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光礼教授治疗冠心病经验浅析*

2016-01-29 16:19赵丽娟指导祝光礼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浙江杭州310007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8期
关键词:气虚血瘀病机

赵丽娟指导 祝光礼(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7)

·薪火传承·

祝光礼教授治疗冠心病经验浅析*

赵丽娟△指导 祝光礼
(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7)

祝光礼教授从事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多年,对冠心病的治疗颇有心得。本文详细总结了其治疗冠心病的经验,祝教授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其根本病机为气虚血瘀,治疗上当以益气活血为基本治疗原则,同时结合整体,调五脏以治心,并主张中西医结合,发挥各自优势。

冠心病 名医经验 祝光礼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在此基础上合并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1-5]。CH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疾病前列。目前,现代医学在治疗本病方面多采用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等手段,现阶段虽取得一定突破性进展,但仍存在远期疗效欠佳、易耐药及复发等诸多问题[6-7]。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逐渐受到重视,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延长患者稳定期,减少患者急性发作等方面。

祝光礼教授系浙江省名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杭州市中医院心内科主任。其从医几十余载,全身心致力于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造诣颇深。对CHD的治疗,有自己独到的经验和特色。笔者有幸跟随导师出诊学习,现将导师治疗CHD经验与特色总结如下。

1 溯本求源,明辨病因病机

中医古典医籍中并无“冠心病”这一病名,但根据其临床发病特点多将其归属于“胸痹”“心痛”等范畴。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多有论述,但侧重点各有不同,祝光礼教授发展其理,悟出新章,概而述之。祝师认为,冠心病的发生与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膏粱厚味、年老久病等因素均有关系,其病位在心,与肝、脾、肾、肺诸脏密切相关,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心气、心阳虚或心气阴两虚为本,以痰浊、血瘀、气滞、寒凝为标,其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

对于本病病机的认识,祝师特别强调正气亏虚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不足是人体发病的前提和根据。本病本虚有气学阴阳之不同,但归根结底,祝师认为心气虚是本病发病的始动因素,并贯穿始终。心主血脉,血液在脉管中的运行全靠心气的推动,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心气虚则不能帅血以行,血行不利,瘀阻心脉。气虚不能行血,亦不能推动心阴敷布,则心脉失于濡养,故见阴虚。气为阳之渐,气损及阳,易致心阳虚衰。故祝师认为,本病之阴、阳、血虚多从气虚而来。同样,也可作为原始的发病因素在疾病过程中引起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等标实证[8]。

同时,导师还强调,气滞、寒凝、痰浊、血瘀等虽同为标实之证,但血瘀之证贯穿疾病的始终,而寒凝、气滞、痰浊等多体现在本病的某一个阶段,或是作为本病的诱因。故导师认为,本病总的病理基础为气虚血瘀,而本责之于“心气虚”。

2 把握病机,倡导益气活血

心气亏虚是本病发病的关键,气虚血瘀,心脉痹阻,不通则痛。故在治疗上,祝光礼教授强调应以益气活血为基本治疗原则。通过益气可促进机体气血的化生与平衡,气行则血行,气血通畅可有效改善、消除患者胸痛、气短、胸闷等临床症状。 而在诸多补气药中,导师最常用的是黄芪,《本草求真》记载说,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以有耆之称。黄芪性温,能升阳,能补五脏诸虚,通调血脉而无碍于壅滞。另外,导师选择黄芪还侧重于其具有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之功,胸中之气又称宗气,宗气者,贯心脉而行气血。而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不但能改善心肌血供、扩张冠状动脉,同时还可增强心肌收缩,减轻心脏负荷。此外,黄芪还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变血液流变性[9]。

活血化瘀法一直是治疗本病的传统治法,血瘀则脉道不利,心脉痹阻而发胸闷、心痛等,瘀血阻滞心脉是本病最直接的病机,所以活血化瘀法应贯穿本病始终。在临床应用时,导师认为活血药不可长期单独使用,其虽可迅速起效改善患者一时症状,但长期应用可导致正气进一步耗伤,从而使病情加重。祝师认为,在临床用药时,补气药应与活血药同时应用,补气药可助活血药行通脉化瘀之力;活血药可助补气药补而不滞,二者结合,标本兼顾[10]。临床中祝师常用的活血药有养血的川芎、赤芍、当归、丹参;化瘀止痛的延胡索、三七、乳香、没药;破血通脉的三棱、莪术等。现代药理学研究也显示,活血化瘀类药物多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黏稠度等作用[11-12]。

3 立足整体,调五脏以治心

祝教授立足中医整体观念和治病求本的思想,认为本病虽然病位在心,但与肝、脾、肾、肺诸脏密切相关,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五脏皆可令心痛,非独心也。1)心脾母子相及,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主血,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则心有所主;脾胃虚弱,化生不足,痰浊内生,痹阻胸阳,心失所养。治疗时导师常采用补气和胃化痰之品,常用黄芪、党参、人参、陈皮、半夏等。2)本病多发于老年人,肾气日衰,加之久病及肾,心火不能下温肾水,使肾阳虚衰,治以温阳补肾之品,导师常用菟丝子、仙茅、枸杞子、黄精等[13]。3)本病常由情志不畅所诱发,加之本病久不能愈,可进一步导致肝气郁结。导师认为,治疗本病应重视从肝论治,临床多用缓和、散发、条达之法治疗,并注意时时顾护肝阴。临床常选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越鞠丸等加减。4)肺主气、司呼吸,肺气通畅则助心行血;肺通调水道,肺气不足,津液运化失常,水湿停聚则化痰浊,痹阻胸阳发为胸痹。补肺气时导师常用玉屏风散;温肺时常用瓜蒌薤白半夏汤。

