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肖阳,张朋飞,谢 敏,栗 燕*
(1.河南农业大学 林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2.河南省豫建设计院,河南郑州 450000)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规划思考
贾肖阳1,张朋飞2,谢 敏1,栗 燕1*
(1.河南农业大学 林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2.河南省豫建设计院,河南郑州 450000)
文章介绍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回顾了河南省新农村发展进程及建设现状,研究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中凸显的问题,对新农村规划进行了思考,提出了12条适合新农村规划的战略方法,并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9条建议。
河南;新型城镇化;新农村规划
河南省是中国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粮食基地,省域内分布平原、丘陵、山地等,受经济、政治、文化、交通和资源等人文自然因素影响,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各异,新农村规划必然要因地制宜。
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相对缓慢,至2008年年底,省内城镇化率全国倒数第五,在中部六省中城镇化率最低。2009年,河南省开始中原经济区构想,新型城镇化逐渐上升到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的战略高度。省内各城镇加快了产业集聚区和新农村社区规划工作。2014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出台,确定了7年争取新增1100万农村转移人口的目标。“三农”问题是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的根本问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镇体系建设遇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政府一直高度重视 “三农”问题。以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初步改变了河南农村的面貌。随着农村建设的实践,至 2004年,“三农”方面已凸显出新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实行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阐述并部署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在国家战略的指导下,河南结合省情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一系列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绩。
2006年10月中央提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河南省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发展的政策,在包括新乡、济源、荥阳、巩义、许昌、信阳、安阳、南阳、商丘、兰考等多地市县进行了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与建设实践。2008年,河南省新农村建设总体实现程度为55.9%,其中生产发展实现程度为49.6%,生活宽裕实现程度为52.0%,乡风文明实现程度为54.9%,村容整洁实现程度为32%,管理民主实现程度为89.7%。2012年,河南省已经规划近万个新型农村社区,启动2000个,建成300个。2014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为河南进一步总结新农村建设经验、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呈观望态度,很难自觉地融入新农村建设当中,并与之形成良性互动。一方面是因为农民自身认识方面的局限,另一方面是当前很多地方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存在违背农民意愿的现象,忽视了农民的实际需求,挫伤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致使农民 “不知为谁建设新农村”“不知谁来建设新农村” “不知怎样建设新农村”。
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劳动力转移水平不高、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农村义务教育困难重重、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薄弱、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突出、农村社会养老举步维艰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问题较多8项;深层次问题2项: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严重侵犯了农民利益、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窒息了农民发展的空间。
土地是 “三农”问题的根本,河南目前制约土地流转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对土地流转政策的理解与实践出现偏差,管理系统不完善,受到社会保障设施不完善的影响,部分农民恋土情结重、技能低,有违反相关政策承包土地的现象等。
4.1 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各地特色
河南省地貌多样、资源丰富、历史人文底蕴深厚。改革开放后,河南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具有较强的交通优势,起到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作用。结合各地农村地理、文化、资源、交通等特征,目前,河南可以进行如下几种类型的新农村规划。
工业带动型。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整合的基础上,通过工业企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社会、经济、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综合发展。发展方式可以有村办企业推动型、支书能人示范型、招商引资拉动型等。
特色产业带动型。以特色产业为龙头,围绕一个特色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以“一村一品”发展壮大、带动乡村综合发展。发展方式可以有特色农业、特色手工业、特色矿产资源产业等。
旅游产业带动型。把展示农村风情、特殊建筑风貌、自然优美环境等作为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品并推向市场,加强第三产业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发展方式可以有景区旅游带动、生态园区带动、农庄型农家乐带动等。
劳务经济带动型。通过外出打工等劳务输出的方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外出务工收入再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中,推进新农村建设。
