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少柳
突破与引领:湖南近代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孙少柳
[摘 要]在近代湖南社会生活的变迁的进程中,近代教育发挥了以下先导和关键作用:一是启发求变心理,扭转湖南人封闭守旧心态。二是推动革旧布新,鼓励人们抛弃封建陋习,接受西方现代生活文明。三是普及知识,使教育惠及社会大众,转变传统社会形态。
[关键词]湖南;近代教育;社会生活;变迁
社会生活的变迁是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自然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在近代湖南社会生活的变迁过程中,教育的近代化发挥了关键作用。具体来说,其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启发求变心理,扭转湖南人封闭守旧的消极心态。其二、推动革旧布新,鼓励人们抛弃封建陋习,接受西方近代生活文明。其三、普及知识,使教育惠及社会大众,转变传统社会形态。此三种作用在湖南近代史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
甲午战争之前,程朱理学在湖南思想界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因而,在太平天国打出“拜上帝教”旗号起义之后,曾国藩以“护卫孔孟之道”为旗号,吸引大批湖湘士子投笔从戎。太平天国失败后,湘军成了湖南人心目中的道德典范,“卫道”也成了湖湘士人自觉的责任感。在这种社会思潮的浸染下,湖南上至官绅,下至百姓,无不对西方文化抱着极端仇视态度,以各种方式拒绝西化,甚至是打击西化。因此,直到1899年前,西方国家依旧无法在湖南取得一个开放口岸。比反开埠运动更为持久而宏大的是湖南的反洋教运动。从1855年衡阳教案开始,到20世纪初的长沙、宁乡教案为止,大大小小共发生30余起。湖南士绅民众炽烈的仇教情绪使外国传教士倍感无奈,他们在湖南的传教事业遭到极顽强的抗拒,湖南因此而被称为“铁门”。
湖湘士绅民众不仅对毫不容许西方文化进入湖南,也绝不宽恕本省人接受,乃至接触西方文化。郭嵩焘出使西洋,被指责为“汉奸”“贰臣”。曾纪泽返乡奔丧,因乘坐小火轮被人攻击为辱没先祖。1892年发布的《湖南通省公议》攻击倡言学习西方的郭嵩焘、曾纪泽、朱克敬和张自牧是湖南“四鬼”。[1]湖南之保守可见一斑,无怪乎英国传教士布朗荷认为“中国的保守主义,都在这儿集中了”。[2]
湖南极端的保守倾向,与湖南士绅知识阶层坚定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他们深受封建教育控制,而这种教育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它的保守性。因而,湖南要实现社会生活的变迁,必须要先打破封建教育及其文化价值观在湖南的垄断地位。
湖南维新志士认为中国积弱,首在人才不济,因而提出了教育救国的思想,并开始近代教育实践。湖南近代教育发轫于江标提倡新学,整顿校经书院。继有谭嗣同等人创办新式学社,然后陈宝箴推动旧式书院改革,最后由长沙辐射全省各地,形成一股兴办新学和改革旧学的热潮。此时的教育改革运动重在打开湘绅视野,使社会上层意识必须放弃顽固守旧心态的,为湖南人的求变心理做准备。1894年,江标初任湖南学政,便宣称以“变风气,开辟新治为己任”。1897年,谭嗣同、唐才常创办了湖南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浏阳算学馆。[3]同年10月,时务学堂成立。它在教学上提出“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的主张。即无论中学还是西学,都要以政治为最重。[4]这超越了洋务教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局限。并且坚持中西并重。时务学堂的成立又促进了书院改革,并刺激了各府县开明绅士兴办新式教育。书院改革的着眼点是突破传统中学范围而讲求实学。以岳麓书院为例,在其《月课改章手谕》中新增了算学、译学课程。传统课程中也被加入新内容。在所有这些课改中,属于近代西学或兼容中西的已占大多数,即使属于传统中学的经学诸子学等也己经赋予了新的内容。[5]经历教育变革之后的湖南学风更为务实,在民族危亡,社会落后的时局下,湖湘士子终于从“守旧”走向了“求变”。同时,湖南维新志士还举办了各种学会向更为广阔的社会范围传播维新思想。1897年到1898年间,湖南全省成立了13个学会,拥有数千名会员。他们造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使得就连封建教育的代表人物王先谦、叶德辉辈也不得不承认非变不足以图存。[6]由此可见,新式教育在准备求变心理上扮演积极角色。
