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早贵,王岳钧,吴海平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0)
浙江省新型农作制度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吴早贵,王岳钧,吴海平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0)
阐述浙江省农作制度发展历程、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浙江省农作制度创新和加快推广应用的基本原则和对策措施。
农作制度;现状;发展对策;浙江
农作制度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下,一个地区或农业生产主体为了土地持续高产高效所采取的土地生产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养护制度,是具有增加土地产出、保护农业资源和提高经济收益等多个目标的土地经营管理制度[1]。加快农作制度创新和推广是合理利用各类资源,促进产业相互融合和协调发展,统筹解决 “米袋子” “菜篮子” “钱袋子”问题的重要途径。浙江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农作制度创新与推广工作。2013年,李强省长在全省 “两区”(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现场会上提出,要切实抓好 “两区”建设与农作制度改革的有机结合,研究制订农作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引导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实行新型农作制度,不断扩大新型农作制度覆盖面。在2014年的全省 “两区”建设现场会上,黄旭明副省长再次强调,要以 “两区”为先行区,大力推广农牧结合、稻鱼共生等新型种养模式,着力构建生态循环体系。目前,新型农作制度创新与推广已成为浙江省创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
1.1 发展历程
农作制度是为农业生产目的服务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有什么样的农业生产目的,就需要有什么样的农作制度来服务、支撑和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农作制度创新和推广大体经过了3个阶段:第1阶段是20世纪60到80年代中期,围绕解决吃饭问题,突出重点推广麦-稻-稻、油-稻-稻为主的3熟制农作制度;第2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在解决温饱问题以后,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创新和推广了一大批蔬菜、水果、茶叶等经济作物的农作制度,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第3阶段是世纪之交以来,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环境优化,重点创新和推广了以粮经结合为代表的生态高效农作制度,称之为新型农作制度。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从2003年开始搞试验,抓示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各级农业部门也将农作制度创新与推广作为促进稳粮增收、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2014年浙江省农业厅专门出台了 “关于加快新型农作制度推广的通知”,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
1.2 应用现状
据统计,到2015年底,浙江全省新型农作制度模式应用面积达18.1万 hm2。主要有3类:一是水旱轮作模式,面积7.2万 hm2,主要包括瓜菜、鲜食型旱粮、食用菌、中药材等与水稻的轮作,面积较大的有番茄、茄子、西兰花、榨菜、雪菜、黄瓜、西甜瓜、草莓、黑木耳、西红花、马铃薯、鲜食大豆、玉米等与水稻实行水旱轮作,以露地瓜菜与水稻轮作为主;二是旱地、园地多熟制间作套种模式,面积7.3万hm2,主要包括旱地1年3熟、4熟,桑茶果园和幼龄林园种植旱粮、蔬菜和其他经济作物,面积较大的有葡萄园等套种大豆、蚕豆、榨菜,桑园套种青菜、雪菜,茶园套种杜瓜等;三是立体种养模式,面积3.4万hm2,主要包括稻田养鱼、稻鳖共生、稻鸭共育以及桑茶果园养禽等;其他特色模式0.2万hm2。
1.3 主要作用
新型农作制度通过粮经结合、水旱轮作和立体种养,提高了土地等资源利用率、产出率,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优化,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稳定了粮食生产。通过推广稻菜、稻瓜、稻莓、稻菌、稻药等粮经结合、水旱轮作模式,加快发展稻鱼、稻鳖、稻虾、稻蟹、稻鸭、稻蛙等立体种养模式,挖掘桑、茶、果 “三园”套种旱粮模式,在不影响农民发展经济作物,不断提高收入的基础上,稳定了粮食播种面积。
促进了农民增收。水稻-大棚番茄模式[2],一般番茄产量可达90t·hm-2,产值27万元·hm-2,水稻产量也在7.5t·hm-2左右,既保证了口粮,又提高了收入,在苍南、瑞安、嘉善等地广泛应用。稻耳轮作模式,干黑木耳产量达9t·hm-2,产值52.5万元·hm-2,黑木耳的废菌棒可以部分还田培肥,是丽水等地的主推模式[3],仅龙泉市应用面积就达0.13万hm2。德清等地推广的稻鳖共生模式[4],鳖为稻田除草、除虫、肥田,稻田为鳖提供良好的活动、栖息场所及充足的水、丰富的食物,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得益彰,整个生产过程不施肥、不施药,生产的商品鳖和稻米达到了绿色食品的标准,价格高,销路好,净利在15万元·hm-2以上。