城镇化带动型。充分利用城郊乡镇的区位优势,依托新城建设、重点工程建设及产业带动,推进新农村建设。
商贸带动型。发展现代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业和市场网络,进而形成当地农村中心市场,以市场促产业,以产业带乡村,最终实现商贸发达,乡村繁荣。
经济合作组织带动型。通过农村集体经济、农业合作组织、农业协会等组织机构,将个体分散的农、林、牧、渔生产组织起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农民市场地位,推进第一产业产业化发展。发展方式可以有集体经济带动型、合作组织带动型和协会带动型等。
4.2 完善城镇体系,促进以点带面发展
目前,河南省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服务带动乡村地区发展的功能较弱且城镇间互补性不强、经济联系不够。城镇体系是区域发展系统,亦是新农村发展的基础脉络。以乡镇产业及发展布局为依托,完善新农村的发展体系,确定功能定位,建立起与农村最相关的示范带头城镇系统。将乡镇建设成务工返乡、独立创业、有一定经济基础农村人员的首要转移基地,促进农转非发展。
4.3 加强中心村规划,划定生活生产圈
中心村建设是整合农村发展,促进土地集约化管理的有效措施。村镇体系规划中,对占地面积较大、人口较多、基础设施较好、交通便利、自然风貌及历史人文等较为突出的村落,要加强规划,增强其经济、社会、人文等在周边村庄的辐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中心村。对于交通不便、规模较小、人文底蕴失落的一般村,做好登记工作,可以集中迁建或合并到规模较大的村。合理迁村并点、建设中心村是整合农村资源,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必然途径。
依据农村发展现状,合理划定生活圈与生产圈,为中心村发展提供空间保障。随着当前经济发展,农民的范围活动能力已经扩大,各种机动代步工具及生产工具在农村得到普及,因此中心村规模可以适当扩大,通过生活圈划定,确保中心村与一般村之间的基础设施联系。鉴于劳动强度及活动范围的局限性,合村并点要确保村民生产方便,与生产圈划定相辅相成,保证生产基础设施覆盖范围,并与生活圈形成良性互动。
4.4 改进产业结构,突破农民劳动局限
农村闲忙时分明,合理改进农村产业结构可以充分调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升农民劳动的积极性。依据村落特点,有侧重点地合理开发一、二、三产业,可以从以下3方面进行规划。
高收入村。一般有一定的第二、三产业发展基础,可依托其发展,集中建设城镇化的新农村社区,提高劳动力的机动性,促进经济发展。此类村落应是新型城镇化农转非的主要目标。
中等收入村。一般是传统农区中发展较好的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此类村落应在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的同时,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村落规划应保持其原有结构,逐步完善村庄的生活生产功能,合理布局产业用地。
低收入村。一般位置较偏僻或处于山区丘陵,基础设施较差,人多地少,以农为主,生态环境脆弱。此类村落一要加强第一产业建设,优化发展农、林、牧、渔业;二要重视劳动力转移,建立人口输出体系;三若条件适合,可以适当并入发展条件较好的村落,优化区域村镇体系格局。
4.5 划定建设范围,确保农业稳定增产
河南省 “三化”协调发展要 “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控制建设用地红线,能够促进村庄建设用地使用的集约化,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村庄建设用地对农业生产用地的干扰。
集约化利用村庄建设用地,需要考虑村落实际、逐步推进,不能跨越式发展,将村庄用地规模限制过小,使人口与面积比例越过村民心理承受红线。农民自始至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几千年来的农村生活方式大同小异,其对生活空间的感知、对劳作方式的要求、对村庄环境的理解都是粗放型的,如果新农村建设用地规模的集约程度跨越了他们的心理承受红线,就会导致农民主体性缺失,出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不积极主动响应的现象。
4.6 多样化规划结构,增强农村特色氛围
新农村的规划可以分为扩建村落型、新建村落型和保护村落型。其中,扩建村落型规划与保护村落型规划要注重延续其村域原有形态,突出其原有结构特征,维持并发展村落的整体格局与特色氛围。新建型村落一般为合村并点、城镇体系整合而来,此类村落规划尤要因地制宜,在深入研究村民生活习惯的基础上进行村落结构规划及指标限定,保证新型农村面貌在村民心理预期内。
多样化的规划结构,需要对原有地形地貌进行详细勘察,对村落定性及功能定位有深入的认知,对村落产业布局及农业生产认真思考等。河南省农村数量多、地理环境各异、规模大小不一,村落规划结构相当丰富,与自然的融合也多姿多彩,因此新农村规划结构的多样性、合理性是新农村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延续河南传统村落风貌的重要因素。
4.7 结合地形地势,建设海绵村落
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西有太行山、伏牛山、熊耳山,南有桐柏山、大别山,中部和东部为广阔的黄淮平原;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横跨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织,拥有良好的自然水文条件;良好的地理环境条件为建设海绵村落提供了有利基底。
中国城镇的发展经历了严峻的曲折,大面积的不透水铺装及硬质渠化河流等造成了城镇地表水资源的浪费及一系列相关的城镇病态,影响了城镇的生态环境发展。结合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充分利用乡村优越自然环境,开发合理自然排灌系统,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村落,让乡村更自然,让自然更美丽。
4.8 理晰历史脉络,承延文化气息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南宋以来,河南的发展虽然受到各类灾荒、战乱、洪泛等影响,在村落层面,仍有很多文化类遗址有待重视、发掘与梳理。新农村的规划需要对村落历史进行详细勘察研究,合理利用,以新的乡村体系面貌延续河南文化。让河南在国家层面起到良好的东部与西部文化衔接的过渡作用。
经过 《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的整理,发现河南省各地域内很多具有优美自然风光及历史意义的村落仍有待发掘,且很多传统村落具有良好的文化示范作用,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需对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村落给予足够重视。
4.9 引导建筑建设,预防激进发展
建筑的限高问题需要给予足够重视。当前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受到政府重视,可是在执行中受到利益影响,某些地方政府甚至提出建设几栋高楼来解决村民安置问题的方案提议。新农村的发展、村民生活生产方式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不能一蹴而就,新农村建设要做好建筑高度的引导规划。
4.10 注重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大力发展文化设施
