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痘的发生、流行及防治

2016-01-31 05:48朱代银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8期
关键词:痘疹鸡痘痘病毒

朱代银

(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农业发展局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289)

鸡痘的发生、流行及防治

朱代银

(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农业发展局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289)

鸡痘因痘病毒感染而诱发的急性传染性疾病,此病的发生,近些年正呈现新的流行态势,表现为:肉鸡发病率升高、发病集中日龄提前、症状趋向温和化、鸡痘病毒顽固化程度加重,受此病影响鸡群育成率降低。此病潜伏期长短不一,根据犯病部位不同,可细分皮肤型、黏液型、混合型,此外,偶见败血型。临床防治此病,应注意:搞好鸡场内外环境、有计划性地接种防疫、改善鸡群饲养管理,一旦发现有疑似病例,及早隔离诊治。轻症病例,康复治疗。重症病例,淘汰不留用。目前,此病尚无特效疗法。临床施治,对症治疗是关键。文章将对此病的发生、流行及防治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鸡痘 防治 流行

1 鸡痘的发生和流行

1.1 发生症状

此病潜伏期长短不一,根据犯病部位不同,可细分皮肤型、黏液型、混合型,此外,偶见败血型。

皮肤型——头部皮肤,见明显的痘疹。病变部位,多见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处。尤其,在鸡冠、眼皮、耳球上,早期有明显的灰色麸皮状覆盖物,后期逐渐形成大的结节,初期显灰色,后期呈黄灰色,结节增大,似豌豆状,避免不平,逐渐干硬,内形成黄脂状糊块。病情严重时,结节相互粘连,形成大块的厚痂。根据不同生长部分,诱发病变症状略带差异。如果病变长在鼻孔,因厚痂堵塞鼻孔,导致呼吸困难。如病变长在眼睛,则导致羞光流泪,甚至导致失明。影响采食,多数被饿死。多数情况下,此病型全身症状不明显,体重较轻的病畜,多数精神萎靡、食欲废绝、体重骤减等等。而且,产蛋鸡受此影响,将导致产蛋减少甚至停止产蛋。

黏膜型——病变发生在咽喉的黏膜上,多发于小鸡,病死率较高,小鸡可达 50%,病初呈鼻炎症状。病鸡萎靡厌食,流鼻汁,初为浆性黏液,后转为脓性。如蔓延至眶下窦和眼结膜,则眼睑肿胀,结膜充满脓性或纤维素蛋白渗出物。甚至引起角膜炎而失明。鼻炎出现后 2~3d,口腔、咽喉等处发生痘疹,初中圆形黄色斑点,逐渐扩散为大片的沉着物(假膜),随后变厚而成棕色痂块。凹凸不平,且有裂缝。痂块不易剥落,强行撕脱,则留下易出血的表面,上述假膜有时伸入喉部,引起呼吸和吞咽困难,甚至窒息而死。

混合型——即皮肤黏膜均被侵害。病鸡症状严重,死亡率高。

败血型——少见,若发生则以严重的全身症状开始,继而发生肠炎,病鸡有时迅速死亡,有时急性症状消失,转变慢性腹泻而死。

1.2 鸡痘流行特点

着重分析鸡痘最近几年流行的最新发生态势,以供参考和借鉴。

根据临床症状不同,以皮肤或黏膜等病变作为依据,鸡痘可细分为皮肤型、白喉型、混合型。这些年来,本地鸡痘的发生,以皮肤型病居多。明显可见,在鸡冠、肉鬓、眼睑等处,有明显的痘疹。甚至,在大腿、泻殖器、翅内侧等处,都能见少量的痘疹。

很早之前,肉鸡很少有鸡痘病例。由此,肉鸡免疫程序中,鸡痘不强制要求。但是,最近几年,肉鸡群中此病例鲜有报道,占肉鸡饲养群病例的10%左右。而且,以皮肤型为主,死亡率不高。但是,病变集中眼睛、鼻腔、喉咙、气管等处时,则有较高的致死率。一旦感染鸡痘后,肉鸡增速减缓,养殖效益下降。

鸡痘四季皆发,但本地区集中在夏秋季节。肉用仔鸡,春末夏初发病率最高。而且,在寒冷冬季的育雏室,同样有发病报道病例。

除发病集中外,日龄同样有提前的趋势。这些年,鸡痘病例,在3日龄具有发现。而肉用仔鸡,发病日龄更早,较其他鸡种的发生概率要更高些。

最近几年,对养殖鸡场的调查证实,鸡痘的发生以区域性散养为主,常常在同一地区反复发生。而且,几种病型中,皮肤型病例居多,占到了90%以上。很多病鸡症状不再那么突出,仅在全身无毛或少毛的地方,零星出现数量不多的痘疹。前几年4周龄下较常见的黏膜性鸡痘病例锐减,症状更是趋向温和,蔓延速度减缓。

