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圣敏,毛振明,郎 健
现阶段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正在成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落脚点,数字媒体情景化、个性化以及可重用、可重组的特性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在中小学阶段引入微课程,是我国教育者在信息化的大潮中做的一次尝试。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表示:“面对互联网学习快速发展的趋势,我们应该抱着正确的态度去直面挑战、争取主动,抱着开放的态度去认识、去实践、去创造,积极参与并且融入其中。”*来源:袁贵仁2013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把体育教育与微课技术进行结合,其目的是为体育课提供助力,同时也丰富微课教学内容,为现有的体育教学注入新鲜血液。技术的进步并不等同于教学的进步,在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才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体育学科是一门讲求身体感知的学科。如果单纯让学生通过视频教学来学习体育知识显然是不适宜的,从这个角度讲,将微课技术引进体育教学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多、更好地运动起来。
笔者主要对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微课开发制作的动力、设计思路、制作过程以及遇到的困难等进行了问卷调查,目的是分析中小学教师设计开发微课的现状。从教师层面对现有的北京市体育微课资源进行分析,力求给学习者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为体育微课的良性发展探求一条有自身特色的道路,寻求特有的评价测量体系来促进体育微课的长效实施。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和北京市各区县体育教研员。他们是参与过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微课开发设计的教师。作为体育微课发展过程中最先尝试利用微课制作体育课程的老师,他们对体育微课的设计、制作以及效果有亲身的经历,因此被认为是适宜的调查对象。研究采取匿名调查的形式,旨在获取体育教师在制作体育微课过程中真实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困惑。本次问卷共发放80份,收回有效问卷63份,问卷的回收率为78.75%。
北京市教科院从2013年开始着手体育微课制作,至今已开发课程132节,其中小学87节、初中27节、高中18节,包含有九个微课专题。
参与调研的对象是北京市小学、初中、高中体育教师和北京市各区县体育教研室教研员。其中体育教研员7 人、小学体育教师14 人、初中体育教师20 人、高中体育教师22 人。通过对性别、职业、微课参与度三组数据的交叉分析(如图1),可以得出:在小学及初中阶段,女教师相对于男教师接触微课的时间更长。这也就意味着女教师团体参与微课制作的稳定性高,参与过不止一次的录制,在小学学段的女教师中体现最为明显;高中阶段,男女教师接触微课的时间大致相当,而男教师相对女教师而言更具有稳定性;体育教研员男性略高于女性参与的年限。高中男教师和初中女教师新加入微课的比例为零,说明这两个学段的教师参与微课录制轮换的比例不高。
图1调查对象性别、职业、微课参与度的交叉分析图
如表1所示,被调查的98%以上的教师均参与了录制教学工作,47%左右的体育教师全程参加体育微课制作过程。体育微课的制作是一项系统工作,从选题到最后的出片,需要有一个贯穿整体的思路,也需要对课程有一个整体规划,很难一个人独立完成。因此,需要体育教研员、体育组长、体育教师、课程录制人员的相互配合,团队制作,以期获得更高质量的体育微课。
表1 体育教师的微课制作主要任务(n=63)
3.2.1体育教师制作体育微课备课情况分析由图2可知:将调查者的职业和备课的时间做交叉分析,我们看到参与备课的体育教研员中有50%以上的教研员对每节体育微课备课超过8小时以上。可以看到在区域微课整体规划中,体育教研员在构建课程体系规范上是花费了巨大心血的。如果不采用区域整体备课,这一环节可能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省略,但是这时网络上会出现很多内容雷同的体育课程,而这将造成师资力量的浪费,并极大影响体育微课的整体质量,同时也会加大使用者挑选课程的难度。图2同时显示,小学教师相对于中学体育教师以及高中体育教师制作微课的时间更长。只有20%的教师能够在两小时内完成备课,绝大多数的老师需要花费4小时左右进行备课,其中小学有50%以上的教师备课时间在4~8小时之间,在三个学段的教师中最为认真。教师备课的过程涉及到集体备课,从北京市层面的集体备课到区县的教研员的集体备课,最后到学校体育教研组的集体备课。虽然一节体育微课只有5分钟至10分钟,但是,微课的制作并不仅仅限于教师录制成的5~10分钟微课课程体现。它的背后,是制作团队大量的时间、精力的投入和花费。所以,从备课过程来看,每一节微课制作都是汇集众多体育教师集体智慧的过程。
图2体育教师的备课情况分布图
3.2.2体育教师制作体育微课内容选择分析体育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体育教师制作体育微课至关重要的一环。短短几年间,微课从一种教学新兴事物变为教师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学校体育教师在短时间内投入到微课程的录制进程中,这固然为体育教学改革探索了一条新路,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这其中有一部分教师将此流于形式。他们很少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有些不适合进行微课教学的教学内容也被录制成微课,这就造成了微课质量不高的弊病。微课制作并不是体现学校教学现代化的工具,教师们应该充分利用的是微课能够将体育运动细节以及体育项目的重点进行提炼的功能,以使学生能将对于体育的兴趣更好地转化为体育运动的能力。
