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林 李 芳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1)
铸胎掐丝珐琅的造型与纹样
王金林 李 芳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1)
从历史上看,我国对珐琅器的称谓颇多。目前能见到的最早关于铸胎珐琅器具的记载是南宋时顾文荐所著的《负暄杂录》,文中将它附于琉璃之列;元代吴莱《大食瓶》诗,将其称为大食瓶;明初曹昭撰《格古要论》称做大食窑器、鬼国窑器、佛朗嵌;明宣德时也有称做翠瓶、翠炉者。
铸胎掐丝;珐琅;造型与纹样
明景泰年间珐琅的发展达到一个高峰并大多用蓝釉铺底,又称为景泰蓝。明末崇祯年间和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般称为珐琅或发蓝。清末期随着清朝国力的衰弱和薄胎珐琅的盛行使铸胎掐丝珐琅的工艺失传。
1996年佛光集团经过实验探索使铸胎掐丝珐琅得以恢复,并成功研发高达150厘米、长42厘米、宽82厘米、重达150千克的大型铸胎珐琅器,还通过对明朝琅料的再次研发和对焊药的重新配比,为珐琅工艺运用在佛教建筑上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使铸胎掐丝珐琅继续发挥它璀璨夺目,千年不磨的光辉。
据考古发现,铸胎掐丝珐琅最早诞生于希腊。希腊普鲁斯岛出土的公元前12世纪的六枚戒指和双鹰杖首被公认为是最原始的掐丝珐琅器。中国历史记载早在宋元时期,铸胎掐丝珐琅就由于东西贸易的兴起,随着番货传入我国。但是直到元代成吉思汗进攻大食国(现代的阿拉伯国家),俘回了大食的铸胎掐丝珐琅制作工匠,铸胎掐丝珐琅的制作技艺才正式传入我国。也就是说,我国真正开始国内制作铸胎掐丝珐琅是从元代开始。珐琅是一种多用在铜质、银质、金质等金属器物表面的釉料,因此附着了珐琅釉料的器物,称为珐琅器。根据制作和加工工艺的不同,铸胎掐丝珐琅可分为:铜(金、银)胎掐丝珐琅、金属錾胎珐琅、金属锤胎珐琅、铜胎画珐琅、金属露胎珐琅、铸胎综合工艺珐琅、机制珐琅、多种原料、多种工艺相结合的珐琅、金属胎平面掐丝珐琅画。
珐琅自产生、发展到今天,其品种、造型、样式和花色繁多,异彩纷呈,琳琅满目,即使在同一类的品种中,珐琅又有千差万别的样式和花色,而每一种又都有具体的品名。根据珐琅器从古至今的众多基本造型样式可分为:器皿类、家具类、仿古类、灯具类、首饰类、杂项类、综合类,多指多种原料、多种工艺相结合。
铸胎掐丝珐琅的制作材料:金属材料、珐琅的釉料、黏结材料。
1.设计要求;2.失蜡法铸胎工艺;3. 掐丝工艺;4.点琅工艺;5.烧琅工艺;6.磨琅工艺;7.鎏金工艺。
铸胎掐丝珐琅在元朝时期传入我国时,其造型大多接近阿拉伯国家的器形。直到明朝时期经过我国工匠借鉴陶器、瓷器、漆器、唐三彩造型创新设计,加入我国的传统造型龙凤的配饰,逐渐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民族风格。清朝早期掐丝珐琅在创新上更是大胆突破,运用青铜器造型,如青铜鼎、青铜犀尊、青铜醍醐、青铜儡等等,增加珐琅器型的多样性,清朝中期由于受西洋瓷器的影响,出现了很多中西结合的珐琅器造型,使铸胎掐丝珐琅更加精美华丽。这些大胆创新和向西方美学的借鉴使掐丝珐琅的发展达到鼎盛。
掐丝珐琅的造型借鉴陶器、青铜器、瓷器、漆器等造型,根据工艺的要求再加以变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其立体造型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器皿造型与錾雕,二是动物、植物造型,三是结合产品造型。
(一)仿青铜器皿造型
鼎、壶、觚、尊、罍、簠。
(二)仿彩陶器皿造型
麦形壶、蜥蜴纹彩陶、人面彩陶瓶。
(三)仿瓷器器皿造型
莲瓣碗盘、梅瓶、葫芦胆式瓶、蒜头瓶天球、灯笼瓶、双连瓶、油锤瓶、柳叶瓶、瓜棱瓶、花口瓶、琮玉瓶、玉壶春瓶、宝月瓶、象腿瓶、橄榄瓶、凤尾瓶、棒槌瓶。
