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考,全国卷,《考试大纲》,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5)21-0003-07
《考试大纲》关于“考核目标与要求”的第二方面,是“调动和运用知识”,与第一方面的“获取和解读信息”一起,共同构成了作答历史试题的双翼。“获取和解读信息”是对考生卷面材料处理的要求,“调动和运用知识”则是对考生运用卷面以外知识的要求。像高考这样的国家级选拔性考试,不会只对卷内或者卷外中的一方面提出考核目标和要求,考生必须两翼齐飞,才有获得理想结果的可能。
“调动和运用知识”也包含三项具体要求:
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第一项“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是要求考生用已有知识作为尺度和母本,以此检验、辨认、识别、判断卷面给出的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是否准确和正确。“辨”主要是指在两个或更多的相似的历史事物,或者似是而非的历史事物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甄辨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别”主要是区分,能够看出题目中的历史事物和解释,与已有的知识之间有何不同。
考生所能调动和运用的知识,首先是通过教材和课堂教学得到的知识,这说明课程学习在考生知识积累上的重要性。同时,还有考生借助其他手段获得的知识,这类知识储备有时会起到关键作用。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式学习,着意启发和调动他们的探究和创新精神,提倡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多样化。因此,高考试卷中出现常识性知识试题、开放性试题等,都给考生调动和运用课外知识提供了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这类所谓的“课外”知识,看似没有具体的教材依托,但它并不“超标”,因而也就不“超纲”。有关怎样理解《考试大纲》中历史学科考试内容的规定,笔者已有说明,恕不赘述。①
一个复杂而又不能回避的问题是,考生用来作为“辨别”依据的知识,应该是准确的基本史实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但在现实中,怎么才能够确保这一点呢?毋庸置疑,学生在学习期间所接触的知识媒介——从课本到各种课外读物,从课堂到大众传媒,都不能保证没有偏颇和谬误。作为“一张白纸”的学生,在他们的知识积累、历史素养、生活阅历和心智尚不足以支撑其做出明确辨识与判断的情况下,他们在对历史事物的认知和历史解释上存在偏颇谬误就难以避免。纠正这些偏谬的方法主要是依靠教师课上课下的悉心点拨和不断引导,依靠社会各方特别是学术界的各尽所能。但同时,长期被称为“指挥棒”的高考,是不是也有责任和能力为此出力呢?从以往的试题看,高考命题者已经这样做了。用高考试题的方式“硬性”纠正学生知识储备中一些明显的偏差,对当届考生的作用影响如何,笔者没有找到材料而无法置喙;但对中学历史教学起到的“反拨”作用则是公认的。
这就是说,高考在要求考生运用知识进行辨别的同时,还一定程度上在纠正着考生知识上、理论上的一些偏谬。换言之,在作答时,考生调动和运用的知识自以为是准确和正确的,但实际上可能存在着偏差和错误;他们自以为能“得分”,实际上却得不了分。当然,这样的试题不会是高考试题的主流,也不是命题者故意与考生过不去。它在用另一种方式提醒我们,怎样才能把知识变成真正经得起考验的、可以顺利完成“辨别”任务的利器。
示例5: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
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显然,要解答这类试题不调动和运用已有的知识是无法完成的。四幅图表中的曲线各有特点,与题干中给出的四个年代时段形成对应。考生只有运用已有知识来确定这种对应关系。当然,考生不见得一定要完全掌握四个时段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情况;而是需要对这四个时段我国经济整体状况有所认知,再根据这个认知去进行推断。在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对上面四个时段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总体情况都有介绍。如各套教材都讲述了我国从1953年起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结果是工业快速发展,工业总产值大幅增长,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同时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确立。再如,教材中讲到了从1958年起,全国掀起“大跃进”和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运动高潮,其结果是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在讲到1966~
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教材的表述是“一场空前的政治经济浩劫”,“国民经济几乎陷于瘫痪”,“两年里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一千亿元”,“‘文革十年中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①教材中的这些介绍为四个时段GDP曲线图的区分,提供了基本的知识支撑,考生只要正确调动和运用这些知识,就可以做出正确判断。
示例6: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本示例试题与上题的不同之处是,不是问历史事物的对应性辨识,而是问一个历史现象“反映”了什么;四个选项的设置也不是具体史实,而是对历史现象的解释,让考生在四种解释中,确定哪种解释是题干所述史实的正确解释。属于此类“历史解释”的,还有说明历史原因的试题,体现史实内在联系的试题,阐释历史本质、意义的试题等。
