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博李紫竹卢克寒
(1.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8;2. 大连海事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6;3.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650000)
功能主义视角下寺庙在城市社区中的角色定位
秦博1李紫竹2卢克寒3
(1.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8;2. 大连海事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6;3.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650000)
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无论政府还是社会组织,大多难以对社区和农村的寺庙进行有效的运用和管理,其根本症结在于对寺庙社区角色的认定。本文以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诸寺为例,以功能主义视角,总结当代受到现代化冲击的农村城市社区中的寺庙,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民俗传承以及社区层面上公共活动空间两大功能上是怎样起作用的,继而对现代社区中的寺庙进行角色定位。
社区寺庙;功能主义;社区角色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先富”,全国各地刮起了一股“宗教搭台,经济唱戏”的风潮。也在此时,已有社会学、民族学以及人类学学者着力从地方传统、社区记忆、地区民族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很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然而,先前此类研究大多立足于地方传统文化的彰显,笔者认为针对于社区寺庙与所在社区的交互关系方面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佛教寺庙的建筑形制和派别性质等都决定了其社会功能不尽相同,因其所处社区环境大致可分为农村和城市寺庙两大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佛教寺庙都是以农村寺庙占据主导,但随着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农村社区和农民开始向城市社区和市民转变。本文所研究的城市与农村社区寺庙,下文简称为“社庙”,它的存在与所在社区关系紧密,并且不同程度上涵盖了一些所在社区的民俗文化特点。
功能主义理论认为任何社会都有一定的基本需求,而社会各部分都应为满足这些需求服务。作为整体论的方法论,功能主义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趋向协调的理论,因而其并不注重探讨社会矛盾冲突,而是倡导一种和谐共进的社会关系。因而在当代中国社区治理,倡导和谐氛围的主旋律下,功能主义的视角就凸显出其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
“社庙”周边的社区居民原本生活条件比较差且交通不甚便利,与外界的交往少。因此,在这种环境下,若试图提高生活质量,除了必要的物质需求,也存在宗教信仰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需求。“社庙”在不断发展传承中承载了社区居民的这种需求,成为社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普洱市景谷县城,是一个拥有着众多寺庙的、佛教宗教信仰浓厚、很具有研究价值的城镇。在这次的研究工作中,笔者所在的研究小组希望通过对于当地多个城市与农村社区中的“社庙”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在了解当地“社庙”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社庙”的形态和管理机制在这一过程中是如何演变发展的。
笔者将着重从社区层面上非正式群体公共活动空间、精神文化层面上民俗传承两个方面来讨论社区居民生活需要和“社庙”功能之间的关系。
(一)社区层面上非正式群体公共活动空间功能
所谓非正式群体是“正式群体”的相对概念,指个体在共同活动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这些群体不受正式组织的行政部门和管理层次等的限制,且没有明确规定的正式结构,但在其内部也会形成一些特定的关系结构,自然涌现出自己的“领导者”,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人”指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个体通过社会化,使自然人在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我,并获得社会的认可,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社会化所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活动,如果没有机会进行信息和经验交流,个体也就难以进行社会化。因此,社会交往成为个体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必然需要。而公共活动空间作为社会交往的场所,是社会化所必须的外部环境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公共活动空间,个体只能在自己的生产生活范围内活动,那么实现社区内覆盖最大范围的社会化活动是难以进行的。而当社区居民自发前往某一个公共活动空间进行集体的或小群体活动,继而产生交流互动的同时,非正式群体也更容易形成。
