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朝伟 袁新江
血战东王文
□ 张朝伟 袁新江
1940年春天,山东清河军区党委根据山东纵队领导指示,决定在巩固小清河一带根据地的基础上,迅速开辟小清河以北、黄河以南大片根据地,在新区建立党的组织和民主政权,发展抗日武装,建立巩固的后方根据地。2月底,我清河军区后方司令部奉命挺进小清河北,执行这一新的战斗任务。他们积极发动群众抗日救国,点燃了这一地区的抗日烈火。这深深触痛了日本侵略者,他们像疯狗似的向深入的部队进行反扑。
3月1日晚,我部队迎着凛冽的寒风到达了博兴县城东王文村。司令部立即命令大家就地休息。初春的夜晚,寒气逼人,肚里少食、衣着单薄的指战员们冻得直打寒战。为了不惊动群众,他们设好警戒后,便不声不响地背靠背互相依偎着,露宿在群众的大门口、屋檐下。
东方见晓,老乡们敞开大门,看到满街满巷的战士,个个心里感到惊奇,他们没见过这么好的部队——在这么冷的天气下竟然不惊动百姓、不进民宅。老乡们非常感动,主动把战士们往家里让。但是没有命令,战士们谁也不接受这样的礼遇,直到连队统一安排,才进驻到老乡家里。住下后,战士们就帮老乡打水、扫院子,挨家挨户宣传抗日道理。等群众对部队有了基本了解以后,下午司令部才召开群众大会作全面动员。好多群众和指战员聊了起来,向他们倾诉一肚子的仇和恨,指战员就借机向他们做抗日动员。因为下着毛毛细雨,清河军区后方司令部没有移防,就在东王文村住下了。
谁知事情就偏偏那么巧。次日吃早饭的时候,侦察员突然来报告:博兴、广饶、史口、玉皇堂等据点的日伪军300多人,正朝村子包围过来!面对这种紧急情况,司令部没顾得上叫战士们吃完饭,就命令抓紧集合和群众一起转移。人马刚集合好,在房顶放哨的战士又急促地传来报告:村南的支脉沟已经发现敌人骑兵!司令部立即作出战斗部署:特务连3排掩护机关和群众撤退,1、2排坚守村庄,紧紧地咬住敌人,待机关和群众安全转移后再撤离。
这时,三面的敌人已经迂回到离村子不到两华里的地方,膏药旗已清晰可见。在3排掩护下,司令部机关和大部分群众已迅速向西北转移了出去。转移晚的群众刚出村庄就被敌人的骑兵堵了回来。很快,300多日伪军把整个小村庄围住了。1、2排的70多名指战员决心死战顽敌,并在指导员朱志明、副连长丁连荣率领下迅速行动起来。没转移的老乡也把家里的布袋、粪篓、土筐、木箱等物装上泥土,帮着战士们加修工事。一个叫孙乐山的小伙子,手持打兔子的土枪说:“同志们,我们一起和敌人拼到底!”群众的大力支援,大大鼓舞了全体战士。
工事还没完全修好,敌人就扑上来了。一排排掷弹筒打得村内硝烟弥漫。机枪像刮风一样,扫得屋顶上的战士抬不起头来。敌人倚仗火力凶猛,首先从东北面靠近了村边。丁副连长一挥匣枪,战士们把手榴弹一排排地向敌人掷去,喊杀声、枪弹声响成一片。敌人在战士们的猛打之下,只得狼狈逃窜。这时,坚守在村北的1排,在排长赵子章的率领下向敌人反冲过去。不大会儿工夫,三面敌人全被我们击退。战士们望着敌人溃退的狼狈相,战斗信心更强了。
敌军指挥官糟谷气急败坏地亲自督战,把溃逃的鬼子、汉奸聚拢在一起,一连进行了8次猛攻。到了中午,枪弹呼啸、硝烟滚滚的战场渐渐静了下来。难道敌人要撤退吗?战士们还在怀疑。正在这时,通讯员小于传来了连部的命令:各班要抓紧时间修好被摧毁的工事,严密注视敌人的动向,准备迎击敌人更大的反扑!