题干给出的史实很明确:到1928年,苏联在一些大型工矿企业建设上,仍然需要并允许国外的工程技术实体介入。这个现象在教材中几乎没有介绍,介绍的重点基本都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成就及其影响。也就是说,这个现象对考生而言是个新情境,需要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给这一现象一个解释,回答它“反映了”什么。基于教材中的知识,考生足以排除前三个选项,尤其是B、C两项错的比较明显。D项在教材中没有类似的明确表述,但由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属于课标规定的内容,各套教材都比较详细地讲述了新经济政策实行的原因、主要措施及过程,其中讲到了对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油田等,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①这与选项中“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正好联系在一起,形成相互印证。
同时,此题对中学历史教学也有一定的“反拨”作用。它对理解教材中有关新经济政策结束的表述有一定启示意义。就笔者看到的两套教材中,一种表述是:“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另一种表述是:“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两者都提及了新经济政策被取消,一个强调了“逐步”,但没有明确到什么时候“被取消”;一个说经过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实施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而“取消新经济政策”是与前面一系列事件并列同时发生的,还是继这些事件之后作为一个结果出现的,教材并没有讲明白。同时,这两种表述,实际上都是在强调斯大林推行的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取代关系”“否定关系”,而没有照顾到苏联党和国家的政策继承性,没有说明它们之间客观存在的联系。尽管这种继承关系不是主流,但认识到它的存在,对于让学生加深认识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之间,并非是“一刀切”,而是存在着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内在联系,不无裨益。这种联系说明了历史发展任何时候都不是绝对的,而是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学生这样的认识积累多了,他们看待和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和观点与唯物史观所要求的就越来越接近了。
第二项“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是指调动和运用知识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对某些史实的认识,对某些历史结论进一步地剖析和认证。与上一点的“辨别”相比,这一点对运用知识的要求有所提高。
调动和运用知识“理解历史事实”,怎么个“理解”法呢?既然这里要求的是“理解”,就不是简单地复述历史事实和“点对点”地把已有知识搬到试题中。“理解”一定是要求考生从深度和广度上对历史事实有新的认识、新的参悟、新的把握。这些事实,有些是学过的,可以通过调动和运用其他已有知识对它加深提炼,获得新感悟;有些是新情境提供的新事实,可以“温故知新”,通过对比、借鉴、举一反三的方式,得出对历史事实的新认识,这里的“新”是相对已有的认识而言。不管是哪种情况,要求考生回答的往往是历史事实“背后”的因素,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实(原因)?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影响因素)?这样的事实反映了什么(实质、意义)?等等。总之,这里的“理解”不是重复已知事实,而是要运用知识,要么对已知知识进行补充、挖掘、拓展,要么对新知识实加以认知、探究。
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结论”,先要弄清楚什么属于“历史结论”。历史结论是人们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作出的概括性主观判断和总结性认识,具有一定的共识性。同时,任何历史结论都是在一定的史实和材料基础上,在一定的历史研究理论指导下,得出的主观认识,史实材料和理论是历史结论的两大支柱。这两大支柱坚固,历史结论就站得住、站得稳,反之就会动摇甚至被倾覆。在现行的教材中,历史结论频频出现,如“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②“黑奴贸易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给英国带来了巨额财富,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③“这次变法虽然很快就失败了,但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①
所谓“分析”历史结论,不是仅仅要求进行“判断”,而是要用知识,包括新的材料和一定的理论,对历史结论加以“检验”“验证”和“修正”。“分析”不同于“判断”,主要是“分析”要用知识或者理论作为检验、验证和修正某一历史结论的理由,同时,判断更多是在“正”“误”两维中取舍,而“分析”可以在“正”“误”“有正有误”三维中展开。②笔者认为,没有任何史实依据的、完全错误的历史结论,在中学历史教学或者说学生的已有知识中,几乎不存在;同时经得起历史检验完全正确的历史结论,必定是教学重点之重点,学生早已耳熟能详、滚瓜烂熟,拿来作为考试内容不是不可以,只是无非是再次让学生加以验证,而让考生验证已经熟知的知识,在考试测量上意义不大。因此,可以作为考试测量对象的历史结论,绝大部分属于“有正有误”的。对这样的历史结论进行分析,更有利于考查考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思维的缜密,也更符合“分析”一词的本意。
对历史结论的分析,有两种最基本的类型。第一种比较简单,就是运用已有知识对历史结论进行检验,得出这个结论或对、或错、或兼有正误的认识,并说明其中的理由和道理。
第二种相对复杂一些,需要借助新的材料和理论进行分析。随着新史料的发现和史学理论的发展,支撑某些历史结论的两大支柱——即史料和理论会发生变化,有的历史结论的正确性、全面性、客观性,会受到挑战,需要重新加以验证或者修正。验证和修正的前提是必须要有依据,用史实说话,以符合唯物史观这类能正确反映历史规律的理论作为出发点,用新史实和新史观,对支撑某一历史结论的旧史实和旧史观进行验证、调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结论。新史料提供了分析历史结论的基础和依据,新史观提供了观察和检验历史结论的角度与切入点。
以上两种类型,第一种侧重于检验,第二种侧重于验证和修正,但基本路径都相同:要么运用知识(包括由新史料支撑的知识),要么运用符合唯物史观、正确反映历史规律的史学理论(包括新的史学理论),要么两者结合进行分析。