优化了生态环境。新型农作制度通过物种、时间、空间的科学组合,利用生物互促、互作、互抑作用,综合协调土壤、水、肥、气、热、微生物等自然资源,不仅注重产量、效益,更注重品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目前,种植的许多高效经济作物,如大棚瓜菜、草莓、中药材等,控制病虫草害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稻鱼、稻鳖、稻虾、稻蟹、稻鸭共生共育,也是利用生物间的互促互抑来实现综合控制病虫草害的目的。这些模式的推广,不仅有效地控制了一些疑难病害的发生,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农药化肥的用量,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的优化,是当前坚持生态为本,建设清洁田园和绿色浙江的重要举措。
2.1 政策扶持较少
农作制度的改革创新与推广应用,长期以农民自发摸索为主,政府系统性的政策扶持较少。虽然浙江省农业厅在财政厅的支持下整合了一些项目资源,也争取了部分财政资金,一些市县也有相应政策,但总体来说量比较少,面不够广,推动力有限。
2.2 示范引导不够
新型农作制度虽然效益较好,但由于涉及部门较多,缺乏统筹布局、政策支持和示范引导,区域布局还不明显,总体应用面积还不大。一些运作比较成功的高效模式还仅仅是个例,很多高效模式仍处于试验摸索阶段,推广应用不快。
2.3 技术制约突出
新型农作制度涉及多个产业和多个部门,各产业间的茬口安排、群体配置、施肥除草等技术均需进一步研究和组装配套。目前,对新型农作制度开展针对性、系统性的研究比较少,许多高效模式还存在技术瓶颈。最典型的如草莓、西瓜等高效作物的连作障碍问题,主要依靠水旱轮作和换地栽培,目前尚无有效的解决办法。温岭瓜农全省包地种瓜就是为了解决连作障碍;建德草莓育苗要求更高,一般同一块土地只能育苗1次。
2.4 机械化应用滞后
机械化率不高是影响新型农作制度扩大应用的重要因素。与稻麦等粮食作物不同,大部分经济作物,如番薯、马铃薯、鲜食大豆、玉米以及蔬菜等的管理和收获,名茶、桑叶的采摘,果疏套袋等都依赖人工。据临安调查,目前挖迷你番薯约需90工·hm-2,以平均每工 120元计,人工成本就达1万元·hm-2以上。鲜食大豆的采摘价已达0.8元·kg-1以上,采摘成本几乎占了产值的1/3。大棚等设施内配套农机目前还仅限于翻耕起垄等极少量的农事操作,整枝、点花、采摘等全部需要人工,因此,设施栽培生产期长,用工量大,很难规模发展。
浙江地少人多,是个农业资源小省。浙江的省情决定了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耕地,必须坚定地走精品农业、生态农业之路。随着 “两美”浙江建设不断推进,“五水共治”等部署深入实施,现代农业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农业发展任务更加全面,环境、劳力制约更加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更高。适应新常态,促进农业新发展,创新和推广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新型农作制度十分紧迫。加快新型农作制度创新和推广是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是改善生态环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必然要求。
3.1 基本原则
稳粮增效原则。以保持粮食生产稳定为基础,坚持不与粮争地,不与粮争时,大力发展稻经轮作、水旱轮作、种养结合等 “千斤粮万元钱”模式,不断提高综合效益。
节约集约原则。统筹安排农业生产,重视作物品种的选用和群体的配置,注重冬季开发,创造良好生产环境,大力发展设施栽培、立体种养、园地套种,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生态优化原则。利用生物互补原理,合理安排作物品种及茬口,创造良好的共育、共生环境;利用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转化原理,推进作物秸秆、畜禽排泄物、食用菌渣料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重视耕地用养结合,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优化和农产品质量提高。
3.2 对策措施
3.2.1 加快新型农作制度的推广
依靠农业 “两区”加快推广。充分发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在新型农作制度推广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在粮食生产功能区中重点推广以水稻为载体的粮经结合、水旱轮作和稻田养殖水产等模式,实现 “千斤粮万元钱”;在现代农业园区中通过水旱轮作、农牧结合等,改善经济作物种植或水产养殖环境,达到既增加粮食面积,又提高农产品品质,还减少肥药使用、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依靠 “三园套作”加快推广。充分利用全省53万hm2桑、茶、果园发展立体种养,葡萄、梨等果园重点套种鲜食大豆、蚕豆、马铃薯等经济旱粮;桑园重点套种榨菜、高菜、食用菌等高效经济作物;茶园重点套种杜瓜、柿子、银杏等经济果木。鼓励 “三园”套养鸡、鸭、鹅等家禽。
依靠新型主体加快推广。鼓励种粮大户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推广新型农作制度,优化种养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利用新型农作制度模式新、种类多、品质好、季节长等优势,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方式,提高专业化和组织化水平,推进规模经营。积极挖掘农业旅游功能,促进市场和产业链的延伸。
依靠机制创新加快推广。发挥地方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推进土地经营权常年或季节性流转,探索试行不同作物轮作、不同主体轮种的 “双轮”经营模式。大力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完善服务方式,为推广新型农作制度的生产主体提供主要环节或全程社会化服务。
3.2.2 加强新型农作制度技术研究与集成
积极探索新型高效模式。从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粮油战略产业和果蔬、茶桑、菌药、水产、畜禽等主导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大胆探索创新,研究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主推新型种植模式。