在求变心理下,湖南社会上兴起了摒弃传统陋习的运动。当时,湖南维新志士多结成风俗改良团体来促进风俗改良。其中以不缠足会和延年会影响力最大。不缠足会制定了《嫁娶章程》,规定:互通婚姻须年辈相当,两家情愿方可;婚礼以简省为宜,女家不索优厚聘礼,男家不嫌嫁奁简省。[7]“延年会”则以节约时间为宗旨。它提倡学习西人简捷的礼俗和合理的生活方式,戒除中国人把时间耗于不必要的请客、拜客等各种虚文酬答和无谓的不良习惯上,直接作用于改良习俗。此外还有戒鸦片烟等民俗改良团体。民俗改良团体的运动动摇了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在扭转湖南人社会生活中的恶风陋习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影响。得益于此,时人甚至认为湖南“风气日开,较之江海各省,有过之无不及”。[8]
从清政府实施新政到新文化运动前的十余年,是湖南近代教育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西方文化价值观空前涌入湖南的时期。清政府于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从蒙养院到通儒院各级学校系统及各项办法,为近代教育奠定了基础。民国政府建立了省、县两级行政教育机构,颁布学校规章条例,确立和完善各项教育制度,取消读经讲经的课程,代之以国文。1915年,湖南提出《改革学校系统案》(简称《湘案》),主张新学制采用美式六三三四学制,实行男女同校。这个方案得到中央批准,湖南近代教育体系终于瓜熟蒂落。
在普通教育方面,高中小三等教育得以开创和发展。1910年,湖南高等学堂140名毕业生升入正科,此为湖南高等教育之始。此后,湖南先后开办了数所高等学堂。而中学教育发端于1903年开办长沙府中学。至1914年,湖南已有普通中学45所,学生8125人。而小学发展更为迅猛,自1900年到1914年,湖南的新式小学堂由零增加到7024所,在校学生由有270519人[9];在师范教育方面,1903年成立的湖南师范馆是最早的师范学校。赵尔巽又创建湖南全省师范学堂,并在长沙、常德、衡阳设立师范学堂,承担为整个湖南提供师资的重担[10];在实业教育方面,至1911年,涵盖工业、农业、商业、交通、建筑等行业的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在女子教育方面,以朱剑凡创办的周南女学为女学之佼佼者;在平民教育方面,出现了半日学堂、平民教育夜校、演说总科、识字学塾和简易小学堂等新教育方式。[11]此时近代教育已经在湖南站稳了脚跟,它对湖南社会生活进步起到了重大影响。
首先,新式教育引进了新的生活内容。新式学校大多开设了体育课,西方近代体育中的田径、游泳、球类等项目被引进到了新式学校,同时被引入的还有交际舞和舞会等西方新式生活方式。不久,这些新兴事物就逐渐由各学校开始走入平常百姓生活之中。[12]其次,新式教育改良了旧有风俗。新知识分子群体以自由、民主、平等思想为指导,对传统的婚姻观念、婚制礼俗进行激烈批判,同时提出许多新的婚恋观念,倡导婚俗新风。[13]最后,新式教育的发展还带动了社会文化事业的新发展。此一时期,在新式知识分子的大力推动下,湖南新闻出版业迅速发展起来。在1897 到1915年间,湖南共刊行了64种主要报刊,其中还包括著名的《大公报》、《湘报》。[14]
湖南教育改革和社会生活的近代化变迁受到了汤芗铭等北洋军阀的打击。因此,湖南教育界不得不开展抵制倒退的新文化运动。
其一,反对封建主义教育,推行新式教育。教育界有识之士要求将封建教育变为平民的、创造的、真实的教育。例如,宁乡云山学校摘掉了 “孝弟忠信”金字横匾而代之以“务勤崇朴,尽忠尚公”[15];其二,出版新式学刊报纸,开展民主科学宣传。例如,毛泽东在《湘江评论》的创刊宣言鼓励民众“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并在《不信科学便死》的短文中号召人民破除封建迷信[16];其三,提倡个性解放,突破封建伦理。例如,建学会从民主主义或平民主义的观点批判因袭了数千年的封建传统道德,提出必须破除封建主义的“非人”状况,才可造就和建设民主主义的“新人”,才可恢复使人真正成其为人的本性[17];其四,提倡妇女解放,提高妇女地位。教育界论证了男女生而平等,从而在根本上推翻了夫为妻纲,三从四德的合理性,为女性解放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五,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工农运动,为广大劳动人民求得解放。在学界的带动下,农民夜校迅速风靡湖南农村社会,激发了农民的社会意识,并将社会主义思想传入湖南劳动人民阶层,为劳动人民提供了精神武器,在一定程度上将广大劳动人民从君权、族权、男权的枷锁中解救出来。