在景谷县的香盐村,笔者一行人对当地一个土祖庙的庙主进行了访谈。从某种程度上讲,农村寺庙的庙主并不具有管理统制“信众”的功能,不过虽然此处的“土祖祠”并没有很宽阔的祭祀地点,它的整个仪式过程都是在那不足20平方米的一小片区域中进行的。但是它仍然属于农村社会中的“社庙”,并且在信仰寄宿、公共活动空间等方面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合适的场所。
李姓庙主提到,在每年的大年初一、十五等日,全村的众人都会自发地对该庙进行祭拜。值得注意的是,庙主谈到当村民身边出现“讨亲嫁女”等重大事件时就会前往此庙祭祀,并进行宴请。在这种宴请中,平日里生活的村民会聚集在一起进餐,而且在这过程中,作为庙主,笔者的报道人也会出场甚至主持,这无疑加深了围绕着此寺庙的人群互动。
如果说农村社区的资料显示不能算是典型,那么笔者在景谷县城勐卧佛寺进行的参与观察可以更能够说明问题。
在对勐卧佛寺的观察中,笔者发现作为“社庙”,勐卧佛寺的功能性更加明显,实质上,该寺是融入附近社区中的典型案例。笔者发现在佛寺周围存在着不在少数的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诸如打扑克以及下象棋等。而在进一步的观察与访谈中,笔者发现,这里存在着少数没有宗教信仰的老年人时常活动于该地,但在涉足正式的寺庙地域时,他们仍然会遵守宗教信仰的要求,不可不说,这也是宗教寺庙对于社区老年人活动需求的一种满足。在这里,多重因素使得在“社庙”的形成过程中其承载的不单单是宗教信仰,而是包括社区空间活动需求等一系列的综合体。
通过对上述访谈记录和参与观察的分析,不难看出,非正式群体在一些“社庙”中的确存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同质性是最为显著的。一般而言,近似的年龄、背景和文化层次是潜在的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基础,加之长期在同一个空间影响的范围内进行共同活动,个体间更便于迅速达成一致。而上文提到的庙主作为拥有组织祭祀能力的个体,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非正式的“领导者”。
勐卧佛寺作为聚集交往的公共活动空间,在所在社区居民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据笔者访问调查显示,佛寺尚未完全对当地社区居民开放时,居民绝大多数整年都忙于工作,很少走亲访友,加之其他的种种因素,社区间交往更是少之又少。于是居民难以生活在极度缺少社会交往的封闭社区内,因而需要一个公共活动空间来实现其社会交往的需求,而该寺成为社区中非正式群体公共活动空间。
(二) 精神文化层面上民俗传承功能
人所具有基本的精神文化的需要,是社会化的产物,其与个体的生活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就个体尤其是文化较低的居民而言,精神文化多基于个人感性认识,而这种感性认识又很难脱离实质载体而抽象地传承。尤其是在剧烈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社区原有格局被打破,社区居民成分结构也出现了变化,原本社区的社区民俗习惯传承就出现了更复杂的困难。因此,“社庙”及在其内所发生的社区公共活动,作为公共感性认识的实质载体,对民俗的传承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打一个比方,“社庙”就好像一个U盘,在社区动荡之时,将原本社区的民俗习惯保存下来,待到社区环境稳定后,又需要重建民俗习惯时,再通过这个U盘提取原本社区的民俗习惯,从而进行感性认识上的传承。
我们可以再次回顾之前香盐村中的传统寺庙。由于十年动乱中诸多寺庙受到摧毁,我们只能够从老一代人的口中了解20世纪香盐附近寺庙的传统活动。
在香盐村当地,除了现存的土祖庙以及带有傣族文化色彩的“祭竜”之地外,在几十年前该地还存在着一个观音庙。这是笔者从高姓老人口中得到的信息,而在1958年前,每逢3月将近,围绕着观音庙就会举行一次大型演出,其内容大多数都是古典名著中的场景。据老人回忆,他对于三国演义等名著的认识就是在这一时期丰富起来的。这仅仅是“社庙”教化功能的其中一个典型。
那么再回到之前所提到的“U盘”理论中,在香盐村寺庙的变迁历史中也可以找到相应的例子,在20世纪的香盐村,石屏人迁徙至此,所建立的石屏庙在伴随着经济社会变动衰败后,迎来了另一种“重造”,经过当地人群的重新建构后,糅合了当地民间信仰的土祖庙建立了起来,这事实上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欲教化其民,成其美俗,不可不学”。从以上的访谈记录中,可以明显感觉到,“社庙”作为一种民俗习惯和原始信仰的活动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社区居民的教化功能。
以“社庙”传承感性认识的民俗文化载体的优势在于,其对感性认识的传承经过了“善”的教化过程,运用普遍性的信仰规范来进行约束、导引,并使得“善”的规范逐渐成为社区文化精神的主要组成部分。从而完成了对社区民俗文化精神的深刻升华。
在此,“社庙”作为社区精神文化中心,有助于遏制经济活动下诸多可能出现的越轨行为。而根深蒂固传承的“俗信”引导社区居民“向善”。“社庙”所蕴含的原始信仰对个人行为有很强的规制性,其通过“善恶是非”观念的软规则,达到对个人行为规范的作用。
“社庙”在“社区”中,以社区公共空间的形式出现,并与其所在社区之间发生着十分紧密的功能联系。那么关于其角色的定位自然要放到现代农村与城市社区的环境中去研究。
“社庙”在农村与城市社区中所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应为加深居民社会交往,促进社区整合的公共空间。
现代社会是个体关系的总和,社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是如此,是由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个体所组成的,“社庙”通过使这些不同社会特征的成员因宗教信仰活动聚集在一起,从而形成非正式群体,继而加深居民间的凝聚力,构建起集体归属感,最终促进当地社区的整合。
C95-0
A
秦博(1993-),男,河北张家口人,本科,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李紫竹(1995-),河北唐山人,本科,研究方向:中国研究;卢克寒(1996-),河北张家口人,本科,研究方向:民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