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芭蕾舞蹈的学习对学前幼儿的影响

2016-02-02 16:28:57黎恬恬买雅文
北方音乐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芭蕾舞影响

黎恬恬 买雅文

(长沙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浅谈芭蕾舞蹈的学习对学前幼儿的影响

黎恬恬 买雅文

(长沙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摘要】芭蕾舞是一门高雅、富有魅力的艺术,是一种人体艺术语言,四肢、头部、面部表情及人体动作则是构成芭蕾舞蹈语言的基本要素。优雅的芭蕾舞发展至今,被越来越多的人追捧和喜爱,其艺术价值是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的。对于学龄前(3—6岁)孩子来说,过早的学习芭蕾舞有利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端。

【关键词】芭蕾舞;学龄前儿童;影响

芭蕾,起源于欧洲,本是普通民众用于自娱自乐或者健身休闲的一种舞蹈,后来随着这种舞蹈形式的发展演进,逐渐成为了一种具有规范性动作和严谨结构形式的舞蹈种类。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芭蕾17世纪在法国宫廷形成。芭蕾非常的优美、高雅,深受大众的喜爱,使很多父母在为学龄前儿童选择课外兴趣活动的时候选择了学习芭蕾舞,但他们往往盲目跟风,并不清楚自己的小孩是否真正适合学习。

一、芭蕾舞发展历史及特点

(一)芭蕾舞发展历史

芭蕾舞,简称芭蕾,从法语的“ballet”英译而来。芭蕾是一种欧洲古典舞蹈,是用音乐、舞蹈和哑剧手法来表演戏剧情节。芭蕾舞的重要特征是芭蕾舞者穿上特制的足尖鞋立起脚尖起舞,故也被称为“脚尖舞”。芭蕾舞的奥秘也就隐藏在这芭蕾舞鞋里,芭蕾舞鞋能够承受巨大的荷重,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顶端,也就是鞋尖。芭蕾舞鞋的鞋尖非常特别,兼备柔软舒适和安全稳定和特性,对芭蕾舞者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保护作用,例如芭蕾舞者在跳起时鞋尖突然发生断裂,也不会因此落下残疾。紧身裙衣和紧身白色裤袜具有塑型和保护的作用,是最常用的基本练习服。同时芭蕾舞者会把头发在脑后挽成一个髻,原因是不会给舞蹈带来负担。足尖鞋,白纱裙,王子与仙女,传奇与爱情等等这些都被纳入了古典芭蕾舞的范围。芭蕾舞是一种洋溢着贵族气派的剧场舞蹈,所谓的“贵族气派”也被演绎成优雅、得体、高贵、知性的舞台表现。

芭蕾舞起源于十五世纪的意大利,最初是常见于国王大臣或者达官贵人的宴会之中的助兴表演,当时被称为“席间芭蕾”,演员都是由男性扮演,甚至国王贵族也会担任演员,主要在皇宫大厅内表演。由于演员戴皮制面具扮演不同角色,因此又称假面芭蕾。意大利文化对华丽技巧和浪漫抒情气质的追求成就了芭蕾艺术的高度,对古典芭蕾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到十七世纪后半叶,芭蕾在法国宫廷得到兴盛,流行一时,芭蕾逐渐成长为一门舞台艺术,进而发展为一种以舞蹈动作为主的戏剧艺术,或称舞剧。《王后喜剧芭蕾》被公认为第一部芭蕾作品,当时的法国国王亨利三世的王后亲自推动并且参加了这次演出。芭蕾舞蹈风格[豪华、浮饰、烦琐、夸张的以“巴洛克”风格(与文艺复兴艺术精神相背离的一种风格,其追求的是一种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富于动感的艺术境界)为主体的风格]的形成是在十七世纪路易十四执政时期,由于国王的支持,在法国巴黎建立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制定了古典芭蕾的舞蹈技术规范,宫廷芭蕾得到迅速发展,当时设立的五个基本脚位一直沿用至今。