示例7: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这个示例明显属于第一类型。尽管它不是直接考查对历史结论的检验,但通过史实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把史实这根支柱的重要性突出出来了:史实能够说明结论,则结论成立;不能说明,则结论就不成立。这里的史实应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来自题面上的史实,它并不是假的和伪造的,也是历史真实存在的;一部分是已有知识构成的史实,这部分史实对分析历史结论提供了更为丰厚和充实的依据。本示例中,ABC三项题面给出的史实,与学生已有史实基本一致,两部分史实共同构成了检验结论的依据。D项则不同,题面给出的也是史实,这一时期苏联的确为扭转农业发展滞后投入巨大,但仅仅凭借这一史实,来验证“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还显得相当单薄,缺乏强有力的说服力,因此需要运用已有知识参与对结论的分析。各版本教材都讲到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讲到他们的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而苏联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轻视甚至牺牲农业、轻工业发展。从这里就可以分析出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没有改变。同时,有的教材还讲到,在20世纪60年代前期至中期,苏联仍然没有解决粮食自足问题。这也为分析D项结论提供了史实依据。
示例8: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1: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吐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
——(明)谢肇制《五杂俎》
材料2: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材料3: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之利,骤富焉。
——(宋)庄季裕《鸡肋编》
材料4:(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龟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本示例采用了一道高考历史试题的材料部分,为了说明运用知识分析历史结论,没有采用原题的设问,而是假设本题的设问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茶叶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样,本示例的考查中心就落在运用知识分析题目中的历史结论上了。
本示例题干由两部分构成:最前面一段是命题者的叙述和结论,之后是四段相关史料。在笔者看来,这些史料为分析命题者得出的历史结论提供了多方依据。
分析“茶叶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个结论,需要运用已有知识和题面提供的新材料。在教材中,有关宋代社会经济繁荣,坊市界限不复存在,纸币的出现,集市的多样化,作为商业中心的市镇经济功能大大增强,以及《清明上河图》等内容,都说明了宋代社会生活发生的重大变化。而这些变化与茶叶生产、消费和贸易的关系,就需要对新材料进行分析了。
材料1中所说的茶叶在“西戎茶马之市”中的作用,对中原可谓“利之最大者也”。这种“利之最大”,一方面可以“藉之可以得马”以供“边场之用”,另一方面赋予了茶叶生产和贸易更重要的意义,使它不仅仅只是“草木之叶”了,而是具有了重要的社会功能:可以成为“牵制”“西戎”、保护边防的间接手段等。对茶叶这种功能的认识和利用,自然会使茶叶在宋代社会生活中占有非同一般的地位。茶叶在国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可以从分析材料2和材料3得到印证。茶山成为最贵重之物,交易所动用钱财巨大,足以说明当时人们对茶叶的看重和舍得投入巨资,而用巨资交易的茶山,其价值一定是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检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某些地区人们的价值取向。而茶叶贸易所具有的巨大利益,招致“徽人、晋人荟萃”,并可以让有心之人“骤富焉”。这说明茶叶的生产,特别是茶叶的贸易,已经影响了宋代社会地区性经济分工,成为部分人群的经济来源,甚至影响了相关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材料4中描述的“茶坊”,俨然成为东京开封府市民民间交易和休闲的重要场所之一,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已有知识和题目提供的新材料,都为分析“茶叶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结论提供了依据。
第三项“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是指运用知识并以此为支撑,对某一历史现象或历史观点予以说明和证明。在此,首先需要对“历史现象”做一个界定。严格地说,既然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本身必须是客观的历史存在,是历史上真实出现过并被记录在案的现象,不管它是历史的全面反映,还是一个侧面的反映,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应该确凿无疑。我们只需对这个客观存在进行说明和证明。至于历史上不存在的、虚构的现象,并不符合对“历史现象”的认识,原则上不在本要求的考查范围之内。
对历史现象“说明”的角度很多。或者对历史现象本身进行说明(在试题的设问上可以用“表明了”表述),如过程、特点特征、结果等;或者对与这一现象相关的历史内容进行说明(在试题的设问上可以用“反映了”表述),如它产生的原因、所具有的作用、意义、影响等等。对历史现象进行“证明”的角度可以是证明历史现象的存在,证明历史现象是普遍的或是特殊的,是长期的或是短期的,证明不同历史现象之间是有关联的或是没有关联的,等等。这里的“说明”与“证明”仅有一字之差,在语义上有一定重叠和交叉,但两者还是有所区别,“说明”主要是解释清楚、讲明历史现象;“证明”是根据确实的材料判明某些历史现象的真实性、可靠性。
