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现成 黄东宣 赵春艳 王 琴 梁榕旺
(博罗县畜牧兽医研究所,广东博罗 516100)
H7N9流感事件对我国家禽业的影响
孟现成 黄东宣 赵春艳 王 琴 梁榕旺
(博罗县畜牧兽医研究所,广东博罗 516100)
人感染H7N9流感事件对我国家禽业造成的损失、产生的影响前所未有,已成为近年来从业人员谈论、思考的主要议题。政府和媒体之所以高度重视,暂停大中城市活禽交易,暂时关闭活禽交易市场,是体现了对生命的高度敬重。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今后再出现类似事件,政府的控制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大。因此,怨天尤人不能解决养禽业的问题,转变思想、提前布局、积极应对才是唯一出路。客观上讲,养禽业每次重大疫情和禽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对家禽业发展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新的发展机遇。笔者认为,此次人感染H7N9流感事件将会对我国整个家禽业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变革。文章从销售模式、家禽生产、育种目标、疾病控制与检疫、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阐述了H7N9流感事件对我国家禽业可能造成的影响,以供业内人士讨论。
1.1重新布局屠宰加工厂
我国肉禽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几省,但许多饲养优质禽、以活禽上市的大型养殖龙头企业(温氏、立华等)普遍未建设屠宰加工厂,损失惨重。今后,主产区以及大型养殖企业应完善产业链条,布局肉禽屠宰加工厂,进一步拓展产销一体化经营。同时,以屠宰加工厂为龙头带动基地养殖的企业会快速发展,甚至会出现大型超市在产地建设屠宰加工厂的情形。
1.2冷链运输业得到发展
活禽运输、活禽销售存在疫病传播的风险,目前多地禁止来自疫区的活禽运输车辆通行。即使疫情影响结束,肉禽以及淘汰蛋禽的长途运输、大城市活禽销售也会或多或少受阻,而从主产区屠宰加工后的肉禽冷链运输、销售将取而代之,这将推动冷链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1.3洁蛋销售模式有所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主要采用鲜鸡蛋形式,鸡蛋表面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含量很高,只有极少数企业清洗、分级销售。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问题,但随着禽产品整体销售方式的转变,鸡蛋清洗销售也会有所发展。
1.4经销主体从农贸市场转向超市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消费活禽的习惯,受疫情影响,部分城市暂时关闭活禽交易市场。随着时间推移、工作节奏加快,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禽产品的传统消费方式将发生改变,购买屠宰分割的冰鲜肉禽产品可能会成为消费者的首选,经销主体将从农贸市场转向超市或专卖店。
1.5加工、运输业设备研发和技术创新将进一步发展
为满足屠宰加工及冷链运输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加工、运输设备的升级和技术创新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2.1肉禽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肉禽加工销售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加工企业规模。
2.2生态养殖积极性会有所降低
家禽生态养殖的优点集中在活禽,难点是疫病防控。近几年,生态养殖发展迅猛,此次禽流感疫情过后,生态养殖的热度可能会“降温”,但将出现类似法国标签鸡等通过控制养殖模式、许可生产优质禽的组织,并逐步发展。
2.3养殖方式将快速、逐步转变
粗放型、开放式饲养增加家禽与野禽接触并感染的机会,不利于环境污染控制,今后家禽业养殖方式会逐步转变。蛋鸭、黄羽肉鸡集约化密闭式笼养和肉鹅集约化密闭式平养将快速推进,肉鸭集约化密闭式饲养将稳步发展。
2.4笼养设备和环境控制设备研发加快
配合养殖方式的转变,蛋鸭、黄羽肉鸡笼具和禽舍环境控制设备的研发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2.5养殖模式研究将成为热点
在新的产业背景下,不同品种不同养殖模式下的家禽营养需求、环境控制技术、综合饲养技术、产品品质营养调控等研究将成为热点,并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6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快速发展
养殖行业用人难是一直存在的问题,目前从事养禽业的大多是文化程度不高、年龄较大的农民。此次流感给人们形成了谈“禽”色变的阴影,唯恐避之不及,今后养殖企业招工将更加困难,提升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是当务之急。
3.1肉禽育种更重视屠体外貌
长期以来,我国黄羽肉鸡、番鸭、肉鹅育种特别重视外貌特征性状选育;随着销售模式的转变,肉禽育种将转向重视屠体外貌和屠体整齐度的选育,以适合标准化屠宰加工。消费者会逐渐降低对屠宰后呈灰白皮肤和黑毛囊等青脚麻羽鸡的兴趣,早熟、黄皮肤、纤毛细的品种将受到消费者欢迎。同时,白肉杂鸡产业将进一步发展。
3.2地方特色蛋禽选育将进一步偏向蛋用方向
随着大中城市活禽市场关闭和运输问题,今后地方特色蛋鸡的淘汰老鸡和蛋鸭的淘汰老鸭价格优势将逐渐降低,品种选育目标将从兼顾蛋肉兼用进一步偏向蛋用方向。
3.3相关选育技术研究将成为热点
屠体外貌和屠体整齐度选育技术、品种的屠体标识、肉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等的研究将进一步成为肉禽研究的热点。
(1)疾病控制将从以免疫为主逐步转向建立生产场生物安全体系和区域生物安全体系。
(2)人禽共患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快速、廉价检测方法研发将进一步成为热点。
(3)人禽共患性疾病的监测、预警机制将建立、完善,种禽场、商品禽场抽样预警监测成为常态。
(4)检疫责任会更加明确、加大,检疫手段将有明显改善。
(1)消费者对禽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消费者追求安全、健康,对禽产品质量安全也有更高的要求。
(2)媒体监督程度越来越高。近几年出现的“红心鸭蛋”、“橡皮蛋”、“速生鸡”等事件均是由媒体曝光,而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今后媒体将在提高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上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3)政府对禽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禽产品质量安全市场监控抽检的范围、项目将逐渐扩大,标准会逐步完善,问题禽产品的召回、销毁案例会逐渐增加。
(4)消费检验自检力度加大。禽产品集团消费企业为保证禽产品质量安全,对所购买禽产品的检测把关将逐步落到实处。
(5)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影响越来越大。禽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对规模化养禽企业将有致命影响,企业对禽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任意识和控制措施将有显著改善,用于安全质量控制的人员、设备等投入将进一步提高,禽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将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