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过敏

2016-01-30 05:37卓然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5年12期
关键词:过敏症尘螨过敏原

卓然

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据世界变态反应组织报告,全世界有30%~40%的人被过敏问题困扰,有数亿人患过敏性鼻炎,有3亿人患哮喘。

中国也是过敏症高发的国家,1.4%的人口被难以治愈的过敏症困扰,包括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但对过敏症的解释连医生也说的支吾模糊,让人一头雾水。

所谓过敏,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一个敏感的免疫系统就如同在边境线上巡逻的、警惕不安的哨兵。一旦发现“敌情”,便会立刻行动——调集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抗体参加战斗。问题是它的反应明显过度了,也就是用大炮打蚊子。其负面结果是,过多地释放包括组织胺在内的炎性化学物质,引发人体典型的过敏反应:眼睛发痒、流鼻涕、胸闷、荨麻疹或其他过敏反应。症状的轻重则因人而异。

发病机制

过敏的类型主要有,食物过敏:食物过敏症患者中约有70%在30岁以下,多为儿童。有时很难找出特定致敏原,因为过敏反应大多延迟发生,有些过敏可能是由食品添加剂甚至是饮食习惯引起的。80%以上的过敏症是由海鲜、牛奶、鸡蛋清或花生引起的。有200万美国人患有枯草热(花粉症)。中国有一千多万的过敏性鼻炎患者,除了花粉外,其主要致敏原为空气中的霉菌、尘埃、螨虫及动物毛屑等。接触性皮炎是因为皮肤直接接触或暴露于致敏原所引起的。荨麻疹是它的典型反应。而常见的药物过敏是对青霉素类过敏。还有磺胺类、巴比妥类、抗惊厥类和胰岛素等。

有些人接触到过敏原时,在过敏原的刺激下,由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有些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等。上述反应如果发生在皮肤,则出现红肿、荨麻疹等;如果发生在消化道,则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个别病情严重的,可因支气管痉挛、窒息或过敏性休克而死亡。

综合因素起决定作用

最常见的过敏包括食物、药物、花粉、尘螨、霉菌、宠物过敏等。那么,过敏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王德云教授认为,过敏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而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遗传或环境等单一因素。“我们以前认为是一个遗传的因素,父母兄弟姐妹,说明基因有问题,但实际上基因只是一个因素,还有很多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究竟有哪些呢,空气污染和吸烟,还有药物。但我们千万不要把某一个因素当成单一因素。从饮食习惯到心理压力等都是可能的潜在因素,所以说,这是综合性的问题”。

美国国立犹太医学中心的梁人民教授介绍,有研究认为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以及哮喘等过敏性疾病之间存在关联:“我们注意到在孩子1~3岁时期,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特应性皮炎和食物过敏,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进展为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所以我们认为这几种过敏性疾病也许是系统性的过敏性疾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

三四十年前,受过敏影响的欧美人群只有10%。时至今日,已经翻了3倍不止。在个别严重地区,被过敏折磨的孩子有将近一半,过敏性哮喘已经成了许多儿童面临的最大麻烦。

贻误治疗的误区

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特应性疾病,需要长期规范化的防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支持和配合。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更好地配合治疗和预防,提高患者防治依从性,达到减少发作,维持长期稳定,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天津第一中心医院皮肤科郑主任在谈到人们对过敏认识的误区时表示,医患双方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些医生还编出顺口溜作为自己的挡箭牌:“内科不治喘,外科不治癣。治癣治喘不露脸。”意思是说过敏性疾病反复发作,极难治疗;另一种是强医所难,急于求成,恨不得今天吃药,明天就好。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客观,不科学的。

要正确认识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和治疗,要做到防与治的充分结合。逐步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

人们对过敏的错误认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不够重视,认为轻微的过敏症状可以不用治疗。持这种消极观点的人不少,这是大错特错的。如过敏性鼻炎就被很多人不当回事,觉得治不治无所谓。医学统计数据表明,很大一部分过敏性鼻炎病人未经积极治疗会并发渗出性中耳炎、支气管哮喘,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其次是盲目自信,认为过敏是免疫力强的表现。其实,过敏反应实际上是一种病理性免疫增强,是相对的过强。在流感盛行的时候,过敏人群的发病率一点也不比常人低,盲目乐观是没有根据的。

第三个错误观点是忽视了过敏性疾病的遗传性。临床经验证明,当父母是过敏体质时,其子女有70%遗传过敏体质;单纯母亲是过敏体质,其子女有50%的遗传机会。临床病例证明,遗传性过敏反应常常不仅仅在一个器官发生,而是多种组织器官同时或相继发病。具有家族史的患儿发生过敏性疾病时症状相对较重,治疗也更加困难。所以要早期治疗和预防。

最后一个认识误区是认为过敏原无处不在,防不胜防。殊不知,绝大多数的花粉、尘螨和食物等都是无害的。过敏症患者只要避免与它们直接接触,也就是不让它与免疫系统发生关系,过敏性疾病是完全可以治疗和控制的。

找到并避开过敏原是问题关键

防患未然最重要,也就是说在了解自己的过敏原后,要时刻保持警惕。比如牛奶过敏,不仅不要喝奶,连奶糖及冰淇淋之类的东西也不要吃。对花粉过敏,在花粉飘扬季节一定要佩戴特制的口罩,切不可掉以轻心。而大多数过敏症患者,日常生活中总是满不在乎,一旦发病又叫苦不迭。

远离过敏原无疑是最有效的预防过敏的方法。令很多尘螨过敏患者苦恼的是,日常的杀菌消毒,总是不能起到明显的效果。

国内新近研发出一种除螨制剂,它采用中药萃取和生化技术相结合的制造工艺,可以有效地祛除室内致敏因素,不仅能杀灭尘螨,还能抑制其卵生环境。产品一经推出立刻引起过敏患者的欢迎。据质检部门检测数据,它24小时驱螨防霉率可达到95.4%,对人和动物均无任何毒副作用。 【编辑:迟昊】

猜你喜欢
过敏症尘螨过敏原
面对小小尘螨,我们该怎么办
激光联合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查出过敏原 预防过敏反应
跟螨虫在家做伴
澳大利亚发布强制性过敏原标识问答
如何除螨才有效
作秀过敏症
面点制品中食源性过敏原调查
舌下免疫治疗尘螨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关于过敏性皮肤病的过敏原检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