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君(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门诊部,北京 102206)
7例静脉输注中药后出现PICC堵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实践
杨燕君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门诊部,北京 102206)
回顾分析总结了7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输注清热化痰及活血化瘀类中药后,导管发生堵塞的原因。加强护理措施后,置管老年卧床患者11例,输注中药未发生堵管现象,有效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PICC;中药;导管堵塞;护理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下1/3的导管。PICC口径小、壁薄,有高度生物相容性。由于其操作简便、危险性低、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等优点,适合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可以有效的保护外周血管,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在临床上取得良好效果[1]。导管堵塞是中心静脉置管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达21.3%[2]。我科自2010年开展此项技术以来,至2012年共成功完成置管75例。但2012年经过回顾性总结,发现7例导管堵塞均与输注中药大分子药物有关,因此,针对此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并进行护理对策的研究和实践。加强管路护理后,2013年共置管23例,其中11例长期输注中药未再发生堵管的现象,延长了管路的留置时间,节省了经济费用,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保证了患者的治疗和安全。
病例资料:我科在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共开展PICC75例,均为各种慢性病需长期输液的老年患者。选择管路均为BD公司生产的4FrPICC管路。同生产批号、同时期置管后,给予常规PICC管路维护,未输注中药者未发生堵管现象。其中7例置管后静脉输注中药大分子药物(痰热清、丹红、肾康等)后,逐渐出现滴速减慢,管腔狭窄,冲管时阻力增大,直至管路阻塞的现象。
资料显示,此7例堵管病例中,经贵要静脉置管6例,经肘正中静脉置管1例;男5例,女2例;鼻饲患者5例,经口进食2例;均为心脑血管疾病遗留偏瘫或肢体活动障碍,长期卧床伴肺部感染,营养状况较差;需输注清热化痰及活血化瘀药物。
置管当日测滴速为160~220滴/分,输注清热化痰及活血化瘀中药后2~4个月逐渐减慢为80滴/分。最长留置时间为6个月,最短为2个月。导管体外部分可见棕褐色沉淀物附着管壁,拔除管路后,整条管路均被黑褐色沉淀物附着,尤其以管路前端更为明显,以外力揉搓可见长条状物质脱落。
2.1中药溶液中存在不溶性微粒,易于附着管壁发生沉淀,导致管腔逐渐变窄。Joumeycake[3]等提出,导管堵塞是导管长期留置过程中最常见的的并发症,分为血栓性堵塞和非血栓性堵塞。药物结晶沉淀是非血栓性堵管的主要原因。
2.2发生堵管均为高龄长期卧床患者,血流速度慢,血液黏稠度高,中药分子颗粒沉淀在管壁上,导致粗糙不平的管路内壁更容易形成微血栓,进一步加重管路内径变小。
2.3未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精密过滤输液器具有双层过滤介质,过滤孔孔径为5 μm,可有效将药液中10 μm以下的不溶性微粒过滤。
2.4冲洗管路方法有待改进:中药输注完毕只以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未达到充分冲洗管路沉淀的目的。
2.5封管方法有待改进:每日输液完毕以10 mL注射器抽取 IU/mL肝素盐水冲管1次,液体通常午后输注完毕,至次日输液时间间隔时间>12 h。夜间咳嗽导致胸腔压力增大,静脉压增高,使血液回流堵塞导管[4]。
3.1合理选择置管静脉:首选右臂贵要静脉进行穿刺,贵要静脉走行无分叉,不易在体内盘折,导管前端到达上腔静脉,因上腔静脉直径可达14 mm,血流速度快,刺激性药物和不溶性微粒发生沉积减少。
3.2严格掌握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减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合理调节滴速。尽量避免同时输注两以上的中药溶液,配置中药溶液勿浓度过高,合理安排输液顺序,输注速度不宜过慢,>60滴/分。
3.3避免输液器中药物混合产生沉淀:中药药液输注完毕后,应立即以50 U/mL的肝素盐水20 mL脉冲式冲管,再以生理盐水输注50 mL后再输注其他药物或更换输液器。
3.4掌握正确的封管方法。正确的冲管方法:脉冲式冲管,每8 h一次,用50 U/mL肝素盐水20 mL正压封管,避免回血。
3.5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输注中药
3.6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封管液:有研究表明:使用10~50 U/mL肝素盐水封管的PICC患者堵管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5]。针对卧床老年人血液黏稠度高的特点,选用50 U/mL肝素封管液进行封管。
3.7认真观察,做好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3.7.1护士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每天输液前先以20 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然后以相同高度,相同型号输液器,用生理盐水检测滴速,在PICC维护单上做好记录。2 d相差40滴以上,要及时查找原因,早期处理,避免堵管的发生。
3.7.2输液过程中,认真巡视及时更换输完请安的液体,避免因回血造成管路堵塞。
3.7.3使用无针密闭式正压接头,每周更换1次。吕妃[6]等研究使用无针密闭正压接头的PICC发生回血率和堵管率明显降低。
3.8观察滴速及臂围无异常变化者,不主张抽回血确定导管是否通畅,严禁经PICC管路采血。
改进冲管方法后,2013年全年置管23例,其中输注中药11例。加强管路后期维护,管路阻塞情况减少。经每日密切观察及记录,滴速减慢于置管后6~8个月左右开始出现,管路的保留时间延长,最长一例保留1年,置管时滴速为220滴/分,拔管时滴速仍为160滴/分。最短一例保留4个月,因患者去世拔管。有效减少了堵管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的医疗安全。
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更应加强管路的护理和维护,重点做好滴速变化的观察,必须每天作好记录,做好交接班。可有效减少、延迟堵管的发生率,保证患者治疗和用药安全。
即使以精密过滤输液器输注中药大分子药物,也并不能完全将一些杂质完全过滤,渐渐沉淀的颗粒造成管腔内壁粗糙不平,易附着大分子颗粒及血细胞,造成管路进一步减小。
[1] 张文静,罗金香,李进娥.PICC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护理研究,2011,26(8):103-104.
[2] 卢琼芳,谭惠连.PICC置管堵塞预防和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1):95-96.
[3] Haner S,Ostendorf T,Bach A,et al.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lheter for autologous blood progenitor cell transpl 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haematologicalmalignancies[J].Support Care Cancer,2003,11(12):790-794.
[4] 陈向荣,王晓娅,拟柳侵,等.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并发症原因与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3,18(11):844-845.
[5] 毛婷.PICC留置期间导管堵塞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80-82.
[6] 吕妃,杜丽萍.无针密闭正压接头对PICC输液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11):135.
R473.5
B
1671-8194(2016)22-02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