研究证实:鸡痘病毒在干燥的痂皮中,有着很长的存活时间,而且高度接触传染性极强。养殖鸡场中,一旦发现有鸡痘病例,往往根除难度大,以后的连续几年间都有发生病例。实际生产中,养鸡场发现有鸡痘病后,继续待在原处养鸡,之后的几年往往每年都有鸡痘病例发生,这是鸡痘病毒抵抗力强的表现,我们应充分认识这一点。

1.3 剖检病理变化

病变与临诊所见相似。口腔黏膜的病变有时可蔓延到气管食道和肠。肠黏膜可能有小点状出血。肝、脾和肾常见肿大。心肌有时呈现实质变性,组织学检查,见病变部位的上皮细胞内有胞质内包涵体。

2 诊断

皮肤型和混合型的症状很有特征,根据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不难诊断。对单纯的黏膜型易与传染性鼻炎混淆。可采用病料接种鸡胚或人工感染健康鸡。

方法是:取病料(一般用痘疹或其内容物或口腔中的假膜)做成 1:5~10 的悬浮液,擦入划破的冠、肉髯或皮肤上以及拔去羽毛的毛囊内,如有痘毒存在,被接种鸡在 5~7d 内出现典型的皮肤痘疹症状。

此外也可采用琼脂扩散沉淀试验、血凝试验、血清中和试验等方法进行诊断

3 预防措施

3.1 搞好鸡场内外环境

搞好鸡场卫生环境,为养鸡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舍内粪污定期清扫,集中堆积发酵,防控各类不良应激。蚊虫肆虐季节,注意做好驱蚊虫工作,避免各种诱因诱发的机械性损伤,对于防控此病的发生效果更好些。

3.2 有计划性地接种防疫

此病常年流行的鸡场,应注意有计划接种防疫疫苗,达到有效防控此病的目的。在接种防疫期间,地方上,常用鹌鹑化弱毒细胞冻干活疫苗,首免安排在2~4周龄,用量每次1羽份。二免安排在,12周龄左右,用量每次2羽份。此病严重流行季节,首免提前到1周龄,甚至是1日龄。同时,蛋鸡开产前,进行三免,防疫效果更好些。肉仔鸡发病严重地区,1~7日龄,应安排首免,用量每次1羽份,防疫效果较好。

3.3 改善鸡群饲养管理

患鸡痘的病鸡,体内残留大量鸡痘病毒,此类病毒能在体内继代繁殖。而且,通过散落的痘痂,作为重要载体将其传播开来。研究证实:鸡痘病毒在外界环境,有着极强的生存能力,不易被杀灭。由此,注意改善鸡场环境,及时清扫鸡舍,严格消毒管理,反复用消毒药剂喷施消毒,加上配用甲醛或过氧乙酸等,熏蒸消毒2次,后期封闭三周以上,方可将滞留病毒杀灭。

4 治疗措施

一旦发现有疑似病例,及早隔离诊治。轻症病例,康复治疗。重症病例,淘汰不留用。病死畜深埋,或焚烧,无公害化处理。受威胁鸡群,紧急接种防疫疫苗。被污染场所,清洗消毒。病毒寄生皮肤病灶处,对外界抵抗力较强。由此,隔离诊治期间,待完全康复后2个月,经完全康复治疗后,方可混入大群饲喂。

目前,此病尚无特效疗法。临床施治,对症治疗是关键。

通常情况下,皮肤上的痘疹,不需要治疗。必须治疗时,取高锰酸钾溶液冲洗软化痘痂,用镊子将其小心剥离。伤口处,涂抹碘酊或甲紫消毒溶剂。口腔处病灶,先用镊子将假膜剥离,经高锰酸钾溶液冲洗,然后,涂上碘甘油。眼部病变,有肿胀症状,先将肿胀干酪物挤出,然后,用硼酸液冲洗,滴入蛋白银溶液。所有剥离的痘痂,集中深埋处理,避免病毒扩散。

此病临诊不及时,易继发感染其他病症,加重此病的病死率。为防控并发症的发生,可尝试大群投喂抗生素,比如:阿莫西林、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等,连续用1周。同时,配合饮水中,加维生素C、维生素A、鱼肝油等等,能防控应激的发生,增强鸡群抗病体质。

[1] 薛玉霞.鸡群日常安管重观察[J].乡村科技,2016,(13):95.

[2] 王中涛.鸡痘的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5):163.

[3] 李万师,刘晓东.秋冬季鸡痘的预防与控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19):40-41.

猜你喜欢
痘疹鸡痘痘病毒
叶天士治疗小儿痘疹经验探析❋
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成功分离猴痘病毒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浅析秋冬季鸡痘的预防及控制
鼠痘
皮肤型鸡痘诊断与治疗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谈秋冬季鸡痘的预防与控制
羊痘病毒分子特征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鸡痘的流行特点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