示例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提供示例中所述现象的是当时的报纸,作为大众传媒,它所发表的消息和文字,应该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代表性。继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后,一些军阀争相抛出自己的“口号”,其内容也要尽量凑成“三个”。解答本示例试题需要搞清楚两点:首先,这一现象表明了什么;其次,这一现象出现的背后原因是什么,或者说它反映了什么。后一个就是本示例所要的答案。因此,在本示例中,需要说明的不是这一现象本身,而是透过这一现象,去说明与它相关联的历史内容。
首先,分析这一现象可以看出,军阀们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氛围下追逐自己的“口号”的,他们感受到了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给蒋介石及其集团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和政治资本,让他们看到,这个“主义”是“值钱的”。既然如此,自己为什么不也弄个“主义”去捞点好处呢?“主义”对他们来说,只是用来“玩玩”的,而不是要信奉和践行的。据此,军阀们纷纷抛出自己的“主义”,完全是赶时髦,做表面文章,醉翁之意不在酒。
其次,既然军阀们并不信奉“主义”,却又争相用其标榜,说明“主义”对他们有好处,能带给他们某种利益。这种好处和利益是什么?由于军阀们是“效仿”蒋介石的,所以蒋介石得到的,也就是军阀们想要的。蒋介石靠打出三民主义大旗,“大出风头”,这正是军阀们所看中的。之所以如此,是当时历史环境和氛围决定的。1924年1月国民党召开“一大”,改组国民党,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提出三大政策,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在国共两党推动下,一场以反帝反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运动,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4个月后,黄埔军校成立,1926年7月北伐正式开始。新三民主义和北伐战争得到广大民众的拥护和支持;在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借助新三民主义和进行北伐声望大增。这让作为北伐打击对象的军阀们又羡又怕,他们试图也用什么“主义”装点门面,刷白自己,笼络民心,捞取政治好处。在他们看来,“主义”和民心向背已经联系在一起了。也正因为如此,军阀们才如此热衷于打出“三爱”“三权”的旗号。
这就涉及本示例试题的解答关键了:这种现象背后所关联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它反映了什么更深刻的历史内容?由上述分析可知,这个内容不在于军阀本身,而在于当时的社会,在于社会的主导思潮和民心向往的追求。
说明和证明历史观点,基本要求与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相同。有所不同的是,虚构和历史上没有出现的历史现象不在本项要求的考查范围之内,但错误、片面的历史观点,则可纳入本项要求的考查之列。历史现象是客观的,而历史观点是主观的;主观认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偏颇、片面和错误。能够运用知识说明和证明历史观点的错误,是历史学科要求的基本能力之一。
示例10:
材料1: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中、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国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防皇机,克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西晋)陈寿《三国志》
材料2: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3: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措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
——《郭沫若全集》
(1)根据材料1、2,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3,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
本示例通过不同时期人们对曹操的认识和评价,反映出他们各自的历史观和在这一历史观影响下对看待、评价曹操这个历史人物的观点。就材料看,陈寿和朱熹对曹操的看法不同,他们对曹操的评价上存在着明显的观点差异。他们各自运用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尊曹的陈寿认为曹操“揽中、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贬曹的朱熹则对比刘备、曹操、孙权,认为“蜀先主可与有为”,“曹操自是贼”,孙权“是两间底人”,从而拉开了三人的差距。郭沫若对曹操的评价也是通过比对进行的,认为诸葛亮“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
陈、朱、郭用事例说明了自己的观点,而考生需要运用知识对这些观点加以说明。第(1)问陈、朱两人对曹操不同态度的原因,也就是出现两种不同观点的原因。这需要结合他们生活的时代思考。陈寿所生活的西晋,是在曹魏政权基础上建立的,视曹魏为正统,自然要褒扬曹魏政权的缔造者曹操的“功德”。朱熹集两宋理学之大成,特别强调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自然也用“三纲五常”这面“镜子”去照古人。在这面“镜子”中,曹操既不“仁”亦不“义”,身为汉臣却在大权在握之后凌驾于汉帝之上,给其子曹丕窃取代汉朝自立为皇帝创造了所有条件。
第(2)问也是问与郭沫若评价曹操的观点相关的内容。他衡量历史人物贡献大小的标准,不是王朝法统,也不是伦理纲常,而是从唯物史观出发,看曹操对人民、民族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这种历史贡献有若干史实的支撑,如统一北方,扼制豪强,实行屯田制和户调制,保护和发展小农经济,在文化上开建安文学先河等。总之,尽管郭沫若对曹操的评价没有用具体的历史史实充实和展开,但他并不是毫无根据的盲目拔高。当然,郭沫若的评价作为学术争鸣也只是一家之言,在学术研究上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史实表述不同的观点。
【作者简介】江桥,男,1957年生,北京人,首都师大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高考。
【责任编辑: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