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原穴理论及临床应用
徐晓萌谢冉张佳乐
(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郑州 450008)
【关键词】原穴;五脏原穴;六腑原穴;临床运用
原,即本原、真元之意。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各有一个所属的原穴,故称“十二原”。五脏之原即是五输穴中的输穴,六腑之原与五脏不同,其在输穴之外另有原穴。五脏原穴主治五脏病症,六腑原穴并不善治六腑病症,而治疗本经经脉所过的经脉病症。
原穴理论的发展
原穴一词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肺原出于太渊,心原出于大陵,肝原出于太冲,脾原出于太白,肾原出于太溪”,在此提出了五脏的原穴。原穴内容在《灵枢·本输》《灵枢·邪客》中得到补充。《灵枢·本输》增添了六腑原穴:“大肠原过于合谷,胃原过于冲阳,小肠原过于腕骨,膀胱原过于京骨,三焦原过于阳池,胆原过于丘墟。”《灵枢·本输》在《灵枢·九针十二原》基础上,以五脏之原为五输,以输代原,附加了六腑之原,去除了膏、肓之原,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仍用大陵穴代之。《灵枢·邪客》:“手少阴之脉独无腧,何也?岐伯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腧焉。”指出邪在心者,事实上邪在心包络,心包络代心受邪,因此治病者,要治心包络之穴。
原穴的内容在《难经》和《针灸甲乙经》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难经·六十六难》载:“少阴之原,出于兑骨”,增加神门为心之原,原穴由十一穴发展为十二穴。同时又记载“心之原,出于大陵”,可见对与心之原仍有争议。十二原穴真正确定是在《针灸甲乙经》中,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中明确提出了手少阴心经的五输穴,将《内经》中“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改为“大陵者,土也……手心主脉之所注也,为俞”,正式确定神门为手少阴心经原穴,大陵为手厥阴心包经原穴。《类经图翼》指出“阴经之输并于原”,即“以输为原”,阴经五脏之原穴,即是五输穴中的输穴,这与阳经六输穴之外另有原穴不同。而《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的十二原,是指两侧阴经的原穴加上腹部“膏之原”鸠尾和“肓之原”气海。至《难经》以后,才列举十二经的全部原穴。
原穴的临床应用
1.五脏原穴主治本脏病症。《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由此可知,原穴是脏腑原气留止之处,脏腑有病变,相应原穴会有所反映。在临床上,原穴可以治疗各自所属脏、腑病变,也可以根据原穴的反应变化,推测脏腑功能的盛衰。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从而激发原气,调动体内的正气以抗御病邪,临床主要用来治疗五脏的病变[1]。在现代研究中也发现:针刺太白穴既可提高血清淀粉酶活性,改善小肠的吸收功能,又可提高血清胃泌素含量,改善脾虚证,这为“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提供现代科学理论[2]。
2.六腑原穴主治外经病。根据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留止的部位,六腑原穴应同五脏原穴一样,可治疗六腑病症,但历代文献少有记载六腑原穴在反映六腑生理、病理及临床诊治方面与六腑有密切相关性。为更进一步了解六腑原穴与六腑间是否密切相关,黄建军等[3]以大肠经原穴为例进行实验研究,发现针刺商阳、合谷、温溜、曲池穴后,各时间段肠电波幅下降值差较小,作为对照组的大肠下合穴上巨虚下降值差要明显大于包括大肠原穴合谷在内的大肠经各穴。在缓解腹痛症状上,大肠经各穴也均不如上巨虚。说明大肠经原穴在调整大肠功能上不具备优异性。刘世敏等[4]也认为六腑原穴在治疗六腑病症时没有特效作用,并提出“腑病不取原穴”。虽然六腑原穴对六腑病症的诊治作用远不如五脏原穴,但依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六腑原穴可治经脉循行所过之处的外经病证,如头痛、耳鸣、项强、热病取小肠经原穴腕骨;头面五官疾病如目赤肿痛、头痛、齿痛等取大肠经原穴合谷;胃痛、口歪、经脉病取胃经原穴冲阳等[5]。
