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平
我国大学生的生死观
王东平
[摘 要]通过中外大学生生死观对比,立足于生命教育,提出促使高校生命教育内容系统化、全面化、具体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生死观;生命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对生命冷漠的事件和极端事件层出不穷,大学生生死观不断出现偏差和断层,生死观教育也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现行环境中,迫切需要正确认识生死观,进一步引入生命教育。
(一)缺乏对生死的正确认识
由于家庭结构的变迁,大部分大学生作为独身子女,容易畏惧担当生命责任,并害怕死亡,甚至不能承受由于家庭成员或者朋友的意外死亡带来的压力,从此丧失生活信心一蹶不振,迷失自己。
人作为个体最终都将走向死亡,但是生命的发展的连绵不绝的,从生到死是生命发展的规律。死亡在生命历程中是生命的停止,这结果不可避免也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有生即有死,所以不必畏惧死亡,不必逃避死亡,每个人都要接受死亡的自然过程。
(二)我国传统生死观日益被淡化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儒家与道家的生死观组成了我国传统生死观,其中尤以儒家生死观为重,它追求实现生命的价值,保持这积极的入世态度,通过自身的努力来体现个体的意义以达到死而不朽的目标。但是部分大学生并不了解我国传统的生死观,没有吸收精髓部分,浑浑噩噩生活,不曾反思个人的生命价值,做出相应的贡献。儒家强调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而慎重对待死亡,但现实中却出现大学生投毒同学,刀砍同学的丧失人性事件。以此可见我国传统的生死观逐渐被淡化。
(三)片面认知安乐死
目前对于安乐死没有统一完整的的定义,但是普遍上认为“在当前的医学条件下毫无救治的可能,遭受着难以忍受的痛苦的患者,在有行为能力的患者本人的请求下,为了终止痛苦而由医生实施的死亡过程的医疗措施”。随着思想的开放,人们不仅追求活得有尊严,而且要死得有尊严,所以对安乐死的追捧出现了空前的高涨,认为安乐死不是选择生或死的问题,而是死亡过程的文明化。但安乐死充满争议,它是为了脱离痛苦还是以死解脱,帮助老人安乐死是子女孝顺还是大逆不道;法律上来说是否合法化;如何界定是安乐死。毕竟它的实施导致死亡这一结果提前到来,人们的认识因人而异,理解上存在片面极端等现象,并不否认我们希望有权利把握自己的生死,让自己的生命有尊严有质量。
(四)非理性自杀日益增多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经济模式不断改变,市场竞争激烈,人们生存的社会压力增大,日渐超过心理和精神上的负荷,自杀这一社会问题屡见不鲜。自杀是主体采用一定的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全世界每年有几十万人死于自杀。由于不能正确处理情感挫折、学业就业压力和人际关系,生活态度消极,心理抑郁,自我了结生命的事情不断增多,高校学生跳楼跳河等自杀的事件屡见不鲜。现在普遍认为自杀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是非理性的,大部分个人和群体表现出能够珍惜生命,理性对待自杀,并对生命负责的健康生死观。
(一)以责任意识为准绳的生命观教育
生命是我们拥有的权利,但是在生命历程中有一定范围内大学生该承担的责任。了解生命,培养一定的责任意识,是当前高校教育所需的必要课程。康德认为“责任是善良意志的体现,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源泉所在”。人的最基本的责任也是生命,生命责任意识就是指个体对自我承担生命责任的自觉意识,并对他人生命负责。
生命观教育中的责任意识包括三个方面:首先,针对当前少部分大学生存在否定自身生命,采用极端方式的现象,缺乏责任意识,高校必须教育大学生树立自我生命责任意识,不仅对自己的身体负责也包括思想行为方面,使大学生吸收内化。同时,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将责任意识落实到实践中。其次,教育大学生树立尊重他人生命的责任意识,应重视培养大学生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构建对他人生命包容的责任感。最后,教育大学生树立保护自然生命的责任意识,承担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二)以生命之重为基础的死亡观教育
哲学、宗教中的人生信仰大部分都是围绕死亡问题的。从高校的生命教育的现状看,死亡观教育相对关注较少。死亡观教育是探究死亡与生命的关系,培养生命意义,直面死亡真实性的重要教育。人的生命内容是不会终结的,对大学生进行死亡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合理的死亡态度,掌握关于死亡的正确知识,从容面对死亡事件的发生。死亡观教育旨在使大学生在活着的时候,发挥个人的能动性,拥有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美好地生活;同时教育大学生在遇到死亡类的敏感话题时,能够从心理上、思想上全方面,理智看待死亡这一自然现象甚至接受死亡。
(三)以生命价值为主导的人生观教育
生命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是个人对于自我及社会的需要的满足。判断生命价值的依据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生命本身的质量,即内在价值;二是某一生命对他人、社会的意义,即生命的外在价值。 如果把认识的意义仅仅解读为正面或者负面,都是不全面的。高校需要引导大学生科学看待生命的价值,充分认识到正因为苦难在生命历程中所起到的重要,生命才有价值,人生才更丰富。教育大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创造个人的生命价值,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通过和他人、社会的互动,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一)中日大学生生死观的异同
从中日大学生在牺牲层面上的生死观是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素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义鼎然,建党抗日期间的民族义士抛头颅洒热血,时刻警醒大学生不怕牺牲,我们的教育也宣扬作为大学生要在必要时刻敢于牺牲自己,来获得更大的国家社会利益。中国大学生把集体利益优于个人生死。同样,日本的大学生深受武士道精神影响,武士道有吸收儒家舍生取义的思想。日本大学生的生死观就是以轻生死重承诺为核心的责任意识,为了集体的利益而抛弃个人的一切,这样的死是一种荣誉。
但是中日大学生的以死牺牲的理解上存在差异。中国大学生认为牺牲死亡是一种头可断血可流的正气,不怕死亡,宁死不屈的勇气。而日本大学生崇尚用切腹自杀以表节气,是对生命的顿悟,而我们中国大学生认为这种方式是极其血腥和残忍。
中日大学生看待自杀问题上也存在较大的区别。中国大学生的自杀率逐年攀高,其中非理性自杀所占比例远远大于理性自杀,大学生因不能承受情感和心理上的多重压力,选择自我逃避的方式。“想不开”和“放不下”成为中国大学生自杀的主要诱因。日本人把死当做完美的结局和解脱,对此孜孜以求,日本大学生把自杀当做是个人意志的自由,是一种权力,自杀是个人维护自己尊严的最好的也是最后的方式,并且认为无论一个人过失多大,在他选择自杀的那刻,都能得到原谅和道德上的完善。
