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仙,吴列洪,余文慧,邵晓伟,朱卫东,郑雪林
(1.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衢州 324000;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3.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农技工作站,浙江 衢江 324017)
紫心甘薯衢紫薯57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张富仙1,吴列洪2,余文慧1,邵晓伟1,朱卫东1,郑雪林3
(1.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衢州 324000;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3.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农技工作站,浙江 衢江 324017)
衢紫薯57是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联合选育的优质紫心甘薯新品种,为食用型、高花青素型品种。具有花青素含量高、薯干产量高、食味较优等特点,2015年3月通过国家食用型紫薯品种鉴定,适宜浙江省及类似地区种植。在栽培上注意适时早育苗、早扦插,合理密植与科学施肥等。
紫心甘薯;衢紫薯57;选育;栽培技术
随着人们更多地崇尚健康,天然色素也随之深受人们的青睐。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一些独特的生理保健功能,紫心甘薯品种富含花青素,具有普通甘薯品种无法替代的优势[1-4]。针对目前生产上推广的紫心甘薯品种普遍存在综合性状不是很理想,如粗纤维较多、粉度太高、甜度不够及青涩味较重、鲜食口感较差等问题,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从2009年开始合作,开展食用型紫心甘薯新品种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采用浙菜薯726后代多个紫薯材料放任授粉,经定向选择成功地选育出优质食用型紫心甘薯新品种衢紫薯57。
2008年以浙菜薯726后代多个紫薯材料放任授粉得到混合杂交种子,2009年播种该实生种子,当年在实生苗圃选优,留种品系号QZ0570。2010年以薯块育苗,4月底扦插,7月中下旬入选早熟选种圃,于7月28日从大田剪苗再扦插200株,11月24日收获,平均单株鲜薯重1080g,单株结薯3~6个,薯型规整美观、紫皮紫肉;考种结果,晒干率40.5%,食用品质优。2011年作为早熟高产紫心食用品系在院内进一步进行农艺性状鉴定和种薯繁育,同时在浙江省内进行多点鉴定试验,平均鲜薯产量33.90t·hm-2,比徐薯18增产14%;考种结果,烘干率 34.83%,食味粉甜糯,黏度好,无粗纤维,无苦涩味。2012—2013年作为食用型紫薯品种参加国家甘薯品种长江流域薯区特用组区域试验,2014年参加国家生产试验,2015年通过国家食用型紫薯品种鉴定 (国品鉴甘薯2015014),命名为衢紫薯57。
2.1 特征特性
衢紫薯57萌芽性较好,长蔓,分枝数6~7个,茎蔓较粗;叶片心齿形,顶叶绿色,成年叶绿色,叶脉紫色,茎蔓绿带紫;薯形纺锤形,紫皮紫肉,结薯集中,薯块整齐,单株结薯3~4个,大中薯率66.5%,食味较优,较耐贮藏;中抗黑斑病,高抗蔓割病,综合评价抗病性较好。
2.2 产量表现
衢紫薯57在国家甘薯长江流域特用组区试中,2012年试验,平均鲜薯产量26.42t·hm-2,较对照宁紫薯1号减产5.41%,减产不显著,居第8位,在9个试点中有3个试点增产,6个试点减产;平均薯干产量 8.793t·hm-2,较对照增产22.40%,达极显著水平,居第5位,在9个试点中有6个试点增产,3个试点减产;平均烘干率33.13%,比对照高7.12个百分点。2013年试验,平均鲜薯产量 23.01t·hm-2,较对照减产0.20%,减产不显著,居第8位,在9个试点中有4个试点增产,5个试点减产;平均薯干产量7.889t·hm-2,较对照增产23.09%,达极显著水平,居第4位,在9个试点中有8个试点增产,1个试点减产;平均烘干率34.4%,比对照高6.69个百分点。2年平均鲜薯产量24.72t·hm-2,较对照减产3.06%,减产不显著,居第8位,在9个试点中有4个试点增产,5个试点减产;平均薯干产量8.352t·hm-2,较对照增产22.73%,达极显著水平,居第5位,在9个试点中有8个试点增产,1个试点减产;平均烘干率33.76%,比对照高6.90个百分点;2年平均淀粉含量68.38%,2年平均鲜薯花青素含量327.3mg·kg-1。
在2014年国家生产试验中,贵州、重庆和南京3个试点平均鲜薯产量23.38t·hm-2,比对照宁紫薯1号减产5.42%,其中南京试点比对照增产;薯干产量 7.960t·hm-2,比对照增产13.91%,3个试点均比对照明显增产;平均烘干率34.24%,比对照高5.94个百分点。
