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鑫[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 新疆 石河子 832003]
编 辑: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com
1.高校舞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1)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当前,在高校舞蹈课堂教学上,不少舞蹈教师只倾向于学生对舞蹈技巧的生硬讲授,往往忽视学生对舞蹈课程的兴趣培养。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只有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解,课堂氛围自然活跃不起来。教师成为课堂的绝对权威者,胆小点的学生生怕做得不好,受到老师批评。长期下来,学生对舞蹈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无法对舞蹈课程产生浓郁的兴趣,本来活蹦乱跳的舞蹈课程逐渐变得令人望而生畏。(2)坚持以“机械训练”为教学中心。在不少教师的心目中,舞蹈课程就是身体运动课,“训练”成为舞蹈课的家常便饭,正如学舞蹈的学生来说,不是在舞蹈室里训练,就是在去舞蹈室训练的路上。每天机械地训练舞蹈肢体动作,枯燥乏味的训练生涯令学生吃尽苦头,苦不堪言。慢慢地,学生自然对舞蹈训练产生排斥情绪,总觉得自己怎么也练不好,学不精,甚至怀疑自己不是学舞蹈的材料。
2.舞蹈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1)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念。针对应试教学,我们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何谓“素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学生的个体素质,其中心观念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具体来说,教学分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之间是彼此关联,互动互补,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教师和学生是平等关系,需要彼此对话,沟通互动,不能把知识生硬地塞给学生就完事了。(2)忽略学生接受知识的非智力因素。学习活动不仅需要学生的智力因素,更需要非智力因素的参与。何谓“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那些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产生影响的个性心理的因素,比如兴趣、爱好、意志力、自信心、抱负、焦虑等等。舞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模仿力等智力因素,更需要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情,遇到困难不要放弃,要不断地肯定自我、相信自我,而不能用机械的训练代替一切。
1.暗示及心理暗示的含义保加利亚心理学家乔治·洛扎洛夫首先提出把“暗示”应用到教学。“暗示”,其实是一种心理活动,通过外在或内在环境的一切刺激来调节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至于“心理暗示”,就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心理暗示既然可以产生积极作用,也可以产生消极的作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稳定被暗示者的情绪,树立坚定的信心,用顽强的意志力克服困难和挫折。消极的心理暗示却给被暗示者带来不良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避免种种消极的心理暗示,不能动不动就说,“你真蠢”“你真懒惰”,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不良的消极心理暗示。
2.积极的心理暗示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作用舞蹈教学巧妙地使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能使学生学习效率进一步提高。概括起来,积极的心理暗示在高校舞蹈教学有以下四方面的作用:
(1)提高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对舞蹈产生愉悦感,通过心理暗示让学生领悟到舞蹈是美的化身,一举手,一抬头,都会给别人带来美感,慢慢地,学生便对舞蹈产生浓烈的兴趣,不再觉得基本训练是枯燥的体力活。
(2)提高学生对舞蹈学习的自信心。舞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不再担心教师责怪自己的动作不规范,不再顾虑自己对舞蹈的理解是否和教师一样,自信心立即获得极大的提升,变得积极主动地向教师指教,与同学沟通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舞蹈技巧。
(3)提高舞蹈课堂的教学效率。学习就是不断纠错的过程,不经历过挫折,无法达到成功的彼岸。舞蹈学习也一样,众多肢体动作刚开始训练总是不理想。学习不能靠教师外在灌输,必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一句鼓励和肯定的话语,一定让学生信心提上去,并且慢慢地懂得如何想办法自我提高,课堂的教学自然获得长足提高。
(4)提高学生对舞蹈学习的自由度。
