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生本思想指导下的文本解读

2016-01-29 13:15秦建祥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

秦建祥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教者要在生本思想的指导下,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以及思想认识水平出发,准确解读文本。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文本的价值,为学生把握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方向;要从语言入手,设计好训练支点,展开有效的语言训练;要从细节入手,引领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有效地提升语文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生本思想 文本解读 文体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32

生本思想为我们的文本解读思路打开一扇窗。实践证明,生本思想指导下的文本解读,要从文体特点、语言形式、文本价值、迁移运用等方面着眼,让教师的文本解读真正能为学生的阅读理解提供有效的支撑。

一、整体着眼,把握文体价值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价值。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的文体承载着不同的教学任务。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注意考察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这是基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立足于运用。因此,我们要引领学生感知不同文体的特征和写作技巧。比如,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能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这是课标对不同文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任务的概括性描述。要将课标要求落实在教学中,就要以生本思想为指导,针对不同的文体进行不同的解读。

(一)记叙性文章的文本解读

《歌德谈话录》中有一句经典:“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的人得之,而形式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秘密。”这句话道出了记叙性文章的教学秘诀。记叙性文章的教学必须循序渐进引领学生逐步感悟文本的内容、含义和形式三重境界,方能实现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

比如,人教版第十一册《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在结构上有一个特点,即“‘我不知道,读者全知道”。比如,读者知道残疾青年清楚“我”是来“蹭书”的,而“我”不知道残疾青年知道“我”来“蹭书”;读者知道残疾青年家根本没有马,而“我”却不知道,至少在真相大白之前一直不知道。正是这样“我”不知道的细节,让读者对残疾青年肃然起敬,深受感动。教师从独特的结构入手,引领学生沉入文本,品味语言,理解文本的含义,直指文本的价值中心。在这样的设计下,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含义、形式理解得非常到位。

(二)说明性文章的文本解读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说明性文章占有较大的篇幅,且以科普小品文居多。它们承载着课标要求的诸多教学目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文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关注内容,放眼科学发展,并掌握一定的说明方法。

比如,人教版第九册《假如没有灰尘》是一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文本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为了让学生与作者的观点产生共鸣,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灰尘的危害和作用。这样,文本上的知识就成为学生生活中的经验,学生与文本亲近了,也与作者的思想产生了交集。我顺势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从灰尘对人类的危害和作用中,你能悟出什么来?灰尘太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这样,辩证的观点便可能孕育在学生的灵魂深处。杨振宁教授说:教育是一种渗透。说明文的教学,无论是对世界观、人生观的引领,还是对科学信仰的培育,都是一种渗透。

不同体裁的文本的解读要求和侧重点自然不同,其他如议论文、诗歌的解读跟记叙性和说明性的文章又有所不同,因为版面关系,不再一一赘述。

二、语言入手,建构训练支点

每一位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虽然经过了编者的删改,但是,原文的构思特点和语言特色还是保留下来。作品的语言特色和人文内涵便是我们教师必须深入挖掘并与学生分享的。文本的丰富性甚至是芜杂性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力戒面面俱到,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生群体的具体特点,提炼出一两个点来展开教学。

人教版第十册《半截蜡烛》一文,向学生展示的是二战期间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是如何与德国侵略者斗智斗勇的故事,精彩之处集中在母子三人如何想方设法从德国军官眼皮底下端走藏有秘密情报的半截蜡烛。教材将这个故事处理成戏剧的形式,这跟许多一线教师的所思所想是一致的。同样这个故事,苏教版教材是以一般的写人叙事的文章出现的。在教学时,我将苏教版的同名课文打印出来,人手一份。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三个训练点:一是话剧表演,学生对角色扮演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二是比较戏剧与一般写人叙事性文章的异同,这也是学生的兴趣点所在;三是话题辩论:在这场保护情报,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谁是功臣?为什么?结合课文展开辩论。在辩论环节,学生那跃跃欲试的情态令人期待。偏爱的学生坚持认为:小女孩杰奎琳以其娇美可爱击中了少校心中那最柔软的地方,是理所当然的功臣;理智的学生认为:妈妈在整个斗争中的榜样力量为孩子们赢得了战斗的勇气,是当然的功臣;辩证的学生认为:这场战斗是一家三口智慧与勇气的共同见证,他们三人都是这场战斗的功臣。孩子们的辩论,在成人眼中可能不值一提;成人在阅读本文之前可能就已经有了笃定的答案。但是,孩子们却没有先入为主的偏见,也没有不学而知的“先觉”,他们在自己的眼光与思考中一步步走向阅读的秘妙,走向阅读成功的彼岸。