(四)仿唐三彩造型
唐三彩仕女俑、唐三彩马、唐三彩瓶、唐三彩罐。
(五)掐丝珐琅器皿造型
多穆壶、竹节瓶、银锭盒、印盒、瓜式盒、荷叶盒、鼻烟壶、瓜觚笔筒、镇纸。
(六)结合产品造型
这些经过泥塑铸胎,再配饰圆雕、浮雕、透雕等不同造型的装饰形态,经过变化、再次创作后用作装饰器皿的金属錾雕形态,使珐琅器整体造型大气饱满又不失灵动,更显其精湛工艺。铸胎掐丝珐琅的发展不仅仅是多种造型的艺术摆件和实用品,它还涉及到建筑和佛造像上的运用,以及与玉器、珠宝、金边花丝、木雕等多种工艺的结合。如:南京牛首山释迦牟尼顶骨舍利塔把珐琅与金银珠宝相结合制作的佛塔,整体佛塔精美绝伦,加以珐琅的衬托更显其金碧辉煌和沉稳大气。在佛塔四周的四大天王均是珐琅工艺制作。铸胎掐丝珐琅在佛教建筑、人物题材上的运用为珐琅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
铸胎掐丝珐琅的纹样,在元朝时期由于制作器物的工人大多都是从阿拉伯国家俘获的工匠,因此早期的纹饰设计受阿拉伯国家珐琅工艺和纹饰的影响,其纹饰充满了阿拉伯国家的风格,具有几何纹饰感。随着我国工匠对铸胎珐琅工艺的掌握,逐渐展现出我国的民族特色,主要体现在明朝中期工匠们把中国传统装饰纹样运用到珐琅器的装饰上,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到清朝早期珐琅器的纹样出现了大批的仿青铜器纹饰,如青铜兽面纹、青铜凤鸟纹、青铜龙纹等。清朝中期珐琅纹饰在传统的基础上更加华丽饱满、纹饰层次丰富,出现很多以佛教题材为主的纹饰,如八吉祥、宝相花、法器等。清朝后期受西方写实绘画的影响,其纹饰充满了绘画风格,显得轻松自由了许多。同时也把掐丝珐琅的发展推向鼎盛时期。掐丝珐琅的纹样主要有传统纹样和写实纹样,这些纹样在规范传统的基础上可以变化创新,也就是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一)在铸胎掐丝珐琅工艺中
一切生活的自然形态纹饰都要从制作的角度出发,按照美的原则予以提炼概括,使之成为节奏鲜明、格律严整的技术格式。如锦地、花卉、山石、云、水等。
(二)每一种工艺技术格式都是在创造具体形象的过程中形成的
既可以作为形象再创造的出发点,又可作为其他艺人效法的规范。即逐渐演变为可以沿用同类产品的“程式”。如蕉叶纹、青铜纹样等。
(三)作为珐琅工艺中应用的程式化传统纹样多是艺人从金属工艺与珐琅工艺的复合工艺中应用而创作的
它们适应、服务于整个珐琅器的工艺与艺术效果,是掐丝珐琅工艺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在主体纹样之外必须用丝工纹样去填充,以程式化的纹样随形填满空白,以使金属与釉料紧密黏合,而且经鎏金工序可以使产品取得更加金碧辉煌的效果。
1.锦地纹样
古钱锦、绣球锦、皮球锦、鱼鳞锦、联珠锦、锁子锦方、块锦、十字锦、满地娇蕉叶纹锦、曲带纹锦、冰裂纹锦、几何纹锦、云气纹锦、藩篱纹锦。
2.单独纹样
宝相花纹、博古纹、莲花纹、穿枝花纹、缠枝花纹、菊花纹、龙纹、凤凰纹、饕餮纹、狮纹、喜相逢纹、蝶纹、鱼纹。
3.山、石、云、水纹样
4.象征、寓意的纹样
富贵多寿、四君子、八吉祥、鹤寿延年、凤穿牡丹、龙凤呈祥、国色天香、富贵长寿、百果丰硕。
5.谐音、借音的纹样
五福捧寿、喜上眉梢、双福鸿运、金玉满堂、清廉得名、瓜瓞绵绵、六合同春、一路连科。
6.文字、表号的纹样
卐字、寿字、喜字 。
总之,经过典雅大气造型的塑造和精美华丽纹饰的装饰等多种工序完成后的铸胎掐丝珐琅,能产生古玉般温润、微透的效果,又有瓷器自然活泼和锦缎般的富丽华贵,被称为传统工艺中的贵族。其沉稳大气的造型、精美华丽的纹饰和璀璨夺目的色彩深受世界人们的喜爱,又被称为一门综合性的世界级精湛工艺。
[1]王松江.浅谈原始彩陶造型与装饰纹样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J].大家,2010(11):112-113.
J52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