(二)芭蕾舞的特点

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鼎盛于俄国。俄罗斯芭蕾艺术对世界芭蕾舞发展有着巨大贡献,许多新的芭蕾技术技巧产生并发展于俄罗斯。其精心设计的戏剧情节,富于激情的舞台表演,高超的艺术表现力都被人们所赞扬。芭蕾传入俄罗斯之后,其本国的艺术家把各民族的民间舞蹈元素与芭蕾融汇贯通,形成了“性格舞”的概念。而以《天鹅湖》、《睡美人》等为代表的俄罗斯古典芭蕾是浪漫主义芭蕾的顶峰。

深受大众喜爱的既优美、高雅又高难度的芭蕾舞蹈,具有八个与众不同的特点,这八特点就是: 开、绷、直、立、轻、准、稳、美。:“开”是指肩、胸、胯、膝、踝,五大关节部位左右对称的外开,在一定的程度上使舞蹈者手脚动作的线条得到了无限的延长,使舞者在整个舞台上动作的范围得到扩大,同时更有利于舞者掌控身体的平衡性。 “绷”是指踝部脚背的绷直,在舞蹈的过程中肢体绷直收紧,特别是腿部。这样可以给观众动作延长的感觉,使在有限的舞台空间中释放无限延长的肢体延伸感。 “直”是指把全身肌肉拉长,使芭蕾的舞姿达到舒展,长线条完美的视觉造型。“立”是指舞者整个人往上拔,保持胃和腹部收进去的状态,使得各种舞蹈动作显得轻巧、轻松。“轻”是指动作轻盈、自如,舞者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气息。“准”是指舞者在完成每个动作上都准确无误,达到芭蕾舞蹈的各项规格要求,使肢体动作运动路线和落地位置准确。“稳”是指舞者在动作过程中把握住身体的重心,不能出现身体晃动。“美”是指芭蕾舞和其它舞种的舞蹈一样,也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视觉艺术,需要舞者在舞台上一举手一投足都充满了美感。

二、(3-6岁)学龄前儿童的身体机能发育情况

3-6学龄前的幼儿身体发育情况与3岁以前相比较:3岁以后的幼儿身体发育情况相对减慢。但是要比6岁以后的身体发育情况要快。在3-6岁年龄段期间,幼儿的身高平均每年大约增长4-7厘米,幼儿的体重每年平均基本增加4千克。在3-6岁这个阶段中幼儿的身体可塑性比较强,所以像一些舞蹈、体操等对身体柔韧性要求较强的项目训练可以在(3-6岁)这个年龄段进行。

学龄前(3-6岁)孩子的听力敏感度比成年人要大,对音乐的感知同样要比成年人深。这一阶段的孩子,大肌肉群和小肌肉群不平衡发展:幼儿的大肌肉群发育相对较好且较早,小肌肉群发育相对较差且较晚,同时幼儿在运动过程中的肌肉力量不够,容易受到伤害。同时这一阶段幼儿的一系列大幅度动作已经掌握的很熟练,但是一些精细动作不太完善,比如系扣子,系鞋带等精细动作幼儿还不能比较好的完成。

三、学习芭蕾对学龄前的幼儿的影响

在学习芭蕾舞的过程中,由于学龄前儿童的特殊性,会对其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同时也会产生消极不利的影响。

(一)芭蕾舞对孩子的有利影响:

芭蕾舞有助于学龄前儿童活动身体,培养他们的协调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同时,通过学习跳舞,这样一种愉快的方式,他们学会了和其他小伙伴一起互动玩耍,了解了音乐和运动,增强体质、建立自信。

由于在3-6岁这个阶段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占劣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所以给这个阶段幼儿教授的舞蹈组合尽量在两分钟之内。每次舞蹈课,应该有着同样的流程:1、进行热身活动。2、复习之前所学的舞蹈组合。3、学习新的舞蹈组合。上课教授的舞蹈组合应该反复地带着幼儿练习,让他们更好的理解相应动作,更好的明白身体的状态。