3.原穴配伍的临床应用。
(1)原络配穴:络脉从经脉分出之处各有一个穴位即络穴,络穴既能治本经病症,又能治其相表里经的病症。临床上,原穴和络穴可单独使用,也可相互配合使用来提高临床疗效。①表里经原络配穴法:又称主客原络配穴法,指本经(病变经脉)原穴与其相表里经脉的络穴相互配合应用的方法,临床应用最广泛,适用于表里经有病者。互为表里的两经同病,先病者为主,取本经原穴(主穴),后病者为客,取相表里经的络穴(客穴)。如肺经病变出现胸部胀闷、喘咳、痰多、气短等证候,兼有大肠经病变见咽干等,取太渊为主,偏历为客相配治疗。②同经原络配穴法:临床上根据病情的不同,可取本经或异经的原络穴。同经原络配穴是取本经的原穴和络穴相配的一种配穴方法,适用于慢性疾病[6]。如寒痰咳嗽,取肺经原穴太渊、络穴列缺,以疏风散寒,降逆止咳。正如《玉龙赋》:“咳嗽风痰,太渊、列缺宜刺”,“寒痰咳嗽更兼风,列缺二穴最可攻,先把太渊一穴泻,多加艾火即收功”。
(2)脏腑原穴相配:五脏原穴与六腑原穴上下相配的配穴法,使用于内脏有病而症状反映在体表器官的病变。内为阴,阴经经穴主治内脏病症;外为阳,阳经经穴主治体表器官疾病,若内脏有病而病症反映在体表,取阴经原穴同时配合阳经原穴可增强治疗效果。配穴时,少阴配少阳,太阴配太阳,厥阴配阳明。《针灸大成》曰:“四关者,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出于四关,太冲、合谷是也……寒热疼痛若能开四关者,两手两足刺之。”手太阴经原穴合谷与足厥阴原穴太冲相配,一阳一阴、一腑一脏、一上一下、一升一降、一气一血,两者配伍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俞原配穴法:将本脏腑的原穴与相应的背俞穴相配的配穴法。背俞穴善治五脏病症,原穴可治脏腑疾病,两者相配能协同治疗五脏疾患,尤对虚寒证效果卓著,如《针灸甲乙经》:“肺胀者,肺俞主之,亦取太渊。肝胀者,肝俞主之,亦取太冲。脾胀者,脾俞主之,亦取太白。肾胀者,肾俞主之,亦取太溪。”俞原相配在急症中也有应用,如闵学进[7]治疗蛔厥症,患者右上腹阵发性绞痛,翻滚嚎叫,或蜷卧在床,恶心欲吐,冷汗淋漓。治疗时先取远端丘墟穴,再取背部胆俞穴,针刺后患者立觉疼痛减轻,连续针刺3 d痊愈。
(4)原合配穴法:原合相配可分为表里经原合相配,同经或异经原合相配。①表里经原合相配,常取阴经(里)原穴配以阳经(表)的合穴或下合穴。用于互为表里的脏腑同时出现病症,阴经的原穴善治五脏病症,阳经的下合穴善治六腑病症,如脾胃失和引起的恶心、呕吐、腹胀等,可取脾经原穴太白以及胃经下合穴足三里,以起到健脾和胃、升清降浊之功效。此为表里同治之法。②同经原合相配,指取本经的原穴和合穴相配,如《杂病穴法歌》曰:“头面耳目口鼻病,曲池、合谷为之主”;《席弘赋》曰“五般肘痛寻尺泽,太渊针后却收功”。③异经原合相配,适于不同脏腑同时出现病症,如闵学进[7]治疗小儿急惊风,患儿发热2 d,突发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面色潮红。针刺取手阳明经原穴合谷,强刺激,以达到清热、镇静、熄风,后取足太阳经合穴委中,点刺出血,使邪热外泄,气血调和[6]。
(5)原募配穴法:即腕、踝关节部的原穴与胸、腹部的募穴相配的方法,此法主治五脏六腑病症。如尿潴留可取肝经原穴太冲,强刺激,以疏肝行气,安神定志,配伍膀胱经募穴中极,以化气行水,开窍通利。两者相配伍,可使膀胱得以气化,尿窍得以开合,尿液得以有节制地排出[7]。此外,合谷配天枢可治发热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神门配巨阙可治胸闷胸痛、心悸不寐等症。
参考文献
[1]曾侠一.十二原穴之浅见[J].中医杂志,2008,49(3):285.
[2]李婷,陈小兵.电针太白穴对实验性脾虚家兔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6(5):25.
[3]黄建军,程凯.原穴与脏腑相关性探析[J].中国针灸,2001,21(6):347-349.
[4]刘世敏,李蔚江.腑病不取原穴[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2):48.
[5]梁永瑛,徐平.浅议原穴[J].中医药学刊,2006,24(2):298-299.
[6]郭闰萍.浅析原穴的配伍规律[J].黑龙江中医药,2004,(6):38.
[7]闵学进.原穴在急症中的配伍应用[J].针灸临床杂志,1997,13(11):41.
(收稿日期201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