4 衷中参西,强调中西结合

祝教授在临床治疗时,特别注重中西医结合,各取所长,共同发展。中医药治疗本病以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为基本治疗原则,其优势在于标本兼治,能提供更为个体化的治疗;药物毒副作用小、适合长期应用。现代医学在治疗本病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先进仪器的诊断、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等方面。尤其是在冠心病急性事件的处理方面,其疗效得到广泛认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帮助下,中药的有效成分得以得到开发和利用,临床上也出现了诸多的中药注射剂和中成药[14]。在运用中药治疗本病时,祝师特别强调,中医治疗本病应以辨证论治为指导原则,切勿将中药的现代药理学成分照搬过来。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本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血液黏稠度等,在临床防治方面,可在应用中药治疗的同时加用现代医学的降压药、降脂药等。而在冠心病心绞痛或介入术后,可先用西药消除危险因素,并结合中药辅助治疗,不仅可以协同增效,还可降低西药带来的不良反应[15]。

5 病案举例

患某,男性,57岁,因“发作性胸闷、胸痛5年,加重1周”于2014年9月4日初诊。患者5年前因发作性胸闷、胸痛到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治疗后患者上述症状明显好转,出院后继续口服阿托伐他汀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相关药物治疗,之后症状时有发作,1周前患者因劳累使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并伴有心慌、气短、乏力、神疲倦怠、失眠多梦,纳可,二便正常,舌质紫暗,苔红,脉弦细。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最高165/105 mmHg。查体:血压150/100 mmHg,心率87次/min,律齐,听诊心音低钝,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V4~V6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西医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Ⅱ级;高血压病2级。中医诊断:胸痹,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型。处方:黄芪30 g,党参15 g,麦冬15 g,天冬15 g,川芎12 g,当归12 g,赤芍12 g,蒲黄15 g,枣仁9 g,炙甘草5 g。水煎服,10剂。二诊时患者胸闷、胸痛症状减轻,无明显乏力倦怠感,睡眠尚可,纳差,时有恶心,二便正常,舌质紫暗,苔略红,脉弦。上方加陈皮9 g,继续服用10剂。三诊时,患者除活动后仍有气短外,余无明显不适,续服上方15剂,随诊半年无复发。

按: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冠心病病史5年,来时主诉气短、乏力、神疲倦怠,舌质紫暗,苔红,脉弦细等,证属气阴两虚,心血瘀阻。治疗上应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一诊方中黄芪、党参既补全身之气,又补胸中之气;麦冬、天冬益气养阴;川芎、当归、赤芍、蒲黄活血行气,化瘀止痛;加枣仁以宁心安神,改善睡眠;炙甘草调和诸药,缓和药性。二诊时,患者出现纳差、恶心等胃气上逆之证,遂加陈皮以理气健脾;三诊时患者诸症状明显好转,续服二诊方以巩固治疗。祝教授认为,患者所出现的失眠多梦、乏力、倦怠、纳差等症皆可由心气虚所致,故在治疗时应注意益气为本,兼顾活血化瘀,标本兼治,井然有序,方能取得良好疗效。

[1] 吴英,吕兰,徐和平.冠心病危险因素临床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8,6(5):.

[2] 张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飞行人员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J].中国现代医生,2010,2(18):95-96.

[3] 任海霞,李正荣,师云山.冠心病危险因素在老年人群中的分布[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10):1229-1230.

[4] 吴同启,顾宁.顾宁教授从气虚血瘀论治冠心病经验撷菁[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1):74-75.

[5] 吕晓濛,曲文彦,赵娜,等.从脾论治冠心病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3):60-62.

[6] 陈云山,杨海玲.陆家龙教授益气为本辨治冠心病经验探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7):1285-1286.

[7] 沈晓明.左俊岭教授治疗冠心病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149-152.

[8] 徐娇雅,陈启兰,祝光礼.祝光礼运用温胆汤治疗冠心病验案[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4):294.

[9] 梁晋普,王亚红.郭维琴辨治冠心病经验[J].中医杂志,2011,5(24):2084-2085.

[10]陈启兰,祝光礼.祝光礼学术思想与临证特色-革故鼎新学贯中西[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4):697-700.

[11]郭茂松,韩迪,陈子扬.郭文勤教授治疗冠心病经验介绍[J].中医药学刊,2005,23(11):1953-1955.

[12]陈晨,刘倩,高华.活血化瘀药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事,2011,25(6):603-605.

[13]梁英喜,恰多卓玛,张小华,等.中西药联合治疗心血管疾病探析[J].世界中医药,2014,9(4):534-536.

[14]刘宏飞,陈启兰.祝光礼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经验撷萃[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10):2155-2158.

[15]余锋,陈镜合.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策略初探[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7):995-996.

·综 述·

R249.8 文献标志码:B

1004-745X(2016)08-1523-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6.08.020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013ZB091)

(电子邮箱:158862581@qq.com)

2016-03-10)

猜你喜欢
气虚血瘀病机
话说血瘀证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羌医学病因病机概述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代谢综合征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痰湿型晚期肺癌治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46例
中风防治灵Ⅰ号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66例