由表2可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技术动作在教师选择微课内容的第一位,其次分别是体育知识、运动常识、体育游戏(如表2)。
表2 体育教师认为体育微课应该包含内容统计表
98.41%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微课中需要包括动作教学。体育微课中关于体育知识的部分适合在室内进行教学,但是体育是一门包含动作的学科课程,所以,体育微课的定位应该作为辅助室外教学的工具。大量地采用室内教室的讲解这种手段会让学习者认为体育课只要坐在教室里听就可以了。一旦这种观念形成,就会丧失体育教育的本意。研究发现处于不同阶段的体育教师均认为体育课既使采用微课教学方式,技术动作的讲解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由表3得知:在微课内容的选择上,有85.71%的教师依据的标准是体育课程标准;73.02%教师依据体育教材。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教师把微课定位在学校体育教育的补充,却没有跳出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内容。也就是说他们想的和他们实际所做的有一定的差异。毕竟,脱离了教材和课标,并没有人可以告诉教师诸如棒球击球的一瞬间最巧妙的地方是什么,体育健康课程中体育锻炼中心脏和血管是怎样工作的等答案。
表3 体育微课内容选择的依据统计表
几乎所有的教师在设计微课时都想要遵循学生的学习需求制作体育微课,但是,在现实的制作过程中他们却发现实际情况与制作者的规划会有较大出入。因为,体育微课的制作者在课程制作的过程中缺乏必需的材料:制作者很难广泛全面地收集到课程教学反思、学生学习反馈等,也通常得不到制作精良的教学课件的支撑,所以需要自己在课程录制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倘若能得到更多的配套资源支持,无疑将有助于学习者把握微课的精髓。相信制作出的微课也会更加实用,更受欢迎。在教师备课层面,“怎么去挖掘学生真正需要的体育知识”也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体育微课成品课程发布之后,并不能一劳永逸,还需要根据学生的意愿不断地进行更新调整,以保证教学内容的适宜性。
笔者认为,体育微课的反思与评价是体育微课能不断发展向前的重要因素。但是,现阶段体育微课的教学效果到底如何,是各位教师很少思考的问题,因为他们的工作只停留在录制体育微课。教师集体备课时虽然也会对各自的微课教学进行探讨,但大家的目光多集中在微课录制的方式是怎样的,微课中的动画是怎样设计开发的。视频的清晰度、图片的切合度这些都是微课展现出来的优势。但对于微课的内容和重点的把握,却很少有评判的标准,因此很容易使体育微课沦为信息技术的附属品。Malcolm Gladwell在《纽约客》上发表的一篇文章《The Order of Thing》分析了现代社会关于排名的内在规律。他把排名称为是“自我实现预言”——排名的结果是来自于一些身份层面上显而易见的表面特征。在微课中的体现就是所谓的技术层面的美化,而这些偏见因素也正是导致体育微课教学内容不能深入的直接原因。
在制作体育微课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调查显示,教师自己无法录制体育微课,专业录制人员不愿意制作体育微课成为现阶段体育教师录制微课中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见表4)。不可否认,录制体育微课对于录制者的要求很高,普通老师架设一台录像机制作一节微课的经验在体育学科中受到很大的制约。镜头拉近、推远、摇镜、移镜等没有专业的设备很难展现,学校的电教老师毕竟没有受过专业的摄影培训,应对静态拍摄可能没有问题,但动态拍摄却很难掌握,特别是在拍摄时拍摄者对远近景的摇、移、推等要保证捕捉到运动瞬间,其难度是相当大的,体育教师自行拍摄、制作的体育微课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除此之外,拍摄镜头缺少变化,只能保证摄像机单机进行拍摄,在捕捉教学全景之余,很难再做到对教师进行特写拍摄,导致重点画面捕捉不到位,往往只能生硬的将全景图与特写图重叠在一个画面中,很难达到美观的效果。由此,拍摄一节体育微课会耗费制作人员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就出现了大家都不愿意拍摄体育微课的尴尬局面。
第二个问题是体育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制作体育微课,会牵扯很多精力影响其他工作的开展,有47.46%的教师这样认为。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北京市区域微课制作是解决师资浪费的最佳途径。区域备课制作能避免大规模的重复录课,每年的教学竞赛中的新课程可以替代以前的作品,这样能保证学生得到的都是最佳的教学资源。
表4 体育教师制作体育微课遇到的困难统计表
体育微课对于体育教师而言是新事物,就北京市而言,现在所做的课程构建是一项全新的尝试。他们正在积极探索一条适合于教学的体育微课发展之路。
通过表5所示,我们发现体育教师学习、交流体育微课的制作主要有三大途径:排在第一位的是来自同行业者之间的交流(74.58%);紧随其后的是专家现场讲座和网络教学。在微课迅速发展的今天,想要获得技术上的支撑已经不是难事。近年来关于互联网与教育的讲座琳琅满目,教师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互联网教育。
表5 体育教师获得微课制作指导与帮助的途径统计
但是,这其中很少有针对体育微课这一特殊课程的教学培训。这也就造成了我们本来应该独具特色的体育微课制作慢慢成为了普通微课制作中的一种,该动起来的体育课也变成了坐在教室里上课。如Cathy Davidson所说的“如果我们只是在教学中添加了种种科技成分,却不改变学习方式,那么我们实际是在挥霍钱财”(Cathy Davidson)。由此,可以认定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只是把普通的体育课堂教学套在微课的包装之下,把体育微课等同于普通学科微课,而不对其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进行改变,是很难起到体育微课补充教学的作用的。
