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兰社稿》学术特色刍议*

2016-01-31 06:53侯酉娟张华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杂病医家古籍

侯酉娟,郎 朗,张华敏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

《灵兰社稿》学术特色刍议*

侯酉娟,郎 朗,张华敏△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

《灵兰社稿》是一部中医内科杂病著作,现仅存清代稿本一部,收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该书民国时期由湖南著名藏书家唐成之收藏,是一部书写工整、文字娟秀且内容丰富的中医孤善本著作。2009年曾在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的《中医古籍孤本大全》丛书中收录并加以原版影印。由于发行量有限,该书不为广大学者熟悉,故从本书著者、成书、藏书情况入手,重点探讨其学术特色和主要内容,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灵兰社稿》;学术特色;成书情况;唐成之

《灵兰社稿》系中医内科杂病类著作,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记载及文献调查可知本书系清孤本[1]。2009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的丛书《中医古籍孤本大全》收录并影印出版本书,原本则保存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善本书库中。

1 成书及收藏情况

《灵兰社稿》共八卷,著者不详,书前无序,文末无跋,卷中亦无署名,系属临证综合性医著,详论内科杂病及相关用药之药性。孟庆云认为,本书涉及方药及历代医家未见清·咸丰以后者,故而推测该书稿完成于清·道光年间,当是成书于1850年之前[2]。笔者读后发现,本书内容包括方药在内,主要援引先秦至明代医著,尚未见到明显的清以后医家及著作。所引医家医著最迟基本到明代医家王肯堂(1549~1613年)及其著作《证治准绳》(1602年)和明代医家、本草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之《本草纲目》(1590年)为止。此外书中大量援引刘河间、朱丹溪一派学术观点,在承袭明代医学界火热论、相火论观点的同时,尤其推崇明代温补学派医家薛己(1486-1558年)虚损致病、多用温补的学术观点。并未论及温补学派的后世发展,尤其未提到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1563-1640年)对于这一观点的继承与发扬,特别是其“阳非有余,真阴不足”观,故笔者推测本书可能成书于张景岳立述之时之前,《本草纲目》问世以后,当不晚于明末清初。

关于书名,“灵兰”是古代藏书之秘府。《黄帝内经·素问》中有“灵兰秘典论”。社稿则是古代诸生会课之作。所谓会课,即文人结社、定期集会研习功课、传观所作文字,本书则是作者研习医学问题时形成的学术观点结集成册之稿。明代医家王肯堂撰写的《灵兰要览》亦为内科杂病著作,本书大量援引王氏著作关于杂病的论述,行文体例、风格多有近似之处,书名《灵兰社稿》抑或是仿王肯堂而命。全书八卷,其中《灵兰社稿》六卷详论内科杂病。后附《锦囊药性赋》两卷,以歌诀形式论述杂病部分所涉及药物药性。全书正楷书写、正文大字,注释双行小字,天头间有作者眉批、评语、对方药治法等提示之语,尚有少量简短医案可见。

本书每卷卷首钤隶书“唐成之藏医书章”、“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藏书章”,可知此书曾经民国藏书家唐成之(?~约1946年)收藏。唐成之原名济树,字成之,以字行,晚号成叟,湖南长沙城南王府坪人。年轻时致力于科考功名,中年后因子女多人病夭,几至绝嗣,于是奋然学医,研究医术终生。唐成之以富藏医学书籍知名,家中藏书甲第栉比,有“唐半边”之称,竭其毕生精力访求古今医籍。抗日战争前,其书存城南王家坪寓所,后转移至谷山唐氏老家,抗战胜利后唐公卒世,藏书下落莫名。建国后土改时期,唐氏藏书由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开展调查、收藏并编目,根据文化部指示,一部分分拨中央中医研究所图书室(今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一部分分拨湖南省中医学校图书馆(现为湖南省中医学院图书馆),一部分归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今湖南省图书馆和湖南省博物馆)[3]。唐成之藏书处为听桐书屋,今存藏书目有《听桐书屋医学目录》稿本十三册,《唐成之藏书目录》稿本二册,《唐成之藏十八箱待考书目名录》一卷等,均为唐成之所自编[4]。

2 学术特色

该书前六卷详述内科杂病,分风、虚劳、痛、寒暑、大小便、诸气6门102种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具体有以下学术特色。

2.1 尊经而不泥经

杂病多称之为内伤杂病,以中医内科病证为主,泛指伤寒、温病以外的多种疾病。我国古代论述杂病的中医著作颇多,以《黄帝内经》为始,最早系统论述杂病者为《伤寒杂病论》,此后历代多有著作对内伤杂病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进行系统论述。本书作者探讨内伤杂病或以经文为据,发挥自己观点,或以本人观点为先,用经文来加以论证。如在论述“中风之证”时,先简要引述《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灵枢·热病》“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等《黄帝内经》中相关病因病机和治法治则。次举张仲景之言:“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虚寒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说明中风的脉证和病机。然后进一步引述各家观点,进一步完善对中风的认识,详述症状分类以及治法方药和预后。在此基础上,作者通过“愚按”等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以中风为例,作者认为“邪在表则多寒,在里则多热,故古人于表证用温药,里证用寒药,不表不里以秦艽愈风汤行中道,此即《伤寒》麻、桂、承气、小柴胡意也。至于火热卒仆,即可以中里法治之。亦如温暑之邪热自出,与伤寒治里同法也。若元气素虚,邪亦可乘虚入脏,不作里热,此即伤寒三阴直中之法,急宜温补其里,此三生饮所以妙张仲景意也。然阳证面赤如醉怒,牙关紧急,上视,强直掉眩。阴中,颜青脸白,亦有虚阳面赤者,痰厥喘塞,昏乱眩晕,或手足厥冷,不知人,多汗,以此辨之”。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寒邪直中之中风当以温里之法治之,还要明辨证型,谨慎加以对待。本书论述杂病基本仿此例,在回顾经典的同时对杂病的认识更进一步。

