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菲,许钧杰,陈未
反复发热、喘憋及突发意识障碍一例
王芳菲,许钧杰,陈未
患者男性,54岁,出租车司机,因“间断发热近2年,加重1周”于2012-05-02首次入院。患者于2010-03起间断发热,体温最高38℃,伴双膝关节酸痛。2010-06突发左半身活动不利,言语不清、双侧口角流涎,有发热,诊为“脑梗”,经治疗(不详)症状当天好转,体温10天后降至正常。2010-07夜间发作性胸闷,活动后气短,仅可爬楼3层。因发热,行血培养两次均为阴性,抗核抗体阴性;超声心动图(UCG)示“主动脉瓣二叶瓣及赘生物形成,左心增大,心功能正常”,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当月在当地医院行“主动脉瓣病灶清除及生物瓣置换术”,术后体温正常,未服抗生素。2011-05患者再次发热,最高39.4℃,有时寒战,伴近期记忆损害、右眼颞侧一过性偏盲及言语不利、口角流涎。查血常规正常;血培养十余次均阴性;UCG示“主动脉瓣位生物瓣瓣架表面赘生物形成”。曾间断予阿奇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青霉素、氟康唑、米诺环素等药物治疗,停药后仍发热,于2012-05-02收入我院。经病原学系统检查,Q热Ⅰ相IgG抗体1:3200阳性;Ⅱ相IgG抗体1:800阳性,诊断为慢性Q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予米诺环素和羟氯喹治疗,体温正常,2周后自动出院。
2012-10患者出现胸闷、气短,UCG示重度主动脉瓣瓣周漏,未见赘生物。于2013-05行“主动脉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术后1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意识丧失,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尖端扭转性室速,经电除颤后放置DDD型起搏器。2013-06睡眠中惊醒,伴头晕大汗、一过性意识丧失,约1 min后自行缓解。头颅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未见新发出血或梗塞灶;心电监护见尖端扭转性室速,QTc为480~500 ms,血钾3.7 mmol/L,遂维持血钾4.5 mmol/L以上,停用羟氯喹,改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和磺胺治疗。患者未再发心律失常。UCG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48%,加用美托洛尔、贝那普利及螺内酯等药物。患者无发热,可正常活动出院。2013-09复查UCG示主动脉瓣功能正常,LVEF 49%。至2016年一直无发热,活动正常,仍服用米诺环素。
患者起病以反复发热为特点,伴全身非特异性症状,持续时间长、血象正常,故不支持常见细菌、自限性病毒感染相关的发热。这种超过3周的不明原因发热,临床上需考虑特殊病原体感染或心瓣膜等特殊部位感染;鉴别诊断方面需除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创伤及药源性等原因。
患者除反复发热外,还突出表现为体力活动受限等心功能不全症状,以及突发体循环栓塞,使其临床表现指向心脏瓣膜感染。指南推荐存在发热和栓塞的任何患者均应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血培养阴性并不能排除IE的可能。UCG在IE的诊断中起关键作用。2010-07患者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明确,遗憾的是并没有明确病原菌。患者首次换瓣术后10个月发热反复,最终确诊为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VE),且为Q热感染性心内膜炎。Q热心内膜炎的高危因素包括血培养阴性、瓣膜基础病变、发热、免疫缺陷、瓣周漏和多系统受累等;还可表现出炎症反应不突出、赘生物小或缺失等有别于常见病原体心内膜炎的特点,尤其可能造成超声诊断的漏诊,对血培养阴性患者尤应警惕。未经治疗的Q热心内膜炎死亡率高达25%~60%。目前指南均推荐联合应用多西环素加羟氯喹治疗,疗程至少18个月,Ⅰ相IgG滴度<1:200视为治疗成功。
患者早在2010-07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心力衰竭是指南推荐的IE患者进行换瓣术的指征之一。IE合并心力衰竭,手术时机的选择强调心室功能的保护和改善。2012-10患者因心力衰竭和人工瓣瓣周漏,再次行换瓣手术。术后出现阿-斯综合征,其原因可能有心力衰竭、低钾、心肌损伤以及药物副作用等。文献报道羟氯喹有心脏毒性并延长QT间期作用,可引起房室阻滞和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羟氯喹累积用量为219 g,排外了其它造成心脏损伤的因素,考虑与羟氯喹相关,故停用羟氯喹。对羟氯喹不耐受者,可选氟喹诺酮或利福平。
2016-05-04)
(编辑:卢芳)
100730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心内科
王芳菲 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病临床诊治 Email: w_fangfei@163.com 通讯作者:陈未 Email:chenwei6@medmail.com.cn
R54
A
1000-3614(2016)09-09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