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 华
发挥换届考察“优选过滤”作用
□ 闫 华
“五年一换届,换届管五年。”这次省市县乡集中换届,是党的十八大后地方首轮集中换届,产生的领导班子与“十三五”任期高度契合,对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领导班子换届核心任务是选好干部、配强班子。换届考察是换届过程中评价、识别干部的必经程序,确定新一届领导班子人选的关键环节,发挥着把关定向、“优选过滤”的重要作用。只有把换届考察工作做深做实,才能把干部选准选好、把班子配优配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不以GDP论英雄”“不简单以票取人”“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等一系列干部考察工作新精神、新要求,是做好换届考察工作的重要方向和遵循。唯有改进考察方式方法,坚持立体识人、精准选人,提高换届考察的针对性、灵活性、实效性,全面准确、客观公正地评价班子和干部,才能把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识别出来。
干部的现实表现往往是“多个面孔”,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考察干部,才能全面了解干部的政治品质、道德品行、能力水平、工作业绩、境界格局。考察谈话是了解干部的有效途径。针对考察对象的岗位职责、人选条件等情况,量身定制谈话口径,合理设计谈话内容,找准谈话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改进谈话方式方法,不限定谈话时间、不限定谈话模式,具体谈、谈具体,让谈话人谈得深一点、透一点,以确保听到真话、掌握实情、了解真相。既要“坐在屋里谈”,更要“深入一线看”,深入项目建设、民生领域、服务群众一线,了解干部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效果如何,在基层一线考察干部。要深入基层群众当中,近距离接触干部,在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拓宽考察的广度和深度,考准考实干部。
全面历史具体地考察干部,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看得准、考得实。对考察对象既看工作能力,又看道德品行;既看当前显绩,又看长远潜绩;既看一时表现,又看一贯表现;既看主观努力,又看客观条件;既看个人贡献,又看集体作用,用客观、发展、系统的方法和眼光辨别良莠,识别干部的“庐山真面目”,防止被寅吃卯粮的短期行为、虚假政绩所蒙蔽。要正确识别和对待推荐票数,综合分析、科学运用民主推荐结果,做到看票不唯票,坚决防止简单以票取人。对因敢抓敢管、勇于担当或接触面较窄、群众不大熟悉等原因,造成得票不高的干部;对一次推荐得票很高,但与德才素质、一贯表现、组织掌握、群众口碑不符的干部,要辩证分析、深入甄别、相互印证、科学评价,注意使用那些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的干部,大胆使用那些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得票不一定很高的干部,让真正干事创业的干部不为票所累,让挖空心思拉票的干部票高也没有用。
集中换届往往是不正之风的高发期,也是“带病提拔”的易发期。发挥考察的甄别过滤作用,把“带病人选”挡在考察门外。结合日常表现、分析研判、换届考察情况,综合运用纪检、巡视、审计、信访等方面成果,加强分析研究,既考察干部优点亮点,也了解干部的疑点缺点;落实“四凡四必”要求,对考察对象的干部档案必审、个人有关事项必核、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必听、有关信访举报必查,对问题没有查清、疑点没有排除的,不得作为提名人选。畅通反映问题渠道,完善考察预告、考察公示,注意听取群众意见,对有关反映要快查快结,严把人选的政治关、作风关、能力关、廉洁关,无论哪个阶段、哪个环节发现问题都要认真核查,绝不放过一丝疑点,有硬伤的一律排除在外,做到既精准考察、选出好干部,又严格把关、剔除“病干部”。
(作者单位:中共河北省张家口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