新型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要有新型的农民。提高农民综合文化素养,提升农民文化教育程度,加强农村公共义务教育等公益性文化软实力,是新农村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必然趋势。“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5项标准中,4项都与农民文化素养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新农村规划中,要注重对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尤其是文体用地的规划;建立乡村图书馆,为村民提供文化休闲及技能培训的基地;引导村民营建自己的书房,从小加强孩子文化教育;发展公共体育空间,促进积极民风建设等。
4.11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生活质量
目前,河南省内很多村庄的基础设施仍有待完善,道路平整、排水顺畅、垃圾处理、饮用水管理等是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农村规划应充分重视村落的基础设施,切实解决好与村民集体利益密切相关的设施建设问题,从而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
4.12 运用乡土植被,延续自然风光
当前村镇建设中,材料类型大致可以分为2类:一类是硬质材料,用于建筑及基础设施建设;另一类是软质材料,即各类绿化植被。就如城镇“硬质”建设特色缺失一样,当前城镇 “软质”建设亦进入到了缺乏特色、类型单一的怪圈。
称取长柄扁桃粕(苦杏仁苷质量含量5.67%,野黑樱苷未检出)10份,每3份作为一组,三组分别加入2.5、5.5、10.0 mg的苦杏仁苷标准品,再分别加入0.1、0.2、0.5 mg的野黑樱苷标准品,1份留做空白,按照1.2.3.2方法处理,液相测定。计算长柄扁桃粕中平均加标回收率,结果见表1。
目前,城镇建设中,多利用常见的园林绿化树种,出现区域植被类型统一化的现象。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多样化的植被类型,而乡土植物的运用是保证新农村建设中植被多样性的有效手段。乡土植被在养护上,能适应村落气候、土质,生长适宜性更好,生长成本更低;在环境上,能凸显乡村风貌,使乡土风光更为自然,亲切感更强;在区域上,能彰显环境特色,符合植被衍生规律,利于自然生态衍替。
乡村需要的是粗放型的自然乡土环境,整齐划一的绿化手法、全国通用的绿化植被,会降低区域的生态安全系数,不利于区域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大量运用乡土植被,增加区域植被的多样性,有利于增强生态的稳定性;关注乡土植物的美,亦是记住乡愁的有效措施。
新农村的建设,规划仅仅是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规划的贯彻、社会经济的配套改革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等仍需政府在政策上加以引导。
培育组建好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是领头羊,加强领导的教育培训工作是新农村建设顺利发展的保障。
建立普惠型农村金融保险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共担机制。
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民的生活风险,提升农民敢于做事的积极性。
加大文化体育教育投资。文化教育是提高农民综合素养的基本措施,加大公共文体投资、提高文体资金保障是新农村软实力提升的基础。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当前有了新的社会背景,城乡二元结构的不足已十分凸显,逐渐影响到了社会的健康发展。
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提升农民劳动范围,为农民创业提供有利条件。
促进农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农业合作组织能够相对降低经营成本,利于发展现代农、林、牧、渔业,提高农民市场主体地位,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加强土地监管。增强对农业用地的功能核查与管理,切实保证农业用地的红线及性质,确保农用地流转在法定的框架之内。
制定合理的农转非引导政策。可以划定转移人口居住区,为其实行特定政策,为具有条件且想转移户口的村民提供绿色通道。
新农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之事,要结合实际,逐步推进。密集型的土地利用要符合农村建设实践。大跨步发展,只能使农民迷失、农村失趣、农业发展受阻。
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必然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不能本末倒置。规划单位切实负起责任、政府单位做好管理与调动工作、农民积极主动参与,三者之间协调共进,以农民为主体,才能处理好新农村初期建设与后续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然而社会主义国情的区域差异性及宏观的经济调控政策,使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提高农民的主人公热情、加强规划工作者的独立性仍是一个任重道远的愿景。
[1] 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的通知:豫政 [2014]55号[A/OL].(2014-07-03)[2015-12-09].http://www. henan.gov.cn/zwgk/system/2014/07/30/010487963.shtml.[2] 梁修群.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3] 詹莉,李保莲.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利用问题及对策 [J].河南农业科学,2008(3):5-8.
[4] 张占仓,孟繁华,杨迅周,等.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对策研究综述 [J].管理学刊,2012,25(4):102-106.
[5] 王冠珠.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 [D].郑州:郑州大学,2012.
[6] 郭伟丽.河南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J].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48(1):97-102.
[7] 程松杰.河南新农村建设新情况新问题的思考 [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2):140-141.
[8] 韩芹,朱继东.新农村建设中培训新型农民的思考与探索:以河南省为例 [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1):533-536.
[9] 鲁莹莹.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政府行为问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责任编辑:侯春晓)
F320
A
0528-9017(2016)05-0754-04
2016-02-23
贾肖阳 (1988—),男,河南三门峡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E-mail:231288704@qq.com。
栗 燕,女,高级实验师,E-mail:yanli1978@163.com。
文献著录格式:贾肖阳,张朋飞,谢敏,等.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规划思考 [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5):754-757,767.
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