经达到327789人。在我国,也有许多档案馆开通了官方账号以扩大影响力,其中如江苏省档案馆的官方微博,浙江省档案馆的官方微博等都拥有数以万计的粉丝数量。微博平台广泛的影响力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拓展了传播范围,提高了影响力,同时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

可以说,只要档案馆能精心编排内容,使其所发布的成果成为热门微博,那么在一定时间内,其影响力是十分可观的。这样广泛的影响范围,在过去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过程中,是很难实现的。

五、结语

微博作为一类在web2.0时代广受好评的社交媒体,其被应用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领域之初,或许仅仅只是为顺应时代发展而对新技术应用的一种尝试。然而人们利用技术做出改变的同时,又被技术改变着。档案信息资源是属于全社会公民的宝贵财富,也是记录全体公民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在对其进行开发利用过程中,自然也应当鼓励公民参与,充分考虑用户需求,将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微博正以它独特的传播模式,用户构成以及广阔的影响范围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过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似乎正顺应了档案学范式的转型,顺应了新时代的档案工作要求,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与普通公民联系得更加紧密了。

(责任编辑:阎海燕)

参考文献:

[1]李欣.当代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J]. 档案学通讯, 2003,(5).

[2]周志平.微博舆论影响力研究 基于突发公共事件视域[M]. 杭州: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013.

[3]Shilton, Katie, and Ramesh Srinivasan."participatory appraisal and arrangement for multicultural archival collections."Archivaria 63 (2007).

[4]Raymond, M. The library and twitter: an FAQ[EB/OL].http://blogs.loc.gov/loc/2010/04/the-library-and-twitter-anfaq/,2015-05-28.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652(2016)03-0067-03

作者简介:

曹文译(1992—),女,浙江金华人,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硕士研究生。

New Trend of Archiv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Development with Micro-blogging

猜你喜欢
微博
基于社交网络的英语互动微平台建设
基于Redis的微博系统基本功能设计
“985工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出版社微博传播分析及发展策略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论微博的著作权侵权形式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