舞蹈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艺术,极力追求个性化。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学生便不再受到任何压力和束缚,思维便处于开放、大胆、自由状态;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感受教师交给他们一个无限发挥空间,可以随意发挥他们的个性,对舞蹈艺术产生一种自我理解,创造出更富魅力的舞蹈艺术。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采取有效方法与措施来发挥心理暗示的积极作用总结以下几个方面:
1.消除负能量学习不仅是一个智力过程,更是一个情绪过程,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够带来正能量,帮助学习者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反之,消极紧张的情绪却是负能量,带来相反的效果。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会有所差异。即使同一个舞蹈教师讲解同一个舞蹈动作,同一个班上的不同学生接受速度也有所差别,总有一些学生能很快掌握,也总有一些学生需要时间慢慢地消化和琢磨。这时候,为了消除学生接受快慢等方面不必要的压力,我们教师需要及时采取办法帮助学生转移注意力,暂时缓解甚至是消除这种不良情绪。
2.自我想象暗示自我想象暗示是在暗示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的动作或情景,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控制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自我想象暗示中,特别是对成功动作表象的体验将起到积极的动员作用,让学生对自我充满信心,有利于建立和巩固舞蹈动作,加深舞蹈动作的记忆,提高舞蹈动作的熟练度,从而达到最佳、最优秀的舞蹈表演状态。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尽量回忆自己跳得最流畅、感觉最良好的时候,回想起当时的舞蹈动作细节,把该注意的地方和优秀的地方回忆起来,并且在大脑里进行自我演练一番,下次表演或者训练时一定能发挥出最好的状态。
3.分阶段任务每一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目标,给学生设立每一个阶段的任务,能够帮助学生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努力程度,克服训练的单调感,而且为了早日达成设定的目标,学生会主动改进方法,想尽办法提高学习的效率。明确了分阶段任务的作用之后,我们教师在每一节舞蹈课堂开始之时,都要将学生集中在一起,阐述该节课的学习内容,并且设立相关的学习任务,让每一个学生明确该节课的学习重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引和带引下,便会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并且积极参与到舞蹈训练之中。
4.自我心灵沟通顾名思义,自我心灵沟通就是自己和自己进行内心谈话。谈话的内容既可以包括积极向上的内容,也可以包括消极颓废的内容。积极的自我谈话有利于我们的显意识和潜意识都聚焦到积极的一面上,让人获得正能量。在舞蹈训练和学习过程中,我们教师需要教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谈话。比如,当舞蹈演出表演前,我们需要进行自我激励,告诉自己:“我一定可以跳得更好,更出色!”
5.自我松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内心紧张时,全身骨骼会不受控制地紧张起来,说话会吞吞吐吐,全身发冷哆嗦。由此可见,大脑和骨骼是双向联系的,信号不仅从大脑传到肌肉,也从肌肉反馈到大脑;不仅向大脑传报身体状况,而且也刺激大脑兴奋。那么,放松训练就是充分运用这一个机理,运用一定的心理暗示,让个体集中注意力,积极地调节呼吸,让身体肌肉充分放松起来,进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因此,在舞蹈课正式讲授舞蹈知识之前,我们教师需要充分把握课前十分钟的放松活动,让学生的大脑获得自我松弛后,这时,学生接受心理暗示性极强,对言语及其形象特别敏感,容易产生符合语言内容的行为意向。所以,我们舞蹈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前十分钟进行自我松弛训练,用积极的语言暗示提升教学效果。
6.提高注意力学习舞蹈需要一个漫长的训练过程,除了需要学生顽强的意志力和毅力之外,我们教师还需要想方设法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为了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我们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用新异的方法刺激学生的注意力。我们教学需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条件和优势,适当地改变学习和学习标准,实现注意的合理分配。
总而言之,舞蹈教学不仅需要重视舞蹈技能的传授和训练,更需要重视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培养。这其中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舞蹈形体教学的客观规律,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和理解,让学生身心愉快地投入到舞蹈的学习活动中。
[1]张静茹.论舞蹈中的言传身授教学法[J].科学教育论坛,2005(15).
[2]刘小红.论舞蹈教学[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4).
[3]李会中.体育暗示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理活动[J].辽宁体育科技,2002(l).
[4]马春英,张建军.暗示心理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2(5).
[5]王坷.陶永纯.心理暗示法在健美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