2.3 品质
衢紫薯57烘干率33.76%,薯形规整美观,薯皮紫色,薯肉紫色,鲜薯花青素含量327.3mg· kg-1,达到食用型紫薯及高花青素品种鉴定标准。食味糯,无苦涩味,黏度好,粗纤维少,适口性较好,国家区试食味优于对照品种宁紫薯1号。
3.1 适时培育壮苗
促早栽培,3月上旬前宜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3层膜保温育苗,提早出苗后采用地膜覆盖扦插;常规栽培,3月中旬前后可采用小拱棚+地膜2层膜保温育苗。苗床宽1.0m左右,深15~20cm,床底铺一层有机肥后浇水覆土。种薯要求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无病虫害,薯块100~250g。排种密度为薯块间隔3cm以上,条件允许可尽量排稀些。之后覆土,厚度2~3cm,不能超过5cm,以免影响出苗。当60%薯块出芽后揭掉地膜。晴天气温20℃以上时,打开拱棚膜和大棚膜两端通风,防止高温烧苗,保持床温25~30℃,湿度以床土见干见湿为宜。薯苗长20~25cm,有6~8张完整叶片时,可以剪苗扦插于大田。扦插前进行揭棚炼苗。
3.2 科学整地与施肥
可采用单垄或大垄双行栽插,单垄垄距75~85cm,大垄垄距120~140cm,可在大垄上再作2小垄。垄高20cm左右。该品种需肥量中等,增施钾肥有助于提高食用品质。忌用未腐熟的土杂肥和厩肥,以免招引虫害影响外观商品性,建议使用商品有机复合肥。一般施有机复合肥1.5t·hm-2+硫酸钾150kg·hm-2作基肥,成活后45~80d内根据苗情适当追施尿素75~150kg·hm-2,生长90d后一般不可再追肥。如果全部采用化肥,化肥用量尿素225kg·hm-2,硫酸钾300kg·hm-2,过磷酸钙225kg·hm-2;或菜饼750kg·hm-2,尿素75kg·hm-2,硫酸钾225kg·hm-2作基肥。地膜覆盖化肥用量可减少20%~30%。用含辛硫磷的颗粒杀虫药如地虫光等防治地下害虫,作垄时施入垄心。避免在茎线虫、根腐病和薯瘟病重病田种植。
3.3 合理密植适时早插
平均气温10℃以上时,可剪苗扦插于大田,由于前期气温较低 (4月下旬—5月中旬),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作迷你薯栽培时宜斜插或水平插,入土3节以上,最好有1节紧贴土表。干旱时将2叶1心露出地面,其余叶片埋入土中,以利薯苗成活和结薯分散均匀,提高商品率和产量。种植密度4.50万~6.75万株·hm-2,株距20~30cm。
3.4 加强病虫草害防治
甘薯病害主要有黑斑病、软腐病;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金针虫。选择疏松的新开红、黄壤地块或实行水旱轮作,可有效避开病害和地下害虫。地上害虫主要有斜纹夜蛾、甘薯麦蛾,7—9月为害,在害虫1~2龄期,叶面喷施5%抑太保或48%毒死蜱2000~3000倍液防治。定植前,垄面喷施乙草胺进行化学除草;在甘薯生长中期除草1~2次,不必翻藤。
3.5 适时收获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市场需求确定收获期,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秋薯留种,留种地7月中下旬栽插,霜前收获,避免霜冻、涝渍。
[1] 李强,谢逸萍,王欣,等.食用紫肉甘薯新品种徐紫薯2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8):88-89.
[2] 杨新笋,雷剑,苏文瑾,等.紫心甘薯新品种鄂薯8号的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 [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2):4553-4555.
[3] 马代夫,李秀英,李洪民,等.甘薯新品种徐紫薯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J].江苏农业科学,2004(6):53-54,93.
[4] 王建玲,刘学庆,林祖军,等.特用甘薯的研究进展及综合开发利用 [J].杂粮作物,2000,20(3):43-49.
(责任编辑:张才德)
S531
B
0528-9017(2016)05-0642-02
2016-01-05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2012C12902-3-2);衢州市重点农业科研项目 (20121119)
张富仙 (1965—),女,浙江衢州人,推广研究员,硕士,从事农作物良种选育与技术推广工作,E-mail:zhangfx1109 @163.com。
文献著录格式:张富仙,吴列洪,余文慧,等.紫心甘薯衢紫薯57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5):642-644.
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