2.2 分缕各家,择优从之

作者在尊经的同时,也在汲取历代医家对于内科杂病的认识。先后引用唐·王焘、孙思邈,宋·络龙吉、许叔微,金元时期张洁古、李东垣、王好古、朱丹溪、张从正,明·戴元礼、王肯堂、薛己等数十位医家的学术观点,尤为推崇明代医家王肯堂和薛己。作者基于自己的学术观点和认识水平,对内科杂病的认识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仍以中风为例,作者认为:“中风之病,《黄帝内经》以下皆谓外中风邪,至河间谓非外来之邪,皆由内热所生,水不制火。丹溪亦以外中风者极少耳,外中甚者见痓,微者见太阳中风。即真外中风卒仆,亦必苏后无不遂之症,由外而内挟痰火,俗名中痰、中气是也。”显然作者的观点和后世中医内科学的观点基本一致。如今我们对中风的研究也是认为内因致病者为多,不外虚、火、风、痰、气、血六端。并批判了朱丹溪“(中风)大率多痰,在左属死血与无血,在右挟气虚与痰,亦杜撰之谈,不必拘之”的观点,认为因痰所致的中风,可挟血瘀、气虚等其他致病因素,但不局限于左右,可见作者在学术继承上抑扬灵活。

本书基本反映了明代内科学发展的特点。明清时期,中医内科发展主要集中在医学理论、医家学说的继承及医疗经验的进一步总结。在继承金元发展的基础上,学术流派之间继续论争。明代早期到中期,金元四大家的刘河间、朱丹溪的火热论、相火论曾一度占统治地位。时医偏执“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固守成方,滥用寒凉,多致滋腻伤脾、苦寒败胃,成为医学界的时弊。随着学术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明中后期的医家如薛立斋、王肯堂等一方面重视脾胃,另一方面顾护先天,针对虚损病人多用温补,不轻用寒凉,纠正时医之弊,在该书中颇为读者所推崇。

2.3 于无声处见真知

关于杂病的分类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内科著作都有其各自的分类方法。此书作者将冗繁的杂病分为风门、虚劳、诸痛、寒暑、大小便和诸气六门,病证作为门下之目。学者孟庆云认为,这种分类方法“并不仅仅是求其简约,而是依据病象病机的关联和治法的相通,是作者多年的临床积淀、蕴藏沉思所致。这种门目的分法,体现了作者对诸证的理解,上考诸古,下质诸今,出新自得。六大门目之分还有便于理解,有助记忆,助益学习者灵便取巧之功。”笔者认为本书确系分类简单,便于记忆,但各门中的病证存在交叉重复,如风门有肩背痛、臂痛、颈项强痛脊痛,虚劳门中仍然出现,且论述内容也大量交叉,有白璧微瑕之嫌。

该书作者较少以第一人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学术观点。然极少数的眉批、按语对诸证的论述,确如孟庆云所言“知其要者,一言而终”。如卷二“虚劳门·血病总论·吐血”眉批“吐血用寒药百无一生”,卷三“诸痛门·头痛·偏头痛”眉批“右为气热,左为血虚”,血病总论中叙述血之特性时,引王文渌语“血虽阴类,运之者其阳和之气也”,批驳张洁古之言“秋冬下痢多属寒积”之眉批“岂可因时便定寒热”、“黑姜一味治痢神效”。医案“一翰林伤寒病愈二十一日,不大便,用大黄二十余剂不效,用养血药不应,用升麻三钱而愈”。颇为精辟独特,是临床经验之总结,也是本书的创新之处和学术价值所在。

《锦囊药性赋》共列15类近240种中药,以四言、七言歌诀或多言歌赋的形式讲述药性,合辙押韵,便于记诵。间及作者用药经验,如“虚劳·咳嗽附肺痿肺痈”项下特别注释:“肺痈,白及一味最妙”。在《灵兰社稿》肺痿肺痈部分也有强调。孟庆云盛赞这是真积力久的经验,也是作者向读者传授的秘方。伊广谦认为,这是作者来自临床的宝贵用药经验,比之千金苇茎汤更有良效。

3 结语

该书现仅存稿本,成书年代、作者不详,然而绝大部分内容抄写工整,字迹清晰优美,讲述医理透彻明了并发挥己见,是作者多年医学认识积累和临床经验总结。自问世至今流传不广,今仅存孤本,故而未得到后世医家学者的重视。

[1]薛清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693.

[2]中医古籍孤本大全选编工作委员会.中国中医古籍总目[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

[3]李玉安,黄正雨.中国藏书家通典[M].香港: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5:752.

[4]长沙市地方志办公室.长沙市志(第16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82-83.

R25

A

1006-3250(2016)01-0017-02

2015-04-21

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2009FY120300)-中医药古籍与方志的文献整理

侯酉娟(1981-),女,甘肃人,助理研究员,在读博士,从事中医文献研究。

△通讯作者:张华敏,Tel:010-64089602,E-mail:zhanghm@ mail.cintcm.ac.cn。

猜你喜欢
杂病医家古籍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从瘀论治男科杂病验案三则
国医大师刘祖贻杂病调中思想探析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导师应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杂病经验举隅
我是古籍修复师
张喜奎教授临证运用白鲜皮经验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