(二)西方国家大学生生死观的启示
中西方的虽然文化背景迥异,但是生死观有着些许相似之处,大学生都普遍认为生命价值可贵,死亡之必然,甚至超越生死精神不朽,对人生彼岸充满美好希冀,希望贫穷者死后富有,希望罪恶者死后得到宽恕,希望辛劳者死后得到安歇,希望领袖依然成为天国中的统领者。两者的差异在于生死是权利还是责任义务的选择,以及个体和集体的生死意义。西方国家大学生认为人生是个人的权利,重视追求个体的幸福,死亡也是个体的,因为“死亡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由于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文化影响,西方大学生认为人生来有罪,所以最后一定要死,将死亡作为一个底线,也是一个生活目标。
西方国家大学生生死观给我们的启示在于:首先生命是权利,中国大学生将生命历程看作不断完成个体任务的过程,即使死也要承担最后的责任。但是,个体承担的责任应当被适度定位,不在承受范围内的,应该卸下,有权利让自己活得快乐自由。其次,西方大学生的个人主义的盛行,影响中国大学生导致极端个人主义的自杀行为,是对个人责任感的全盘否定。人不仅仅是个我的,也是类我的,大学生需要意识到不能凭个人意志决断处事。再次,西方大学生敢于直面死亡的态度,值得我们借鉴,豁然面对,认识死亡的意义,敢于接受死亡的结果。
(三)开展高校生命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开设独立课程,提供心理辅导
教育大学生最实际做直接的方式就是走进课堂,在课程层面上体现生命教育的理念,所以高校应结合实际,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课程与传统的讲授不同,课堂环节都蕴含生命尊严,更应该融入学生的生命背景讲授知识。因此,“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展可根据各校情况而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生命教育课程的形式要丰富多样”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持人及引导者,要鼓励学生大学生说出内心的情感,使大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生命价值的理性人上,珍惜生命,尊重他人。并且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生与死的关系,对社会热门话题如自杀、安乐死展开讨论,摒弃西方的个人极端主义的生死观,尊重自己更尊重他人生命。
2、开展实践活动,重视主体参与
生命是需要体验的,只有通过个体参与到活动中,才能使学生们感知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大学生自主性较强,普遍对学校灌输方式教育感到厌恶,所在在生命教育过程中,应当让大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学习,体验和选择,以此形成个体的生命判断。由于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实现大学生在行为上热爱生命,更应该从大学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入手,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和社会把生命教育结合各类丰富多彩的高校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体验生命和感知生命。通过主动参与活动,增强大学生责任感和对生命的认同感,促进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
3、加强多方联合,注重人文关怀
生死观的教育立足于现实困惑和理论实际。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学校、社会和家庭多方的配合,形成多方联动,利用各种机构和其他社会资源,形成教育的大环境。家庭作为大学生多年来成长的环境,其对大学生生命观的形成影响十分强大和深远 ,生命教育必须重视家庭教育这一组成部分。生命教育的教育者要怀着关怀的心态,针对大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地指导,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家庭,要主动关心大学生,帮助他们及时摆脱生命困惑,从情感和人性出发,以理服人,唤醒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 郑小江.通过生命教育构建现代生死观的核心价值[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 (11):14-16.
[2] 何英奇.大专学生之生命意义感及其相关:意义治疗法基本概念之实证性研究[J].教育心理学报,1987 (20):87-106.
[3] 翟晓梅.安乐死的概念问题[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0(3):86-91.
[4] 李芳.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综述[J].北京教育(德育版),2010(11):14-16.
[5] [德]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4.
[6] (俄)别尔嘉耶夫.死亡与永生[EB/OL].2009-10-19,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375375/.
[7] 温乾利.论高校对大学生的生死观教育[J].高教论坛, 2008(2):21-22.
[8] 郝祥满.日本武士道“死的觉悟”与宗教体验[J].日本思想文化研究,2005 (6):23-24.
[9] 宋晔.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及其教育启示[J].生命教育, 2003 (7):28-32.
[10]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9.
[11] 郑小江.寻求人生的真谛:生死问题的探索[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132.
[12] 郑世彦.生如夏花,死如秋叶—生命教育课程对大学生生死观的影响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13] 潘玉芹,朱美芬.当代大学生生命观调查与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09(8):1.
(责任编辑:潇红)
[作者简介]王东平,女,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近代史与思想政治教育(上海,200093)。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53(2016)01-00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