幼儿正处于喜欢和擅长模仿他人的阶段,所以,在少儿芭蕾舞蹈教授的时候要充分利用这一点。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动物或人物的模仿来引起幼儿的兴趣。让他们模仿动物,比如优雅、高贵的天鹅,正在碧波上悠闲的享受。或者让他们想象自己是美丽帅气的公主、王子,在参加一场盛大的舞会。其次,可以将把他们分几人小组,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舞蹈和同伴一起随性舞蹈。再次,老师可以带着他们到户外,播放芭蕾舞剧的音乐,让幼儿随着音乐即兴创编。

芭蕾舞蹈的练习可以帮助幼儿促进身体各个方面的的生长发育,像使孩子拥有绝佳的气质,身体体态变得比较挺拔等等。因为芭蕾舞蹈八个独特的特点使芭蕾舞的所有训练都是非常强调肢体的舒展延伸和肌肉的舒展。假如按照正规的芭蕾舞姿长期练习,在幼儿成长发育中可以拥有非常好看舒展的肢体线条。而且,3-6岁是孩子骨骼发育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幼儿很容易养成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内外八字、抠肩、O形腿等畸形腿,如果幼儿进行了专业的芭蕾舞蹈训练就可以减少这些不良习惯的产生。

但是,以上的有利影响是建立在有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

(二)学习芭蕾舞对学龄前的幼儿来说也有不利影响

1、芭蕾舞蹈动作过于专业单一,不利于学龄前儿童的骨骼发育。

孩子的年龄小,孩子正好处于骨骼快速发育和生长的阶段,如果这个阶段让孩子学习舞蹈,舞蹈动作的练习中,会给孩子的骨骼增长产生很大的压力,影响孩子骨骼的生长,甚至还容易导致孩子骨骼的变形。

2、父母为了自己未完成的芭蕾梦强迫学前幼儿进行学习。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他们承受的事物是有限的,年纪小的孩子,他们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很不适合,舞蹈就是这样的一种学习,因此,年纪小的孩子学习不喜欢的舞蹈,很容易就给孩子造成压力,导致孩子闷闷不乐。

3、学习芭蕾舞蹈大多数是女孩,会给学习的男孩造成压力。

在学习芭蕾舞的幼儿中大多数都是女孩子,一般只有少数几个男孩子,假如男孩子在都是一群女孩子中间学习芭蕾舞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会变得“女性化”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

4、不专业的芭蕾舞教学会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社会上很少有真正专业的芭蕾舞教师,一般的培训机构都是业余的芭蕾舞教师进行教授,孩子在进行不专业的培训之后会在生活中产生不良的习惯,久而久之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走路成外八字、腿部变形……

学前幼儿学习芭蕾舞有利有弊,到底改不改接受学习,年龄的大小不足以作为判断的依据,因为孩子实际发育的个别差异很大,因此,应该是以孩子的身体条件、心理发育的年龄来判断,这样比较客观正确些。芭蕾舞的学习不仅仅需要的是兴趣更多的是坚持和勇气。学龄前的幼儿学习芭蕾舞不能一味的跟随家长的意愿,更需要看孩子的坚持力和尊重孩子的意愿。

参考文献

[1]张晓静.芭蕾舞审美要素探析.[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

[2]邹之瑞.新中国芭蕾舞史研究[J]. 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3.

[3]张敏.试论学前儿童舞蹈教育.[J].艺海,2013.8.

[4]朱青.对我国当前学前儿童舞蹈教育价值取向的思考.[J].才智, 2013.3.

猜你喜欢
学龄前儿童芭蕾舞影响
芭蕾舞女孩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芭蕾舞女
跳芭蕾舞
学龄前儿童家具设计与应用研究
艺海(2016年12期)2017-01-13 07:56:53
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综合干预研究
上海医药(2016年20期)2016-11-09 21:10:42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中国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学龄前儿童第一恒磨牙应用窝沟封闭剂预防窝沟龋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