在大革命中建立起来的国民政府重视教育。国民党三大所通过的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专门规定社会教育必须使人民认识国际情况,了解民族意义。随后,湖南省教育厅正式成立民众教育委员会。此时,近代教育对社会生活的主要意义已经从革旧布新,深入到了普及知识,扭转传统社会生活形态上。此阶段,湖南近代教育发展概况如下:
在高等教育方面,高校调整充实了学科门类,注重实科、压缩文科。在中等教育方面,国民政府将普通中学、师范中学与职业中学分别开来,单独设立。到1937年,湖南已有中学 81所、学生30782人;在小学教育方面。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全省有小学校32089所,学生216.8万人。学生人数均仅次于四川,学龄儿童入学率超过50%。[18]在平民教育方面,调查统计,1930年湖南全省共有民众学校就有3400余所,居全国第二位。
近代教育的普及动摇了旧思想,旧礼教在湖南社会生活上的统治地位,使得人们越来越敢于追求生活自由,摒弃繁文缛节。例如,湖南嘉禾县崇俭维礼会公约规定,“凡丧殡,吊客致仪概毋回钱,即俗名‘回抬盒’也……凡丧筵,先夕、次早二举”。而对于国家有功之人,国民政府则以公祭代替前清的品官丧礼。[19]又例如,20世纪20年代以后,湘人就己基本形成穿西装的服饰习俗。不仅在穿的方面,在吃住行各方面,湖南人都已经走向了近代化。[20]可以说,当时湖南社会新风气已经展开。
参考文献:
[1] [2] [10] 郑焱.近代湖湘文化概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34.58.59-60.55.190.
[6] [11] 张朋园.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M].长沙:岳麓出版社, 2002.117.136.363.187-189.
[3] [4] 徐伟红.晚晴新政与湖南教育的发展[D].中南大学, 2006.
[5] [18] 孟莎.近代湖南社会变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7.
[7] 陈文联,吴彬彬.论戊戌维新时期的不缠足会[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8] 陈文联,张乐平.湖南维新运动中的移风易俗[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02).
[9]刘淮.二十世纪初叶湖南现代化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4.
[12] [13] [14] 薛其林,郑焱.时移势异[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169-171.197-201.241.186-187.
[15] 彭秀珍.五四时期湖南新文化运动述评[J].求索, 1989(6).
[16] 汪小蕾.“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湖南的传播[J].长沙大学学报, 2001(3).
[17] 郑焱.湖南新文化运时期主要社会思潮述论[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2996(03).
[19] 严昌洪.民国时期丧葬礼俗的改革与演变[J].近代史研究, 1998(5).
[20] 刘美志.近代湖南物质生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7.
(责任编辑:黄涯)
[作者简介]孙少柳,女,湖南隆回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近代史(湖南长沙,410081)。
中图分类号:K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53(2016)01-0007-03
[基金项目]国家教改项目“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成果之一;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新式教育与近代湖南社会生活的变迁”(项目编号:09YBB294);湖南省教育厅项目“近代新式教育对湖南社会生活的影响”(项目编号:09C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