果然没出连部所料,小于绕村只转了大半圈,刚刚到了1排3班阵地,敌人新的反扑就开始了。糟谷站在距村北200多米的坟地里指挥,开始是三面围攻,紧接着又把重兵集中到村北面。这一次,敌人使出全力,重机枪、掷弹筒、催泪毒剂、步兵小钢炮一齐上阵。防守在村东北面的2排在排长杨丙宣的指挥下,虽然勇猛顽强地反击着,但由于敌我武器优劣悬殊,还是被敌人从这里冲进了村子。
敌人进村后,用机枪封锁着几条主要大街、巷道,接着分兵数股,四下冲击。我们的战斗集体被分割包围成七八处,彼此之间无法联系。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街头用木箱构筑的掩体大部分被摧毁了,平顶房的工事多被打得无法利用了,一部分同志只好撤下来,利用院墙、屋墙作掩体,在墙上挖孔射击,或通过门窗向敌人射击。
1排3班的5名战士被包围在村西北的一个四合套院里。
趴在房顶最边沿的小王,不慌不忙地时而射击,时而投弹,六七个敌人躺在了房前。敌人把他视为眼中钉,越来越多的子弹向他射来。突然,一颗子弹打中了他的右脚,鲜血直流,他咬着牙,抓起几颗手榴弹连续向敌人掷去,引来了敌人更强的火力。他正要转移,一颗子弹又打中了他的左臂。此时的他因失血过多昏倒了。坚守在东房顶的杨子义副排长,一看小王负了重伤,就赶紧匍匐过来,命令小丁和班长刘东海把他抬下去。当小王苏醒过来,看到屋内为掩护房东大娘而牺牲的小赵,两眼顿时变得通红。他拿起小赵手里的汉阳造步枪又挣扎着站立起来,通过窗口向敌人猛烈射击,不幸的是,又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他怒视着院外的敌人,身子晃了几晃便倒下了。
这时房东跑到战士们跟前,恳求道:“同志们,不用顾俺们了,快撤吧!”杨副排长激动地说:“撤?上哪儿撤?有老百姓在,我们宁死不撤离战场!”这个爱打兔子的老房东二话没说,抓起小王身边的大枪,大声说:“好!同志们,那咱要活就活在一起,要死就死在一块吧!”
这个战斗集体又成了4个人,他们又重新和敌人战斗起来。为了节约子弹,杨副排长命令大家不要放空枪。敌人听到枪声稀疏了,又嚣张起来。有个汉奸翻译站在离战士们不远的房顶上,扯着破锣嗓子喊道:“八路兄弟们,你们快投降吧!缴枪不杀,我们也优待俘虏!”“去你娘的,老子先优待优待你!”小丁边骂边“乒”的一枪,那个家伙惨叫了一声,就从屋顶上滚了下去。子弹和手榴弹全打光了。战士们怀着无限的深情,把小赵、小王的尸体掩藏好,又进入屋内,分别隐蔽到门后、墙角,持着铁锨、木棍,老房东拿着一把菜刀,准备与敌人作最后的搏斗。
东王文村军民抗日获得胜利的神圣掩体——“辘轳把胡同”。此胡同,在东、南、西、北方向共有五个进出口,俯视看形如三个相连的辘轳把组成,从四个方向看都是不相通的死胡同,而沿任何一胡同进入,里面虽巷道曲折,却巷巷相通。
这时,1排长赵子章与20多个战士也被包围在一个院子里,厮杀了一大阵后,他对大家说:“老是这样孤军坚守下去,有被敌人吃掉的危险,倒不如趁现在敌人既不能使掷弹筒,又不能用机枪的时候,来个猛打猛冲,杀出院子,再把我们的力量重新汇集起来,充分发挥我们善于近战巷战的特点。”这个全连有名的战斗英雄排长,一马当先,率领战士冲出院子,杀开了一条血路,首先朝包围连部的敌人猛扑了过去。朱指导员和丁副连长一听街上赵排长那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立即带领战士端着装有刺刀的大枪冲出院子,与赵排长他们会合,利用地形优势,形成一个有力的拳头,从村西杀到村东,从前街杀到后街。这时,敌人被我们冲杀得东一撮、西一撮,拼命向村外逃窜。一些群众也跟着呐喊助威。一个叫孙乐山的青年,看到村十字街北一个鬼子军官,挥舞着东洋刀正嗷嗷乱叫,他端起土枪“乒”的一声,把那个家伙打翻在地。
接着,战士们在老乡带领下,迅速占领了村内的几个高房,准备再次搏斗。此时天已近傍晚,敌人一看大势已去,只得收拾残兵败将,拖着70余具尸体撤离。
经过一天激战,日伪军死伤百余名。然而,我们也付出了血的代价,有21名同志光荣地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东王文村战斗的胜利,使清中地区广大人民群众认清了一个坚不可破的真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只有依靠八路军,才能打败日本侵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