只有从语言入手,设计好训练的支点,才能有效地引领学生在语言的海洋里畅游,感受语言的无穷魅力。

三、删繁就简,细节处见精神

当语文课堂变得繁复芜杂、越来越背离语文教学初衷的时候,“简约”两字就成为语文的救命处方。“简约不等于简单。”每篇课文都有必须达到的教学目标,一定要解决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果说重点立足于文本特色,那么难点则立足于学生实际。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力,发现文本的精要,在从简的指导思想下,设计出精巧的教学环节,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如,《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题目中的“那匹马”根本不存在,却是文章中最重要的一个“道具”,它成为“我”心安理得地“蹭书”的理由,也成为残疾青年成就“我”的读书欲望的幌子,也是残疾青年妹妹心中的难题。在儿童的心里,这样的形象是复杂的、难解的。如何帮助学生突破这个学习的难点呢?这其实是本文最敏感、最关键的地方。我这样引导:课文为什么以“别饿坏了那匹马”为题?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过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含义一样吗?学生经过阅读,找到这句话在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残疾青年叮嘱“我”将马草卖给他时对“我”说的;第二次是残疾青年要求她妹妹碧云将马草提到后院时对她妹妹说的;第三次则是“我”说的。我追问学生:三种情况意义一样吗?不一样在哪儿?学生很容易地找到第三次是“我”真的担心误了喂马的时间而饿着了马;前两次则是残疾青年担心“我”卖马草耽误了学习而善良地欺骗了“我”。残疾青年为什么欺骗“我”?这时,“我”的爱读书、诚实有志气的形象和残疾青年热心善良的品质就从文本的背面浮现出来。一句善良的谎言串联起两颗心心相通的灵魂。文章的难点就这样得到突破。

四、方向引领,发掘文本核心价值

在课堂上,一些教师为了“保护”学生的创见,对一些有违常理的解读不作臧否,有的甚至怂恿。比如,有的学生认为《狐假虎威》中的狐狸聪明机智,有的学生认为《滥竽充数》里的南郭先生左右逢源与时俱进。这样的“创见”,是有悖常理的。说严重了,很多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但已经发生扭曲,这是十分可怕的倾向。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课堂教学的时候,把握好文本的核心价值观念,为学生的成长把好方向掌好舵。

比如,《鞋匠的儿子》要让学生认识到人与人是平等的,做总统也好,做鞋匠也罢,包括当参议员也好,只要尽心尽责地做好自己手中的工作,都是伟大的;嘲笑别人出身,歧视别人的职业都是不好的,甚至是可耻的行为。《别饿坏了那匹马》要告诉孩子:撒谎是不好的行为,但是为了他人好的善意的谎言是值得称道的。《将相和》要让学生认识到做人不能只顾及自己私利,那是斤斤计较的“小我”;相反,一定要学会以大局为重,以国家为重,以集体为重,以他人为重,这样的“大我”才会铸就伟岸的人格。

对动物形象的解读,情况比较特殊,不同文体有不同的理解,教学时不能一概而论。比如,《狼和小羊》中的“狼”,《狐狸和乌鸦》中的“狐狸”,毫无疑问,是反面形象。我们教学中要引领学生正确认识这种形象,不能为保护学生的个性和创见就随便“翻案”。相反,《鹿和狼的故事》中的“狼”的形象却不能以人类的善恶好恶来判断其良莠。因为寓言故事中的“狼”和“狐狸”其实是“人物”,或者说是人的形象的折射,已经不是纯粹的动物;而《鹿和狼的故事》是科普小品文,这里的“狼”就是纯粹的动物,就是大自然中不可缺少的主角,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一员。可能这种角色的差异是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但正因为是难点,就更加需要教者精心设计、因文施教。比如,在学习了《狼与小羊》一文后,有学生天真地问:既然狼这么可恶,为什么国家还禁止捕杀这些野兽呢?这其实就是将寓言中的动物和现实中的动物混淆了。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需要我们教师善加引领。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小学语文教学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有一个底线必须守着,那就是紧扣学生的需要,在生本思想指导下,准确深刻又深入浅出地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爱克曼.歌德谈话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
关注文本解读浅谈《拿来主义》背后的现实意义
解读文本,回归英语阅读教学的本质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