加大适用新型模式的品种引进与选育力度。突破传统观念和地域概念束缚,从市场需求出发,加快适销对路、品质优良、适合新型种养模式的作物以及畜禽水产等新品种引进、选育和推广。从时间和空间的综合利用出发,做好合适物种和品种的组装搭配,注重构建新型农作制度。
加大适合新型模式的农机具引进研发力度。强化农作制度创新推进过程中农业机械化的更广泛应用与融合。大力推广适合大棚、果园、水面等不同种养模式和作业环境的新型高效农机具,提高农作物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机械化作业程度,加快推进经济作物生产 “机器换人”。
加大肥药双控生态节本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注重发挥新型农作制度的生态效益,加快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天敌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利用不同物种之间互促互抑机理,提高农业防治、生态防治效率,通过生态调控、生物压制、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减少和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加快测土配方施肥、肥水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肥料利用率。
加大新型模式技术瓶颈的攻关力度。坚持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发挥全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的力量,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与优势特色产业以及主推模式,集中资金和技术优势,每年确定几项重点攻关内容,逐步解决农作物和养殖业连作、轮作、混种套养中存在的瓶颈性技术难题。
3.2.3 加强政策引领和示范带动
加大项目支持力度。把创新和推广新型农作制度作为财政支农的重要内容,支持农技推广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标准化、林区作业道、山塘水库改造及现代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等项目资金,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为新型农作制度的推广创造必要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生产、加工、贮运等设备条件。
落实相应扶持政策。认真落实各产业、环节享有的与新型农作制度推广有关的种植补贴、订单奖励等政策,在农业设施用地上给予优先保证。争取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示范应用新型农作制度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探索扩大农业保险品种,降低经营风险。
加快新型高效模式的示范引领。推进新型农作制度示范点建设,按照产业互融、综合利用、技术引领、优质高效的原则,兼顾产前、产中、产后,全省每年建设不少于50个新型农作制度示范点,以新型种养模式为纽带,集中展示农业领域最新的品种、技术和装备,为农民树立一批可看、可学的示范样板。
3.2.4 加强任务考核和责任落实
加大考核力度。把新型农作制度创新与推广作为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将新型农作制度推广列入对各市农业部门的年度工作考核内容。
落实部门责任。切实做好新型农作制度推广的组织协调、政策落实和技术指导工作。积极组织示范,树立样板,以点带面扩大推广。积极开展试验研究,解决推广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瓶颈。加强与财政、科技、林业、海洋与渔业、科研院所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争取支持。
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农业信息网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推广氛围。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利用农作制度创新示范点召开新模式现场观摩交流会,印发技术资料、技术模式图等,组织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观摩学习,提高农民应用积极性和技术到位率。
[1]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农作制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论文集 [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36-44.
[2] 王岳钧,吴早贵.浙江省 “千斤粮万元钱”种植模式发展状况分析 [J].浙江农业科学,2014(2):149-151.
[3] 黄国洋.种田致富50招 [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28-131.
[4] 蔡炳祥,吴伟,李建应,等.稻鳖共生种养结合模式的技术要点 [J].浙江农业科学,2014(8):1266-1268.
(责任编辑:张才德)
F321
A
0528-9017(2016)05-0629-03
2016-03-11
吴早贵 (1972—),男,浙江开化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wuzgmail@163.com。
文献著录格式:吴早贵,王岳钧,吴海平.浙江省新型农作制度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5):629-631,634.
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