笔者通过前期的问卷调查分析,着重针对现阶段体育微课发展的内容选择、学习评价、教师培训三个方面给出以下结论与建议。
(1)内容选择方面。体育微课网络资源丰富,但其目前呈现出无序化的发展态势,故如何规范体育微课平台的学习资源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北京市现阶段的区域整体规划的发展之路将为全国各个地区的区域微课发展开启一条有序化的发展之路,也为体育微课资源的整合提出新的理念。即:利用自身教育优势,率先形成体育微课的资源打分系统,淘汰学生打分分数偏低的体育微课,并且将体育微课制作反馈的分数作为评定体育微课质量的核心评价体系,使区域微课整体化的发展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
(2)学习评价方面。现阶段体育微课的评价侧重于对画面是否流畅、是否美观进行评判,但笔者认为体育微课的评判标准不应止于视觉,体育微课质量的好坏也不能局限于展现形式,而应该考虑到教学的有效性,体育课堂有效性的评价又不是靠学生的考试分数来评判。体育微课的发展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待开发的方面值得研究者不断地去探究。例如,英国已经开始推行3D课程教学,其中GAIA Technology公司联合英国中小学教育部门制作3D课程。在中国还没有推行3D微课,但是体育应该是3D课程最佳的切入口,因为3D课程在引入体感设备的同时也能获取学生进行体育练习的效果和基础数据。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将会解决体育微课的评价问题,而且有了测量评价的数据给学生以反馈又将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育微课便能更加衔接紧密地运转起来。
(3)教师培训方面。要转变部分教师的观念。微课是一种利用新技术的课程方式,体育微课也是如此。在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对课程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的同时,对体育教师进行体育微课制作方面的培训应当引起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建议北京市定期组织微课培训的讲座,市教委下属的体育部门还应该着重强调体育微课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难点的优势。
[1] 汪晓东.微课的外在特点与核心特征[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1):35~37.
[2] 詹春青,严启荣.佛山市中小学教师开发与应用微课的调查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4(2):59~64.
[3] 詹春青,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制作与应用的现状分析与建议——基于两次问卷调查结果的对比[J].教育信息技术,2014(5):35~39.
[4]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5] 刘红霞,赵蔚,陈雷.基于“微课”本体特征的教学行为设计与实践反思[J].现代教育技术,2014(2):14~19.
[6] 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5):26~32.
[7] 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5~18.
[8] 袁金超.基础教育微课资源设计开发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9] 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2):65~69.
[10] 戴晓华,陈琳.我国中学微课发展现状及其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9):78~83.
[11]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R],2012.
[12] 李曼丽.解码MOOC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教育学考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13.
[13] Downes S. Places to go: Connectivism & Connective knowledge [J]. Innovate Online, 2008(1).
[14] David Kirk. Physical Education Futures [M]. Routledge (17 Jun. 2011).47.
[15] Teresa M. McDevitt Child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M]. Pearson Education (US), 2009.
[16] George Siemens. 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and Distance Edu-cation,2005(1):3~10.
[17] George Siemens. Connectivism: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J].2005.
[18] Clayton Christensen. Disrupting class:how disruptive innovation will change the way the world learn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