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太原030012]
浅析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得与失
⊙孙红[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太原030012]
作者通过阅读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所著的《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一书,希望和读者分享对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理解和看法,文章将介绍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理论基础——目的论及其发展,就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得与失发表笔者的拙见。
功能主义翻译论目的论文学翻译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起源于20世纪的德国,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翻译理论界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引起了翻译理论界的一场不小的革命,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论。作者通过阅读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一书,希望和大家一同分享读后感想。文章将特别介绍一下功能主义翻译论的发展形成所经历的阶段,以及本人在阅读此书后认为它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得与失。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德国,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在1971年《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虽然她仍坚持以原作为中心的等值理论,但她同时指出有些等值是不可能实现的,应该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
第二阶段,是由凯瑟琳娜·莱斯的学生汉斯·威密尔(Hans Vermeer)完成的。他摆脱以原作为中心的等值理论的束缚,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翻译的目的论(skopostheory):指出单靠语言学是解决不了翻译的问题的,他根据行为学理论提出翻译是一种人类的行为活动,而且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同时,也指出翻译是译者根据客户或委托人的要求,结合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从原作所提供的多源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翻译。同时,他还强调,由于翻译行为发生受到相关文化的限制,因此翻译不是奈达所说的一对一的行为。在他的理论中,他将翻译看作多方行为的结果,将翻译放到一个更广泛的领域里操作。他的这些理论进一步推动了功能主义翻译论的发展形成。
第三阶段,在汉斯·威密尔的基础上,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进一步发展了功主义翻译论,视翻译为一种实现特定目的的复杂活动。
《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一书是克里斯蒂安·诺德(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之一)首次用英文全面系统地整理归纳了功能派复杂的学术理论和术语。本书不仅介绍了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形成过程、基本思想,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还特别针对功能派翻译理论自形成以来受到的各种批评中提出的问题一一做了解答,并展望了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发展前景。
功能主义翻译论提高了译文的地位,认识到翻译过程中的一对一对等是不能完全实现的,而当发生矛盾时,应当以译文为主,以译文所要实现的功能为主。这些观点是一种进步。而功能主义翻译论除了使翻译的操作更有规律可循,也让其更有效的实现,除此以外,功能主义翻译论像诺德在他的书中所述,被广泛地应用到其他领域,其中提到了译者培训、文学翻译,口译中的原因以及对译者翻译道德观念的影响。其中对译者的培训是功能主义翻译论最主要的应用。以上这些都是功能主义翻译论的优点所在。
但正如前文所说,功能主义翻译论自形成以来,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因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也受到过批评。
功能主义翻译的理论基础是由汉斯·威密尔提出的目的论。目的论是在行为理论的基上提出的,行为的定义内容之一是:所有行为都有目的,所有行为都有结果。所以他指出翻译是一种行为,因此翻译是有目的的行为,而
因此,当目的论提出后,引起了许多争论和批评,如:(1)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有目的,(2)不是所有的翻译都有目的,(3)功能主义翻译论逾越了翻译本身而过度的言及他物,(4)目的论并不是一个始创的理论等等。
[1]常玉宝.功能主义翻译论的实用主义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2010(10).
[2]张红云.生态视野下的多种翻译理论探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5).
功能主义翻译论者试图使其理论适用于所有的翻译领域,并试图证明这一点。而对此提出的最多异议的就是功能主义翻译论是不适用于文学翻译的。原因有以下:文学翻译中原文本有特殊的地位,也就是要重视原文本,原文本第一,地位不可取代,而功能主义翻译论的特点是降低了原文本的地位,提升了译本的重要性,重心偏向译文。文学文本的作用不在于它的实用性,因此不能被认为是有明确目的的。对此诺德在他的书中也试图进行了解释,主要是从对等论会引起不连贯的译文,或造成译文的真实的不忠。他认为文学翻译不是不需要理论化或方法化的翻译方法,强调功能主义翻译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工具性作用。
任何一种理论的提出都有它提出的原因,也正是这一理论最为适合的领域,功能主义翻译论也一样,它是在翻译商品化的前提下提出的,因此它的适用领域也必然和商业化有关联,适用于实用性翻译。因此没有必要强调其在所有领域都适用,否则就会有牵强的嫌疑,比如说功能主义翻译论对于文学翻译而言,虽然功能主义更强调其功能性,强调其作为一种方法在翻译中的工具性作用,但成熟的文学翻译理论并不是不讲方法,也并不是一定要达到一对一的对应,也曾对不能达到一对一对等时要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许多讨论,没有一种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翻译。而功能主义翻译论者应当认识到功能主义提出的背景,以及它最为适用的范围,而不能梦想它能够八面玲珑。更应在明确其适用范围之后不断地完善其在这一领域的应用,而不要泛而滥。
可以说功能主义翻译论是翻译论的实用主义的代表,是换一个角度讲翻译,是一种突破,一种创新。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讨论的,尤其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从功能主义翻译论学习翻译教学的一些有效方法。但更要认识到翻译不是千篇一律的,文化更有其丰富的内涵,不是某种方法可以彻底解决的。我们更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不断地实践中寻求方法去解决目前还不能解决的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孙红,硕士,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编辑:郭子君E-mail:guozijun08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